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0-29 17:02:33| 人氣34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電影院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上周末騎車路過電影院門外,剛好紅燈亮了,停在那,看到奇景。那一行排隊買票的人龍,煞是吸引。

    人龍是沖着九把刀來的,改編自他的同名小說《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電影終於在本地上畫了。說它終於上畫了,是因為很多人都等得已經有點不耐煩。八月中去台灣,女兒約了中學同學去看這齣戲,看罷,念念不忘,表示若在澳門上映一定要再看。値得一看再看的電影,劇情一定觸到觀衆心底裡去了。

    當戲院變得越來越小,大銀幕變了小屛幕,而家裡的電視卻越來越大的那些年,已經提不起興趣去電影院了。經過從前麗都戲院的舊址,現在已經改建成高樓,眞正讓我想起“那些年,我們去看大銀幕的日子”。

    我們叫電影做“大銀幕”,大抵是因為戲院很大,分上下兩層,前面的放映屛幕,要讓坐在“山頂”的人也不覺小。這樣看戲,才有味道,才不會覺得自己放着家裡的電視不看,跟人家一起買票看“電視”。也許是我固執,或者已經老了,所以總是緬懷過去,老是嫌新不如舊。然而,難道你們不也這樣想嗎?

    電影院,是談戀愛的陣地。今天的戀人們,不嫌屛幕小是為了有身邊的人作伴,而不是電影或電影院有多吸引。

    其次是電影院的立體音響效果,所謂環迴立體聲,不是尋常人家裡能有的設備。一些大製作,當然是要在電影院才好看,才不會辜負製作費。但是,當電影院都變小了,再大的製作也徒然。

    澳門的電影業撑了很久,才悻悻然追隨大潮流,大戲院都改建成三兩個小影院。沒改的,都關門了。電影業認為是盜版市場所累,觀衆卻把責任歸咎於一些電影的製作太馬虎。誰是誰非,難說。但有些出色的電影卻在盜版猖獗時仍賣座,仍能讓觀衆掏腰包,卻是不爭的事實。

    第一次在小影院看戲,也是在台灣,大概是二千年左右。當時我很震驚,這也叫電影院啊!那時還不知道以後澳門的戲院也會變成這樣,否則我會珍惜所有,在大銀幕下多看幾齣電影。

    《那些年》,我也想看,但是,一想起電影院的屛幕,還是先讀原版小說吧。

(原載澳門日報)  水月  2011.2.29

台長: 水月
人氣(34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散文小品 |
此分類下一篇:失望比生氣傷感情
此分類上一篇:風來風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