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8-28 11:23:53| 人氣10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們這一群-掌門三週年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掌門詩學社三周年慶

    在江南茶樓,屬於我們論戰的斗室裏,文銓和順文、簡簡正激烈的爭論所謂「杜詩的非戰思想」,江吟兀自聆聽著,而我却和鄉雨談起社裏的種種問題,鄉雨和我已是多年老友了,許多觀感和做法,我們較能會通,在社裏,我算是較為積極的,所以我和他很談得來。

 我們都有感慨,投入這個團體已滿三年,每個同仁間都有深厚的情感了,而情感之外呢?鄉雨問我:同仁是否有其共通的使命感?我愣住了,我只知道,我們這一羣對文學的熱衷,都有進取之心,把自己交給文學,而非把文學當做工具,為己所用。

 鄉雨是個常在理想與現實之間遊戲的人,他過高的自我要求,使他無法駕馭自己,使他對許多事態產生失望。我們談起這三年來同仁的進展;鍾順文的詩集「六點三十六分」即將印妥,他的詩作都很刻意的追求意象,總讓人覺得不是歷經長久的蘊釀,而在自然的情況下流洩而出的,如此便缺乏整體的內在精神,何況,他只埋頭創作,缺乏智識的吸收、思考的錘鍊,使得他的發展出現瓶頸狀態,也就是說他內在的擁有已完完全全的呈現出來,他需要作瓶頸的突破,唯有加緊充實自己,否則將有不進則退之虞.。

 簡簡是社裏少數幾個有屬於自己詩觀的人,現在他已少創作,他的詩味,過多別人的影子,其實他的詩可以寫得更好,他也可以在評論方面努力,但是一方面他的主觀性太強烈,影響思考的深度,一方面缺乏理論方面的根基,而童詩方面的領域又佔去過多的時間,假如他能稍稍放鬆自我,做更具圓熟的思考、蘊釀,他該會有很大的進展。

 江吟的詩作只發表過二首,以她有很好的散文底子,在詩的天地裏應是大有可為的,很可惜的,前不久的那段日子,她脫離了文學的軌道,至今才又重新出發。

 文銓幾乎將大半的心血投入古典文學,他是社裏國學根基最好的,也是社裏唯一科班(國文系)出身的,但在現代文學的領域裏,他花費的時間很少,以他發表過的現代詩來論,是具有傳統詩的架勢出現了,但却仍缺乏那份精神的氣勢,其實,以傳統詩的精神加入現代詩的創作,應該是一條很值得嘗試的路,文銓未免浪費了自身的條件。

 義農是從「山水」啟蒙的,萌芽是在社裡,他努力的精神是感人的,經歷三年的錘鍊,他對詩的體認已成形,詩集「憶儂」目前編輯中,可望於近期內付印,相信這將是他文學生命第一個階段的結束,第二個階段展現時,當會更成熟;等待明年六月,他從東引退伍回來歸隊。

 張志雄的作品是所有同仁之中最紮實的,他的詩作不會有刻意經營的感覺,他的語言渾然自成,意象似有似無,他的作品在節奏感方面是很成功的,從其最近出版的「殘缺的圓」一書窺之,他是一個很有生活體驗的人,但是很遺憾的,早年失學的他,不肯把時間花費在書堆裏,使他無法將生活與體驗淋漓盡至的表現,有的只是一個層面的反映而已,但是無可諱言的,他是社裏最有潛力的一個。

 方域與莊忠倉的作品偶爾見過,却從未深入想過,只不過覺得方域的人生路子必須先穩而後在文學方面才能有重大的突破。鄉雨的詩的特色是禪味頗濃(和他長年吃齋禮佛有關吧),他從未在意文字的束縛,只較偏重整體的內涵精神,所以有時候便讓人覺得詩質太弱,有時候覺得表達的不夠貼切,或許自始他就對詩抱著太高的期望,眼高手低的陰影促使他浪費太多空想的時間,假如他能破除心中的陰影,只秉持好好創作的念頭,他的進展也將是可觀的。

 而我,詩的接觸是從創立開始,在茫然未知的情況下,時常聽他們講起詩的語言,詩的意象等等,造成我對詩的恐懼感,我瞭解自己的詩作,散文的味道太濃,對於詩的語言仍無法準確的應用,整體的結構仍嫌鬆散,在簡單的將二年多來的作品印行名為「情之祭」後,我曾告訴自己,脫離現代詩的創作行列,但是我無法離開這個團體,那份割捨不掉的情感使我必須更加倍的關愛,我相信文學的一體性,只是表現的形式與手法不同而己。

