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6_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
●藍色圓圈: 1.月眉池;2.外埕;3.安泰堂;4.燕尾屋脊;5.凹壽三川門;6.斗栱;7.正廳;8.門廳、雕飾
| |
●紅色圓圈: 1.雲牆;2.咾咕石院;3.愛波亭;4.飛石步道;5.臺灣石景;6.玉帶橋;7.瀑布假山;8.邀月亭;9.雨前樓;10.隨月閣;11.映月大池;12.醉茶居;13.顧渚茗山 |
林安泰古厝-1
位於臺北市濱江街上、新生公園旁的『林安泰古厝』,全名為『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是臺北市保留最完整的古厝建築之一,登上入口左側的假山「顧渚茗山」,即可居高臨下一覽古厝全貌。
林安泰古厝-2
『林安泰古厝』閩式庭園前的「顧渚茗山」,係以水墨彩繪匠藝描摹泥塑壁堵,集結了多位泥塑水墨匠師的高超技藝,形塑出象徵風水案山的假山巒頭,藉此展現國人傳統的風水觀。
林安泰古厝-3
茶聖陸羽著有《顧渚山記》2卷,論及浙江省顧渚山茶產舉世第一,而台灣茶源自江南一帶(浙、閩),品質優良名聞全球。因此,「顧渚茗山」並非具象展露顧渚山的山形外觀,而是以隱喻的方式表現台灣茶山的品質世界居首。
林安泰古厝-4
原名「安泰厝」的『林安泰古厝』,是臺北市現存最古老且保存最完整的閩南古宅,曾於「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臺北花博)」展覽期間作為展館之一【花茶殿】使用,目前為「花博公園」的一部分。
林安泰古厝-5
清乾隆十九年(西元1754年)祖籍中國福建泉州安溪的林欽明(林堯公)率家人東渡來臺,移民至現今臺北市大安區屯墾。其四子林志能(林回公)善於經商,在艋舺開設「榮泰行」從事船運與貨物貿易而致富。
林安泰古厝-6
「大安區」初闢於清康熙末年,舊名大安庄、大灣庄,最初至此地移墾的,多是來自福建泉州府的「安」溪移民,為紀念家鄉,他們將這裡命名為「大安」,意指「偉大的安溪」。
林安泰古厝-7
當時較顯赫的家族有林姓、陳姓、周姓、黃姓等數家,各家族均擁有幅員遼闊的田產,並建了不少棟相當考究的華麗古厝,包括陳姓古宅、義芳居、芳蘭大厝、黃宅濂讓居,以及1986年拆遷重組於濱江街上的『林安泰古厝』。
林安泰古厝-8
用廢棄木料來當解說牌感覺既環保又美觀
林安泰古厝-9
在累積財富後,林志能(林回公)在現今臺北市大安區四維路141號興建大厝,大厝的正身完工於清乾隆48至50年(西元1783~1785年),清道光2至3年(西元1822~1823年)左右護龍等其餘建物也陸續完工。
林安泰古厝-10
林回公為紀念家鄉,遂取福建泉州安溪的「安」字和榮泰行的「泰」字,將宅第定名為「安泰厝」,是臺北市現存古宅中年代最為久遠者,至今已擁有近兩百年的歷史。
