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5-08 21:10:22| 人氣9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評Norman Hampson著、王國璋譯:《法國大革命》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Norman Hampson著、王國璋譯:《法國大革命》(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1998)。
前言
法國大革命距今已兩百餘年,但史家對於它的起源或者過程討論不斷。研究法國大革命的材料大多已經出土,現在史家的爭論是拿著同樣的材料,說出不同的話,歷史的解釋本無定論,史家在面對史料之際除了要能有著獨立的思考,自我詮釋,並檢驗之前史家的說法提出批判質疑,再接下來就等待著被批判,歷史就這樣循環下去,今日的共識只是意味著還沒被找出漏洞罷了。而歷史的爭論又不外乎是延續和變遷,或人與制度與環境的力量大小,或長期或偶然的因素。而如果歷史念來一點都沒有人味的話,或者只是人云亦云,那就太無聊了,而法國大革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強調人實際的作為,配合一些偶然性的事件而導演出「法國大革命」。以下我捫先來回顧之前學者們的研究。
《法國大革命的起源》(台北:國立編譯館,1995)對於革命起源有詳細的討論。勒費爾佛認為是新興的中產階級代表資本主義,去推翻貴族與教士這兩個「特權階級」,所享有免稅權及政治上的特權去阻撓改革。但柯班則認為中產階級非資本家,非代表資本主義,亦非反封建,中產階級也包括貴族。而且在經濟上貴族與中產階級為一體。並且貴族為一開放的種性,資產階即可利用財富晉身貴族。兩階級衝突的原因並非長期社會、經濟的因素,而是短期的政治危機。而且在貴族內部也有袍劍貴族與意識形態上的衝突。左派的史家信仰人民的力量,必定要用革命才能解決問題;右派史家認為只要政府處理得宜就可解決,不用革命。
在啟蒙運動與革命的關係,之前的研究大致分為保守派與激進派。保守派的學者如:柯班認為啟蒙運動並非直接導致法國大革命,只是在革命時資產階級發現啟蒙革命的內容可以用來當作反抗貴族的工具,並不一定真的服膺啟蒙思潮。激進派的學者如;勒費佛爾,認為啟蒙運動是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也隨著資產階級在革命中獲的勝利。
在經濟因素與革命的起源上,之前有學者認為經濟問題已累積了一段長時間而在1789年爆發,但革命的爆發並未解決問題,舊的經濟制度在半個世紀後才解體。
在專書方面霍布斯邦的《革命的年代》(台北:麥田出版,1997)霍氏對革名的起源類似勒費佛爾的四革命說,貴族為了拿回政治上的權力與專制甚至封建的國王鬥爭,資產階級為了對抗貴族與貴族鬥,而資產階級並為了單純的階級利益,同時也是人民的意願。而農民為了反抗封建地主的剝削而鬥爭。這場革命的產生跟從一七八○年代晚期開始,法國的經濟困難有關,而到一七八九年是歉收最嚴重的時候,所以爆發革命。領導革命的資產階級所信仰的是立憲體制(反專制封建)。後來,路易十六的逃跑使得民眾放棄立憲走向共和。而此時大部分的人認為國際戰爭是能解決國內問題的,因此法國發展出「總體戰」。但戰爭的失利使得吉倫特黨下台。等到山岳黨人的恐怖統治也是為了維持這個國家的方式。
在斷代史方面Joseph R. Strayer Hans W. Gatzke著、陸盛譯《西洋近古史》(台北:五南出版社,1990),從農業上的困難、財政上的混亂、與貴族的反應三點來解釋。而這方面本書上並無新意,並沒有解釋出這些原因導致法國大革命的關鍵之處。描述革命的過程則分為共和前後。共和前從實施君主立憲到失敗而共和。在共和國時期敘述雅各賓份子的興衰到拿破崙的崛起,認為雅各賓份子的恐怖統治是沒辦法的辦法。本書將法國革命與拿破崙一起討論,拿破崙對法國是承先啟後的人物,結束了之前革命後的混亂,帶領法國橫掃歐洲。也利用革命中的種種契機帶出拿破崙崛起的因素。