 在和鄉雨談起中,我說:我們這一羣年輕人,都只有生活,没有體驗(除了張志稍微有點之外),這個癥結造成我們無法突破個人的瓶頸,作品除了限囿在小我抒發之外,並無法提昇作品的層次。當然,體驗的最直接感應來自生活,除了生活外,必須將觸角做多方面的延伸,而後將各方面的感應接收,消化以至於發酵成深沉的體驗,在文學天地裏做最紮實的發揮。

 而從大體言,許多人認為我國現代文學作品的格局太小,所以對現代文學抱著不太樂觀的看法;尤其是現代詩的發展,更是讓人擔憂,從白話詩的倡導至今,現代詩始終無法走上一條康莊大道。散文、小說的評論,皆有共同認定的脈絡可尋,而現代詩呢?「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局面下,現代詩壇一片混亂,這是為什麼?現代詩的發展真的會輪廻復返於舊體詩嗎?這是值得深思的。

 在掌門詩學社裏,我們對現代詩的命運都抱著很樂觀的想法,目前,我們雖然依循前人創作的手法,最多賦予新的生命而己,但以後呢?這算不算是共通的使命感呢?為現代詩墾拓一條大道。像鄭愁予先生,「鄭愁予詩選」裏的作品獲致大多數人的喜愛,但他却不願意自己詩的生命達到極限而衰退,所以又以新的風格出發,這對一個已享有盛名的詩人是很大的冒險性,但是站在關心現代詩發展的立場而言,他的轉變是值得喝彩的。

 今天,看得到的,多少人只是憑著本身的學識從事詩創作,我緦認為文學不單是寫出來,製造出來的,應該是長久的在內心蘊釀,長久的積累下,不寫也會阻擋不住的情形中,自然而然的流洩出來,這樣的作品才能够具備一種磅礡的精、氣、神。而我們怎能只以小小的生活表面從事創作,這點,我和鄉雨都相信詩社同仁的抱負,同仁對現代詩的理想不當止於如此境地。

 而對掌門詩學社成立滿三週年沉思,如果好好回顧這段不算短的時光,可以發覺,我們付出的心力還是不够,我們的努力還是不够紮實,在創作的天地裏,我們可曾為自己紮下多少根基;在出版出刋事宜裏,儘管經濟再拮据,我們竟無法克服自己,如期出刋。如果說是因為個體對整體的信任度不够,或是對文學不够熱衷,這都是很難令人相信的,我想唯一所能構成的原因是對文學的體認還是不够深切。

 為什麼對文學的體認會不够深切呢?這就是在自身的文學基礎尚不紮實便從事創作之故,當然,也並非是不能從事創作,只是到達某一階段時,便會停滯(時間的快慢將因各人的文學素養深淺而定),這也就是我所謂的瓶頸狀態,有許多人就是因為不能突破,以致於灰心,文學生命就此中斷,這是殊為可惜的事,今天,社裏的同仁,包括我在內,都將面臨這個問題,即使文學生命不中斷也將亳無所得,這對於整個社團來講構成極大的隱憂。

基於此點認知,文銓統籌策劃,將每週討論個自作品的聚會改成小說、詩詞、散文、哲學的討論會,希望藉此加深同仁的文學基礎,並鍛鍊思考能力,使同仁對於生活的表現,不再是單純的第一層面的表現。文銓將這個階段的討論會程排得很緊密,他期許每位同仁利用一年的時間,將自己好好埋首在書堆裏,那時再回頭看自己過往的作品,定會有許多感想的。

 在江南茶樓,與會全體同仁通過文銓所擬的討論會程表,並且決定自十月份起,不管在任何情況下,「掌門詩刋」及「門神月刋」將如期出刋,這兩個決定來自滿三周年的此時,將有更顯著的意義。

 文學生命的短長,決定在個人的自覺與認知,假如自覺與認知蒙蔽或消失時,文學生命將隨即中斷,鄉雨和我皆感高興同仁的決定,畢竟文學的路子是沒有盡頭的,而我們並非只是走那短短的三年或五年或.....〈1981.10.28台灣新聞報〉

台長: 古大俠
人氣(10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掌門詩學記事 |
此分類下一篇:蠶的蛻變-從掌門到門神的再出發
此分類上一篇:詩心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