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從另一個地方插入flash功能(如果覺得框框太小,請按框框右上那個類似「回」的圖案,就可以跳出另一個獨立的視窗)。
以下還是碎碎唸......orz
這篇文章是去年六月時,教育部的中央團與輔導群在中部辦分區座談時,我報告時所用的講義資料。
相關的文章與簡報其實已經做很多次了,但總不能把這件事完整地說清楚,坦白說只有20、30分鐘的時間是很難把五年內所做的這些過程跟中間有過的想法與思考說清楚,但雖這麼說,有時候整整三個小時的時間,還是會有誤把焦聚放在「如何依據能力指標來出筆試題目」這個部分(唉!是我表達能力不好嗎?)。
這篇算是裡頭比較簡短,又比較清楚些的,因為僅只用當中一次評量做為例子,但還是要強調這一句話:
教學跟評量本來就應該依據能力指標!(所以這是「本來就應該做的」,不應該是「新方法」、「新想法」。)
這種東西也不是單一次教學或單一次評量而已,而是要完整地存在在每一堂課的教學跟每一次評量的每一種方式!
五年前這麼說過,五年後還在講一樣的話,總覺得......還蠻令人感慨的。
不過我一直很想把完整的過程跟內容建置在網路上,但遲遲沒做(也沒空,實在太多了),主要還是有一個想法:
從以前到現在,很多人都提到目前教改上的各種問題,但卻很少提出解決的方法。
我以為核心問題在於「老師沒有能依照能力指標(學習目標)來進行教學」,這原因很多,最常被提到的是「能力指標含糊籠統」,我以前也曾這麼認為過,但老實說現在我卻覺得這不是關鍵問題,因為從四、五年前開始大家就這麼想,接下來就有各種不同版本的「能力指標解讀」,教育部也公布過更詳細的補充說明(可以在國教司網站查到),可是......我並不覺得教學現場有因此產生任何改變。
絕大部分的老師還是一樣不看能力指標(即便基測每年都說要照指標考),於是大家還是一樣在那邊解讀、簡化、提醒,但我覺得再這樣弄個幾年恐怕還是一樣。
其實主要的問題恐怕還是在於「指標如何轉化到教學」這個部分,也有人提到應該在教師指引的教學活動中完整地呈現,因此教學指引也應該詳細審核。我覺得這應該有效,但說真的,根本問題恐怕還是「教師要培養帶得走的能力」,然後教師才可以「培養孩子帶得走的能力」。如果教學只是在「複製教師指引上的步驟而不一定瞭解背後所需達成的學習目標」,那麼若想靠這樣的教學來「引導學生思考與活用知識而非直接複製知識給學生」?嗯,我覺得效用恐怕有限吧!
(這就好像師資培育過程中,許多教授都會要求老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引導而不是複製知識」,可是教授在教老師這件事時,卻還是用「知識複製」、「以教師為中心」的方法在教,可想而知培育出來的老師也習慣這樣......)
有沒有可能找到一個很簡單的「模式」去引導老師把兩者連貫在一起?這是那時候的一個想法。
另一個想法是:大家都說九貫太過理想化(五、六年前),有一大堆口號,那麼到底有沒有可能真的「根據能力指標來教學與評量」、「培養孩子帶得走的能力」?於是我想我就來試試看,一試就試了五年......現在我已經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但我還是一樣會聽到「九貫、教改太過理想」這種跟五年前一樣的話(這種事常發生,比方十年前用遊戲來教學、八年前用電腦來教學、五年前想建置無版權的教學素材庫,一樣都是到事情都做完了,還是有人停在原地說不可能)。
當時候台中地區正在如火如荼推動「系統思維模式」,我是蠻認同這背後的理念,但我總覺得方法上有些問題,真要這麼推起來,恐怕還是會流於形式(後來也真的變這樣orz)。
而且「系統思維模式」在推動時,將教改的問題歸咎在「教科書沒有依據能力指標來編」,所以非常強調教師自編教材,這是我非常不認同的(說真的,我不認為教師在有限的時間跟資源所編出的自編教材會比出版社花費很多金錢跟時間,經過國編館審核出的教材要強)。
我當時的想法是,既然「教師依賴課本」跟「考試領導教學」的現象無法改變,那麼我們就從這兩者上來著手,一方面依照現有的教科書來教學,不做大量的更改,而只是去檢核當中與所要達成的能力指標是否符合,做最小幅度的修改;同時將設計能僅扣能力指標的評量,那麼教師的教學也就會跟著聚焦到能力指標上。
不過如果要想辦法評量能力指標是否達成(請注意,「依據能力指標來評量」跟「設計能評量能力指標的評量方式」是不一樣的!),那麼勢必要靠「多元評量」,光靠「筆試」是絕對辦不到的。
上面這句話其實是廢話,因為筆試本來就是多元評量的一部份,可用的方法愈多,當然可以囊括的面向就愈完整;這個道理就跟「某甲去捕魚時只帶釣竿;某乙去捕魚時不但帶了釣竿還帶撈網、魚荃等五花八門的工具,誰可以捕到的魚種類比較多?」的蠢問題一樣。
但遺憾的是,即使是這些其他的評量方式(像是討論、小組報告或其他的活動)都還是不能完整地去評量能力指標是否達成,但已經比「只用筆試」要靠近目標近太多了!(再者,筆試的題目也應該要好好設計過)
我確實感覺到自己的教學受到影響,因為之前我只是「會注意」讓自己的教學去緊扣學習目標而已,做了五年後,我則是可以告訴你我每一堂課的每個教學活動依據哪條指標的哪個教學目標。
但這些事僅只發生在我自己的教室裡,當我想把這件事複製到其他教室時,總有相當大的難度,雖然這樣,也多少有一些讓我感到喜悅的效果。但距離我希望達成的目標還太遠,畢竟目前教育界並不是一個對教學專業者友善的環境,在大部分的時候裡,你做得愈多就愈累,薪水跟地位都不會增加,有時候這還會阻礙你追求更高薪水與職位。
(最近這陣子覺得「頭銜」或「宣傳」會幫上很大的忙,雖然感慨但不能不說這確實有不少影響,有時候說得再多,不如一個頭銜或一篇報導來得更便於說服人,因此漸漸開始在意這些部分)
而我也在這個過程中一直試圖把它更加簡化,與其做出一個很精準卻難以使用的龐大怪獸,還不如做出一個可以減少老師負擔又提高教學成效,但不那麼精準的小東西。
我也知道我自己會有很多盲點,因此做這些東西的時候如果可以跟很多人一起討論,尋求意見的話應該會更好,以免自己一直衝,卻衝錯方向。只不過,這件事似乎並不容易辦到......有時候,孤單會成為一種習慣。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