林安泰古厝-11
『林安泰古厝』原址在台北市四維路上,坐落於「南蛇環北斗穴、蛇頭向七星」之風水吉地,採「坐東北朝西南」之建築方位,是一棟非常精緻的二進五間起四合院閩式古宅。
林安泰古厝-12
始建於清乾隆48年(西元1783年)的『林安泰古厝』,最初只是五間開的一棟房舍,後來陸續加蓋左右廂房和門廳,成為一四合院,清末再加建兩座外廂房與書房,成就目前兩進四廂房的開闊格局。
林安泰古厝-13
民國67年,『林安泰古厝』因未被列入古蹟且正好位於敦化南路拓寬用地的範圍內,在當時以都市計劃為優先考量的前提下,整座古厝建物暨庭院遂遭到拆除的命運。
林安泰古厝-14
在古厝前埕有一「月眉池」,池底舖設壓船艙專用的紅普石,具有防滑及防苔的功用;水池造型正如其名,成彎月狀,為中國風水聚寶收納的最佳型制,除具備防禦、防火、供水、降溫、養魚等功能,更替古厝環境生色不少。
林安泰古厝-15
「月眉池」即所謂的「風水池」或「案前池」,一般設計在民宅大門的正前方,在中國風水學上是反映「氣界水則止」的觀念,使得龍脈的生氣得以凝聚於宅邸之內。
林安泰古厝-16
才走沒幾步腳就痠囉:p
林安泰古厝-17
『林安泰古厝』原建物在1970年代的都市計劃中不幸被拆除,各界人士有感於古厝之美及其歷史價值,在一班專家學者的建議和奔走下成立遷建計劃,如斯精美的古厝方得以移至現址而保存下來。
林安泰古厝-18
林家後人林思訓先生獨排眾議,將古厝磚瓦等建材無條件捐獻給政府,古厝存廢的爭議遂告塵埃落定。經市府工務單位丈量、記錄、分類、編號後分批拆卸,五個月之後,整個拆解工程完成,百年古厝成了一堆等待重組的建材。
林安泰古厝-19
經過漫長的選址及行政作業流程,西元1984年8月,台北市政府終於敲定在中山高速公路旁的新生公園後門靠近濱江街處進行重建工作,並委由工務局新建工程處負責古厝重建的規劃與施工之事宜。
林安泰古厝-20
古色生香的林安泰古厝也是許多新人喜愛拍攝婚紗照的地點之一
林安泰古厝-21
祝你們永遠幸福囉 ^_^
林安泰古厝-22
經過四百多個工作天,花費4536萬元的經費後,1985年11月『林安泰古厝』終於竣工。基於傳承禮俗文化及民俗教育,二千年市府民政局將之規劃為「民俗文物館」對外開放,古厝的一磚一石、一花一木終於重現於世人眼前。
林安泰古厝-23
而在搬遷及翻修的過程中,除了部分磚瓦因年代久遠以致破損而予以翻新之外,其餘石材、木材等多半來自原建材,故仍深具歷史價值,堪稱是台北市保存最為完整的清代閩南古厝建築。
林安泰古厝-24
重建之後的『林安泰古厝』面積遠比原建築物少上許多,但內部仍有672平方公尺,基地則達16360平方公尺。屋內的傢具為仿古傢具,磚牆施以鋼筋混凝土補強結構,木材則塗上防蟻劑防止白蟻蛀蝕。
林安泰古厝-25
古厝正屋的屋脊結構,採一條龍的單脊做法,屋脊的燕尾曲線呈現自然柔和之風貌,前低後高的設計,隱含「步步高升」的用意;整座古厝格局嚴謹、主從分明,磚瓦木石雕工精美又典雅,無一不是巧奪天工!