內容介紹
全書共分七章,加上結論,前有序言,後附年表。
第一章〈革命的社會起源〉。本章作者以長期與及時的因素來解釋法國大革命。先比較英法兩國社會與政治上的差異,並解釋在這些差異為何會使法國走上革命,其中有二個重要的因素:「封建領主的反動」、「貴族的排他意識」。這是法國大革命的長期因素。另外,作者也提供及時性的因素,及布里安納同意召開三級會議,以及後來內克的上台。
第二章〈革命的思想起源〉。本章主要介紹盧梭與孟德斯鳩的政治思想與「經濟自由主義」,至於對法國大革命發生是否有直接的關係,作者還是持保留的態度。孟德斯鳩認為政府有三種形式即:「獨裁專制」、「共和國」、「君主國」。其中「共和」最接近民主政治,而「君主國」有賴於政府機制的設計來維持個人的自由。而當時法國的情況接近「君主國」,因官僚專制而影響到全體的自由。而盧梭強調國家的基礎有賴於「全意志(general will)」,人民對國家有一共同的意志,國家的利益高於人民的利益,國家的意志是至高的法律。「經濟自由主義」的論證是政治的目的是社會富足,貧窮是社會富足的障礙,上帝對個人的恩寵是註定的,有恩寵的人戮力私利,沒恩寵的窮人沒人管他。
第三章〈黎明朝息中的狂喜-1789〉。本章主要敘述法國大革命在1789發生的事,也可理解為為何發生在1789?甚至是革命的偶然性原因。例如:此年麵包的價格高居不下,不論是在城市或是鄉村。另外,路易十六要罷黜內克的消息剛好在星期日,使得民眾有閒走上街頭。巴士底監獄的攻陷也並非預謀。還有最後由兩位貴族發起的放棄領土權。在那個年代一有風吹草動擦槍走火,很容易被渲染開來造成更嚴重的暴動。如同貴族偶然性的放棄領土權,婦女捫為了麵包問題攻入皇宮,在作者眼裡也是一樣的偶然。
第四章〈舊瓶新酒1789.10-1791.9〉。從舊瓶意指革命並非是政權的轉移,只是老店新開,把店面重新整裝罷了。二來,雖然啟蒙思潮賦予整個新的制度的源頭,但法國還是有許多地方不變。如貴族還是不願放棄「榮譽」而紆尊降貴。延續第三章路易十六的態度一直是不支持革命的,所以,他與革命和反革命份子保持等距的關係,真正希望透過外國勢力的介入來消滅革命份子。後來路易十六的逃亡引起無套褲漢與國民會議的衝突,造成「練兵場」事件的屠殺。使得國會議員不支持皇室,而斐揚派的消弱又造成激進勢力的興起。最後無套褲漢與國會中的主流議員分道揚鑣。
第五章〈權威的崩潰-1791.10-1793.6〉。貴族在1789後仍然有土地、資產與權力,只是貴族不願讓同樣有資產的人來分享他們的權力,如同上章所說貴族不願放棄「榮譽」一樣。當時每股勢力希望透過戰爭來解決問題。所以,形成一個互不相讓的混亂年代。8月10日的戰爭使得巴黎為無套漢主持,立法會議中由吉倫特黨主持,組織國民公會將國王停權。後來國民公會的選舉,出現了與吉倫特黨抗爭的「山岳」黨。國民公會在吉倫特黨主持下,加上對外戰爭勝利,政府的運作以回到正軌。而對外戰爭仍持續著,為了經費只好發行紙幣,造成無套漢生活更加艱難,而山岳黨人自然是與無套褲漢站在一起,只是為了反對吉論特黨人。為了監視境內法國人行動,國民公會又成立「公共安全委員會」。山岳黨與吉倫特黨人的對峙在5月31日-6月2日達到高潮。6月1日只有大規模遊行,沒有人受傷。群眾要求逮捕吉倫特黨人,於是吉倫特黨人下台,山岳黨人上台。山岳黨人意識到不跳脫革命的意志,對外戰爭必定失敗。而對內必須依賴群眾來對付資產者。
第六章〈意志的凱歌-1793.6-1794.6〉接續第五章最後一段,此時法國要凝結一股共和的意志。從第七章的標題〈追求穩定〉看來,可見這一章的時期(1793.6-1794.6)是非常混亂的,我們熟悉的無政府狀態的恐怖統治就是在這段時間。本章主要就是在探討混亂的原因。其中戰局的演變扮演關鍵的角色。從1793.7開始法國內憂外患,對外有奧均的威脅,對內有旺代省的威脅。使得公安委員會與無套褲漢妥協,通過全民入伍令,這不但是戰爭史上「總體戰」的開端,也意味著政府對整個國家有更高的控制。1973.9埃爾率領群眾入侵議會,使得羅伯斯比接受一些激進的政策。這時的公安委員會放棄了走溫和路線,各地方由激進份子掌權,全國幾近無政府。但在同年秋天法國的戰局逆轉。但此時的問題反而在於公安委員會內的派系戰爭,羅伯斯比認為最好的方式是將派系間興風作浪的人消滅,但此一行動依此就如覆水難收,山岳黨人都認為公安委員會以暴君無異,憲政體制無望。公安委員會也越加專制極權。
