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賞析】【當代人心思潮‧自然與生命上】森羅萬象皆是自然的生命
2008/1/19 | 作者:◎星雲大師/文 邱麗玥/攝
▲如果我們用心領悟,宇宙中的森羅萬象那一樣不是從自己的生命中自然流出?邱麗玥/攝
合乎自然 就有善美
「自然」是世間的實況,像四季春夏秋冬的運轉、眾生生老病死的輪迴、心念生住異滅的遷流、物質成住壞空的變化,不都很自然嗎?世間事合乎自然,就有生命;合乎自然,就有成長;合乎自然,就能形成;合乎自然,就有善美。
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宇宙的真理,即所謂的「緣起性空」,實際上,就是宇宙間「自然」的法則。所謂自然,就是人心,就是真理,就是天命,就是宇宙的綱常。
佛教一向追求自然,重視人心、人性。像東方琉璃淨土、西方極樂世界裡,不但寶網行樹、水鳥說法,而且人民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主要的目的,不外希望大家都能在自然的生活下安居樂業。
溪聲山色 都是生命
說到「生命」,生命的定義,不在於一息尚存,而應在於是否具有「用」的價值。人存在於世,固然可以說有生命,山河大地等能夠為人所用,對於人間有貢獻,也應視為有生命者。例如:一張紙上面畫了聖賢的畫像,一塊石頭雕成古德的相貌,讓人一見生起仰慕效法之心,這一張紙、這一塊石頭就有了生命。
我們所生存的這個自然界,鳥叫蟲鳴、飛瀑流泉、萬紫千紅、綠葉婆娑,觸目所及都是欣欣向榮的景象,何處沒有活潑的生命呢?所謂「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如果我們用心領悟,宇宙中的森羅萬象,那一樣不是從自己的生命中自然流出?可惜世間有許多人將生命的因緣斬斷,強分你我,讓生命的和諧產生裂痕,讓宇宙大我的生命受到損傷,誠為可悲!
佛陀以法界為心,以心為法界,後人讚美佛陀無限的生命是「正法以為身,淨慧以為命」。阿彌陀佛之所以為佛教徒所喜愛稱念,乃因其生命超越時空的限制,所謂「無量光」、「無量壽」,一切時間、空間皆無量也。
《心經》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們的生命可以流注於物質世界裡,此即所謂「空是色」;無窮的萬物也可以和我們的生命結為一體,此即所謂「色即是空」。佛教講到世界,是無量無邊;講到眾生,也是無量無邊;講到生命,不但無量無邊,而且是無限永恆。
今日,世界各地的戰火不知毀了多少美麗的家園,人類對於大自然無止盡的掠奪也引起地球反撲,環境污染正吞噬著人們的健康,其他如種族、政黨、宗教、地域之間的歧見、衝突與日俱增,國際販毒組織、恐怖組織、槍枝集團、色情集團的氾濫,在在威脅著大家生命財產的安全,所以國際佛光會揭櫫「自然與生命」為大會主題,也是想藉此喚起人類的覺醒,希望大家能珍惜躍動的生命,與大自然結合為一體,不憂榮辱毀譽,無畏生老病死,攜手共建淨土,倡導自然的美妙,宣揚宇宙的偉大,歌頌生命體永久的和順,禮讚生命體永恆的存在。
自然的定律與生命的尊嚴
二千六百年前,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了自然的定律,並且名之為「緣起」。「緣起」符合了真理的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永恆性。大自然的一切現象,小至個人的成敗得失、氣候的寒來暑往,大至國家的盛衰興亡、世界的成住壞空,莫不是在「緣起」法則下進行。其中,尤以吾人的生命和緣起法則的關係最為密切。因為生命不是憑空而來,而是由自己造作的業力而來;不是由單一原因而來,而是由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有支」三世因果相續而成。
所謂:「有備無患。」人如果懂得順應自然,就無所畏懼。例如春夏努力耕種,秋天積穀存糧,自然就不怕嚴冬來臨;白天準備照明設備,自然就不怕黑夜來臨。老病並不可懼,可懼的是少壯不努力,等到老病時帶著空白的一生隨著草木腐朽;死亡也不可悲,可悲的是生前不知奉獻社會,等到臨死才帶著滿腔遺憾,邁向不可知的未來。
麥克阿瑟曾說:「老兵不死。」因為他們的精神與國魂永遠同在。文天祥也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因此,人,不一定要輝煌騰達、福壽雙全,但要活得有尊嚴。過去的人講究生存的尊嚴,極力爭取自由、平等,大力倡導民主、博愛,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現在的人注重死亡的尊嚴,希望能夠死得安樂、死得自在,乃至為此而走向街頭,奔走呼籲。其實,由緣起法則所衍伸出來的「業力自由」、「眾生平等」、「同體慈悲」「生死一如」等觀念,才能統合生存與死亡,真正將我們生命的尊嚴發揮到自然的極致。
所以,我們應拋開宿命論的悲情,即使在困頓厄難時,也要勇往直前,創造自己的未來;我們應拔除撥無因果的邪思,即使面對遍地荊棘,也要散播歡喜的種子,為宇宙創造繼起的生命;我們應丟棄生產工具決定一切的謬論,在互助合作裡創造利眾的事業;我們應糾正經濟掛帥的歪風,在感恩惜福中創造濟世的功德。讓我們為人間留下道德、為社會留下智慧、為家庭留下慈悲、為自己留下歷史,活出自然的定律,也活出生命的尊嚴來!
(第七次世界大會主題演說,地點:加拿大多倫多)摘錄自《當代人心思潮》
來源:人間福報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