林安泰古厝-26
古厝外埕鋪有紅普石,是當時大陸商船來臺,為避免船身不穩,置於船底之壓艙石,它的優點是不長青苔,具防滑功效。而大門口的門枕石、門墩與門臼,均是由完整石塊所雕成,石材多來自中國福建。
林安泰古厝-27
正門前青斗石柱上對聯:「安宅惟仁知其所止,泰階有道奠厥攸居。」門聯上則寫著:「安宅廣居仁心昭著,泰和保合乾道利貞。」均是巧妙運用「安」、「泰」兩字開頭造句。此外,正門左右另雋有福、祿兩字門印。
林安泰古厝-28
三川門為內凹之三門式結構,兩側有壽桃圖像的對聯框。門牆的左上方刻有花瓶、水果、丹爐等;右上方則刻有官印、令旗、盔甲等,代表文武雙全。而屋簷下方雕有飛鳳雀替、垂花吊筒、古琴和夔龍等吉祥象徵。
林安泰古厝-29
『林安泰古厝』是一棟作工非常精緻的單層二進五間起四合院古宅,具有水形山牆、燕尾式屋脊等明清閩南式住屋的特色,採前低後高、步步高升的作法,對冬暖夏涼、日曬通風都有良好的效果。
林安泰古厝-30
古厝中央是祭祀祖先的正廳,每年除夕,全部族人需共同準備牲禮,一起祭拜天公,感謝祖先與神祗的保佑。門廳上方之窗櫺鏤刻了不少圖形,其中桃子表長壽無疆、石榴表多子多孫、荔枝表富貴四方、佛手則代表吉祥如意。
林安泰古厝-31
在全宅的重心正廳內,有著雕刻精美的神龕,格扇上共有三百朵不同形狀的花朵,呼應著「九牧傳芳」的靈巧。內埕之護龍絛環上則刻有多款吉祥圖像,其中刻著「道光通寶」字樣的銅錢,可以更加肯定古厝係建於清道光年間。
林安泰古厝-32
『林安泰古厝』為仿明清時期閩南四合院之造型建築,左側為大房、三房,右側則為二房、四房,係以正廳為中軸向左右兩邊延展成對稱格局,依此類推符合中國左尊右卑之空間建置。
林安泰古厝-33
「大房」為家族中輩份最高者居住之房間,位於主軸線第二進、空間地位最尊的正廳左側,內部現陳列有木床、衣櫃、梳妝檯、洗臉台與衣帽架等仿古傢俱,擺設十分考究。
林安泰古厝-34
正廳前方兩側增建之廂房,稱為「左右護龍」(大陸稱呼為東西廂房),除為家族晚輩之臥房外,亦有部分作接待賓客之客房使用,俗稱間仔或客間。內部現亦陳列有書櫃、衣櫃與躺椅等仿古傢具。
林安泰古厝-35
現為民俗文物館的『林安泰古厝』,結合傳統閩式建築、館藏文物及情境佈置,使參訪者能夠藉由古厝實景穿越時空,更加瞭解早期閩式建築及住民生活的樣貌。例如古厝東側第二間之廂房,內部就佈置成昔日「帳房」的模樣。
林安泰古厝-36
「帳房」是掌櫃辦公的地方,掌櫃在林家是處理家中事務的代表人,負責進出帳的收支計算與登錄,也代表東家向佃農收取田租。
林安泰古厝-37
金庫
林安泰古厝-38
帳冊
林安泰古厝-39
依循古禮再結婚一次XD
林安泰古厝-40
隨著經濟的飛快成長,台北的傳統建築幾乎已拆除殆盡,但在社會進步的環節中,總有一些有識之人會保留讓人懷念的東西。『林安泰古厝』即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僅是觀光景點,更是鄉土教學或先民在台北發展的重要見證。
林安泰古厝-41
民國67年遷建於台北市中山區濱江街現址的『林安泰古厝』,建築施工考究,除了表現二百多年前台灣富裕家庭的住宅格局外,也極具歷史價值,為台灣北部少見保存完整的中國傳統四合院閩式建物。
林安泰古厝-42
天空出現飛碟了是吧XD
林安泰古厝-43
古厝主體建築為多護龍四合院,分辨方法是左右兩旁各有一個「過水門」,它的優點是居民可以不需從中央大門進出,通行方便。家族輩分越高的人,其房間通常越接近正廳,而血緣較疏遠的旁支只能居住於外側之廂房。
林安泰古厝-44
傳統上當三合院之規模不敷居住時,會向兩側增建數條外護龍,一般外護龍會比內護龍長,具包覆、防衛的作用,而一條護龍通常即為一新立門戶;中國及台灣早期農村的發展擴建多為此類。
