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書上寫說火車站在市區西邊,進入市區最方便就是坐taxi,單程大約10CDN。事實上,火車站在市區東邊,我一離開火車站,沿著往downtown的的指標就可以到公車站(很多路線都有到達市區,所以只要上車前問一下司機有沒有經過就可以),單程只要2.5CDN,Daypass才5CDN,於是我毫不考慮就買Daypass,就算中途都沒有再搭公車也不會虧。有時候真的是盡信書不如無書,像我這種到現在還沒有買過Montreal跟Ottawa地圖的人一樣也是能夠自在來去。
大概過了University of Ottawa後兩站,就到了當地最大的麗都購物中心Rideau Centre,我看大伙兒都在這站下車,也跟著跳下車去。一進去購物中心馬上被各式各樣的內衣吸引了,我想起在Paris狂買內衣的快樂,於是開始在裡頭轉來轉去,一下翻翻CK的,一下撈撈Wonderbra,最後還是忍不住挑了幾件可愛的小褲褲回去。真沒想到是這樣開始了我的Ottawa之行。
購物中心挺大的,上方是Westin飯店,下面則有美食街,時間剛好近中午,看到一家賣中國菜的,價格跟一個麥當勞套餐也差不多,正開始往櫃台方向前進,忽然一群大陸人插到我面前,我想是一家子扶老攜幼出來玩的吧,只見那爸爸左手拿著十幾張10元鈔票晃啊晃,然後扯著嗓門嚷嚷著:「你們看看要吃些什麼啊,告訴我,我幫你們點。」老人家先找位子坐下了,小孩們則在櫃台前左右跑來跑去,一會兒一個小胖子說他要吃炒麵加蔬菜加炸(音念做閘)雞塊,然後小女生說她也要,過不久小胖子說他不要吃花椰菜,所以他不要加蔬菜,接著老人家說他不要炸的,問還有什麼可以選,那個爸爸又用破破英文叫店員解釋給他聽還有什麼主菜,然後大聲嚷嚷告訴五桌距離外的老人家。點了幾樣,那家的媽媽好像是看到別人吃的還不錯的樣子,又喊著叫爸爸換。就這樣,排隊的隊伍越來越長,全部的人都在等這家子人搞定他們的餐點。搞定餐點了,店員詢問要不要加飲料,這下大家又得再等這家子人決定好他們的飲料才行。我對匪區來的人從此完全沒有好感。
吃飽再到超市買了瓶飲料後,就開始步行前往將軍丘公園看這次重頭戲Tulip Festival。這典故大概是說二次大戰間,荷蘭皇室流亡海外,皇后在加拿大渥太華的市立醫院產下公主,但是荷蘭規定未在國土出生者不能成為皇室成員,加拿大政府於是就很夠意思宣布該醫院為荷蘭領土,使其就地合法化,所以後來為了感謝加拿大的協助,荷蘭女皇在1945年封Ottawa為「北美的鬱金香首都」,並從1953年開始了Tulip Festival。
(別問我這大學聯考歷史才28.9分的人怎麼知道,那是我回Montreal後,地陪先生告訴我的,所以如果背錯就…)
他們將同樣顏色的鬱金香種在一起,讓人不禁產生數大便是美之感。神秘的紫色鬱金香後面接著明亮的白色鬱金香,然後是嬌嫩的桃紅色鬱金香,另一邊則是滿佈著橘紅色鬱金香,陽光穿透花瓣,看起來帶些透明又沾染了金黃。每一朵都開得好極了,全是飽滿的花形,找不到含苞待放的,只有熱情奔放跟內斂沉靜,但不分軒輊的美同樣吸引眾人目光。偶爾,會有特立獨行份子,偏偏混在其他顏色的花朵中:兩朵鮮紅色的鬱金香就不偏不倚開在白色鬱金香花群正中間,硬是搶走白到發亮的鬱金香風采;一朵鵝黃色的鬱金香則是害羞躲在整片橘紅色鬱金香裡,靜靜地獨自打開花瓣,等待小蝴蝶的造訪。
許多人和我一樣帶著相機,小心翼翼地蹲著靠近,用最安靜也最沒有傷害的方式將花兒的美麗萃取下來,變成了自己的收藏。只有那些匪區來的人,將這整片美景當做配角,到處大聲呼朋引伴來照人像照,有人為了拍照方便,抓著梗往自己身邊拉,有人則是摸著花瓣,有些人甚至企圖走進花田中,看得我心驚肉跳,一看見他們照不過癮,打算叫路人幫他們合照時,趕緊裝作不會講中文的樣子速速離開。
除了到處可見的鬱金香花之外,公園裡也有些帳篷搭起的攤位,其中一個主題是日本的攤位上,兩個日本年輕人拿著毛筆,將外國人的名字寫成片假名,只見老外似乎頗好此道,隊伍排得長長的,然後很有耐心地一個音節一個音節講出自己名字,再拿著墨汁未乾的小紙片,非常小心又很得意的離去。我開始了解為啥跟我搭訕聊天的加拿大人一致認為我留在加國不愁沒有工作了。
