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9.24 (六) 國家音樂廳 – 陳毓襄
★ 上半場: 巴赫《善牧群羊》與G大調第五號《法國組曲》
下半場: 李斯特超技練習曲
一開場的巴赫清唱劇《善牧羊群》就讓我整個起了雞皮疙瘩,陳毓襄的演奏實力根本不用懷疑,內在(感情)‧外在(技巧)都著實讓人佩服那功力之深厚。不論是慢板或極速快版,強有韌性的爆發力、注入在鍵盤上的豐沛情感都讓人讚嘆,我稱她是樂界中的「優雅女中豪傑」。
她總是穿著漂亮的禮服、配著三吋的高根鞋,以姣好的身態之姿步進舞台中央,
如果沒聽過她的演奏會以為她可能只是一個花瓶 ~ 但她卻那麼特別 …。
從小我就只迷李斯特,但從沒有一個演奏家演奏李斯特的曲目時有讓我感動到。
當晚陳毓襄75分鐘內完整彈出「超技練習曲」後,讓我不自禁地也起立鼓掌,太精彩了!
雖名為練習曲,但曲目之難與龐大是大家所公認的,已不是我們一般所能想像的。這套曲目要說是李斯特的「靈魂」也無坊,超高技巧之外,旋律也相當優美,李斯特稟賦異人著實令人驚嘆! 他與蕭邦同屬浪漫派,一般人總認為李斯特似乎太平庸了 ~ 但其實不然,蕭邦剛出道時若不是李斯特慷慨讓他在自己音樂會上獻藝,就不會有我們現在所知道的蕭邦了。相較於蕭邦的柔弱, 李斯特的陽剛氣息中所散發的不同「浪漫」與「細緻」卻是讓我最為著迷的 ~常認為李斯特不作則已, 一作就是要到那種令人驚嘆萬分、無法挑剔。
要再找時間把這12首從頭到尾好好聆聽一番。
另,最近又再次聆聽馬勒第五交響曲 ~~~ 感動ㄚ ~ !!
<以下摘自相關網頁>
▓陳毓襄談超技練習曲
這12首全球不到10個鋼琴家敢挑戰的即席演奏難曲,終於被陳毓襄「征服」(獨奏會名稱)了。會後十點多排隊與陳毓襄簽名、合照的粉絲,一路綿延到信義路上。國際知名的台灣鋼琴家陳毓襄昨晚一襲大紅露肩禮服,以神乎奇技的手法,一口氣「征服」李斯特《超技練習曲》12首,這12首在鋼琴家心目中超難、超技、宛如高山般的曲目,全球至今即席彈奏的場次不到10場。
「簡直是李斯特附身!」聽眾嘆服不已。只見陳毓襄態度從容,十指在鋼琴上靈活揮舞,不論是顫音、橫跨五個八度、一秒敲出十多個音符,都難不倒她,若非親眼看見、親耳聽見,完全想像不出十指可以幻變出這麼豐富、磅礡的奏鳴。被譽為李斯特第六代弟子的陳毓襄顯然是用生命灌注在12首超難的樂曲中,讓聽眾大呼過癮。
樂評家焦元溥歎道,《超技練習曲》是難翻天的曲子,以第2曲《A小調練習曲》為例,雙手得上下交替,橫跨五個八度,「根本就是體操表演!」他在節目單裡鄭重推薦。昨晚,焦元溥因為人在英國忙寫論文,叮囑母親談海珠教授要到場代他鼓掌。曾在大學中文系任教的談海珠聆賞後震撼不已,她說:陳毓襄的音色清晰、技法絕妙,可以感覺她是用自己全身生命與靈魂在與李斯特隔200年對話。
《超技練習曲》12首中交雜優美詩意的《風景》(第三首)與《回憶》(第九首),卻也充滿了《A小調練習曲》(第二首)、《狩獵》(第八首)等,要求手掌的移位、需要駭人力道、瘋狂八度大跳、雙手八度琴音等等要表演強力、張力與旋律美感的技巧。
在陳毓襄指下,或波濤洶湧、或驚濤駭浪,或行雲流水、乍起乍落,都展現穩健精準的大家風範,只能用「神乎奇技」來形容。由於觀眾一開始就被提醒,在曲與曲之間不要鼓掌打斷,因此每首精采的曲子彈畢,大家只能默默互相點頭、比大拇指、低聲驚嘆,來表達內心的激賞。直到12首80分鐘《超技練習曲》全部彈完,觀眾瞬間爆出如雷掌聲,並全場一一起立致敬,給予陳毓襄最大的肯定。
曾師事聞名於世的鋼琴大師波哥雷里奇的陳毓襄說,能一口氣彈完12首《超技練習曲》,最大的挑戰不是體力,因為12首曲中「內功」與「外功」交雜,彈完這套「武林秘笈」,等於是練功完畢,通體舒暢,像打完一套太極拳般。讓彈者功力大增、境界提昇。
昨晚陳毓襄在上半場的曲目,是巴赫充滿聖靈感動的《善牧群羊》與G大調第五號《法國組曲》,讓觀眾立即見識到他的溫柔與靈活,也使整場音樂會帶給人天堂般的境界,與隨後的李斯特魔鬼般的絕技。