林安泰古厝-45
土地公廟是漢民族聚落的特徵之一,在古厝戶外庭園左邊的竹林旁就有座小巧的土地公廟,採用大陸運來的紅普石製成,具有燕尾脊的脊肚雕花,而香爐兩旁攀附一對石獅,爬上去爭水喝的模樣頗具趣味。
林安泰古厝-46
『林安泰古厝』起建於1783年,已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屹立了兩百多年的歲月,原址位在台北市四維路141號,現則坐落於新生公園旁、濱江街上,是台北市現存年代最久遠、結構最完整,且最具閩南傳統建築典型的古厝民宅。
林安泰古厝-47
格局嚴謹、主從分明、配置齊全的『林安泰古厝』,保存了中國傳統閩式建築之精髓。走訪其間,可以在巧奪天工的磚瓦疊砌,以及精緻典雅的雕樑畫棟中,看見台灣建築工藝的智慧。
林安泰古厝-48
除了自身的建築風華外,『林安泰古厝』也累積了豐厚的文化內涵。現在的它,在台北市民政局的精心規劃下,搖身一變成為『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透過各種禮俗活動的舉辦,讓這裡持續散發老屋新生的無限能量。
林安泰古厝-49
民國98年配合「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活動成為展館之一並擴建園林,是台北市目前唯一的閩南式庭園。走進『林安泰古厝』,以歲月熬煮的獨特韻味,讓我們在時光流動的馨香中,品味閩南文化獨特的建築與人文美學。
林安泰古厝-50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之園林景觀是由建物、水景、假山、花木所共同組成,其園林布局多面向反映了古代中國人的自然與生命觀點,是文物館以園會友,提供遊者修身養性之所。
林安泰古厝-51
園林景觀集建築、造景、傳藝及畫師之設計大成,步移景換,山石水泉俱在,意境豐富不凡;遊賞園林可體會古人寄情山水之生活樂趣,更是最佳的怡情養心空間所在。
林安泰古厝-52
花博期間所增設的庭園,中央以「映月大池」為核心,四周環繞雨前樓、隨月閣、醉茶居、愛波亭、玉帶橋等,讓景物自然融入建築本身,庭園之美,有若渾然天成。
林安泰古厝-53
雨前樓緊鄰隨月閣,四周繞以幽竹、綠柳,前掘映月大池。藉由瀑布水聲可緩解高架道路行走車輛在聽覺上的喧騰干擾,視覺上更將高架道路屏障於園外,是為「障景」之手法。
林安泰古厝-54
心心相映
林安泰古厝-55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於2010年「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舉辦期間被改闢為14座展館之一的【花茶殿】,坐落於花博四大展區之「新生公園區」內,是台灣閩式古宅的代表作。
林安泰古厝-56
【花茶殿】於台北花博活動期間以「本土傳統文物展示及茶道餐飲經營」為展館主題,提供花茶美食,並邀請茶藝專家現場講解花茶藝術,讓參觀者賦庸風雅一番,頗受好評。
林安泰古厝-57
此外,【花茶殿】亦定期舉辦詩詞朗誦、國畫書法、茶道插花等文藝活動,並以茶樹盆景為基調,繁花點綴其中,使傳統古厝變成一處綠意盎然、花木扶疏的遊憩場所,供民眾參觀遊覽、豐富身心。
林安泰古厝-58
走訪一趟【花茶殿】,映入眼簾的是帶有濃厚懷舊氛圍的閩式建築及精心打造的江南庭園,在體驗其蘊含無數傳統建築文化的精髓與智慧時,也可窺見昔時富裕人家生活的風貌和情境。
林安泰古厝-59