第七章〈追求穩定-1794.6-1799.11〉。本章前半敘述國民公會內部的爭鬥,在後半敘述共和勢力與王黨勢力的對抗。因王黨屬意的路易十六之子之死,使得王黨沒戲可唱。1793年通過新憲法奠定督政府的勢力,但督政府又依靠軍事力量來維持自己的勢力,反使憲政體制無望。而督政府本身也無意遵守這部憲法,逮捕新雅各賓份子,冠上叛亂之名。在1797年的選舉雖掌握大多席次,但卻又面臨王黨與天主教勢力的結合。而在1799年的選舉因對外軍事的失利而使督政府的信譽受到傷害。西哀士認為唯有透過修憲才能使督政府重回正軌,為此而發動一場政變,而拿破崙就是協助這場政變的人,並成為後來的掌權者。
在結論作者鳥瞰整個法國大革命,革命之後所真正改變的,並非是一般認為革命的起因。大貴族的財產依然保留;小農們也沒有得到土地,土地的利潤依舊為地主所享用。階級間的生產工具並沒有發生轉移。真正改變的是對人民的生活層面,財富變得比聲望還來的重要;法律法典化成為全國遵行的準則;成為一個人人平等開放的社會;兼有英國的自由和中東歐的專制階級的社會。然而,革命後的法國仍跟舊傳統藕斷絲連,與新秩序形成衝突,如法國比英國平民化且貴族化,形成內部的矛盾;人民既信仰天主教又反教士的矛盾。作者最後認為法國大革命已經世界化,深植於每個人的心中,讓每個人清楚知道自己有權力可以反抗過去,並創造未來。
評論
唯管所及,本書有數處細節可再加斟酌。本書區區數萬言處理1789-1799十年的時間,作者是逐年敘述下來,並非那麼容易可以說得明白。作者雖說是給愛讀史的人閱讀,但書中不斷的出現的人名、地名、會名、黨名,與層出不窮的事件,即使一個愛讀史的人如果沒有足夠的背景知識,大概也雲深不之處了。不過這也反證了其時本書最精彩的部份並非在對革命內容的敘敘,讀者應該留意的是作者對革命本身的批判與反省呀!
本書筆者認為寫的最好的,最精華的部份就是序言。作者在序言就表明自己是認為人的作為是最重要的,並以此觀點貫穿全書。所以,對於不管是從社會或思想方面來當作革命的源頭,作者總是抱持懷疑的態度。作者認為人有選擇的自由,選擇要不要接受社會或思想的影響,並不一定社會與思想就必定對個人造成影響。思想或整個社會制度對人產生什麼影響,我們實在很難瞭解,而思想本身所代表的意思其實更難理解,如果硬去解釋反而變成穿鑿附會之說。但人與人之間為了利益而衝突卻是我們比較能肯定的,不論是什麼人什麼利益什麼時代都會發生.。同樣在第六章我們也可以看到,雖然民心思安,但實際上還是看人的作為。歷史可分為理論上、實際上和證據上,這裡就是理論與實際的差異,而作者較強調人的力量。對比《西洋近古史》與《革命的年代》兩者不約而同強調恐怖統治是沒辦法的辦法,也是維持國家存在的手段,人並沒有那麼大的力量去左右,是這個環境逼的人這麼做。只是作者同時又提出盧梭的思想與當時的環境,和對外戰爭的勝敗,而這些都不是人的因素所能控制,而我們也明顯看到因對外戰爭山岳黨人所作的妥協,與最後公安委員會走向恐怖統治,作者是明顯的矛盾了。
進一步作者對由偶然因素更加重視。如「此時的法國,可謂以進入了大變革的不確定時代,法國人將做何取捨尚無以預測,但意外的偶發事件,卻對其結果發揮了一定的作用」(頁40)。這點我們可以從第三章描述1789年的革命看出,麵包價格在此時高居不下,而罷黜內克剛好在假日,使民眾能走向街頭遊行。在第七章敘述拿破崙的崛起,好像拿破崙偶然被找上擔任協助政變的將軍,與《西洋近古史》中認為拿破崛起是多麼的有機可循,可是大不相同。
