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1-12 18:53:39 | 人氣7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生活健康你我他】增骨質 做運動 補充鈣 比吃藥佳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生活健康你我他】增骨質 做運動 補充鈣 比吃藥佳
2008年11月12日蘋果日報
天氣愈來愈冷,很多人只想待在家裡不出門活動,醫師擔心,骨質疏鬆的人更會無法增強骨質,萬一跌倒就更容易骨折。台大醫院骨科醫師江鴻生表示,雖然現在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很多,但最基本的生活飲食改善,如攝取高鈣食物、多做運動等,其實才是能持續促進骨質生成,並減少藥物帶來副作用的最好方式。
報導╱楊琇雯、張雅雯 攝影╱施偉平

 

骨質約在30歲時會達到高峰,但很多人誤以為過了30歲後,再做些什麼努力都不能幫助增生骨質,但江鴻生醫師提醒,光是運動就可以維持肌肉和骨骼的穩定度,除了積極面可慢慢增加骨骼細胞的活性;另以消極面來看,身體肌肉、骨骼穩定度較高時,即便跌倒,只要身體反應協調度夠,骨折發生機率就會變小。

小辭典
2類骨細胞影響骨質
影響骨質有2大類細胞,分別是成骨細胞與噬骨細胞,前者能促進骨質生成;後者會讓骨質流失,年輕時這2大類細胞在體內會維持平衡,且成骨細胞的活性會比較活躍。但年紀愈來愈大或是沒有運動、缺乏高鈣食物時,成骨細胞活性會愈來愈低,所以在噬骨細胞持續作用的情況下,就容易造成骨質疏鬆。


這樣做


良好生活習慣有助益
江鴻生醫師說明,即使到了中年、老年,想維持能夠促進骨質的運動和飲食習慣,都是「來得及」的,因為成骨細胞需要被刺激才能增加活性,而最能穩定、持續刺激活性的就是運動與補充鈣質。運動要靠骨骼與肌肉的協調,才能有效率地進行,若成骨細胞接收到「需要調度製造」的訊息,便會提高活性,而有固定運動習慣的人,成骨細胞的自動產生活性效果,就會比用藥物刺激的方式穩定、持久。至於高鈣食物的攝取也是同樣的道理,持續而穩定的補充鈣,能夠在體內轉化成骨質所需要的營養,所以成人每天2杯牛奶、吃小魚乾、芝麻等,都可增生骨質。

 
藥物只能短暫刺激
治療骨質疏鬆藥物也分2大類,刺激成骨細胞活性與抑制骨質被破壞,後者較被普遍使用,例如雙磷酸鹽類。但江鴻生醫師提醒,隨著雙磷酸鹽類帶來的腸胃不適、發燒、疲倦、肌肉發炎以及顎骨壞死等副作用的影響,現在的藥物設計,多半會朝向刺激成骨細胞活性來研發,例如副甲狀腺素、鍶鹽類等,一樣有副作用,不過一旦停藥就消失且同時也可能減低骨質生成效率。有國外研究顯示,若是長期使用類固醇而造成骨質疏鬆者,副甲狀腺素比雙磷酸鹽類有效。
不過光依賴刺激成骨細胞活性的藥物,而躺在床上不運動、也不多吃高鈣食物,無法長期穩定增生加骨質,「不要以為吃藥打針就沒事,尤其現在又有長效型藥物,如果生活習慣不改善,一樣容易骨折。」江鴻生醫師這麼說。


提醒你
常見骨折部位與症狀
骨質疏鬆無明顯症狀,通常是摔倒後才發現,但中年後若摔倒,許多人會再也不敢運動,造成骨質愈來愈疏鬆的惡性循環。
1.髖部骨折。此骨折對老人的威脅最大,60歲以上發生率很高,90%以上是因摔倒引起的。
2.脊椎壓縮性骨折。老人摔倒時,臀部著地或從高處墜落,常可造成胸腰段脊椎壓縮性骨折。
3.橈骨遠端骨折。摔倒時手掌撐地,造成腕部腫脹、疼痛,甚至出現畸形。
4.肱骨近端骨折。摔倒時手掌撐地、或肩部直接打擊,而造成骨折,患者表現為肩部疼痛、腫脹,上臂抬舉困難。


 
醫師說
猛吃藥不如多運動
飲食和運動習慣的改變永遠優於藥物的選擇,藥物只能解決急性症狀,例如已經發生過骨折,為了避免下一次嚴重骨折導致死亡,可暫時使用藥物。但長期來說,即便已經在使用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仍要多運動、曬太陽、吃高鈣食物。

+++++++++++++++++++++++++++++++++

台長: 落葉之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