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肉:阿貴的「那個」又來了嗎?
毛:他青島啤酒喝太多了。
豬肉:
書華說阿貴有特別的性格,我想...他指的是14天來一次、28天來一雙,外加平均每兩句話就出現一次「辦不到」。
毛:
還有「不要」「沒興趣」「再見」…怎麼他這些慣用語彙都沒出現在文章裡?
豬肉:ㄚ知?再見。
毛:
請問你對爵士樂的偏好,原因和那位老闆一樣嗎?
豬肉:
說到這個,我本來想寫一些東西的...不過沒時間。
我只有一個疑問:「他聽的是哪一國爵士樂?」
毛:
ㄚ知?美國的吧!艾靈頓公爵、約翰柯川、強尼哈特曼他們是哪一國人?
豬肉:
那個老闆在鬼扯淡好不好?你同學竟還笨笨的相信他。
一個會聽爵士樂的人,不代表他就懂爵士文化。我最受不了的是,他還提到台灣早年生活水平差,不懂得享受音樂文化…幹!「都馬調」就不是音樂喔?我ㄚ公當年尚在人間的時候,還不是每天都騎著鐵馬去聽歌仔戲ㄋㄟ?碼的,好像全世界除了jazz,其他都不是音樂一樣?
毛:
他是位思想非常西化的爵士樂老闆,我見過他一次。
因為那個女同學說嗆她的名字,老闆會給我八折優惠,所以我就趁著一個週末下午到「爵士城」去,撿了一塊林憶蓮的早期cd,結果他還是照原價算錢。還說:
「賣二手cd賺不了幾塊錢,所以沒有折扣。你要不要選購其他的外國專輯?如果你對爵士樂有興趣,我也可以介紹幾塊讓你參考參考……放心啦!這邊的國外原版專輯,保證比你在外面買的還便宜。」
豬肉:
日本人歸毛所以喜歡聽jazz......所以日蠻jazz風行,代表水平高?他難道不知道,除了jazz,日本在rock、blues、r&b...等,幾乎所有音樂類型的整體水平,都比台灣來得進步嗎?至於他表示,jaz給台灣人的印象是酒館裡的低賤襯景音樂...
我永遠忘不了某人曾對我說:
「豬肉,你聽jazz喔?幹麻ㄚ!裝氣質喔?」
...事實上,jazz是發源自美國中下階層的黑人音樂。
你同學的問題更蠢:「您覺得爵士樂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什麼樣的功能?」......我完全不曉得該講什麼了?
毛:
喂!人家的招牌是爵士樂,當然得挑選「爵士」片面的菁英性來談呀!就像柳丁在三商壽險公司工作,就得替該公司所配套的方案背書一樣,用不著計較這麼多吧?
歐!那個同學本來就蠢,這是真的。不過做人倒挺真挺可愛的,很不錯的一個小女生。
豬肉:
就是許多人都把jazz精英化,jazz在台灣才一直是小眾市場。
毛:
所有的藝術行為只要一扯到菁英化,難免就會為了「分餅」問題而彼此惡性競爭。
問題在於,這些喝洋墨水回國的留學生,根本不想讓他們所學的東西大眾化,甚至還把他們所學到的東西加以神秘化、包裝化,彷彿他們身上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或本事一般。
這位爵士老闆所說過的一段話,正好自行掌嘴:
「因為都是從國外取經回來的緣故,所以學者對爵士樂的認知迥異,也造成個人主觀意識間的相互鬥爭。而他們的最終目的,只是想讓大眾接納他們認知裡的爵士論調,藉此提昇自身的言論價值與地位罷了!」
豬肉:
所以囉!好的jazz,CD一直都不便宜,這才是我幹的地方。
因為jazz在台灣是小眾文化,所以老闆才會把這個結果推給台灣人,說台灣人不懂得欣賞好東西。其實那一篇我看的快吐血,怎麼跟我印象中的爵士不大一樣?所以才會問你他聽的是哪一國的jazz?
毛:
台灣本來就很少爵士樂聽眾,這點不能否認。
不過,據說他教學生吹奏爵士喇叭不收費呢!某方面看,他也是蠻不錯的人啦!我覺得你這種態度就叫憤世嫉俗,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只要人家說台灣哪裡不好,你就幹他幹得要死!
豬肉:
憤世嫉俗???還好吧!我覺得他講的太誇張了。
只是,他的一席話真的有台灣人的傳統,一看就知道是台灣人寫的。洋化?我看洋的不夠吧!
毛:
那是因為有被我文飾過的關係。
豬肉:
本來是想把它當笑話來看,只是你一直說那個老闆是「大師級」人物,害我實在忍不住……
毛:
我沒說他是大師級的,我是寫「好像挺有名的,名字我忘了」。怎麼個有名法?我也不曉得。
豬肉:喔!那個女孩的報告比你高分?
毛:
她和長芬都85分,我82分,因為期末報告我呈了一則不禮貌的書信給老師,而且還把別人對該老師發表之文章的負面攻擊信件轉寄給他看。
豬肉:你說楊照?
毛:
楊渡啦!兩個差多好不好?
豬肉:
歐!我要下班了,還要去客戶那裡走一趟…我快掛了!
毛:歐!
豬肉:
爵士嘛!輕鬆點,不就是爵士嗎?下班了,掰。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