【花茶殿】內部以靜態展示傳統文物為主,除介紹林安泰古厝之歷史淵源及建築美學外,並保留傳統祭祖習俗的展示,如:公媽廳設神祖牌位、先人畫像、祭祀用之桌椅暨供品模型,以及其他習俗用品等。
林安泰古厝-60
一步入【花茶殿】,蜿蜒曲折的小路、紅磚瓦所砌成的圍牆,布滿精緻的壁畫和華麗的漏窗,馬上可以感受到一股不同於其他展館的東方風情,令人不禁聯想到歐陽修《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優美詩詞。
林安泰古厝-61
在【花茶殿】裡民眾可以悠閒地品嚐花茶與美食,同時欣賞清代閩式豪邸暨庭園的建築風華,彷彿穿越時光回到清朝年間,體驗當時的居住環境與富商生活樣貌,見證林家的生活紀錄,也對古厝的瞭解更加深刻。
林安泰古厝-62
外型似「橋舫」的醉茶居,有如坐落於小船之上的亭閣,亭上座椅是著名的「美人靠」,女子倚坐此處更見嬌羞嫵媚。醉茶居以曲橋銜接雨前樓,旁臨映月大池,遊憩停駐其間,荷風滿懷,仿若遺世而獨立。
林安泰古厝-63
愛波亭以「對景(乃於庭園動線轉折、停頓處,在視覺焦點所在地,佈設相應會心之景物)」的手法,跟雨前樓兩景隔池相望,池岸幽遠不盡,小亭連綿接雲,在有限空間中以層次感創造出無限景深。
林安泰古厝-64
中國傳統喜俗上,在娶親時得用轎子迎接新娘,而以前的新娘轎子,為了表現得喜氣洋洋,整座轎子雕刻了人物和花鳥,並彩繪吉祥圖案,所以又稱為「花轎」、「喜轎」。
林安泰古厝-65
中國南方常見的花轎為硬衣式,全木結構,上部為四角出檐的寶塔頂。北方則多為軟衣式,在木轎框的四周罩上紅色轎幃而成。一般花轎多為四人抬,更有八人大轎之豪華場面,以示大富大貴。
林安泰古厝-66
簷下是閩南式民居重點裝飾部位,主要著力於斗拱、雀替、斗座、吊筒等,再配合泥塑、彩繪、剪黏、交趾燒等裝飾性配件。其中懸在樑下的柱子,稱為「吊筒」或者「垂花」,具有承接簷木重量的作用。
林安泰古厝-67
為推廣傳統民俗文化教育,『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在雨前樓一樓設置了「安泰小學堂」,企盼透過仿古禮規制舉辦之學習儀式,讓孩童著古裝、行敬師禮,引領學子在真實情境中認識閩南文化之美。
林安泰古厝-68
今天這堂課缺席率很高唷~~冏
林安泰古厝-69
「安泰小學堂」提供一連串綜合建築美學、生命禮俗、民俗文化的系列活動,希望能夠發揮林安泰古厝空間氛圍的特色,使參訪者置身其中,猶如穿越時空回到過往,以傳承並延續傳統文化之生命。
林安泰古厝-70
「安泰小學堂」的研習活動特別強調「情境融入、親身體驗」的精神,課程結合林安泰古厝情境導賞與禮俗文化、福食教作等,俾使學子們能在輕鬆愉悅的閩式庭園中快樂地學習,感受濃濃的閩南常民生活文化之內涵。
林安泰古厝-71
『林安泰古厝』之庭園係以「映月大池」為理水主景,周圍伴以亭、閣、舫、橋,迎風隨月漸入道家「養心修行」的妙境,寓意「周流無滯、超游物外」的境界。
林安泰古厝-72
傳統中式庭園造景,非常重視自然與景觀的對話,不單只將植物作為賞玩的對象,而是自然而然的融入建築本身。『林安泰古厝』內的庭園即是依循此法,設計各式各樣的山、石、田、林,以及充滿自然野趣的竹、柳、草、木。
林安泰古厝-73
庭園正中央最壯觀的建築即為「雨前樓」,是整個『林安泰古厝』園區中最高的樓閣,屋頂採傳統建築中代表尊貴形式的「歇山頂」設計,加上屋角向上的「翼角起翹」設計,看起來氣勢磅礡。
林安泰古厝-74
對照舊有的『林安泰古厝』,經過重新設計翻修的【花茶殿】,充滿著上下起伏、迂迴蜿蜒的多層次美感,讓人無法一眼望盡。在大量使用對景、借景之手法下,充分展現「不識廬山真面目」的神祕感,令人更想一探究竟。
林安泰古厝-75
