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虛大師之菩薩道要旨
壹、從佛教的歷史沿革探太虛大師興復佛法的緣由
一.佛滅度後,印度佛教的發展概況及三乘佛法演變的情形:
1. 小行大隱期:
在佛陀滅度後的五百年內,佛法以迦葉、阿難所集結的小乘三藏為主。此中又分出上座部、大眾部兩大派;後再分為二十部;在這二十部派未曾分裂之前,小乘教法原是一味和合的。也就是傳在錫蘭等處的巴利語三藏。分裂成二十部後,仍不出小乘三藏的範圍,此時,可說是小乘盛行的時期。大乘佛法在此時雖有 但隱沒不彰。
2. 大主小從期:
到佛陀滅度後六百年的時候,馬鳴菩薩出世,大力宏揚大乘佛法。繼而龍樹、提婆闡揚大乘畢竟空義,以破小乘佛法一切有部等的法執,此即中觀宗。無著、世親宏揚大乘妙有義,對一切法空的基本思想,加以補充說明。無著、世親認為:一切法雖是畢竟皆空,然其中的因果,有條不紊絲毫不爽,故說明一切種,以成立阿賴耶,此即唯識宗。隱沒不彰的大乘佛法,隨著空有二宗教義的完備,風行於世,盛行於印度;小乘反而成為附屬的地位。
3. 大行小隱密主顯從期:
到了佛滅千二百年時,清辯論師傳承大乘空義,破斥有宗;護法論師傳承如幻妙有,破斥空宗。大乘佛法於此時到於頂點;空有二宗分道揚鑣,互相對立,而成空有之爭。此時,宏揚大乘佛法的那蘭陀學院,理論愈趨精深細緻,與一般人的生活漸行漸遠;龍智菩薩有鑑於此,便將通俗的印度風習融攝進佛法,廣宏密咒。(另一說:龍樹菩薩開南天鐵塔,從金剛薩埵承習密法。[此為大乘佛法及金剛乘佛法見解分歧所在])密法因此發達起來,大小乘教法亦因而衰弱,依附密法而行。
二.佛法在中國的傳承及演變:
1.唐朝以前中國佛法的概況:
唐朝以前,佛法雖陸續傳入中國,但是仍然不夠完整。首先,道安法師承襲了佛圖澄的教化,替中國自漢朝以來的佛教,作了初步的編撰整理,並制定戒規;繼而達摩祖師將禪宗傳入;天台宗智者大師創立天台教觀;鳩摩羅什大師翻譯了大量的經典,並訂正了過去經文的錯誤;中國佛教至此,才有了初步的規模。
2.佛法在唐朝達於鼎盛:
唐朝由於國勢鼎盛、文化發達、人才輩出及政府的大力宏揚;大乘佛法的八大宗派,在這其間,或傳入-如密宗;或建立宗派-如法相唯識宗(玄奘、窺基)、華嚴宗(賢首、清涼);或更趨於完備-如禪宗(六祖慧能、五大支派)、淨土宗(善導大師)、天台宗、律宗(道宣律師)、三論宗;大乘佛法在此時呈現百家爭鳴的情況。
3.唐朝以後的佛教:
佛法雖在唐朝中葉達於鼎盛,但是,由於唐武宗的毀佛,使得大量的經典散佚、僧尼被迫還俗、鼎盛的佛教面臨了空前的浩劫;這其中,較未受到影響的,只有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禪宗;及念佛往生的淨土宗。
當八大宗派只剩禪宗及淨土宗獨秀之時,又因為禪宗主張:一切經律論義,只有中下根器的人才需要學;上上根器的人,見性即可成佛,不需要學經論,以免繞遠路;淨土宗也主張:單念一句佛號即可往生西方淨土,要一門深入,不要貪多嚼不爛。念佛三昧如百川之歸海,即可包含一切法門。
這兩種說法,無疑是讓被毀棄的經律論義雪上加霜。原本衰頹的其餘各宗,更加氣息奄奄。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清朝末年,除了禪宗的參話頭、淨土宗的念彌陀外;對佛教教理的講授與學習,只剩下禪宗的楞嚴、淨土宗的彌陀疏鈔、天台宗的法華經及四教儀或華嚴宗的五教儀附唯識宗的相宗八要而已。
