2013.11.22~24_噗嚨共台南之旅三日遊_Day2: 藍晒圖 + 神農街 + 金鳳小吃店(總鋪師場景) + 花園夜市
在台南市的海安路,只要你留心,其實處處可以發現一些藝術家們的創意與巧思,讓這原本破敗沉寂的街道,型塑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裝置藝術街道。每到夜晚,道路兩旁的燈光璀璨,美麗與熱鬧也取代了早前的蕭條。
景點名稱:藍晒圖
景點分類:酒吧、街頭裝置藝術
營業時間:20:00~03:00
公休日:周一
景點地址:台南市中西區和平街79號(海安路二段神農街口)
GPS:22.996402,120.197146
景點電話:(06)222-2701
景點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tainan_blueprint
停車:路邊停車及海安路地下停車場
「藍晒圖」終於在2014/02/24應原屋主要求由台南市政府僱工刷白走入歷史......可惜阿!!
以上資訊來自工作熊的玩樂生活誌:http://www.findlifevalue.com/?p=1070
府城-1
在街道的中央有棟被拆除了一半的老房子,靠近馬路的牆面被漆成藍色,並以「工程藍圖」的形式呈現。白色的線條拉出三度空間,空間中有半浮雕式的桌椅、皮箱等居家擺飾,這就是台南市海安路上著名的『藍晒圖』。
府城-2
『藍晒圖』已算是台南市海安路藝術造景的成功典範之一,很多遊客來到這裡,目光一定會被這片「藍」牆所吸引,至於「晒圖」兩字則是指以前在製圖時輸出圖面的一種方法。
府城-3
藝術家用藍底白線隱喻在時間的長流裡空間逝去的軌跡。這一處遺落的空間,勾引著記憶的想像,過去與現在,同時;公共與私密,並置。作品切入殘留空間的形式,進而活化了這原本已失去光采的建築。
府城-4
設計人劉國滄先生當初的一個偶想,改變台南舊城區的命運,也以『藍晒圖』為版本,不但開發出多種文創商品,其設計理念也在全世界發光發熱,陸續在德國柏林、日本名古屋、中國北京等城市都有類似創作計畫的邀約。
府城-5
昔日五條港地區的「海安路」,因為有運河交通助益,為府城繁榮時的轉運重鎮,而五條港堪稱是台灣島內外之物流中心,熱鬧猶如今日的台北市東區商圈,為府城、乃至台灣全島最興盛的商業貿易中心。
府城-6
後來因陸運交通日益發達,運河運輸之功能不再重要,五條港繁華的情景隨之消失,河港漸被填平成陸地,「海安路」繁華光景不在,但仍留下不少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存在於街坊巷弄裡。
府城-7
民國81年,台南市議會通過《海安路地下街暨停車場工程》預算,隔年八月開工,原本欲將西區作為台南市都市化及商業化的跳板,然因工程延宕等種種因素,反而導致西區加速沒落,「海安路」亦同時喪失了以往的光采。
府城-8
2002年,隨著海安藝術造街計畫的興起,讓沒落十年、沉寂已久的中正海安商圈有了新的契機。許多不同創作形式的藝術家,結合景觀、繪畫以及攝影等裝置藝術與塗鴉作品,重新塑造「海安路」,成為『街道美術館』。
府城-9
原本因為地下街都市計畫延宕而沒落多年的中正海安商圈,自此注入了新生命。全長僅882公尺的「海安路」,一共展示了16件風格各異的藝術創作,不但吸引諸多遊客駐足欣賞、拍照留念,也間接帶動了商圈的重新發展。
府城-10
兩層樓高的『藍晒圖』佇立在此,無疑是「海安路」上最醒目的藝術據點,除了藍底白線的2D藍圖軌跡,更添加了3D的立體擺設,舉凡階梯、桌椅、時鐘,甚至於浴廁的馬桶等,儼然融合在這片直立式的藝術藍海裡。
府城-11
街頭淋浴秀
府城-12
蹲馬桶要記得關門呀
府城-13
德國藝術家福曼(Jan Vormann)發起用樂高積木「在城市造磚」運動,將有著缺角的老舊牆壁,利用樂高積木設法補回,讓城市原本平淡無奇的一角,頓時出現新色彩。這樣的風潮也吹到了台南市街頭,令人感到新奇又有趣。
