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0-02 16:57:42| 人氣33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飲食話源之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Ø 竹筍醃鮮
『竹筍醃鮮』又名『醃篤鮮』,是江南家常菜的一種。每年二月至三月間是竹筍最嫩的季節,因此這道菜成為清明節前後的代表性名菜。
傳說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某日有朋友來訪,對東坡提議:「你太清瘦了,需要多食肉類,而且你住的環境過於俗氣,如果種植幾株青竹也許會風雅些。」東坡答覆他說:
無肉令人瘦 無竹令人俗
不瘦又不俗 每天吃碗筍燒肉
從此竹筍燒豬肉的家常菜便大為盛行,後來更發展成『竹筍醃鮮』。
Ø 南乳汁肉
江南的傳統名菜『南乳汁肉』,昔人稱『一品南乳汁肉』。所謂一品,據傳說南宋末期的一品大官宰相賈似道,仗勢逞威,禍國殃民,百姓皆恨之入骨,都想剝其皮,食其肉。但他們力有未逮,只好把『乳汁肉』冠上『一品』之稱,就是要雪心頭之恨。後來經過廚師改善烹調方法,以『南乳汁肉』為名。成為江南名菜。
Ø 春雷驚龍﹝鍋巴蝦仁﹞
『三國志演義』中載有劉備韜晦的故事。後漢末,曹操弄權,劉備雖然貴為皇叔,但仍鬱鬱不得志。寄於曹操門下,佯裝躬耕菜圃,假意胸中無大志,是為劉備韜晦之計。某日曹操訪劉備於菜園,兩人對飲,席間談論到當時的人物,分手時曹操說:「當今天下,就只有你我兩人是英雄罷了。」劉備心中驚恐,不意將手中筷子掉在地上,恰好這時晴天霹靂,春雷大作。劉備屈身取筷自語道:「如此大雷令人驚駭。」曹操笑著說:「不要緊,可是你怕雷嗎?」就這樣劉備瞞過了曹操,使曹操誤以為他只不過是聽到雷聲也會驚駭的膽小鬼。所以後人譬喻失意中的人為苦境中的蛟龍,認為驚於春雷的蛟龍,終有一朝會乘風雷翱翔雲空。於是『春雷驚龍』成為吉祥詞。
Ø 水晶肴肉
關於『水晶肴肉』的烹製法有以下的傳說:幾百年前有一對夫婦經營小茶寮。早上賣茶,下午與晚上則賣酒。丈夫負責製作滷菜。某日丈夫買了四隻豬蹄,準備腌製。不巧鹽缸裡的鹽不夠用,他看見桌上有一個紙包,打開一看,裡面是白色透明的結晶體,很像鹽。他嚐了一下,見有鹹味便分別抹在豬蹄上。三天後太太準備回娘家,但找不到準備攜帶回娘家的紙包。丈夫告訴她是用來醃蹄了。妻子大吃一驚,原來那是帶給岳父做鞭炮的芒硝。二人急忙打開腌缸,一看豬蹄腌得非常好,色澤嫣紅而香味充溢,比以往的方法更佳妙。丟掉實在可惜,但又恐實了中毒。妻子主張用水清洗去毒,丈夫說燉煮長時間就可以把毒消除。兩口子徹夜烹調,終於煮成了腌蹄膀,使店舖裡充滿了特殊的香味。
早晨他們開店賣茶,有一位老人進來點「蹄膀」,兩口子說今天的蹄膀不好吃,不能賣,老人堅持要點蹄膀來配茶,並即時把錢放桌上。夫婦只好端出新製的腌蹄膀。妻深怕蹄膀腥味太濃,在小盤上放上香醋。丈夫深恐老人傷胃,端上薑末。老人抓起蹄膀沾上薑醋大吃起來。他邊吃邊讚揚,轉眼間吃掉兩支。其他客人也跟著爭先恐後點蹄膀,不一會其他兩支也賣完了。據傳,那老人就是「八仙」中朝後騎著驢,唱「道情」哥的張果老。嗣後該店所製的腌硝蹄膀之名不脛而走,乃改名為「肴肉」。如今鎮江、揚州一帶,用早點時仍保留吃肴肉的習慣。照片中的肴肉不論前蹄、後蹄都是選用上等蹄膀。腌製時要使用適量的鹽及硝石,燉煮的火候、時間也要求儘量正確。燉熟後將蹄膀撈起置於淺盤中,再從上方壓鎮石。另外把鮮肉湯加水煮滾後澆灌在淺盤內結凍,並將蹄膀切成薄片盛在盤上。此時肉色鮮紅,蹄皮白皙而帶光澤,肉湯凝成透明狀,如水晶 ;因此命名為「水晶肴肉」。它有清爽的香味,濃郁的味道,入口即化,滋潤而不油膩。加薑絲和香醋則更為佳美,這是鎮江揚州一帶的名菜。
肴蹄片因部位不同而有不同名稱和風味。前蹄上部的兩塊肉所切成的薄片,因為酷似眼鏡鏡片而稱為「眼鏡肴」,該部分筋肉軟而味佳。前蹄兩側之肉,形狀彎曲狀若玉帶,所以有「玉帶肴」之稱,肉質柔軟。前蹄爪「走爪肉」部分,稱為「三角梭肴」,這部分肥瘦參半,味香而可口。附著在後蹄細骨上的肉,只有瘦肉,有「添燈棒肴」之稱,肉細而味美。
Ø 西湖醋魚
「西湖醋魚」從古以來即是有名得杭州菜餚,又叫做「宋嫂魚」、「叔嫂魚」,有如下的故事:
南宋時,宋氏夫妻和其弟三人住在西湖畔,打漁為生。兄不幸為地方上的惡霸所殺,因地頭與官員勾結,使得其妻與弟無處伸冤。嫂嫂恐弟招來殺身之禍,故暗中將弟送往他處。別離時,嫂嫂做了一道菜給弟弟吃,這道菜是用砂糖和加醋的魚做成,嫂並對弟說:「吃了這道魚,就會將這些悲慘傷心的往事忘記。」弟走了後,宋嫂為了避人耳目,就到別人家中做廚娘。
宋嫂做的魚,又叫「宋嫂魚」,傳至今日,是人們喜愛的一道菜餚,所以得了「叔嫂傳珍」的雅名。
Ø 油條
西元1142年,南宋民族英雄岳飛,率領英勇的岳家軍將入侵的敵人擊敗,正要收回失土時,朝廷派秦檜在一日內發出十二道金牌,命岳飛撤兵回杭州,然後趁機將岳飛父子殺害,人們知道此事為秦檜所為,都深深的憎恨他。這時有二位在露天賣油炸餅的小販,就照秦檜夫婦的形體捏成了麵人,然後放入油鍋中炸,炸好後稱它為「油炸檜」,這便是今日油條的由來。
油條是將小麥粉和鹽、碱混合,扭成細條炸好的。可與燒餅和稀飯並食,或浸入豆漿中食用。

台長: 彩色人生
人氣(33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食裡食外 |
此分類下一篇:食之藝
此分類上一篇:飲食話源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