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5-14 00:45:30| 人氣1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是男或女,重要嗎?也許我們都是雌雄同體...(2016.05.07)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每個人的身體裡,都同時住著男人和女人的靈魂。」


 

 

「你笑我娘,我將模糊你腦中刻板印象。當你還困住自己,我早已,超越性別,靈魂,在最自由的身體開竅。我是驕傲的獅王,又溫柔的,像隻貓。」—ELLE March Cover Star 雌雄同體|

「你笑我娘,我將模糊你腦中刻板印象。當你還困住自己,我早已,超越性別,靈魂,在最自由的身體開竅。我是驕傲的獅王,又溫柔的,像隻貓。」—ELLE March Cover Star 雌雄同體|

 

羅志祥在三月號ELLE雜誌拍攝了「雌雄同體」為主題的封面,刷上睫毛膏、細緻眼線,戴上長假髮、踩起高跟鞋,大膽翻轉性別。和其他商業拍攝不同的是,這並非一個「男人反串女人」的主題,在影像上呈現出的羅志祥,仿若誘發、召喚出他體內的柔美特質,扮起女裝不但不奇怪,他態度自在、甚至驕傲性感。

在影像中,他呈現的性別印象是流動的,妝髮、造型都只是點綴,用來提醒社會注意他軀殼底下的靈魂,其實是雌雄同體,無法用「男人、女人」定義。帶領閱聽人跨越生理條件,深入照映存在於每個人內心不穩定的性別平衡。

 

性別運動最早可追溯回1840年代的美國女權運動,在持續的推行社會運動之下,於1960年代開始影響東方女性對於平等意識的追求,也將同性戀認同的觀念傳播至東方國家,而近年來更突破兩性界線進而追求性別意識,舉以跨性、無性、雙性,甚至是愛情追求上的自由意志;而台灣也在2013年的同志遊行口號中以「正視性難民」的字眼,呼籲社會注重女性權益、同性戀愛之外的性別族群。

而2015至2016年,鑒於社會觀念逐漸開放,媒體相關的影視作品更頻繁的將性別議題作為戲劇主軸,例如火熱延燒的男同性戀劇集《上癮》、女同性戀《錯了性別,不錯愛》,好萊塢女同志電影《因為愛你》、跨性別主題的《丹麥女孩》比比皆是。廣告、品牌更不斷嘗試突破性別疆域,顛覆大眾對於物品的性別刻板印象,舉以日本資生堂在去年底推出創意廣告,將十幾位男生梳妝成女高中生的姿態,反轉化妝品在男女之間的隔閡。倫敦的 Selfridges 百貨公司也打破了一貫的分層方式,告別「仕男」、「淑女」的分類,推出無性別計畫,讓民眾有更寬廣的消費型態,而Pantone也推出2016代表色「玫瑰晶與寧靜藍」,呼應「性別流動」概念,更說明了性別意識從來不是絕對單一的,也絕非有正確的呈現樣態 。

 

資生堂廣告〈High School Girl_ メーク女子高生のヒミツ 〉將男學生化成可愛女高中生,在網路引發大量轉貼與話題。

資生堂廣告〈High School Girl_ メーク女子高生のヒミツ 〉將男學生化成可愛女高中生,在網路引發大量轉貼與話題。

2015年一篇報導指出,美國六歲男童Ziya Yewdall是一名性別流動者。自主性地時而裝扮成男孩,時而選擇女孩形象出門。若社會並無灌輸男性剛強氣概、女性柔軟氣質,「性別流動」的價值觀是否可能成為主流?

最早挑戰性別認同、情慾書寫的經典中國文學《紅樓夢》,即是既傳統又具實驗性、壓抑地反抗封建禮教束縛的作品,也打破傳統社會建構下的性別框架。賈寶玉是一名對愛好奇卻又迷惘不已的青少年,他和身邊環繞的年輕女孩們,在生理性徵還沒完全成熟,而心理卻已經進入情慾萌芽的階段,相互吸引、進而尋索彼此的愛與靈魂。在大觀園裡,青春靈魂的性別意識是模糊而未知的,宛若「雌雄同體」般,每個人體內皆同時存在雄性、雌性特質,只是比例不同,因而呈現流動的、飄忽不定的動態平衡。

 

四月初開演的劇場派對《釵》,由四位男演員跨越性別限制詮釋金釵,造型不特別裝扮成女性,而以肢體、神韻表現角色靈魂。

四月初開演的劇場派對《釵》,由四位男演員跨越性別限制詮釋金釵,造型不特別裝扮成女性,而以肢體、神韻表現角色靈魂。

將《紅樓夢》的「性別流動」意識搬至現代,四月初已開演的——「結合劇場、舞蹈藝術、聲光效果的大型創作《釵》派對」,大膽地以紅樓夢第五章回為架構,以賈寶玉和十二金釵為主角,特別的是,《釵》的導演廖哲毅不以性別為選角依據,而是依照演員身上散發出來的「氣質」挑選對象。共用了四位男演員來詮釋女性金釵,分別有伊林嘻哈男團「BOi!」的陳信維、王翔永,BL音樂劇《新社員》演員沈威年和舞團 〈Lonely Taipei〉 團長白樵。

導演提到:「我在沈威年身上看到王熙鳳的手腕和氣勢,Boi! 對我來說其實是大女孩,很多時候他們的姿態其實很『女』,跟他們相處後就會發現這件事,至於白樵,他就是性別流動的代表。」《釵》派對將紅樓夢的角色、情慾關係定義為:「決定性別的是性格,決定愛的是靈魂。」因此是男、是女,不再具絕對定義,人們有權利擁有任何角色的行為特質,決定自己「雌雄同體」的比例。

將個人生理條件的限制暫擱一旁,或許人類的靈魂都是雌雄同體,只是傳統社會讓我們選擇用一種性別、一種性向面對世人,以致發生諸如美國的17歲跨性別者Leelah Alcorn的自殺憾事。性別流動意識是相當自由與開放的認同價值,任何人的靈魂都可能是60%雄性、40%雌性的混合體,或者更多無限的動態組合。拋開生理性別框架,今天的你,是男、是女還重要嗎?你,就是你。

想了解更多性別,請看>當他們沒有選擇—你所不知道的跨性別

(編按:閱讀此篇文章,建議搭配五月天的《雌雄同體》)
Logo
責任編輯:鄒琪 
核稿編輯:楊之瑜

台長: →☆ 魅格格 ★←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