由於不重視經教,非但種下了佛教毀棄的因;在清末的革命浪潮中,當大眾指稱佛教為迷信、為時代進步的障礙,而欲毀佛寺以興建學校時;佛教竟窘迫的無法舉出足夠的佛教教理以替自己辯護,只能坐看佛教再度遭遇另一浩劫,甚至有覆教的可能。
三、太虛大師提倡佛教改革
太虛大師看到了這種危機,為了救國護教,便提出了扶戒研理之說。即:欲救中國佛教,上必須嚴持戒律,下必須窮究教理。企圖透過菩薩戒的行持,以發揚大乘佛法的精神;此外,尤其窮究教理,一方面可以發揚經教,讓佛法流傳後世;另一方面,離開了大乘教理的正知見,菩薩戒的行持,將失去智慧辨別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唯有透過佛教教理對生命完整而深刻透闢的陳述,才能證明,佛法談的是生命的真諦、談的是煩惱的解脫,談的是最究竟的生命科學,完全不是迷信。
貳、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及菩薩道要旨
一、人生佛教的時代背景及目的性
1、實踐大乘教而為今菩薩行
太虛大師以為:中國佛教衰敗的原因固然很多,最大的病源,則為:[空談大乘,不重實行,行為與教理完全脫離關係] 。故欲實踐大乘教理,則須養成精博優良的佛學及科學知識,高尚的道德和品格,參加社會各部門的工作,使國家社會都得到佛教徒之益。
2、佛教不能與廣大的民眾疏遠
佛教之於民眾,猶如大樹之於土地;佛教如果失去了廣大民眾的信仰,就如樹木失去了土地的憑藉一樣,不能生長。佛教多作救人利世的事業,才能在社會每一個角落起作用,才不至於與民眾疏遠,才符合大乘自利利他的本懷。
3、修今菩薩行以復興中國佛教
太虛大師認為,現今的菩薩道行者,應以集體分工,應身、利生善巧,來學觀世音菩薩,為修今菩薩行的模範。換句話說,每一個今菩薩行者,集體聯合起來,本著大乘菩薩的菩提心為主因,大慈悲為根本,實踐方便為門的萬行,發揮救世無畏的精神,實現集體分工、應身、利生的三十二應今菩薩行。
二、菩薩道的內涵及精髓
1、菩薩的原義:
菩薩的原意,是指能發菩提心的有情,有大智慧上求菩提、有大悲心下濟眾苦,這便是菩薩;太虛大師倡導今菩薩行,旨在使人盡成大心的凡夫菩薩,而非頓超二乘的菩薩。
2、菩薩道的內涵:
(1)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是入菩薩道的根本精神,一旦發菩提心 便可成為菩薩。
a. 通願:凡發菩提心的菩薩,必發四宏誓願:
1. 眾生無邊誓願度 2.煩惱無盡誓願斷
3.法門無量誓願學 4.佛道無上誓願成
b. 別願:如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藥師如來十二大
願。
c.護菩提心:以不犯四他勝處法來護菩提心。四他勝處法,即菩薩戒的根本戒。
[他勝處法] 意謂:菩薩行者,於自己所應修持的善法無力,反為他惡法所勝興起惡行。
1. 自讚毀他第一勝處法 2.見苦不救第二勝處法
3.瞋不受悔第三勝處法 4.似法愚人第四勝處法
(2)修學六度
a、重行:
四宏誓願雖似乎展開了廣大的願心,然而若不去實踐,也僅只是一種願心而已!所以太虛大師便進一步闡明,實踐願心踐之行事,以達成真實菩薩。
