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5-10 12:03:59| 人氣6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就這樣聊了一夜(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暖身

Sean:你有收過炸彈客的圖片嗎?
Mao:什麼炸彈客?我上網找找。
Sean:http://www.ettoday.com/2003/04/16/139-1441028.htm
Mao:我的天阿!壞年冬搞消郎。
Sean:應該知道這新聞吧?據說台灣之前電視台現場轉播。
Mao:
說來好笑,我家電視一直出問題,之前有聲音沒畫面,現在有畫面沒聲音。所以我看電視的時間,多半在飯館。
Sean:
那是件好事,太常看電視會喪失心智。之所以先問你的原因是,這則新聞沒什麼值得大肆討論的,不過剛好有人寄給我那炸彈客炸成碎肉的慘樣,我想跟你「分享」一下。
Mao:……豆花豆漿灑滿地嗎?
Sean:是沒有啦,但碎得不成人形……


◎從《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談起

Sean:對了,差個話題,你有看過《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吧?
Mao:有,當兵時看的,早忘掉內容了。
Sean:
嗯!我發現,可能是當時不成熟的關係,如今你看了,相信會有很深的體會。我一直在重複看那本小說,後來經歷的事情多了,我才體會到那本小說中的哲理。
Mao:
境界高了……說不定再過些時間,又會有另番體悟,這就是文學不朽的價值。很多書,我有看過,就是不太懂。
Sean:
嗯!就像你之前跟我提的《我輩孤雛》,其實真的很不好讀。但我相信它之所以被稱讚,可能有一些我們尚未體誤的元素存在。
Mao:
你是看原文的嗎?我太喜歡那本書,中不中西不西的。
Sean:
我讀原文,但讀了二十多頁就啃不下了。作者是日裔的英國人,但故事背景後來卻是在中國……相反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以前讀起來感覺像是一堆抽象概念的不知所云,現在讀來,我只能說,米蘭昆德拉是個真正的文學家、藝術家、甚至是哲學家!當然啦,韓少功的翻譯極好,讓那本書比其他翻譯小說來得易讀。
Mao:
了不起的韓少功,我喜歡他的《馬橋辭典》……米蘭昆德拉和卡爾維諾的書,坦白講,很多我都看不懂,相信是自己程度不夠,回高雄我會找時間重看。
Sean:
不不不,我覺得米蘭昆德拉的小說其實討論的是很世俗的問題,愛與慾、靈與肉……只是他一開頭用了很哲學的概念在帶入主題,讓人一看就陷入迷霧之感。
Mao:
卡爾維諾的《看不見的城市》,我只翻了三頁就宣告投降。
Sean:
那一本我也是看不懂……不曉得吧,其實我很高興,一本書的反覆閱讀能有不一樣的感覺,特別是這陣子,功課很忙,我只能抽些零碎時間偷偷看,一點點的看。
Mao:呵呵!最近我倒常看大陸作家的作品。
Sean:看外國作品,翻譯的素質很重要。


◎評論

Mao:台灣有位重要的評論家,叫馬森,你對他有何感想?
Sean:
我看過他的一本小說《夜遊》,坦白說,他的小說並不如評價中的高,但他對文學的知識面極廣。
Mao:
我也是,看了他的《孤絕》,總覺得像是過時的作品,但他寫評論卻是一把罩,他也很會演講。
Sean:
似乎一個作家適合寫什麼早已是命定的。就像楊照,你說他最新那本《吹薩克斯風的革命者》,我不能說他爛,但是,他的小說讀起來,太像是其他文類的附庸,或是某種政治意識形態辨證的對號入座……其實那本小說的文學性還真低。
Mao:
我看了馬森的戲劇評論,好是好極,但我總覺得,他會為了某種理想,把某些事誇大了。
Sean:
評論的品質是很難去評論的,其實我看評論比看其他文字多出很多,我發現評論通常因為有時間性的限制,很多會寫出很荒唐的論調……可以這樣說,我記得之前,我的留言版有個人說,我選的電影有點過時。我想他正好道出評論的侷限,當評論喪失了一定時限,就沒人會讀了。但是當你趕著潮流去寫評論,少了時間的沉澱,反而會讓評論像是構成潮流的一份子。
Mao:
馬森很希望台灣劇界能建立出一套完整的體制,或說專業化,突然就出現這麼一個演員,他以職業演員自居,當場馬森就感動了……沒有批評那位演員的意思。我只是發現,一旦有人在實踐馬森心目中的理想,無論成效如何,他都會加以稱讚,而這狀況也造成了他在評價他人同時,變得不立體、不客觀了。
Sean:
嗯,我完全理解。不過,撇開你說的劇場界,在台灣,你會不會覺得,無論什麼電影藝術文學界,好像都有這樣類似的意見或戲碼在上演?
Mao:
對阿!任何相關領域都會出現這種事......應該說,少了點「揭露」感,甚至只是在為自己的「理念」背書。
Sean:
但特別是台灣,可能只要是跟賺錢與實用性無關的領域,都有類似的處境。你知道的,連所謂的「地下音樂」都有這種戲碼。
Mao:
所以我覺得這樣不好,尤其,馬森講話這麼有份量,應該要更謹言慎行才是。
Sean:
嗯,而且更重要的問題是,台灣的評論大部分都是雙重身分,球員兼裁判。他們看事情的方法少了實際的疏離。很多人表面客觀,其實私底下跟他評論的領域糾結不清,因此評論多少會成為一種達成目的或述求的工具……你說到這點,像是藝術界的蔣勳,也是這樣子。
Mao:
世人對他的評價一直是大好大壞。
Sean:
可能是他的私生活影響了他公共的評價。蔣勳是個耽溺於美的惟心論者,但套個我朋友說的,他盡是談風花雪月……那是藝術界的觀點啦!我倒是覺得,蔣勳的易感助長了他的文章意境。他的藝術評論其實寫得很好,但是可能蔣勳在藝術界有爭議性,連帶這種意識形態影響了他的作品評價,特別是文字的作品。
Mao:
一位劇界的人說——小心哦!那個死GAY只想捅人屁眼。
Sean:那也沒辦法啊,藝術家ㄇㄟ!

台長: 徐毛
人氣(60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