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5-25 15:36:47| 人氣2,354|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戰火遺孤的生命歌舞 "烏干達天空下" (War Dance)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曾經十分沉溺在第一人稱射擊的遊戲類別中。故事的主角是自己,我們用眼去看世界,用不斷出現的武器去殺掉敵人。連上網路,所有的朋友都是敵人,所有的策劃、逃跑、等待都只有一個目的:殺。

長大了些,朋友鮮少連絡,休假鮮少重疊,我迷上電影。那些用槍用武器用任何生活器材攻擊眼前”惡”的象徵的動作都可以讓我瞬間啃掉一袋滷味或一隻烤雞腿。娛樂嘛!

可是,當所有的這些殺戮建構在不公平,建構在一方有槍砲一方僅有鋤頭的情況時,傷痕忽然長在自己身上,痛也深深的割入肉理。原來,屠殺離我們這麼近,暴力更在咫尺之遙,某人的娛樂成為某人的喪鐘。死者留下的孩子,把死亡刻在基因裡,一代一代傳下去,無聲的抗議這永無止盡的暴力。

===========================================

一群生活在北烏干達的戰火遺孤正在準備著即將到來的全國小學音樂大會。沒有家庭、沒有親人、沒有自由,生活在政府保護區的他們過著村莊是世界的生活,因為離開稍遠一點,便有可能會喪失生命,或是被迫加入叛軍成為小戰士。父母的死亡烙在腦海,閉上眼那夜的雷就會打在眼前,隨之父母的屍體也跟著忽明忽滅。他們生活的唯一娛樂只有音樂。只有在音樂裡,他們可以暫時的忘記那些生死,活在當下。

曾經被迫殺人的孩子、住在嬸嬸家每天要做很多差事的孩子、父親被切成碎片後母親親手埋葬的孩子...這些人的目標都是同一個:他們要讓非洲的所有人知道,北烏干達,一個戰亂貧乞的地方,一間物資缺乏的小學,也能舞出生命的質感,跳出大地的撼動。

===========================================

本次奧斯卡獎入圍的紀錄片之一,描述的是戰火下的孩子如何從音樂中肯定自己的人生更證明了自身價值的電影。戰與舞之間,導演利用孩子的獨白把烏干達叛軍的殘忍行為皆露出來,把那種對生命的不安傳達到觀眾的腦海裡。在最美的天空下,大地卻淌著無盡的鮮血。
看這部電影時,我很自然的想到”血鑽石”,一部也是講到非洲孩子被洗腦成為戰士的電影;還有一本叫做”鐵器時代”的書,透過一個白人老婦人跟她的黑人傭人甚至還有流浪漢之間的互動,讀者看到孩子們白紙般的心靈成了大人利用的工具,一代屠殺一代。善惡之間更是沒有分野,所有的秩序都只是假象,只有死亡真實的出現。不同於兩部黑暗的作品,”烏干達天空”下沒讓我們絕望,影片的結尾,孩子找到了信心跟勇氣,我們也看到了世界的希望。雖然我們同時也認清,惡不會消失,因為人類還在。

影片的生活對比不甚明顯,人為的編排加上誘導式的對白讓影片缺了幾分真實的觸動,比較起來”無米樂”裡的簡單更是直達心底。但是看到孩子們的努力,看到女孩哭倒在父親的墳墓旁仍舊讓人心傷。從烏干達到比賽會場,幾天的路程,卻是從戰爭到和平的距離,這樣的事實令人難過。幸好孩子們的努力沒有白費,雖然沒有獲得大獎,但是他們在演奏跟舞蹈的項目上都光華奪目,也得到了相對應的獎品。東西不貴,感動卻是無價。
整部紀錄片的取鏡都很漂亮,風景乃至大會的比賽拍攝都呈現出導演構圖的能力,角度跟色彩都人大飽眼福;非洲原始的音樂跟舞蹈則帶來一場視覺跟聽覺的完美饗宴。雖然影片應該傳達出的反戰思想不甚強烈,孩子們的獨白略嫌包裝,但是生命的力量,孩子們的韌性卻很忠實的存在鏡頭前面,那是人工編排或剪接所不能抹滅的。嬰兒會繼續出生,戰爭會繼續存在,遺孤會繼續增加,但是孩子們仍然會在北烏干達的大太陽下繼續勇敢的活下去,直到戰爭結束的那一天。

台長: Luke
人氣(2,354)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瞇眼戲看 |
此分類下一篇:A Piece of Odd "南國傳奇" (Southland Tales)
此分類上一篇:戰火中的善 "黃石任務" (The Children of Huang Shi)

豆豆
週末這麼拼喔
都不用陪&quot妹妹&quot嗎??
2008-05-26 14:08:27
版主回應
我哪像豆哥有豆嫂還有大小豆~
2008-05-26 23:57:5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