這便是:六度:佈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智慧
b、六度重心在智慧:
太虛大認為:菩薩修六度行,初則勉求其契理之行,後則漸達無行不適真理之境;適乎真理之行,是為智慧行。換言之,行菩薩道在求真理;真理能否現前, 在乎智慧是否獲得。故六度重心在智慧,智慧之道即菩提道。
(3)、勵行四攝
菩薩修六度行,其目的在斷除煩惱獲得智慧,自利利他;雖說利他,還是以自利偏重。菩薩另有法門,純以利他為重,即[四攝法]:
a、佈施攝:欲財施財,欲法施法,使受者起親愛心,易受教化。
b、愛語攝:隨眾生根性,慈言愛語令生歡喜,使易受教化。
c、利行攝:損己利人,淺而易見;菩薩身語意行,皆有利於人,以生感召之力。
d、同事攝:菩薩教化眾生,深入大眾各階層中與大眾接近,全無階級之分,隨與大眾而為同事。如觀音三十二應,現種種行,易令受化。
3、菩薩戒的要旨
(1)受菩薩戒的人,有三件事應該特別注意:
a. 大悲心:
大乘與小乘;佛、菩薩、緣覺、羅漢;他們對生命真性的了解,其中並無差別;他們的差別,全在於是否發大悲心。
所以,受菩薩戒、學菩薩法,以先發大心為根本。
經云:菩薩以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
入中論偈云: 聲聞中佛能王生 諸佛復從菩薩生
大悲心與無二慧 菩提心是佛子因
悲性於佛廣大果 初猶種子長如水
常時受用若成熟 故我先讚大悲心
羅漢與辟支佛,皆由佛所教化而生;而一切佛的成就,皆是由菩薩從六度行起修,漸漸圓滿而成佛果。
佛、菩薩、辟支佛、羅漢;他們對生命真性的了解,其中並無差別;唯一的差別是:菩薩發了大悲心,想讓一切眾生皆證得真性而能解脫生死;為了讓眾生皆能解脫生死,菩薩自己須先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菩薩必須接著發菩提心;而能夠圓滿菩提心的正因,就是真空妙有、空有無二的空性般若智慧。
所以,菩薩為發大悲心度眾,而求正等菩提;為了獲得正等菩提,所以尋求無二的空性智慧;獲得了無二的空性智慧,則能證得正等菩提,並依正等菩提的空性般若智慧遂行大悲度眾的善巧方便;如此,菩薩的大悲心方能圓滿。
因此,大悲心是菩薩發願度眾的基礎,也是菩薩往正等菩提的第一步;一旦發了大悲心,正等菩提與無二智慧皆會皆會在大悲心的催發下漸次成就;若未發大悲心,就會只停留在自度的聲聞、辟支佛。所以,大悲心是成就佛果的因,所以先讚大悲心。
b. 智慧:
受菩薩戒的人,他是否在持戒,是否犯戒,這其間有一個明確審度的標準,這個標準就是:受菩薩戒的人,必須在每一個起心動念中,深刻的觀照自己的一舉一動;這一舉一動,是否守戒、是否犯戒,必須以智慧為審度觀察的標準,而智慧的來源,全賴於對佛法的正知正見;菩薩戒的正知正見,是從對【菩薩藏】的經論,有深切的研究,進而獲得圓滿透徹的見解,此時方能獲得。正知見既然成就,此時,以菩薩戒的正知見為前導,方可行持菩薩戒法。
因為正知見的透徹見解不易獲得,所以,菩薩戒所作的入俗利生之事,不易行持。如果沒有菩薩戒的正知見,卻勉強行持菩薩戒法,則自己雖然犯戒,卻不易被察覺,更不能懺悔以求清淨,如此,便會壞了菩薩道的根本。