府城-14
2012年10月底,海安路上又有新作品亮相了,這是由神農街鳳凰特區藝術工作室的廖小樹老師,將70件45x45cm的藝術鐵花窗拼接在一面紅牆上,命名為《鐵花開了》。
府城-15
《鐵花開了》距離『藍晒圖』不遠,徒步約10分鐘內,是藝術家廖小樹以鐵條創作出70個45平方公分的藝術品,這些上了白色油漆的鐵花,固定在暗紅色的舊牆面上,特別搶眼,在藍天底下,更張顯出它的生命力。
府城-16
台南除了有熱鬧喧囂、美食雲集的海安路外,周邊的『神農街』近幾年也迅速竄起,成為熱門的觀光景點。『神農街』最大特色就是古色古香的老房子,這裡雖然沒有管委會,但是居民都很自律,遊客造訪也會自然的降低音量。
府城-17
從車水馬龍的海安路轉進一旁的『神農街』,兩邊是民國初年乃至於清朝時期的老屋子,不僅有店家還有住戶,在古色古香的氛圍下,不論白天或是晚上,都有著一股寧靜和諧的氣氛。
府城-18
昔日稱為「北勢街」的『神農街』,是目前台南市保存最完善的老街,也是【五條港文化園區】裡最重要的據點。「五條港」是清初台灣對外主要的門戶,而『神農街』所在位置正是港區的中央,可說是當時最熱鬧的街道。
府城-19
『神農街(北勢街)』的寬度僅約四米,街道上的老屋因為產權複雜、改建不易,因此多數仍然保留了清代及日治初期的外觀結構,而不同外觀風貌的老屋,也見證了「五條港」地區歷史發展的經過。
府城-20
目前『神農街(北勢街)』一帶密佈了許多古蹟、街廟、老行業,如市定古蹟「金華府」、「全台開基藥王廟」、四十九號的「永川大轎」、六十七號的「西佛國」等,同時許多著名的民俗活動也都源自於此。
府城-21
今日,隨著台南市文化協會、五條港發展協會、黑蝸牛、慢慢鳩木工作室、鳳凰特區的進駐,『神農街』漸漸成了藝術創作、文創業者及民宿匯集的一處特色街道,展現有機生命力,成為歷史街區完整保存的成功示範案例。
府城-22
在海安路通車與藝術造街成功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進老街,讓原本逐漸頹敗的老舊街區,轉變成為前衛的藝術空間,不但保存了府城台南的歷史韻味,也留下了當年港口懷舊街道的意象。
府城-23
走進『神農街』,兩旁古樸的街屋讓人感覺像是走進時光隧道。除了私人的住宅外,全長百餘公尺的街道更有許多藝術創作者的工作室,為這條老街添加了不少藝文氣息,而且越夜越美麗,相當值得一遊。
府城-24
想認識台灣,應該從台南開始;想了解台南,就得從老街鑽探起。神農街,台南保存最完善的一條老街。走進這裡,最初覺得懷舊寧靜,放慢腳步發現每處都融入了新潮好玩的元素。如同府城台南一樣,新與舊在這裡相得益彰。
府城-25
『金華府』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神農街上,於民國九十四年(2005年)11月7日公告為市定古蹟;廟內主祀關帝與馬李兩王爺,是臺南市裡少數命名為「府」的廟宇,表達出其做為王爺廟的特質。
府城-26
該廟是由一群在五條港碼頭工作,來自泉州晉江的許姓苦力集團集資所建,裡頭供奉著他們從家鄉帶來的關帝爺等神祗。因為夾在北勢街(今神農街)的街屋裡,所以顯得狹窄,但基本的三川殿、拜殿與正殿的格局還是有維持。
府城-27
由於是地方性廟宇,所以信眾有限,以致建物略嫌破舊,但也顯得古樸許多。該廟宇隨著北勢街的觀光發展而受到了重視,近年以「修舊如舊」的原則做了局部整修,讓『金華府』的古蹟生命得以延續下去。
府城-28
「五條港」是昔日清朝時存在於今臺南市中西區裡的五條商用港道,由北到南分別是新港墘港、佛頭港、南勢港(或稱北勢港)、南河港與安海港,後因河道淤積而漸被填平,現已成為臺南市地下水道的幹線。
府城-29
「五條港」有各自的港道,但最後都匯聚在一起流入臺南舊運河,其範圍約在今中正路以北、新美街以西、成功路以南左右,是以前臺南府城最重要的商業門戶,今臺南市政府所設立的【五條港文化園區】即是據此而設。
