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5-29 07:57:17| 人氣2,21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金剛經第一講:一心二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Wake Up!!讓我們像Neo那樣醒來吧!!
這次完上課講義請點選以下連結
http://picasaweb.google.com.tw/ilovelostcity/fiOfZD?authkey=0iEoRTbQ0Qg

還有,邀約大家一起學習的梵語詞彙、閱讀章節(分)、分析概要整理於下。昨天一個晚上下來,應該記住大部分了吧。別忘記,請努力將文字轉換成圖像,有了圖像就有了相與想(samjna),然後再努力學習如何「遠離」相與想。!!

請想一想這個杯子的含意!!有水、有杯子。各有象徵!!水像是不停流注的思維,而杯子是您的肉體身軀,終將碎裂損毀。

「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這裡的「心」在梵文citta-dhara,玄奘譯為「心流注」,這個譯法更接近梵文的意思,意思是說:思維如同流水轉動(流),也會隨眾生的因緣暫時灌注停留於一處(注)。

可是真正的心(思維):如同流水轉動、離動,但也會流注一處。
Neo有他的想與相
您有您的想與相
阿羅漢有阿羅漢的想與相
初發心菩薩有初發心菩薩的想與相
大菩薩有大菩薩的想與相

請清清楚楚想!!
佛陀也有佛陀的想與相,那就是實相
實相的梵語原意,請同學牢記在心
bhuta-samjna=true perception=實相、實想
請仔細閱讀圖片中的每一個字詞!!
這張圖解宛若菩薩乘的「指引地圖」。
請理解它,記住它!!以後每堂課都會用到它。
Dear 同學

如有問題,可以網路留言,下星期討論!!

張宏實
第一堂課一定記住的字詞
1. 一心二鑰:慈悲、法、相。
2. 慈悲:compassion,同理心,慈愛與悲憫。
3. 法:dharma。(詳見下)
4. 相:samjna,可以翻譯成「想」或「相」,這兩個漢字只差一個「心」。前者「想」強調「想像於心」的狀態,後者「相」是陳述「表現於外」的狀態。除了鳩摩羅什譯為「相」,其他三大譯師都譯為「想」。
5. 住:梵語有sthatavyam和pratisthitena兩字,前者是「維持」或「保持」的意思,後者是「執著」的意思。
6.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7. 微塵:透過眼根能獲取最微細的色量,是物質的最小單位。
8. 一合相:一合相是由眾多極微分子合成的有形物質,隨因緣和合,積聚成一個物質對象(a material object)。
9. 三十二大人相:在人類的觀點裡,人身是不完美的,但如來的身相是完美的,總集了三十二個美好而圓滿的特徵,彰顯、示現於身相,稱為「三十二相」。
10. 心(流注):思維如同流水轉動(流),也會隨眾生的因緣暫時灌注停留於一處(注)。
11. 無為法:無因緣造作的理法,也就是無生滅變化而寂然常住之法。
12. 有為法:緣和合而生的一切理法。

這次要徹底學習單元,更多資料請閱讀《圖解金剛經》
15 你知道《金剛經》裡有「一心二鑰」嗎?..........88
一般人以為《金剛經》僅著重於「空性思想」的辯證解析,當你反覆閱讀並深究下去,會發現並非僅止於此,而是圓滿實踐空性的美麗篇章。《金剛經》是為菩薩乘的修行者所寫的,整部經致力於追求「自覺」與「覺他」同時並進,朝向完美的空性體悟。在「自覺」與「覺他」同時並進之時,我們發現《金剛經》格外關心「覺他」的慈悲精神,即使是來到了結尾第32分也是如此,不厭其煩在最後叮嚀讀經者「為人演說」的重要性。經文寫著「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梵版原文裡的「有人」寫的是bodhisattva mahasattvo,也就是菩薩摩訶薩,說明大菩薩即使擁有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布施,還比不上善男子、善女人受持、為人演說《金剛經》,如此凸顯出菩薩乘慈悲精神,在《金剛經》裡是有多麼重要。

21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114
《金剛經》的核心詞彙之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Annutara- samyaksambodhi,該詞是「阿耨多羅」、「三藐」與「三菩提」三個字詞的合稱,完整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或「無上正遍覺」。這麼長的一詞代表佛陀所覺悟的智慧,故稱正覺。其內涵有平等圓滿之意,所以稱正等;也因為佛陀境界體悟真理至高,故稱無上;而其道理周遍而無所不包,故稱正遍知。許多人都知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詞在《金剛經》是非常重要的,但不知道此經是為大乘菩薩而寫的,於是以為《金剛經》只著重於空性,因而忽略慈悲的重要。其實智慧的證得是築基於慈悲,所以,發大乘菩薩心是大乘菩薩行的「起點」,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終點」。這個修行道路的起點是慈悲,終點則是圓滿的智慧,也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同於大乘菩薩行的終極境界。