本書中我們找不到一個注釋,確實異於正規論文的寫作。如作者在序言所敘,本書只是個人的意見罷了,無異解決任何的爭端,而這些意見事看了前輩學者的文章而來發的,故要感謝他們。我想這是另一種歷史寫作的方式,書中看似逐年逐月的敘述事件的產生,但也同時夾雜著作者本身的評論。如同作者對法國大革命的看法,要說自己受了誰的影響而產生某種的意見,有時是很難釐的清楚的,唯一肯定的是前輩學者是自己意見的來源。如同啟蒙思潮對法國大革命有影響,但要專指某人(啟蒙)對某人(法革)發生影響就難以判斷了,而且這樣很容易犯了邏輯上肯定後項而肯定前項的謬誤(如:天下雨所以地上是溼的,不一定地上溼就有下雨)。
本書與其說作者提出好的意見,不如說它問出了好的問題。本書雖然是按年代敘述,但在每章敘述的背後,我捫都可以清楚察覺作者他所質疑的問題。第一章質疑之前學者對社會起源的解釋?第二章質疑啟蒙思潮是否成為革命的思想起源?第三章質疑革命真的非歸咎於長久的原因嗎?第四章質疑:革命後的法國真的變了嗎?第五章質疑革命是為了大多數人還是一己之私利?第六章質疑為什麼會走向專制?(制度或人)。第七章質疑為何在追求穩定下的共識還會有那麼多的爭鬥?前四個問題之前的學者已都討論過,筆者認為在這方面作者並無創見。第六、七個問題,作者的立場還是較重人,也是歷史理論與實際上的差異。第五個問題是作者對勞苦大眾的關懷,革命走到這個地步,其實人民的生活沒有良好的改善,只是管理人民的在上位者變了,人民依然承受不起物價的波動,而那些我們反抗的人只是換了個樣子又回了。人民只是當成革命者的工具,相信革命者打的口號,實際上並非是真的為人民著想。史家在那兒爭來爭去,如果去問當時的人也許沒那麼複雜的因素,也許他們要的只是豐衣足食有安全感的生活而已。
在探討革命的起源時,作者透過與英國的對比,來解釋法國大革命發生的特別原因。過往之學者常流於普遍原因的解釋,但這些普遍原因與革命之連結則付之闕如。或如馬克斯主義者訴諸階級鬥爭的意識形態,本書認為難以用絕對的標準區分貴族與第三階級,而且貴族階級中也是有流動的。階級間並非團結一致對抗另一階級,階級與階級也並非絕對的衝突。而小農所反抗的也並非是地主,不一定是對封建制度的反抗。這些是作者延續之前論戰的地方。
在政治因素與革命的起源上。本書並未在此有多大著墨,但本書從三到七章依照年代所敘述就是政治事件史。頗似年鑑學派已反對政治史起家,但到最後迴光返照重新審視政治史的重要性。
作者對經濟因素的看法是很即時性的,認為麵包的問題是即時導致革命的原因,人民可就為了麵包而暴動。而整個經濟體制也確實並沒有在革命後有多大的改變。
在論及啟蒙論動與革命起源的關係,本書則傾向保守派,認為革命離啟蒙運動已有百年,啟蒙運動主要並非在政治學說方面,而且也並未有一個完整的說法。而革命當時的領導人物如羅伯斯比也認為不實行啟蒙運動中的思想好。

結語
本書從人的作為與偶然性出發來解釋法國大革命。對人的內心與外做的作為有深刻的描寫。但作者又在人與制度間、猶疑在偶然與長期間作一辯證,可看出作者對之前研究的反省與對人民的關懷。歷史本無定論,真正好的歷史作品,是有自己的風格同時也讓讀者有更大的思考空間,而我想諾曼˙韓普森已做到了這些。
六、附錄第六章之重要大事記與其原因
一、.1793.5-奧軍奪下孔代與瓦倫辛
(法軍節節敗退,公安委員會威嚴盡失,接續下來一連串的妥協行動,造成中央極權)。
二、1793.7公安委員會與無套褲和妥協,希望以全民入伍令結束戰爭。(此舉造成政府對國家人力、與資源的高度控制,為走上專制的開端)。
三、公安委員會與埃貝爾妥協,通過一些激進政策,包含成立革命委員會。(此舉造成後來全國的大審判,各地方自行掌權,全國無政府狀態)。
四、1796.10法軍取得勝利,重新收復里昂。
(此舉使公安委員會的權威在國民公會中鞏固,更加為所欲為,更加專制)
五、1793.11羅伯斯比將「外國間諜」如:普魯里逐出雅各賓俱樂部。(此舉為了平息派系戰爭的方式,但一發不可收拾,使得山岳黨人覺得公安委員會成為暴君,憲政體制無望了)。



台長: 飄揚的落葉
人氣(93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