繼去年完美演出蕭邦的《夜曲》全集後,陳毓襄今年將挑戰難度獨步全球的李斯特12首《超技練習曲》,為李斯特兩百年冥誕獻上獨一無二的敬意。陳毓襄說,經過100天的苦練,她覺得自己活得非常實在,這場音樂會她已在美國舉辦過,對於能完美詮釋李斯特《超技練習曲》,她有充沛的信心。
作曲家舒曼曾說,演奏李斯特的《超技練習曲》就像在暴風雨中行走般,是全世界公認最難演奏的一套曲目之一。陳毓襄也說,這段曲子需要強健的體力及豐富的想像力,因此平日就練習氣功、慢跑以調養身體狀況。她強調,李斯特的曲子就像魔鬼般,要有充足的準備才能駕馭。
她解釋說,這12首練習曲共分3個層次,第1個層次是鋼琴技巧,彈的人需有能力在一分半中彈10多個音,甚至要能跨過三個八度音符;第2個層次是要有豐富的情感,來表現李斯特的浪漫與文學性;第3個層次則要把音樂幻化成故事或繪畫,這時,彈奏者又需具備十足的想像力,充分呈現李斯特的思想。
「所有彈鋼琴最難的技巧都包含在內!」陳毓襄說,這12首練習曲又長、聲音又強,對聽眾是考驗。她建議學琴者不妨將整套《超技練習曲》都學完,因為除了能增進基本技巧練習外,還能培養音樂家最重要的豐富想像力。
▓關於超技練習曲
(1) 因為帕格尼尼的關係,李斯特創作了《超技練習曲》和《帕格尼尼大練習曲》兩套作品。李斯特前後曾經三度改寫《超技練習曲》,將其越改越難,每改一次,這套練習曲的難度便更高一層,直到出版之時,《超技練習曲》已不只是練習曲了,它已經同時兼具技巧及藝術性,成為讓後世鋼琴家頭痛的難曲。
李斯特的超技練習曲總共有12首,既然提到超技練習曲,當然不能少了這首,堪稱12首裡最難的「鬼火」。難在哪裡?難就難在他一隻手當兩隻手在用(眼尖的應該看得出來),還有情感的表現,這首曲子最難表現的,就是「輕蔑」,要以這種態度來彈奏才能夠完整的表達這首曲子的感覺。
(2) 《超技練習曲》(Études d’exécution transcendante)的發韌遠早於蕭邦與舒曼在「練習曲」開拓新疆界的時間。
1823 年,十二歲的李斯特離開維也納開始旅行演奏與學習的一生。早熟的十五歲少年竟在忙碌奔波中,在起草蓋世技巧的大略之間展現了往後在泛歐音樂圈獨領風騷的雄才。1826年,年僅十五歲的李斯特起草「十二首練習曲」(Étude en douze exercices),這就是為後世人所津津樂道的《超技練習曲》的雛型。
少年李斯特在起草之時本已對出版社發下豪語,要寫「四十八首」,然而 1832年聽聞帕格尼尼(N. Paganini)的驚世演奏、與愛人在瑞士鄉間隱居的日子、遊歷朝覲各名勝古蹟,或者改變了李斯特的想法。1837年,李斯特與陶貝格(S. Thalberg)在巴黎的「對決」奠定了李斯特不可撼搖之勢,連帶著,李斯特的鋼琴演奏法與詮釋態度形成了所謂的李斯特風("Lisztomania"),其影響深遠,直至今日。
這個時期李斯特旅行各地,並著手改寫,於是演奏技巧與表現難度更高的《十二首大練習 曲》(Douze Grandes Études)問世;歷經三次更迭,《超技練習曲》終於在1852年定稿出版,並題贈給對李斯特又愛又恨的老師,徹爾尼(C. Czerny)。
然而這個版本與受到帕格尼尼的刺激而跳進「超凡」之門的第二版相較,李斯特反而在音型上加以簡化,刪去許多過度要求「生理條件」的艱難技 巧;例如需撐開手掌演奏超過十度的音程就被簡省或縮小。
但這並不是「簡單」版,因為1852年版的第四首超技練習曲《馬采巴》遠較1837的版本艱難;這 也證明了李斯特並不是將原來的「超技」改為「操作上」(execution)並不難的花招炫技,1852年版反而真正重新定義「超脫」、「昇華」的內涵與 外顯。這也說明了,從十五歲以來,二十六年的起浮沉潛,或許讓李斯特發現,@純粹的動、快、寬並不等同於「超技」,而超「技」也不等同於真正的「超脫」。
其實這不正代表了鋼琴演奏技巧由十八世紀末一路走來、迎向鋼琴作品與演奏的黃金時代-十九世紀-的歷程與改革嗎?