府城-30
「慢慢鳩生活木作」佇立在兩百多年歷史的老街裡,包含了慢慢鳩食堂和木工教室,與大家分享我們生活的態度以及對美食的堅持,歡迎來享用茶品、咖啡、輕食、蔬食料理風味餐等。
府城-31
「五條港」是台江陸化所產生的河道,不同於赤崁文化園區是從荷蘭時期以降的歷史脈絡,「五條港」的歷史舞台出現在清領時期最興盛的雍正、乾隆、嘉慶年間;在海權的年代,河港之所在即為商機之所在。
府城-32
誰能告訴我這戶人家的門聯寫了些什麼@@
府城-33
上聯:容膝三間茅屋 下聯:安心數尺蒲團 橫批:無味齋
府城-34
上聯:男瘋女瘋人人瘋 下聯:歌聲語聲乾杯聲 橫批:最醉的是烏龜
府城-35
當時五條港運河靠著一種叫「手撐仔」的小型帆船運貨,起風時借助風力,無風時一人掌舵,一人上岸拉船前進,相當吃力。舉凡拉縴、搬運貨物的差事,大多由移民此地的苦力們擔任。
府城-36
面壁也懺悔
府城-37
黃色小鴨炫風也吹到台南了
府城-38
十七世紀時,台南的海岸線約在今西門路一帶,以西是一片沙洲。後來台江內海淤塞,府城「三郊」便於這片海埔新生地上疏通數條港道(即所謂運河),其中通商用的五條運河像人的五指攤平在台南的西部,稱為「五條港」。
府城-39
由北到南分別是新港墘港(今文賢路、信義街一帶)、佛頭港(又稱禿頭港,今民族路三段一帶)、南勢港(今神農街一帶,亦稱北勢港)、南河港(今民生路、民權路一帶)及安海港(今民生路、中正路一帶)。
府城-40
昔日的「五條港」,今日已不見蹤影,成為台南市的地下排水溝。而當年商業繁盛的「五條港區」,範圍大約是在今日民生路二段以北、成功路以南、新美街以西、金華路三段以東的區域。簡單來說,即是舊台南城以西的地方。
府城-41
說「五條港」是府城的一頁傳奇真是一點也不為過,因為從它出現到消失約有百年歲月。清領中期左右,這片海埔新土地上的五條運河,就宛如五條經濟命脈,像手掌五指橫亙在台南西城外,主導著府城商業的蓬勃榮興。
府城-42
雖然因為地理變遷甚劇,昔日河道遺跡難見,只留下舊街與商業活動的延續。這些商業活動包括了進出口貿易與熱絡的商家買賣,即使歷經日治時期的市街改正過程,但商業仍留在「五條港區」附近,也就是現今的中正路商圈。
府城-43
雖然商圈已走向沒落,然而時光的遞嬗卻淘洗不了「五條港區」潛藏的生命力。2011年成立的【五條港文化園區】,有如一座鮮明的『常民生活文史博物館』,傳統與現代兼容並蓄,在交織錯落的街道巷弄中,處處顯露古意。
府城-44
光影錯落 新舊交融
府城-45
『神農街(舊名北勢街)』是沿南勢港發展出來的街道,三郊(北郊、南郊和糖郊,「郊」即今之商業同業公會)盛時,酒肆、青樓林立。三郊沒落後,北勢街由絢爛歸於平淡,但留下來的老舊屋舍,仍訴說著昔日的榮光。
府城-46
地處金華路、民族路、海安路和民權路之間的『神農街』,不管四周如何喧囂、熱鬧,住在這裡的人們還是以其一貫悠閒的步調過日子,當夜晚街燈亮起,三、五人在屋前喝茶聊天,更顯現老街質樸的面貌。
府城-47
街口的「永川大轎」和金華府旁的「西佛國」都是有名的傳統雕刻技藝家,靠海安路的牆壁則是街頭藝術家的揮灑空間。許多新人也到這裡拍攝婚紗照,中西、新舊在此激盪出火花。
府城-48
神農酒館 夜深深 輕聲聲
府城-49
觀觀客 不要拍了 進來喝酒吧
府城-50
當年販賣各式日常雜貨、砂糖、茶葉等郊商而名盛一時,今日『神農街』繁華榮景不復,取而代之的是進駐了不少年輕藝術家,為這條原貌保存良好的老街,注入了源源不絕的活力。
府城-51
洗盡鉛華的街道,見證了府城過往歷史傳奇的一頁。踏著前人的足跡循街漫步,思緒飄渺之際,恍然間不知今夕是何夕。旅人在此留下倩影,背景盡是『神農街』所留給後世的歷史新頁。
五條港文化園區-
官網:http://www.sjps.tn.edu.tw/fiveharbor/index.asp
精闢介紹:http://tncftmm.blogspot.tw/2006/11/blog-post_4080.html
