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ypaperimg.pchome.com.tw/newroot/l/u/ludd/content/20030115/22/2081002.jpg)
◎從今以後,擁有新的身分證件,我還是自己嗎?我這麼想,然後與婚姻生活漸行漸遠。(身分證)
【Ludd私戀隨身包】之 婚姻大事
我最親近的女朋友新婚。我是她的女儐相。
翌日我回到自己的家,打開電視,電影頻道正在重播「新娘不是我」(My Best Friend’s Wedding),最後看著好朋友找到幸福,那種既興奮又失落的感覺,我也有。
從初相識、點燃火花、進展、交往、分手、合好、繼續交往,直到論及婚嫁都在旁參與,因此死黨結婚還比自己親姊妹結婚更不捨。事實上婚禮當日凌晨,在睡前的談話結束後,我竟然感觸良多地失眠。
雖然有一絲「終於嫁出去了啊!」的喜悅,但從「大小姐」變成「某太太」,死黨很感嘆,父母親悵然若失,身為好姊妹的我,竟然也有一絲依依不捨。
「哇!那個總是跟我一起喝茶聊天哭哭笑笑的女孩,竟然真的嫁做人婦了。」我開始有一種孤單的感覺。
我隨著親友團南下去嫁人,在不繁瑣的結婚儀式進行完成,喜宴也告一段落後,告別最美麗的新娘子,我又回到台北。人還沒到家,死黨的電話已經打來,明明與對方家人熟識,但忽然成為別人家的一分子,還真不習慣,感覺尷尬與陌生。自己的身分在三套禮服後隨之轉換,她還不能適應。
過了幾個小時,電話再次響起,我們又小聊了幾句。死黨在婆家(竟然已經是婆家了,不習慣啊。)孤軍奮戰,很無辜地;而身為女友的我,只能承諾我都在這裡,隨時是她的後盾,卻沒法幫什麼實際的忙。
「新娘不是我」片中,從來不對愛承諾的女主角茱莉,在得知自己一生中最好的異性友人要結婚,忽然發覺自己深愛對方,本來只想前往表白,不料卻成為「情敵」(其實自己根本就是個沒用的假想敵)的伴娘。
故事的結局,當然是男女主角步入禮堂,企圖破壞婚禮的茱莉寄予祝福,微笑離開。但在婚禮結束時,朋友穿越人群給他深刻擁抱的畫面,卻讓我在沙發上傻傻地哭了起來。
我最親近的女朋友結婚了,曾經也是我最親近的異性普通朋友,不久之後也要走入婚姻。我不是茱莉,但我真的開始感覺人生有時是有點寂寞沒錯。
很多人說,「妳的好朋友結婚了,下一個換你?」
我也總是很配合地說著,「對啊對啊,快了快了。」我不排斥婚姻,也不覺得自己會不婚,但我的心裡卻常想著,自己不是結婚的料。
「我真想看看你結婚,或抱個小孩的畫面。」我的老朋友們最愛這麼調侃我,因為她們總不相信我可能會有那個一天,連我自己都很難想像。
死黨的婚事底定後,我有時也陪著處理訂婚事宜,挑禮服,討論結婚細節,婚禮習俗,溝通,並在忙亂而生紛爭時陪著發洩。「原來結婚就是這麼一回事兒啊?」
我也想像過,如果擔任新娘的是自己,那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婚禮,穿什麼樣的婚紗,在哪裡拍什麼樣的婚紗照,用什麼樣的儀式完婚,辦什麼樣的喜宴,住什麼樣的房子,生什麼樣的孩子,過什麼樣的人生。
但畫面總是很模糊,我連當下都顧不好,怎麼好去拖另一個人下水。
年齡相仿的男性朋友,覺得年紀到了就應該找個人成就自己,所以要找適合(配合)自己的人定下來;年齡相仿的女性朋友,則是算計著,如果沒有真的愛,或沒有好對象,何必放棄自己過得好好的生活。這可能也是男女的不同之處。
「新娘不是我」看完了,我轉到另一台,夫妻兩人的成長速度不同而面臨婚姻的危機,在分居與準備離婚的過程中,男主角說,「通常困難的問題應該要跟好朋友討論,但你剛好是我的好朋友,我不知怎麼跟你討論我的婚姻問題。
女主角哭著說,「好朋友不好找,我不想失去你這個好朋友。」
相擁,深吻,the end。公主與王子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我呢?是我把婚姻看得太浪漫,還是看得太透徹,我也不明白。如果婚紗公司除了租禮服還能租新郎,我想找答案會更快一點。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