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強者的社會,達爾文的進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汱;在強者社會尤其貼切。
小兔子的公司就是一間極其講究制度和軍事教育的公司,新進的同仁如果不努力讓自己融於這個體系中,不用多久自己也就會自動走路了。老闆並不會因為擔心人力不足而對新人釋放較多的關懷與包容,用同樣的嚴厲、同樣的標準,就是他對新人的試煉,看你是要在強大的壓力中迅速成長,還是滾離開這原本就不是你該來的地方…。
小兔子姊姊的大女兒今年剛上小學一年級,小女兒唸幼稚園大班,兩人年紀相差年僅一歲。大女兒從小就非常懂事,也很聽話;而小女兒則剛好相反,愛哭、任性,但長的很漂亮,像娃娃一樣。
大女兒上了小一之後,變叛逆了,我們都說她現在很不怕大人,跟她講話時她總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當她媽媽教訓她時,她也還嘻皮笑臉的不當一回事。我跟小兔子說這件事時,他的看法是:大女兒的這種行為表現其實是早熟,她已經不想再當乖寶寶了,因為她覺得她看透“我們這些大人”!
大女兒其實在各方面的表現都非常優秀,而小女兒在各方面的表現都非常的“小孩子”,哭與鬧是她的拿手本領,只愛看卡通不愛上學唸書,不吃飯只吃零食…兩個小孩都各有令大人煩惱的地方。
孩子聰明,早熟,當父母的雖然在教導上較不用擔心,但是在傳達一些觀念時卻得多費點心思,否則很難讓孩子接受;
孩子太像“小孩子”時,當父母的就要擔心,上小學以後,要如何與現在都太過優秀、太過聰明的小孩競爭?
強者社會的現象不僅表現在有規模的大企業,也表現在校園裡;不僅表現在升學競爭壓力大的國高中,也擴大範圍到了國小,甚至幼稚園。
這一股強者社會的體認,其實是有城鄉差距的。在我還在中部以前,我知道北部的競爭力比中部強,電子產業的競爭比傳統產業強,北部的小孩不管是在思想的發展上、穿著上、接受的教育程度上,平均都來的比中部小孩略上一籌、略新一籌。
旁人不說,就說我自己以及我身邊的例子。
小兔子姊姊的兩個小孩和我台中表姊的小孩擺在一塊兒,我馬上就可以分出哪幾點不同。當然,這是用很中立不帶感情的立場來評,因為每個小孩都是父母親心中的寶貝呀!
再客觀一點,小兔子姊姊的兩個小孩,如果再跟台北市、竹科的貴族幼稚園小朋友比較起來,又真的遜了一截。
說到最後,心中突然湧起一種無力感,大人的社會大人的世界一直在汲汲營營,努力賺賤,上更高層樓,獲得上司肯定,受公司重用…等等;小孩子的世界,我們大人以為他們無憂無慮,只要乖乖上學,把書唸好就好這麼單純???
無怪乎佛家說,輪迴,轉世投胎,做人,是一件苦的事。
昨天看到電視廣告有一段聖嚴法師拍的小短片:不要帶著你的孩子自殺──
你的孩子有選擇活下去的權利,
而你也有不自殺的其他選擇。
覺得心中很有共鳴的地方在於『選擇』二字,
我們都可以“選擇”想要過的人生,
但這個人生如何成就,就看自己。
意思就是,
我要我的生活水平好,想要多點物質享受,那我就得努力賺錢,因為想要(欲望);
我要我的生活過得去就好,但多點生活品質,那金錢上的欲望、物質享受就少些;
我想要我的孩子走在領先的地方,就供他用好,學好,學才藝,請家教;
我想要我的孩子天真無邪,快樂長大,那我就給孩子一個快樂的成長環境;
『如何成就』這四個字是一種手段、方法
有無限種組合的可能,
目的是為了使目標更趨近於自己的『選擇』,
只是我們總得要不斷的在過程中提醒健忘的自己:這個『選擇』是.當初.自己.想要的.
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而原來,我會處在強者的社會,也正因為This is my choose.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