設計師徐裕健先生引用老子《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句話,說明【花茶殿】庭園設計的核心概念即是「自然」兩字,謂之天地人道合而為一的自然之道。
林安泰古厝-76
又有新人來此取景拍婚紗囉
林安泰古厝-77
在許多傳統中式建築中,偶而會見到門的形狀不是一般常見的長方形,也不是代表圓融及堅毅的拱門,而是花瓶形狀的。這種花瓶形狀的門,主要是取其諧音,要祝福人們都能夠出入「瓶(諧音:平)」安。
林安泰古厝-78
太胖可是會卡住的唷XD
林安泰古厝-79
新建的「玉帶橋」採古石新做,拱型的外觀有如如意一般,兩端銜接雨前樓、隨月閣,以及疊石瀑布上的邀月亭。在這座閩式庭園之中每走一步,就能從不同的角度看見不一樣的庭園風貌,步移景異、雅趣橫生。
林安泰古厝-80
飛機從頭頂呼嘯而過,轟隆隆的聲響打破片刻寧靜。如今的『林安泰古厝』已被市府列為歷史建物,就位在飛機航道與高速公路之下,川流不息的車潮以及航班與這裡的靜謐雅致彷彿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林安泰古厝-81
『林安泰古厝』雖然不比板橋「林本源園邸(林家花園)」來得寬闊奢華,但其建築格局與木石雕飾仍然相當精緻。古厝經過精心規畫後轉型為民俗文物館對外開放參觀,讓社會大眾得以一窺閩南古宅的巧奪天工。
林安泰古厝-82
打地鼠 ^o*
林安泰古厝-83
在『林安泰古厝』的閩式庭園裡,遊客可領略四季不同的風貌,寓詩意於景物間。佇立園中,波光枯石與池邊綠林相互隨風對語,我好似參與了一場古代文人雅士品茗吟詩的優雅盛會。
林安泰古厝-84
園中假山集結諸位匠師共同研發泥塑石山技法,以《芥子園畫譜》山水畫的皴法、水雲法、巒頭法,表現多元變化的石山景致,呈現出皺曲有致、靈動有情的樸拙石峰巒頭,為具有本土特色的匠藝假山。
林安泰古厝-85
『林安泰古厝』是一棟明清閩南式之四合院多護龍建築,是台北市僅存少數清代拓墾時期傳統民居中,年代最為久遠的古厝之一,也是台北市所設立的第一個民俗文物館。
林安泰古厝-86
乾隆十九年(1754年),林家開臺始祖林堯率領族人由福建安溪渡海來臺,最初落腳於滬尾(今淡水),後舉家遷往大加蠟保林口庄(今台北市古亭區)。林堯育有六子,以務農為業,辛苦耕耘並勤儉持家,廣置田園家宅。
林安泰古厝-87
嘉慶元年(1796年),林堯去世後,其六子分家,四子林回因善於經商,在艋舺經營船頭行和雜貨店,從事貿易生意,店名「榮泰行」,在經年累月下逐漸積聚可觀的財富,開始有了興建大厝的想法。
林安泰古厝-88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林回在下內埔之埤心(今大安區四維路)購地,斥資興建大厝,並取大安庄的「安」字與榮泰行的「泰」字為大厝命名,是為「安泰堂」,為今日『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之前身。
林安泰古厝-89
林家共聘請了八十位唐山師傅和兩百位本地工匠參與古厝興建,前後歷時五年,方成就目前所見之格局;當時設計的審慎、施工的巧妙,都代表我國傳統建築工藝的精髓與底蘊。
林安泰古厝-90
整個古宅基地面積達22212平方米,建地面積則為672平方米,整體格局寬敞穩重。古厝之內共有34間房、88扇門、三萬塊磚、二十四萬片瓦,雕刻門窗則有32片之多,建築採前低後高,係顧及傳統家屋的通風和照明。
林安泰古厝-91
『林安泰古厝』並不是一棟華麗的建築,反而是一間實用且樸素的宅邸,但是格局嚴謹大方,選料、手作都非常精巧,從石塊、紅磚,木窗的設計及構圖便可看出建築者的用心,雖未列入古蹟保護,仍具有相當的歷史價值。
