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9-07 23:26:56 | 人氣1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藝文賞析】人生,向前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藝文賞析】人生,向前行 
 
  2008/8/30 | 作者:胡正文
 
 

今年,勞保制度出現重大改變,一是勞基法強制退休延至65歲,一是可自由選擇退休年金給付方式,提供民眾「活愈久,領愈多」的經濟保障。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工作職場上,中高齡知識分子與年輕人並存的狀況將會愈來愈理所當然。

就社會趨勢或個人實際需求,延後退休年齡都是全球現象,有些歐美國家甚至已廢除強制65歲退休的規定。其實,就在不久前,人到65歲還被認為是「很老」。可是現在不然,現在「年輕的老人」與「高齡老人」是成長最快的人口,他們健康活躍,不僅行動自如,還完全「不服老」的在職場上做最後一搏。當然與這一世代多數人曾受良好教育、具理想主義、重視自我、自信、不服輸的人格特質有絕大關係。

「高齡者」,幾乎未曾從社會上主角的位置走到配角,仍延續著嬰兒世代的打拼精神,他們的堅持,逼使社會得重新定義何謂「老年」。而數不清退而不休的高齡顧問,也確實將其人生智慧與豐富歷練,無私的傳承於各行各業中。

雖然沒有一個年齡數字可以真正的定義「老年」,但是,誰也逃不過老,只不過每人心靈狀態,各自有著不一的老化步伐與認知概念。不過,處於新中年世代者,倒是面臨許多挑戰。

1968年台灣邁向九年國民義務教育。20年後,這些人的子女,又恰逢台灣大學教育就學率近百分百的時代。想想,短短數十年,變遷的社會、異動的價值,對「家庭倫理」帶來多大的衝擊?促進代間和諧關係,不僅在家庭是一門學問,在社會互動上,更是一門藝術。

從歷年老人人權調查結果來看,台灣在「老人教育」與「老化教育」上,仍有好一段路要努力。因為,實質上台灣雖已邁入老年國家,我們雖經常將「敬老尊賢」掛在口上,不過,社會上仍有許多的年輕人,尤其是部分青少年,對於老年人仍有相當比例的歧視與語言不敬,尤其是電視綜藝節目更散發層出不窮的「拒老」與「懼老」觀念。

如何讓年輕人能看見年長者對社會傑出的貢獻;改變社會上對老年人既定的刻板印象;同時積極導入退休人力的再利用,才有可能讓我們的老年人能與社會同時被活化。

(作者為社會學者)
 
 

 


來源:人間福報
++++++++++++++++++++++

台長: 落葉之楓
人氣(1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藝文賞析 |
此分類下一篇:【藝文賞析】臉皮
此分類上一篇:【藝文賞析】零分的哲學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