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專用相簿
識心見性】 編者的話
世俗的成就,不是真正的成就,那是幻化的、短暫的,你只能有享受權而沒有所有權,對一個修行者不要再眷戀那一種沒有靈性的生活,更不要只為三餐奔忙而忘記修行,因為「三餐容易飽,道果最難修」。
惟有發菩提心、做菩提事業,才是永恒的成就,所以入佛門修行,要常保著初發心,因為這點的真誠:一念純真黑暗即破,一念正覺如來即成。
壇經云:「莫於大乘門,卻執生死智。」意指:不要身入大乘法門修行,心卻仍然執著生滅的分別、對待(如:是非善惡、得失榮辱)而陷入自我智識(知見)中。
◎
放下攀緣、跳出束縛才能超越生死。現今學道者,都自認為在修行,而事實上根本不知「修行為何物?」大都認為:①講經說法或三施並行②習慣性參班或聽聞佛法③跟隨前輩者人前人後④依靠佛堂各種班次班班參與,這樣叫做修行;而事實上這些都是有為法,與做慈善事業、舖橋造路、割草等沒有兩樣。為什麼?
⑴心境問題。想想帶著人心私慾、煩惱罣礙、嗔恨不平、分別計較、你爭我奪,表面上做這些事又有何意義呢?
⑵清淨、單純即是道。若能心平心寬,「歡喜做甘願受」去做每一件事都是修行的增上緣,就算是一個微笑、一個關懷、一個遞毛巾,這些都是菩薩心,才算是真正修行。
⑶說穿了修行貴在「改習性去稟性」,而不是你外在辦了多少道、渡了多少人、道場有多大,這些盡心即可。要懂得藉境鍊心,藉法悟心,開啟人人本具足的菩提智慧。
◎「水深波浪靜」淺水處有波浪,深處則風平浪靜。修行就是沒有深入心靈深處的真如妙性,僅在六根的表面上下功夫,難怪①世俗攀緣心難斷②道場是非一大堆③習性稟性難斷除。惟有知道:「清淨本心是什麼?」,才懂得調整自己的心與真如本性相應。 歲次戊子
修緣古月 謹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