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
http://www.1390.com.tw/card/main.php?kind=thanksgiving
「…想起你送上的巧克力,是我大學回憶里很溫暖的一部份…額外令我深刻及感動的…」節錄自2005歲末一封來自南洋的問候信,多年前我與作者共事於同一個圖書館,她是小朋友當中少見,很有主見的社會學系學生。我不記得啥時有買過巧克力送人(這種東西跟玫瑰一樣有象徵意義在的,尤其不能亂送給異性朋友不是嗎?)(倒是記得她最愛看「新觀念雜誌」啦),該不會是從哪裡A來借花獻佛,慰勞離鄉學子工讀勤快的吧。未料一個微不足道的舉動,竟可在對方的心中發熱與駐足,反過來想想,自己是不是也對點燃過胸中燭火的每一份感動,常懷感謝呢?
生命中總有許多貴人,在你不經意的時候出現。有時曾相識,有時素昧平生,更有的時候,他們只是一句話、一首曲子、一個典範、一棟建築。
謝謝國台圖:
您讓我終於找到一個最適合讀書與做功課的地方-符合人體工學與照明標準的自修座,加上百餘台未自宮(借用網友ebag的形容,但罪狀應加上鎖Office功能)的網路電腦,進修自學兩相宜。
謝謝繁主任:
與您長短距的兩面之緣,還有聞自朋友的好評,我看到另一種主管的樣貌,更敬佩您身體力行綠生活,以及築夢/理想踏實的熱忱與勇氣。
謝謝薛館長:
您恐怕不知道「申論題答得很好啊!」這句話,給一個考申論常抱蛋的後輩,會是多麼大的鼓勵,雖然,我仍拒此類考試/作業於千里之外。至於您為遊民朋友準備的淋浴間,對不起,那天我把它當作更衣室來用了。
謝謝陳學長:
如果沒有您無心無形的鞭策,我不曉得什麼叫做研究、什麼叫做堅持、怎麼發現問題、怎麼解決困難、什麼叫做聞聲救苦、什麼叫做大公無私。
謝謝王兄臺:
MM常說感激您紆尊降貴以身作則,讓他省去很多帶人的精力,因為同仁們有樣學樣,而我,也常亦步亦趨地效法著。
謝謝林老師:
您領我進入圖資理論和實務的大觀園,也不時表達對學生的關心;我想像海綿一樣吸收反饋,卻老被俗念綑綁。近日讀到有關老師前陣子身體微恙的網誌,希望您多多保重啊。
謝謝之學姐:
您跟其他主管的最大不同,就是跟母機構保持密切良好的關係,與社區互動時,自然、熱情而真誠,這是處在合作生存孤立必衰之境的現代圖書館員,應該具備的特質。您「別再吊兒郎當快去考個資格」的勸言猶在耳,真正聽進去竟是N年後了。
謝謝程老師:
臨別長談,您跟我講起興趣與責任、大愛與小愛的區別與重要;當時混混沌沌,至今依然模糊,總是一直跟著感覺走,但我記得您諄諄之言。
謝謝蘇老師:
百忙中藉掌兵符之機「找我聊聊」,除了敘舊一番,並提出新鮮人面談守則,尤其是在穿著上面。從來不重儀表的我,有天居然打著領帶赴試呢!
謝謝華前輩:
要不是您「沒關係我大學也不是念本科的,你不懂我也不懂,我們一起邊作邊學」的話給了信心,我大概不會一腳踏進MARC的世界,也無法經由摸索/把玩編目模組,得到一點點系統的概念。如今,您已不在圖館界,我也離資組主分好遠,好遠。
我還要謝謝榮老師、彭姐姐、先知姐、吳老師、嚴姐、蔡姐、王姐、阿珠姐、亞珍姐、潘主任、雪莉姐、M同學、淑貞姐、寶哥、芳婆婆、朱大哥、黃大哥、莊小姐、江小姐。
沒有你們,就沒有現在的我。
最後,我要謝謝我的家人,若無你們無止境的愛和擔待,焉容小弟任性耍。
咦,這裡是金X獎頒獎典禮嗎?獎勒?獎在哪裡?
不,今天是每年十一月的第四個禮拜四---感恩節!有講沒有獎!
〈國圖二遊記〉附錄:〈面對博碩士論文資料處理的方式〉/ 篆來撰去
http://blog.yam.com/ebag/article/12438811
受綠建築啟發 前市圖北投分館主任出國學環保
http://lowestc.blogspot.com/2007/07/blog-post_18.html
圖書館阿伯的看板
http://www.wretch.cc/blog/plateaupoh
談公共圖書館 / 繁運豐 (兒童文化研究社記錄)
http://pics16.webs-tv.net/6/userfile/c/childrenculturestudy/blog/42c8c5de.doc
(點入錯誤畫面之網址, 稍候)
想得永遠比讀者還前面
http://web.cca.gov.tw/inde/4-36-41.pdf
72屆IFLA年會年度最佳海報獎
http://www2.tku.edu.tw/~tf/the_Tamkang_Times/20061218/en.htm
遊民使用公共圖書館的行為 / 洪惠慈
http://www.ntl.gov.tw/Publish_List.asp?CatID=1948
第42届金钟奖颁奖典礼逐字/圖稿
http://www.popyard.com/cgi-mod/newspage.cgi?cate=6&page=1&num=142756&r=1
兒童文化研究社
http://blog.yam.com/childrenculture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