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2-17 14:20:08| 人氣2,14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于丹《論語》心得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于丹《論語》心得--節錄

我們國家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曾經參加過一次國際調查,資料顯示,當時我們國民的幸福指數只有64%左右。1991年再次參加調查,這個幸福指數提升了,到了73%左右。這得益於物質生活條件的提升和很多改革措施的實施。

但等到1996年再參加調查時,發現這個指數下跌到了68%。

這是一件很令人困惑的事情。它說明,即使一個社會物質文明極大繁榮,享受著這種文明成果的現代人仍然有可能存在極為複雜的心靈困惑。

讓我們回到兩千五百多年以前,看看就在那樣一個物質匱乏的時代,那些聖賢是什麼樣子。

孔夫子最喜歡的一個學生叫顏回,他曾經誇獎這個學生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

就是說,顏回家裏很窮,缺衣少食,住在非常破爛的小巷子裏。這麼艱苦的生活對別人來說簡直難以忍受,而顏回卻能夠自得其樂。

也許很多人會說,生活就是這樣,窮日子富日子都得過,那有什麼辦法?

顏回真正令人敬佩的,並不是他能夠忍受這麼艱苦的生活境遇,而是他的生活態度。在所有人都以這種生活為苦,哀歎抱怨的時候,顏回卻不改變他樂觀的態度。

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

誠然,誰都不願意過苦日子,但是單純依靠物質的極大豐富同樣不能解決心靈的問題。

我們的物質生活顯然在提高,但是許多人卻越來越不滿了。因為他看到周圍總還有乍富的階層,總還有讓自己不平衡的事物。

其實,一個人的視力本有兩種功能:一個是向外去,無限寬廣地拓展世界;另一個是向內來,無限深刻地去發現內心。

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

孔夫子能夠教給我們的快樂秘訣,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

在《論語》中,孔夫子告訴他的學生應該如何去尋找生活中的快樂。這種思想傳承下來,對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文人詩人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子貢曾經問老師:“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假如一個人很貧賤,但他不向富人諂媚;一個人很富貴,但他不傲氣淩人。這怎麼樣?

老師說,這很不錯。但還不夠。還有一個更高的境界,叫做“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更高的境界是,一個人不僅安於貧賤,不僅不諂媚求人,而且他的內心有一種清亮的歡樂。這種歡樂,不會被貧困的生活所剝奪,他也不會因為富貴而驕奢,他依然是內心快樂富足,彬彬有禮的君子。

 

第一部分 于丹《論語》心得之一天地人之道(3

這是多高的驕傲啊!一個人能夠不被富足的生活蠱惑,又能在貧賤中保持著做人的尊嚴和內心的快樂。

這樣一種儒家思想傳承下來,使我們歷史上又出現了很多內心富足的君子。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就是其中之一。

陶淵明曾經當過八十三天的彭澤令,那是一個很小的官。而一件小事,便讓他棄官回家。

有人告訴他,上級派人檢查工作,您應當“束帶見之”。就如同今天,你要穿正裝,紮上領帶,去見見領導。

陶淵明說,我不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就是說,他不願意為了保住這點做官的“工資”而向人低三下四。於是把佩印留下,自己回家了。

回家的時候,他把自己的心情寫進了《歸去來兮辭》。

他說,“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我的身體已經成了心靈的主人,無非是為了吃得好一點,住得好一點,就不得不向人低三下四、阿諛奉承,我的心靈受了多大委屈啊!

他不願意過這樣的生活,“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於是就回歸到自己的田園。

陶淵明的意義,不在於在詩中構置了一個虛擬的田園,更重要的是,他讓每一個人心裏都開出了一片樂土。

安貧樂道,在現代人眼中頗有些不思進取的味道。在如此激烈的競爭面前,每個人都在努力發展著自己的事業,收入多少、職位高低,似乎成了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誌。

但越是競爭激烈,越是需要調整心態,並且調整與他人的關係。那麼,在現代社會,我們應該如何為人呢?

又是子貢問了老師一個非常大的問題,他說:“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您能告訴我一個字,使我可以終身實踐,並且永久受益嗎?

老師以商量的口氣對他說:“其恕乎!”如果有這麼個字,那大概就是“恕”字吧。

什麼叫“恕”呢?老師又加了八個字的解釋,叫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你自個兒不想幹的事,你就不要強迫別人幹。人一輩子做到這一點就夠了。

什麼叫“半部《論語》治天下”?有時候學一個字兩個字,就夠用一輩子了。

這才是真正的聖人,他不會讓你記住那麼多,有時候記住一個字就夠了。

孔子的學生曾子也曾經說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說我老師這一輩子學問的精華,就是“忠恕”這兩個字了。簡單地說,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時要想到別人。

拓展一點說,“恕”字是講你不要強人所難,不要給別人造成傷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給你造成了傷害,你也應該儘量寬容。

但是,真正做到寬容談何容易。有很多時候,一個事情本來已經過去了,而我們還是老在那兒想,這麼可惡的事,我怎麼能原諒它呢?然後就在不斷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傷害。

佛家有一個有意思的小故事:

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緣,走到河邊,見一個姑娘正發愁沒法過河。老和尚對姑娘說,我把你背過去吧。於是就把姑娘背過了河。

小和尚驚得瞠目結舌,又不敢問。這樣又走了二十裏路,實在忍不住了,就問老和尚說,師父啊,我們是出家人,你怎麼能背著那個姑娘過河呢?

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訴他,你看我把她背過河就放下了,你怎麼背了二十裏地還沒放下?

這個故事的道理其實和孔夫子教給大家的一樣,該放下時且放下,你寬容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

所以什麼叫“仁者不憂”呢?就是讓你的胸懷無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可能遭遇失業,婚變,朋友背叛,親人離去等等這些事情,它對你是大事還是小事,沒有客觀標準。

這就如同劃個一寸長的口子,算大傷還是小傷?如果是一個嬌滴滴的小姑娘,她能邪乎一星期;如果是一個粗粗拉拉的大小夥子,他可能從受傷到這個傷好,一直都不知道。

所以,我們的內心究竟是做一個嬌滴滴的“小姑娘”,還是一個粗粗拉拉的“大小夥子”,完全可以由自己決定。

其實,《論語》告訴我們的,不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該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所謂“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心中充滿幸福感。

大家知道,儒家理論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東西,除了“恕”字以外,還有一個是“仁”字。

孔子的學生樊遲曾經畢恭畢敬地去問老師什麼叫仁?老師只告訴他兩個字:“愛人”。愛別人就叫仁。

樊遲又問什麼叫智?老師說:“知人。”瞭解別人就叫智慧。

關愛別人,就是仁;瞭解別人,就是智。就這麼簡單。

那麼,怎樣做一個有仁愛之心的人呢?

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

你自己想有所樹立,馬上就想到也要讓別人有所樹立;你自己想實現理想馬上就會想到也要幫助別人實現理想。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推己及人,這就是實踐仁義的方法。



台長: 無遮,小光,一休
人氣(2,142)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書摘/時事/新知 |
此分類下一篇:基因食品充斥 自然作物恐瀕臨消失
此分類上一篇:宇宙和生命是從那裡來的?

美國黑金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2 11:27:1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