精采遊記:http://blog.roodo.com/mikiis/archives/19465158.html
府城-52
台南市【劉家肉粽】創立已30年,目前由第二代的劉家三姊妹經營,劉媽媽薛美英當年為了生計學包粽子,最早做批發,14年前才開第一家門市,至今已拓展到四家,仍堅持用柴火煮粽的傳統方式。
府城-53
【劉家肉粽】好吃在「單純、傳統的美味」,粽料不花俏,但每一個步驟、細節都講究。以柴火慢工細煮,煮出米粒的Q軟,和用壓力鍋煮出來的完全不同,打開粽葉時稍微會「牽絲」,絕不是壞掉,而是劉家粽的特色之一。
府城-54
24小時營業的【劉家肉粽】,強調傳統並堅持採用台灣食材(北港花生、西螺糯米等配料)。來自阿嬤時代傳統南部粽的做法,使用古早灶和龍眼樹枝慢火柴燒,使糯米緩慢且均勻受熱,徹底保留粽子的香氣;一日可賣上千顆。
府城-55
【三十八番居酒屋】赤崁支店位於台南市郡緯街上、鑽石大樓一樓,附近有不少晚上才開業的日式料理居酒屋,包括芙蓉鳥燒、宇樂等等都是,儼然形成居酒屋一條街的樣貌。
府城-56
不同於新美街的大眾酒場一、三號店,赤崁支店主打的是家庭及鄉土料理,當然日本酒也是有供應的。入口處的門把十分特別,是一支超大飯匙,店裡頭不管是裝潢、擺飾或者牆上懸掛的畫作,均有濃厚的日式風味。
府城-57
老闆本身是位整型外科醫師,因為對美食的喜愛和堅持,而投資開了這家讓所有朋友都有口福的居酒屋。各類的串燒、關東煮、小品料理、飯、麵等,不論你是朋友聚會或者是宵夜小酌,【三十八番】都能夠滿足你的需求。
府城-58
為了要有道地的京都風味,主廚還曾到日本去深入的研究日式居酒屋文化並研習廚藝,【三十八番】想做好料理的用心從這裡就能看得到,也因為這份用心,【三十八番】的料理一道道都是美味,吸引了許多饕客慕名前來。
府城-59
毗鄰國家一級古蹟赤崁樓的【三十八番居酒屋】赤崁支店,有著一股濃濃的日本和風,從餐廳的裝潢設備,到菜單、菜色的選擇及料理,從感官到味道,都能保有純正和風之特色與情境;由於消費平價,很適合家庭及商務聚餐。
府城-60
售價180元的《牡蠣好吃燒》保存了日式傳統料理的做法,新鮮的蚵仔加上紅薑、美奶滋及特製醬料,再搭配青蔥提味,是一道具有濃郁和風的美味煎餅,也是頗受遊客青睞的人氣王。
府城-61
於2013年上映的台灣喜劇類電影《總舖師(Zone Pro Site)》,係由夏于喬、林美秀、楊祐寧領銜主演,陳玉勳執導,李烈、葉如芬監製。上映後佳評如潮,因為電影場景多半在台南拍攝,也間接帶動當地的旅遊熱潮。
府城-62
劇情敘述20多年前,台灣辦桌界有三大傳奇「總舖師」稱霸北、中、南,分別為憨人師、鬼頭師與蒼蠅師,鄉民們尊稱他們是「人、鬼、神」三霸。隨著時代變動,辦桌文化勢微,人鬼神也跟著銷聲匿跡。
府城-63
其中,蒼蠅師想將家傳手路菜(拿手菜)秘訣交給獨生女詹小婉,誰知小婉只想當明星,美美地出現在螢光幕前。但是一心逃離油煙血水的小婉,最後仍被迫面對巨大的挑戰和使命。
府城-64
劇情有笑有淚的《總舖師》,由台灣本土演技功底深厚的老、中、青三代跨刀烘托演出,電影故事在這些演員或自然、或誇張的精妙演技之下,將角色詮釋地栩栩如生,讓戲迷在觀影過程中,一路驚喜連連、笑聲不斷!
府城-65
《總舖師》全片諸多場景都在以美食小吃聞名全省的台南拍攝,劇中不只拍出了台灣傳統鄉土建築之美,像是廟口與大街小巷的質樸與溫暖,也拍出了街坊鄰居們的濃厚人情味。
府城-66
看過《總舖師》的人,應該對林美秀飾演的膨風嫂在媽祖樓天后宮旁開的「愛鳳小吃店」記憶深刻吧!電影中,躲債的女主角小婉回到故鄉台南,正好看到膨風嫂在廟前大跳『金罵沒ㄤ』招攬生意,而一旁就是「愛鳳小吃店」。
府城-67
劇中由膨風嫂經營的「愛鳳小吃店」,是電影主角們研究古早味料裡和男女主角產生情愫之處。不是臨時搭景,而是確有其地,真實生活中,這裡是一處已歇業的鐵工廠,是一棟已有五十多年歷史的老平房,隨著電影一炮而紅!
