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的心情要像花朵一樣招搖啊。(小花貼紙)
【Ludd私戀隨身包】之 在家旅行
最近又開始想採買旅行袋。
每次在心態上想離開現狀時,我就開始想買旅行袋。有一次看中的是一個軟殼的旅行箱,另一次看到的則是可提可揹的袋子;雖然沒買下任何一個,但我知道,我那不安於室的心又跑出來作祟了。
每隔一陣子,就想遠離既有的生活圈,旅行、工作、生活,什麼都好,說需要休息也行,逃避也罷,反正喘不過氣了,就想離開一陣子。
這時候我就會開始想要買旅行袋。
選一個氣氛適當的下午給自己寄一張名信片,窩在沙發裡面喝著拿鐵咖啡一邊閱讀旅遊地圖,我喜歡在城市裡面營造旅行的感覺;不過這種自欺欺人的情調生活有時不夠力,如果荷包不能負擔、年假不夠、家人不同意不能真的去旅行,就必須要有更強力一點的刺激。
所以我迷上web cam。
那時剛開始用寬頻上網,我在電腦前旅行。上網搜尋世界各地的web cam地點,每隔五秒上傳一張新照片,我以五秒的時差紐約、東京、巴黎的生活。
為了搜尋這些web cam,我費了不少功夫。一開始我進入世界各地的城市大開眼界,看到的卻是高架橋的交通流量和著名景點的四季變換,美是蠻美的,但我真正有興趣的,是有人味兒的東西。
我開始瘋狂尋找街景,可以有行人經過的那種。我搜尋到死黨當時就讀的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所在的拉男人小鎮(Pullman,WA)的街頭web cam,一來是自己曾經造訪那個小鎮很有親切感,另一方面則是我期待著看見熟面孔,如果死黨剛好經過那裡,我鐵定會興奮地尖叫。
這種旅行的方式真的很有趣,不是自欺欺人,只是有時候真的沒法說走就走。所以我平常就會把旅行圖書當成日常閱讀,悄悄在心中規劃行程,培養隨時為旅行做準備的心情。
好像我隨時準備好了旅行袋,旅行的資訊和旅行的心情,隨時可以出發。這種習慣,跟電影「二見鍾情」裡頭困在小鎮卻一直想去佛羅倫斯旅行的火車售票員隨身攜帶護照,或許在某一個部分的慾望層面其實是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
還記得某一回換工作,上班的地點是當時對我來說還很陌生的新店。還在適應期,有一天下午,我偷空給自己做了一張名信片,寫了那天的心情,在公司門口的郵筒投遞,之後,每天上班我都有種去旅行的心情;沿著還沒封閉時的景美堤外便道,慢慢騎著車,欣賞沒得挑的堤岸景色。
門諾醫院前院長黃勝雄曾經感嘆,對很多醫生來說,花蓮比美國還遠。那莫下回若在心態上想要遠行時,就去花蓮一趟吧。我是這麼告訴自己的。
想起一個曾經在地中海渡假村Club Med工作的朋友跟我說,年輕的時候,應該多去遊歷,即使沒有錢;所以她去航海,她去旅行。世界各地經常有背著大型登山包的年輕人,一邊打工一邊旅行個一年兩年,他們在旅途中學習的東西與乖乖待在家裡讀三十年書天差地遠,也變得更獨立了。
我試著讓自己成為那樣的人,只是沒法說走就走的我,選擇在我居住的城市裡,過著旅行般的生活。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