(3) 李斯特的出世天才與入世智慧讓他體會到自己表面上的超人氣終究會掩蓋種種努力用功。處在縱情恣意、跳脫記譜被視為演奏時尚的時空,退隱復出後的李斯特懂得錙銖計較節奏表情;朝覲各地名山勝景、旅行演奏、捧讀經典著作、深沁人情世故,走到威瑪時期的李斯特像是頓悟了,比起佈滿嘈嘈轟隆的繁難,或者「限制」人 性的惰性與妥協,方為超渡眾人走向超脫之途。
而「控制人人能懂卻未必能完美堅守的時間節奏」更使《超技練習曲》將時間形塑出個性。以第四首〈馬采巴〉為 例,序奏-就像同時期定稿的B小調奏鳴曲-以隱含[驚兆]戲劇性的弱起拍開始,主要的練習重點,級進上行的三度雙音標示以艱難的指法,要求演奏者以「同樣 指法連續彈雙音、且保持節奏平均」;類似的節奏也出現在大家最熟悉的,屬於1860年前後的作品:第一號《魔鬼圓舞曲》(Mephisto Waltz No.1, S. 514)、《侏儒之舞》(Gnomenreigen, S. 145/2)。
在這兩首炫技曲中可看見李斯特是如何想方設法區分節拍特徵雷同的短倚音與「兩個同音值」的小音符:在過快的速度、隨便演奏下,短倚音 (accaciatura)與連續的級進的兩個音聽來必然毫無二致,甚至變成砸在一起的音;李斯特承襲貝多芬頑強地與當代漫不經心的記譜習慣對抗的記譜習慣,非但清楚標示音值,還以「跳音」(staccato)記號來表達-尤其是「非正拍」的亮度、彈性、獨立性。
經過貝多芬,這種「在強拍出現、隨後在弱拍 解決的和聲外音的、為求產生和聲短暫「不協和 解決」的張力,這樣的嚴謹才是使人類掙脫惰性與妥協,邁向「超脫」的練習!
(4) etudes d'execution transcendante -- (12 Transcendental Etudes), S 139
和匈牙利狂想曲一樣,超技練習曲也是他『最好聽』的音樂,也是最炫技的鋼琴音樂。和蕭邦的練習曲不一樣,李斯特的練習曲一直比較激烈,彷彿有無限的激情需要消耗,當然並不排除旋律的優美。另一方面,這12首也是一個整體,不適合單獨地去欣賞理解,正和蕭邦的著名的練習曲一樣。
第一首:前奏曲(Prelude)
第二首:短調(Molto vivace)
第三首:風景(Paysage)
第四首:馬采巴(Mazeppa)
第五首:鬼火(Feux follets)
第六首:幻影(Vision)
第七首:英雄(Eroica)
第八首:狩獵(Wilde jagd)
第九首:回想(Ricordanza)
第十首:F小調(Allegro agitato molto)
第十一首:夜之和諧(Harmonies du soir)
第十二首:追雪(Chasse neige)
**
舞蹈與音樂是一樣 現場的永遠比影片來得精彩10倍 !!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