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8-28 11:18:31| 人氣1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過橋的引信─淺談張志雄的「過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掌門詩學社活動●攝於小熊家鄉九如

    如果說:純粹以小說的眼光來欣賞「過橋」,那麼張志雄先生的實驗是失敗的。如果說作者要求讀者深思其每一句的涵意,從這方面去欣賞的話,那麼我寧願去買哲學性或論述性的書來看。事實上,「過橋」是張志雄先生一系列實驗小說的第一篇,成敗若此而論斷,未免過早,但仔細讀完全文,我們可以發現作者在字句之間,在提昇全文的內涵上,所用之心思絕非筆墨所能形容,當頓悟其凝鍊再凝鍊的句子所隱喻的事態時,我們將能拍案叫絕。其是否有可讀性,將端看讀者的耐力而定了。
    首先,我想針對「過橋」的缺失提出我個人的看法。以全文來看,不過三千多字,而作者似乎從開頭就浪費了,其實整篇若是從「當有人回家的時候,當迷惘上昇的時候。」為啟頭,效果該是較好的,但是他卻沒有,讀到「你在看我………」「因為,我是男的,妳是女的」我總以為這是作者刻意安排的伏筆,但是這兩句,作者竟沒有好好的利用,誠屬可惜,因為自古以來有生物存在的地方必定會有愛情產生,不管作者全文所想表達的是什麼,感情是脫離不了的,何況假如能好好利用這兩句,應該也可以和「他在釣魚,一種詐欺行為,用一種生命誘惑另一種生命……」產生鮮明的抗衡,使全文更具完整,但作者卻粗心的忽略了,這也就造成「過橋」的敗筆之一;敗筆之二乃是全文作者可能寫得過於衝動,造成作者介入太深,也就是說作者自身並無法抽離,完完全全的無法抽離,以致於對話無法產生衝突性,製造讀者內心激盪的洪流;一種思想,若主觀性的要求讀者接受與認同,是很難的,容易讓人排斥的,在這種無法產生高潮的情形之下,全文便流於作者的獨白了,尤其是從「多麼艱鉅。它成功了。」開始,到「過了橋唱一首歌」都讓人覺得是作者刻意分開的對話,而這近一千六百個字的對話,能夠將它連結,明顯的看出是作者隱身幕後的自述,這是相當失敗的一點,敗筆之三乃是該結束時,作者還不甘心結束,全文若在「過了橋唱一首歌」結束是很成功的,但作者卻畫蛇添足,徒增敗筆。
    「過橋」最令讀者產生障礙的地方是主題不夠明確,雖然他每一句都有強烈的暗示性,但以短短的篇幅,而野心太大,竟想探討各方面的問題,於是便造成全文的平淡,全文的凌亂,使人無法準確的掌握其主題,以作者為文伊始的企圖,這種隔閡是必然會產生的。

    「過橋」其實是一篇哲思性、暗示性、諷刺性、批判性極為強烈的小說,這條路應該是可以嘗試的,只是必須要運用熟練且高明的技巧,使人不會產生一種意識──強迫性的灌輸,「過橋」正讓人有此感覺──在大腦上鑿一個洞,把全文的每一個字都裝進去,然後用快乾水泥封起來,這就是作者技巧失敗之處。
    其次,我想對「過橋」的內涵提出我的淺識。「過橋」,走過了橋,人類將面臨更鉅更艱的挑戰,走過了橋,或許是代表新生。橋,在全文裡是有其暗示性的作用,並沒有特定的對象;但一開頭,作者將事態所發生的場景,很明顯的可以看出來是代表高雄的「愛河」。「愛河」有個很美的名字,但卻有奇臭無比的污水,而兩岸的河東、河西路是全高雄最有名的流鶯、落翅仔集散地,鶯鶯燕燕,造成多少人世間的悲劇,我大膽的認為這些些是作者為文的動機。
在「過橋」中,一些些赤裸裸的問題都遭受批判,只不過以一種極為消極的態度提現出來,但這裡所謂的消極,是作者手拿一片鋒利的刀片,很有感情的割著,企圖在醜陋中割出最美麗的事實,這是作者為文時的「婦人之仁」。
    「陽光下不適合走小路」「舉目之下,沒有血液的大有人在……」作者在文中曾一再暗示,她或他是兩個不存在的個體(但有四個質疑:既然不存在,以作者的意思就不該有思想,而文中的你卻仍會有思想和本質的爭執,這是一疑,再依該段原意,這兩個個體因尚未走過橋,只是孤魂野鬼罷了,沒有生存的空間,在此之際,他們尚有為人類發愁的心情嗎?這是二疑;當他們過橋以後是必定生存在另一個空間,作者卻說「有時我寧願存在另一個空間裡………」難道他們尚有選擇的權利?這是三疑;兩個尚無生存空間的個體會算是一種生命嗎?這是四疑。),就這兩個(或者是一個)個體,對人類文明的進步所產生的弊病提出質詢,對過往單純淳樸的風氣的懷念,對人類怯懦怕事的本性輕淡卻深刻的諷刺,對人類永不遏止的貪婪提出抗議,對人類虛偽的面具瞄準射擊,對落翅仔的問題提出道德性的批判,對人類的冷酷無情提出咒罵,為現代人的空洞感到可悲,對現實世界的憎惡,對社會的公害的問題提出質詢,對人類的無可奈何的悲憫,對人類的看似聰明卻極端愚蠢的作法提出揶揄。
    這是看完「過橋」後,一直在我內心盤旋不去的問題,這些些問題的每一個問題,都足以擴充成一個很大的問題,都可以加上情節的架構,擴充成一篇完整的小說,但作者卻將語句一再的濃縮,將全部含蓋在「過橋」裡面,他的野心,他的企圖之大造成他無法將整篇的各個事態相扣住,以便烘托出明顯的主題,這是很可惜的一點。
    而全文最最讓我感覺可怕的一個想法是:作者對於死亡的嚮往,請看這段:「有時我寧願存在另一個空間………」「進入那個空間,唯一條件,摒棄所有潛附於身上的生命力,除了靈魂,否則難於佇留,那空間又分上空與下空間,層次分明,一切善與惡的歸類也分明,只是思想已歿,所謂善惡就得由那個世界的操縱者批判了。」上空間與下空間大概就是指天堂與地獄吧!作者為文時,似乎已對人類的種種感到絕望,甚至對自己的思想也感到厭惡,而沒有思想真的能面對一片祥和與歡樂嗎?這是一種非常悲觀的想法,雖然我也有一種認為:思想是人類痛苦的源泉,只是何必一定要選擇死亡呢?白痴不也生活在單一的世界嗎?
    以實驗性的作品而論,作者能勇敢的付諸行動,甚而發表,這份多方面嘗試,以求突破自己格調的決心是可佩也是可喜的,雖然這是一篇不算成功的作品,但全文的涵意在作者的苦心經營下是非常豐富的,所以終究這還算是一篇值得深讀的小說。又頃知作者已著手第二篇實驗小說「公會」,並有幸聽其口敘大綱,使我對他的期許又加添幾分。路不是一天走出來的,我也相信他能夠在一系列的實驗小說的領域裡開創出一條光明的康莊大道。
    這也就是在淺談「過橋」伊始,我將題目訂為──「過橋的引信」的原因,算是為張志雄先生必定會掀起狂瀾先做預言,也算是為「過橋」這一篇小說做個詮釋吧!


                                                                                                ─1983‧7‧7民眾副刊

台長: 古大俠
人氣(13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掌門詩學記事 |
此分類下一篇:詩的速度
此分類上一篇:掌門春秋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