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個月看了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是以對話的方式來闡述一位心理學家阿德勒的理論,讀完
感覺對自己人生幫助很大。雖然阿德勒心理學的有些理論比較不顧及人的感性面感受,讓人感覺
比較冷酷,但也可以說是積極,不為自己的人生找太多與內在感受有關的藉口。
於是,我又買了一本據說是日本心理學大師寫的書。前一陣子翻了第一篇,心裡感覺很不舒服,
我心想,也許是他描述人的心理狀態太血淋淋,我有點受不了。隔了一段時間的最近,又打開了
這本書,心想,總要有勇氣面對自己被剝開的心理狀態。
讀了二十幾頁,依然很不舒服,手腳有點發抖,因為那字句讓我感覺自己是不是病得很嚴重,讓
我感覺他否定我的人生。我不喜歡這本書。
也許這是一本為日本人而寫的心理書籍。他的口吻就是,你是哪種性格,就是精神官能症傾向,
或憂鬱症患者,絕對無法好好過日子 ; 你是哪種性格,就會導致哪些行為,而且否定一些性格
的特質。也許是因為日本人的特別壓抑以及服從性格,造就了這本書,我讀了只覺得很武斷,
一點也不像我的反應,而且讓我感覺自己性格很糟。
我想,這本書我要拿去送給那種,有潔癖又壓抑的人比較適合。
前幾個月看了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是以對話的方式來闡述一位心理學家阿德勒的理論,讀完感覺對自己人生幫助很大。雖然阿德勒心理學的有些理論比較不顧及人的感性面感受,讓人感覺比較冷酷,但也可以說是積極,不為自己的人生找太多與內在感受有關的藉口。
於是,我又買了一本據說是日本心理學大師寫的書。前一陣子翻了第一篇,心裡感覺很不舒服,我心想,也許是他描述人的心理狀態太血淋淋,我有點受不了。隔了一段時間的最近,又打開了這本書,心想,總要有勇氣面對自己被剝開的心理狀態。
讀了二十幾頁,依然很不舒服,手腳有點發抖,因為那字句讓我感覺自己是不是病得很嚴重,讓我感覺他否定我的人生。我不喜歡這本書。
也許這是一本為日本人而寫的心理書籍。他的口吻就是,你是哪種性格,就是精神官能症傾向,或憂鬱症患者,絕對無法好好過日子 ; 你是哪種性格,就會導致哪些行為,而且否定一些性格的特質。也許是因為日本人的特別壓抑以及服從性格,造就了這本書,我讀了只覺得很武斷,一點也不像我的反應,而且讓我感覺自己性格很糟。
我想,這本書我要拿去送給那種,有潔癖又壓抑的人比較適合。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