林安泰古厝-92
民國六十七年(1978年),因為當時尚未有「台灣文化資產保存法」,而古厝正好位於敦化南路拓寬用地的範圍內,在以都市計畫為優先考量的前提下,原訂於該年度執行拆除作業,幸賴有心人士奔走呼籲,才得以擇地重建。
林安泰古厝-93
在學者專家的建議下,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將古厝的一磚一瓦,經丈量、記錄、分類、編號後拆卸予以保存,再經過六年的覓地後,民國七十四年終於選定在台北市濱江街、新生公園旁的行水區空地上進行重建。
林安泰古厝-94
在翻修過程中,除部分磚瓦因年代久遠以致破損而予以翻新外,其餘石材與木材等多半來自原建物,深具歷史價值。秉持修舊如舊的原則,所有新作磚瓦的材質、紋理、色澤、尺寸、形貌、作法等均與舊有建築完全相同。
林安泰古厝-95
經過四百多個工作天,花費四千五百三十六萬工程款後,『林安泰古厝』終於在民國七十四年11月完工、七十六年6月17日開放;古厝不僅獲得了重生,也寫下台北市文化資產保存的新頁。
林安泰古厝-96
改建自林安泰古厝的台北花博【茶花殿】,除保留古厝外,也新增了包括雨前樓、隨月閣、醉茶居等六座亭台,還有映月大池以及四周的迴廊,其中廊道近兩百公尺長,並加入多處人工造景,總造價約新台幣1億2千萬元。
林安泰古厝-97
「咾咕石院」係以獨石象徵高山峻嶺、池塘象徵汪洋大海,以「一峰則太華(泰山)千尋,一勺則江河萬里」的縮形山水理念,訴求「小中見大」的空間對比效果。
林安泰古厝-98
這畫面讓我想到電影《龍貓》
林安泰古厝-99
「雲牆」乃以其上下起伏之形,與周遭自然景觀產生協調之境,以靈活躍動的空間態勢,為這座傳統庭園注入動態逍遙、自由舒放的空間魅力。牆上闢有花木蔬果等型態的開口,能將庭園景致刻意引入其中,為「框景」之手法。
林安泰古厝-100
「漏窗」指牆上雕鏤透空非實非虛的窗牖,視之不能盡窺窗後景致,卻又隱約可見,為傳統庭園中「掩映」手法。其形式通常具有吉祥寓意,例如:蝙蝠寓意福氣、蟠桃寓意長壽、石榴寓意多子多孫等。
林安泰古厝-101
『林安泰古厝』兼具養心、賞玩、遊憩、文化、教育等功能,怡情養性自是不在話下,除了是市民朋友日常生活的後花園外,更是旅客近悅遠來,結伴賞遊的最佳首選。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
地址:台北市濱江街五號
電話:(02)2599-6026
官網:http://lin-an-tai.net/p1.html
█開放時間:
每星期二至星期日的上午9時至下午5時
每星期一及民俗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休館
推薦網站:
1.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 @ 記憶‧台北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blog.xuite.net/liangcw/blog/16174626-%E6%9E%97%E5%AE%89%E6%B3%B0%E5%8F%A4%E5%8E%9D%E6%B0%91%E4%BF%97%E6%96%87%E7%89%A9%E9%A4%A8
2.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
http://forestlife.info/Onair/317.htm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