23 「住」與「不住」..........122
「住」一字在《金剛經》總共出現21 次,足見此字的重要。《金剛經》裡所談的這個「住」,用了兩個不同的梵字:sthatavyam和pratisthitena,前者是「維持」或「保持」的意思,後者是「執著」的意思。

27 法..........140
佛教所說的法有三種,第一,代表宇宙的一切現象,涵蓋一切現象事物,不論大的小的,有形的或是無形的,甚至存在的或不存在的,都叫做法,在這之中有形的是叫做「色法」,無形的是叫做「心法」。第二,佛陀對世間弟子所說的法,屬於語言文字可以描述的層面,例如佛經上所說的法、大師的講經說法。第三,佛陀親證的法,它超越語言文字,也超越凡常人類所理解的事實與真理。

宇宙的一切現象
像是「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或是「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這裡的法,指宇宙的一切現象。無論現象是大的小的,有形的或是無形的,甚至存在的或不存在的,菩薩都應體認它們其實是無分別概念的。

佛陀對世間弟子所說的法
佛陀針對一切現象的實際相狀,為了方便弟子瞭解,所做的方便陳述。像是佛典中的佛法,以文字記載佛陀的言論、道理或是法門,這些都是為了教化眾生而產生的。例如「若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這裡的「法」就是指《金剛經》以文字紀錄的法,是可以「聽聞」與「述說」的。

佛陀親證的法
這個法是佛陀在菩提樹下親自體悟的究竟真實,是宇宙真理的本質。它超越語言文字,也超越凡常人類所能理解的事實與真理,不再是指佛典記載的語言、義理或是法門的層面。例如「無有定法如來可說,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如來所說法是不可說的,那是超越文字語言所能表達的法。

28 「無為法」與「有為法」..........142
「無為法」是無因緣造作的理法,也就是無生滅變化而寂然常住之法;與之相對的「有為法」是指因緣和合而生的一切理法。所謂因緣和合是說天地間一切萬物,都是由因(親因)與緣(助緣)和合而成的。唯有脫離因緣的限制、影響,才能通達離生滅變化而絕對常住之法。

31 微塵..........152
針對我們所能看見或感受到的物質,《金剛經》提出微塵的概念。所謂微塵是指透過眼根能獲取最微細的色量,是物質的最小單位。根據《俱舍論》卷十、卷十二所說,「色法」存在的最小單位便稱為「微塵」。

本週閱讀章節(分),請攤開《金剛經》逐字誦讀經文!!
7 無得無說分..........256
分析1 何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258
分析2 為什麼「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260
分析3 星雲大師如何解釋無得無說分? 261

13 如法受持分..........304
分析1 四個假名 310
分析2 破除眾生的三種執著 314
分析3 總結第1-13單元的四個重點 315

14 離相寂滅分(3)..........334
分析1 佛陀開示「大菩薩」該如何發心和布施? 338
分析2 難句分析─如來所得此法,此法無實無虛 340
分析3 難句分析─以佛智慧,如來悉知悉見 341

18 一體同觀分..........386
分析1 佛陀具備了「五眼」? 391
分析2 佛陀如何看待眾生之心? 392
分析3 諸大譯經家如何說「心」? 394

32 應化非真分..........476
結語1 佛陀最後的叮嚀 480
結語2 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482
結語3 比較古今三位翻譯天才如何翻譯這段偈語? 485

台長: 羊皮書裡的天使
人氣(2,219)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人類經典 |
此分類下一篇:金剛經第二講:非空非有
此分類上一篇:讀書會換地方上課囉

張宏實
Dear 同學

我們終於熬過一堂課了,很難的一堂課,這裡為大家讚嘆與喝采!!從大家的眼神與最後結束的回應,我很確定大家已經真正弄懂法(dharma)與相(samjna)梵語原意,這原本是很不容易的。同時也理解「實相」bhuta-samjna一詞真正的來由。而且透由那「一個盛水的玻璃杯」,大家也因該瞭解玄奘為何翻譯成「心流注」(citta-dhara ),心(思維)是會「流」也會「注」的。

我想,昨天的課應該能與大家一起體會到「文字」轉化成「圖像」在《金剛經》裡是多麼重要,每個梵詞都有圖像含藏於中。這次邀請大家不要只會誦念《金剛經》,而不懂思考其含意。《金剛經》裡佛陀與須菩提的對白就是協助大家透由「思考相」(想)、「觀察相」(相)、「遠離相」(不住相)。也希望大家明白知道梵字意義是可以靈活思考記住,而非單純的知識的死記。

透由六堂課一定可以讓大家慢慢由由知識層面(knowledge)內化成智慧層面(wisdom),下星期三大家繼續奮鬥囉!!

PS當時的想法是即使只有兩三個同學能來上課,我也會認真準備,沒想到大家幾乎都到齊了!!謝謝大家願意一起學習這部偉大的經典!!
2008-05-29 09:45:5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