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意志力,其實很薄弱。
八月中,正為自己的“肚皮”煩惱,擔心這樣寵它下去後果堪虞,準備對它嚴加管制。不意,“台灣肚皮”來了。
“台灣肚皮”應邀在氹仔嘉模講壇開講,暢談《台灣肚皮》事。本來也沒甚麼,咱澳門肚皮與台灣有別,誰怕誰了?哪知不到一頓飯的時光,曾經在我肚皮中度過美好時光的台灣美食已一一浮現眼前。
聽說散文集《台灣肚皮》的作者焦桐,是一位詩人、散文家、美食家。有過他的叛逆少年時代,從反對敎育體制到成為比較文學博士並任敎於大學;再從文化的角度硏究台灣飮食的歷史,乃至烹飪心得,是個喜歡“破除俗套、尋求顚覆傳統路徑”的台灣作家。
而坐在我面前的,是個談吐優雅、笑容可掬,說起太太和兩個女兒,有藏不住的情意與牽掛的男人;眼鏡背後,溫情脈脈的眼神仿似她們就在眼前。焦桐談到有一次在朋友女兒的婚宴上,看到朋友站在台上向來賓致辭,卻哽咽了說不下去。回家後他對當時還小的女兒說:將來妳要出嫁,爸爸恐怕沒勇氣帶你走上紅地氈,會哭的啊!
焦桐嘗遍台灣美食後,便大起膽子來要自己掌廚,卻不看烹飪食譜,想創出自己的一套(果然有反叛顚覆的心)。他燒的第一道菜是牛排,在廚房弄了半天,燒出幾塊黑炭來。兩個女兒和他自己大眼瞪小眼,這怎麼能吃啊!但太太跑進來把黑炭細細品嚐,一臉幸福感動的對他說:太好吃了!從此他除了繼續將飮食與文學結合發展自己的專業,更埋首鑽硏烹飪。
與食家同桌,話題自然談到食物,我最喜愛的台灣烘肉(甘香肥美),焦桐說彰化的最棒;連澳門特產的葡式土生菜,他也比我所知得多。可惜當晩陸軍俱樂部的廚房有點失準,讓我們無法在“台灣肚皮”面前炫耀一下“澳門肚皮”的厲害。
翌日下午在嘉模講壇上,從蒙古烤肉到福州傻瓜乾麵到四川牛肉麵,焦桐說台灣有很多地道小吃,其實是當年從內地移居台灣的人,滿載着鄕愁自創出來的。而他推薦的天香樓、點水樓、宋家菜館,我一家也沒嘗過呢。聽着聽着,我要管制肚皮的意志消失殆盡,想乘搭下一班機,飛到台灣去了。
(原載澳門日報) 水月 2012.9.8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