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4-23 19:05:46| 人氣817|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沒有預約的旅程》讀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文原寫於2006年8月。

*** *** ***

打從認真忙於撰寫論文以後,鮮有閱讀閒書的心思;及至論文完成後,卻又鮮能找到一本讀進心坎裏的書。然正如《沒有預約的旅程》的書名一般,在沒有預期的情形下,這本書意外地撥除盤結在心門上的蛛網,喚醒了閱讀的樂趣。

這本書吸引我閱讀的原因並非「旅遊」的主題,也非作者愛麗絲‧史坦貝克的普立茲獎光環,而是作者的書寫方式令我深深為之著迷。

一般而言,以「旅遊」為題的作品大多著重在旅遊資訊、地理介紹、歷史文化、風土民情等詳細的內容敘述,但這種巨細靡遺的文章反而讓我為之倒胃,讀之彷若咀嚼文獻一般,缺乏作者個人的存在感。《沒有預約的旅程》令我著迷之處,便正是在處處都有作者、句句都是作者。

作者雖然旅經法國、英國及義大利三個國家,數個城鎮,但文章的重點並不在區別這三個國家的文化風情,也沒特意介紹每個城鎮的獨特風貌,這些旅遊的地點就像背景畫面,又像背景音樂,映襯出作者旅程中的種種感觸。

雖說旅程途經的城鎮是背景畫面與音樂,但它們又非如一齣戲劇的舞台背景與音樂,而是真實的生活空間,正是因為真實的旅遊經歷才能開拓作者的視野、觸發作者的省思,也因為種種無法預期的歷程,才使得作者的旅遊產生戲劇般的發展。

作者原為巴的摩太陽報記者,也是個單親媽媽,1993年她的兩個兒子都已經步入成年生涯,所以她終於能夠放任潛藏在內心中那個喜愛探險的自己,進行一趟冒險的旅程。

她向報社提出長假的要求,旅程由四月至隔年一月,獨自旅經巴黎、倫敦、牛津、米蘭、威尼斯、羅馬等大小城鎮。也許作者刻意在文章中留下美麗的回憶,所以幾乎行經每一處都能結交到異地好友,甚至談了一場浪漫的戀情。這是最令我為之訝然的際遇,對我而言遑論是異國之旅,即使是國內的獨自旅遊,恐怕隨時戒慎恐懼、處處提心吊膽,也就不易欣賞宜人的景致或感受當地的民俗風情。

為期十個月的旅程當中,作者總能享受各地美食與悠閒生活。在巴黎時作者早上在房裏兩扇大窗之間,享用精緻的早餐,「在白色餐巾下放著的是新鮮的柳橙汁、可頌麵包、蛋捲、草莓醬、起司和銀壺的咖啡,還有小罐的熱牛奶。」每天下午則愜意地在左岸巡遊,隨意進入一間咖啡廳,品味一下午的優雅情趣。慢慢地作者把探險的觸角愈深愈廣,知道不少書店、畫廊、咖啡館、水果攤、糕餅店和花店,甚至邂逅了一名日本男子直弘,一個可以讀懂作者靈魂的男子,經歷了一段意亂情迷的深刻戀情。

在倫敦,作者也結交了三名女性朋友,除了共度幾頓美食時光,還一同搭乘一輛紅褐色的小車,花了二個小時的車程,前往著名的花園設計師哈咯德‧尼可拉森爵士的白色花園,這是一座最常被模仿的花園,走進其中彷彿進入雪花飛舞的田野之中。

這段異國友誼最讓作者感動之處,除了她們的熱情,更因作者突然生病,而她們三人體貼地輪流照顧的溫情使作者為之動容。作者在文章中寫道:「我知道在旅行時的相遇不過是短暫的親密感罷了。可是,誰說相遇的深度是可以用時間的長短來測量呢?」也許作者每到一處總能幸運地認識熱情的當地友人,但這本書的獨特之處也正是在旅程中,作者與當地朋友互動的真誠分享,使得這本旅遊的書成為以「人」為主的情感互動歷程。

在牛津,作者主要安排在伯瑞斯諾學院修讀「英國鄉村和農莊生活」的課程,重溫學生生活。雖然這座像是中古世紀堡壘的學院,潮濕陰森,宿舍牆壁光禿一片,整體的視覺就像醫院破爛的候診室,但視野遼闊,窗外的景致彷若E. M. 佛斯特小說《窗外有藍天》的美景,也就讓作者為之滿足。即使過著學生般的修課生活,作者還是獨自出外探險,同樣也結識了當地的朋友,她總能和初識的友人深談,分享靈魂深處的對話,這是本書讓我為之著迷之處。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鮮能遇到相知的朋友,像這類因為到異地旅遊而產生的友誼,透過文字的渲染,總能令人為之嚮往。記得櫻桃小丸子有一集也是描繪小丸子受到旅遊節目的影嚮,獨自搭乘電車,到一個陌生的城鎮,渴望遇到一個能夠分享心情的老爺爺。果然她的確是遇到了一個老爺爺,也因相談甚歡而被老爺爺邀請到家中,希望能介紹小丸子與他的孫子認識,沒想到這名老爺爺的孫子竟然是班上同學山田,山田就是經常張著大口「呀哈哈、呀哈哈」,整天無憂無慮大笑的傻男生,當然也因為山田的出現打破了小丸子這趟夢幻的旅程。(請自行想像小丸子臉上三條黑線,嘴角不能自抑地抽動,裙帶從垮下的肩膀滑落的畫面。)

作者愛麗絲‧史坦貝克的旅程結束在義大利的一個小鎮阿索洛(Asolo),一名終其一生都在阿拉伯和中東旅行探險的女作家芙瑞雅‧史塔克選擇渡過晚年的小鎮。芙瑞雅在愛麗絲剛開始展開巴黎的旅程時,才剛結束她的生命旅程,在她最喜愛的阿索洛去逝,享年一百歲。作者得知芙瑞雅這個人也是這趟旅行中的一個意外,她在倫敦生病時,朋友安琪拉為她帶來芙瑞雅的書《旅行的回聲》,當她閱讀此書時便深深被開場白所震攝,覺得芙瑞雅的話彷彿呼應了她內在靈魂的呼喚,從此作者在旅行途中,也透過書本與芙瑞雅進行心靈的分享,這也是作者選擇阿索洛做為旅程終點的原因。

本書的結尾沒有大費周章的結論,作者僅描繪在機場盯著迷霧中的威尼斯,看了最後一眼,便快步轉身趕搭飛機回家。她與直弘在巴黎分離後,依然分別在倫敦與威尼斯見面,文章中也有意無意地透露他們這段戀情可能發展的未來景像,但作者畢竟沒有把結局完整的交待,她未來是否還會繼續旅遊?她和直弘是否還能繼續交往?都留待讀者自行想像。

愛麗絲‧史坦貝克,《沒有預約的旅程》,馬可孛羅文化出版。



台長: 餅乾
人氣(817)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讀書札記 |
此分類下一篇:《N.P》讀後
此分類上一篇:《薇若妮卡想不開》讀後

馬可孛羅
您好,我是馬可孛羅出版社的編輯,您寫的這段感想十分動人,能否徵求您的同意,將此篇文章引用於本部落格,以及新版的沒有預約旅程裡面?本書新版將在七月下旬出版,為了感謝您,我們將寄贈經典明信一組。
如蒙您的同意,還請您將收件姓名與地址寄給我喔。謝謝您
2007-07-02 12:04:2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