府城-68
電影拍完後,小吃店便回復成原貌。前來朝聖的遊客,若有機會遇上81歲的屋主「張林海寶阿嬤」,就能聽到她驕傲地介紹著劇組保留的部份道具,像是電影的花花牆面、懷舊木頭櫃,還有膨風嫂接電話和結帳的木製吧檯等。
府城-69
一條在台南看似很一般的老街,經過導演鏡頭拍攝後變得更有特色,也讓影迷看完電影後選擇親自造訪,回味再三。如果屋主在家,遊客可打聲招呼後進到「愛鳳小吃店」,實際感受老房子的古樸韻味和電影的點點滴滴。
府城-70
倫敦也很適合去演喜劇片
府城-71
包括忠孝街、媽祖樓天后宮、談情說愛樹、後壁火車站、84快速道路、楠西派出所、鹿陶洋江家古厝、官田區菱角田、六孔碼頭、歸仁區仁壽宮等,遍及台南多各鄉鎮區,共計有11處場景在電影中出現。
府城-72
喂...鄉親你好XD
府城-73
人客進來坐啦 ^o^
府城-74
老屋變總鋪師場景 海寶阿嬤樂導覽
府城-75
屋主「海寶阿嬤」的家,室內保留了劇組搭建的吧檯和牆櫃等,而房子對面這幅「水果有約,清涼自在」的彩繪木牆和頗具古意的拉門,也是當時候為了拍攝電影所繪製,至今仍被保留在現場。
府城-76
《總舖師》之所以讓很多人有感,是因為故事主軸「辦桌」,是台灣在地人從小到大一定有過的經驗,濃濃的台味引起共鳴,加上劇中圍繞著美食,拍攝場景也都是知名地標,這些都是能被廣泛討論的話題。
府城-77
在「愛鳳小吃店」旁的『媽祖樓天后宮』,據說原址本來是一座工寮,有人在工寮的閣樓供奉湄州媽祖之香火,後來離去時忘了將香火袋帶走,之後往來於五條港的船隻常於夜間看見紅色毫光,引導船隻航行,便集資建廟供奉。
府城-78
巧遇阿寶~~這人超妙的!!聽說還會扮成軍曹KERORO喔!!
府城-79
慕紅豆今天休業~~撲空&哭哭!!
府城-80
清乾隆四十二年(西元1777年),臺灣府知府蔣元樞於重修風神廟時,在廟左增建公館,廟前設亭坊及鐘鼓樓,做為官員恭迎聖旨、洗塵餞別的場所,由於此地為當時新官到臺就任上岸之處,因此成為府城的門戶。
府城-81
『接官亭石坊』為四柱三間二層,石柱為方形,上頭刻有鳥獸、花卉,相當精美且氣派非凡,是臺南巿現有的四個石坊(泮宮石坊、蕭氏節孝坊、重道崇文坊、接官亭石坊)之一,且是全省各石坊中最壯麗的。
府城-82
穿過接官亭石坊,就來到全臺灣唯一一間主祀風神的廟宇『風神廟』,也是臺南府城七寺八廟之一。廟宇初建之時,規模宏大,是一棟四進的建築,而在日治時期,日人因開闢道路而將其拆除過半,目前僅存拜亭、兩廂和正殿。
府城-83
【花園夜市(Tainan Flowers Night Market)】為臺南市北區的流動型夜市,每週四、六、日營業。其歷史雖不如其他臺灣夜市般擁有悠久歷史,卻在短時間內發展成今日近400個攤位的巨大規模,全臺第一!
府城-84
今晚的宵夜(包括飯店贈送的下午茶)
三十八番居酒屋(赤崁支店)-
地址:台南市郡緯街6號(近赤崁樓赤崁街口)
電話:(06)229-3338
營業時間:18:00~00:00
總舖師-
電影場景介紹:http://iservice.ltn.com.tw/2014/specials/vacation/news.php?no=270&t=1
電影場景報導:https://tw.news.yahoo.com/%E8%80%81%E5%B1%8B%E8%AE%8A-%E7%B8%BD%E9%8B%AA%E5%B8%AB-%E5%A0%B4%E6%99%AF-%E6%B5%B7%E5%AF%B6%E9%98%BF%E5%AC%A4%E6%A8%82%E5%B0%8E%E8%A6%BD-221109983.html
顯示文章地圖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