也有趁機打打廣告的攤位,像是歐蕾。兩個女孩子笑臉盈盈地發著試用品,我拿了一份打開一看,哇塞,真是大手筆啊,裡面有潔面布,有全效日用保濕乳液,有夜晚專用緊實面霜,還有精華露,整套系列的試用品一次送給你,真是太貼心了。當然更別說其他可以試吃試用的小玩意讓我拿得不亦樂乎。
(我這『省』政府的貪便宜心態馬上浮現。嘖。)
拍照時發現國立美術館就在公園旁邊,於是離開將軍丘公園後,沿著外緣人行道的鬱金香,進入美術館裡接受藝術的洗禮。裡面主要是展出近代作品,當然包含一些大師級的真跡像是克林姆(Klimt)、畢卡索(Picasso)跟莫內(Monet)的畫作。就跟在法國奧塞美術館一樣,參觀的民眾可以非常靠近畫仔細欣賞作者的筆觸,其強烈的感染力,即使是外行人一樣也能非常容易從每一筆所傳達出來的力道與美感而被感動。
只是那無所不在的匪區同胞啊,你們一定得用有閃光燈的相機到處破壞這些得來不易的真跡嗎?一定得走到哪裡都要拍個幾張「到此一遊」照嗎?你們這麼往畫作前面一站,其他人可是什麼也看不著了啊。到底畫才是這裡的主角,還是那自以為是的你們?
(我對『老共』的反感度已經快要破表了。)
沾染一身氣質後,繼續前往國會大廈。有人笑著說,這建築物跟台灣的總統府一樣具有強烈父權主義與『陽具崇拜』,不過我沒有想這麼多,倒是去了幾個地方的聖母大教堂之後的確發現,似乎聖母教堂主體建築都是由左右對稱的塔樓構成,與一般教堂有所分別。男女大不同?maybe。
整個國會大廈分成正中間的中央區主建築,左右東西區也各有一棟建築。中央區裡是眾議院與參議院的議場所在以及議會圖書館,西區是辦公室,東區一度是總督辦公室,主體建築後還有一個和平塔,但是我去的時候正在整修,未能登塔一覽整個渥太華河,甚是可惜。這個國會大廈曾經遭到祝融之災兩次,其中1916年那次還奪走不少國會議員的性命,他們將舊國會大廈塔樓的鐘留了下來,就放在現在國會大廈後面,希望能記起教訓不再讓悲劇發生。鐘代表了和平,我在想,有時候我們常開玩笑說老外怕死,但是不也因為這樣的個性讓他們更加注重安全而減少許多遺憾嗎?
沿著當初英軍所建造的里多運河,剛好遇上本日最後一次開閘門時間,只見時間一到,原本像階梯般的運河閘門緩緩開啟,上層的水位逐漸下降而下層水位緩緩上升,等到兩層水位相同時,船隻就可以慢慢開過去,然後再等下一個閘門打開。
然後我循著聯邦建國大道(Confederation Boulevard)前往今天最後一站:拜渥市場(Byward Market)。這裡算是下城的起點,多為法裔及愛爾蘭裔居民。廣場兩邊都是餐廳跟酒吧,中間則是搭了棚子的市集,賣著裝好一小籃一小籃的蔬果。有一攤子上擺滿了那又大又紅又美麗的草莓,但經驗告訴我絕對不能被吸引,那些草莓根本都是中看不中吃,沒有香氣更沒有甜度。我倒是買了個當地必吃的Beaver Tail(因為形狀像海貍尾巴故得名),叫了一份Garlic & Cheese口味的(因為只看得懂這個)來吃。雖然明知道這種油滋滋的東西不太營養,但是送入口中那濃郁香味和脆脆的口感還是頗值得一試。
然後帶著飽飽的肚子,一堆小試用品跟幾件可愛小褲褲,還有塞爆記憶卡的漂亮照片,我回到Rideau Centre,搭上公車坐回火車站,準備趕上最後一班前往Montreal的班次。
--
坐船遊河去
*里多運河Rideau Canal
開船時間:1130, 1330, 1500, 1630(夏日加開1000, 1900, 2030)
開船地點:Conference Centre
價格:
成人12CDN,學生及老人10CDN,兒童7CDN,家庭票(含兩大兩小)30CDN
*渥太華河Ottawa River
開船時間:1100, 1400, 1600(夏日加開1930)
開船地點:Ottawa Locks
價格:
成人15CDN,學生及老人13CDN,兒童8CDN,家庭票(含兩大兩小)35CDN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