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漢 劉邦
知識就是力量,掌握知識便掌握力量。文字既然是帝王祭祀神靈或以神靈的名義進行統治的工具,當然不容許普通人能夠閱讀文字,獲知神的祕密。知識份子對於統治者無疑地是一大的威脅。從前的秦始皇如此,今日的極權國家也是如此,要控制人民的思想,要操作輿論,人民只可以使由之,不可以使知之。
文字隨著周王室的傾覆而失去權威,也失去了原有的尊嚴。各地諸侯自立稱王,自己行帝王之禮,並開始使用文字。而懂得使用文字的人,隨著民智漸開也驟然增多,於是百家爭鳴,諸子紛將個人的言論寫成文字用來教育弟子,以傳播思想,影響世局。當時各國使用的文字各自不同,相當混亂,這樣的狀況直到西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天下,成為中國至高的主宰者時才告塵埃落定。
圖:有青蛙造型的玉斧
王
象人正面端拱而坐之形。有學者以為「王」字看起來像是一把斧頭,乃是用可以掌握生殺大權的武器來象徵最高權力者。還有一人主張,「王」是開天闢地意象的凝聚,才通天、地、人,以君臨天下。另有一說這貫穿豎直的筆畫是「道」,當然也可以很佛洛依德式的說「這根」是男性的生殖器官,在崇拜生殖力量的古代,這無疑的是個偉大的「種子字」。
圖︰印度種子字。出現在所有神殿,印度人將之視為神的符號加以崇拜。若以象形的方式解讀,有如在月亮與星光的夜晚,男女的生殖器官交合。
篆書
秦始皇企圖以文字與武力來維護帝王的尊嚴,在滅六國後,隨即頒佈統一文字、度量衡、車軌間距的詔書---「書同文、車同軌」。既然要控制思想,他下令廢除各地不同的文字,並焚書坑儒,把看得懂字的讀書人和諸子百家的異端言論予以重擊,並欽定全國標準字體。即將周朝使用的大篆及六國文字廢除,以秦篆為基礎,參照一些習慣用字,加以省改,成為新體「小篆」。篆本義作「引書」,即運筆落墨成字之意。篆書又分為大篆和小篆。大篆線條均勻柔婉,結構完整,為方塊漢字打下基礎,但筆畫繁複、書寫較不方便;小篆相傳為李斯所創,以平筆書寫,筆畫均勻,頻繁使用點畫、無粗細變化、線條流暢。篆體是繼金文之後的皇家字體,當然不可失「禮」,但卻不是實用的書體。儘管後來皇家字體被其他字體所取代,但篆體優美莊重的字形,至今仍是印章金石最常使用的字體,現存的瑯琊石刻與泰山石刻即是以篆書寫成。
隸書
秦朝的另一種字體是臣隸使用的「隸書」。相傳是因書寫誤事的程邈,在監獄裡研究了十幾年這害他鋃鐺入獄的「仇家」,想盡辦法要除之而後快。程邈將篆書的圓筆,改做方筆,精簡隸書筆畫,於是筆勢直、筆畫簡,書寫快捷的隸書出現了。因為隸書易寫、易學、操作容易,很適合一般公文的書寫,到漢代時便成為文字的主流。
隸書習慣收筆重捺,筆畫向右下斜拖的波磔特別突出,日本漢學家藤枝晃教授認為,隸書斜拖的波磔如此毅然決然,好像讀書人對自己身為知識份子的一種驕傲。 因為文字已從只有天子才有資格使用的特權,如今成為百官代為行使權力的工具,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便以這強而有力的波磔,誇耀他們日以繼夜習字所累積的成果。隸書的出現改變了中國文字的象形面貌,文字跳脫出圖畫形態,變成更抽象的純符號性線條,也開啟了後來楷書的先河。
草書
翅膀長硬了就想飛,誰都不喜歡被別人管,套一句年輕人的流行話「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尤其寫字這檔事,如果不是要呈給長官看的公文,你高興怎麼寫就怎麼寫。每個人寫字當然都有自己的草寫的習慣,同樣的字體到了不同人的手裡就會創發展現出不同的氣質,看來測字算命還是有點道理的。不同的書寫習慣,造就了草書和其他字體相互融合的「特權」。
草書是與隸書並行的一種字體,是漢隸的潦草寫法,但不是亂寫一通,要有很扎實的基本功。草書略具漢字輪廓,筆勢連綿,重形意,變化萬千,不易辨讀也不易學習,字形全憑書寫者意之所致。這創意就是靈感,張旭狂草的靈感來自舞孃舞劍的神態,懷素自敘的靈感在臨摹群峰間瞬息萬變的雲彩,他們將心中的感動化為筆墨表現於紙上,任意揮灑,暢快淋漓。如高手練劍,初時體練基本劍招,要規規矩矩合於法度。練到得心應手後,便要脫規矩,其中微妙細膩的變化便依各人悟性而有差別。若到了純乎自然的最高境界,信手捻來無一不是無招勝有招的獨孤九劍。非真性情的人,不能寫出草書狂放不羈、超凡飄逸的神韻。
楷書
又名「真書」、「正書」、「今隸」,是由隸書演變過來的一種字體。魏晉開始流傳,書體架構嚴謹,端正整齊。要善於利用毛筆豐富的彈性、鋒芒,才能表現出點墨的優美;最基本的楷書筆畫盡在永字八法,取「永」字中側(點)、勒(橫書)、努(直筆)、趯(鉤)、 策(斜書向上之筆)、掠(撇)、啄(右短撇)、磔(捺)等八種不同的運筆方式,當作學習書法正楷點畫的簡要法則。「永」字從第一筆的起構到最後一筆的收結,筆畫與筆畫之間都隱含一條互相關聯呼應的軌跡,使全字迎來送往、聚散開合都彼此關情,凝神一處。以「永」字來學習文字真是浪漫得緊,永字本意來自綿延無盡的江水,引申出永遠的時間,人與字陷入熱戀,不斷地在紙上寫著對方的名字,在一次又一次的書寫中勾勒出美麗佳人的輪廓,聲聲呼喚。但見佳人在水一方,脈脈的等待你的到來。
楷書除了在民間普遍使用外,更是官家文書的標準字體,碑帖眾多。所以專家建議初學書法者最好從平穩的楷書開始練習,打好基礎,再求變化。唐宋以後,所有流傳的書籍全是用楷書印刷或書寫,楷書乃成為中國文字的正體,所以有「正書」之名。
圖片:永字八法九宮格
行書
行書是最後一種產生的字體,據張懷權《書斷》所載,行書乃是後漢穎川劉德昇所造,行書出於楷書,當在魏以後方有此種字體。
「不草、不真,是曰行書。」行書不像草書變化太大,又不似正楷般端正,書寫簡便,多連筆、圓轉,但筆畫又各自獨立,給人生動活潑之感,結合了實用性和藝術性於一體,可以說是較為自由的字體。自晉代以後,大為盛行,直到現在都是最流行的字體。
行書以王羲之所寫的【蘭亭序】為千古之冠,世稱「天下第一行書」。
圖:王羲之【蘭亭序】Box
依漢字原則所創造的文字---西夏文
夏文字是仿照漢字而製成的。西夏字「形體方整,類八分,而書頗重複」,字體有草、篆、隸、楷等。字體的構成,多採用漢字的會意法,也有和漢字相同的以類相從法,有的則直接借用漢字。西夏文結構和漢字一樣,以偏旁、部首組合而成。西夏於1227年亡於蒙古汗國,西夏文也隨之逐漸湮滅無聞。
文章定位:
人氣(389)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