梵網經所說的戒律,由於是刻板的規定,犯與不犯,容易界定;但是菩薩戒則不同,在同一件事上,有犯不犯,有染不染,差別在纖微之間,非常難決定。
所以,如果沒有智慧當前導,便很難受學菩薩戒。
c.律儀
在菩薩戒的戒法中,都是攝善法戒及饒益有情戒;所以,應該以七眾戒的律儀戒,當作菩薩戒的根本所依。例如:先受優婆塞戒再受菩薩戒、或先受比丘戒再受菩薩戒。所以,想學菩薩戒的人,應該先受七眾戒以當作菩薩戒的律儀戒,這樣,三聚戒才會圓滿。
依瑜珈論,若失去律儀戒,則失去一切戒;所以,若不從僧受三皈及七眾戒,即不能受菩薩戒。
(2)行菩薩道,受菩薩戒,有三件事特別殊勝:
a. 菩薩戒第一殊勝的地方:
菩薩戒專門闡明:如何修習六度以積集一切善法,及如何行四攝法以饒益一切有情,這正是大乘佛法與大乘菩薩的特殊精神所在,所以,不學菩薩戒,便無法見到大乘佛法與菩薩道的殊勝。更無法實踐大乘佛法;宏揚大乘佛法。
b、菩薩戒第二殊勝的地方:
菩薩戒法,在於迴真向俗、契真入俗的中道行。因為一般俗人,無法在日常生活中,契合生命的真理;而羅漢與辟支佛,只管出世自利而不管凡俗之事;只有菩薩能上契真理、下順凡情,並以這個方式,修真諦、俗諦圓融的中道行門。在這個方式中,處處能表現理事雙彰、真俗並顧的大乘菩薩了義之行。
既可以不用捨離聲聞斷煩惱的種種方式,如:斬斷一切世緣;又可以隨順、利益一切有情,並成就比聲聞還高的功德,所以可以知道,菩薩法的殊勝、偉大與難得之處了。
【維摩詰經不可思議品】中大迦葉云:
一切聲聞,於此大乘,已如敗種;若諸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皆應號泣,聲震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菩薩,應大欣慶,頂受此法。
c、菩薩戒第三殊勝的地方:
菩薩戒,對於現今一切佛弟子,在實際上辦事應用時(如出家僧辦佛學院及公益慈善等),有非常重要的關係。換句話說:凡是與大眾有關、社會有益的事,佛弟子都應該去做,而非閉門修行就可卸責。
但是,出家僧辦事,必須受學菩薩戒法,才有辦事的行軌;否則,破壞佛法、違背教規而不自知。
以前出家僧所採的修行辦法,不是自了的禪宗、就是往生的淨土,皆不圓滿;只有菩薩戒,才是正修的菩薩行。至於禮拜、念誦,亦是萬行之一;若依菩薩戒、發菩提心、去行六度、四攝,那麼一切萬法皆在菩薩道之中,沒有一法不是菩薩法,沒有一法不是佛法。
可惜!中國向來的修道者,只以空心靜坐為修行,對於現身社會,去做一切利他事業,極端反對,謂非本分。就算真有人去做,又多未得菩薩戒的真諦,結果一舉一動皆以貪、瞋、痴為主動,將中國佛教弄成死氣沉沉,怪相重生,良可慨也!所以,菩薩修行六度時,若想在眾生的世界,以一切利生的事業當作修行,非受菩薩戒、行菩薩道不可。
所以,菩薩戒,不只現今在家出家的佛教徒需要,在現在的國家社會環境中,尤其必須昌明大乘佛法不可。如此,方能體現大乘佛法的精神,方能宏揚大乘佛法。
參、結論
太虛大師嘗云:「余志在整興佛教僧(住持僧)會(正信會),行在瑜珈菩薩戒本」。因為,時至清末,僧產之爭,已是僧團腐化衝突的重大根源;而僧教育的疏陋、經教的衰頹,已讓佛法的宏傳,面臨存亡絕續的危機;空談大乘,不重實行,更讓中國引以為傲的大乘精神蕩然無存。尤其,信解行證,側重在行,知法在行,知行在戒,而戒又必以菩薩戒為歸。「必能踐行此菩薩戒,乃足以整興佛教之僧會;必整興佛教之僧會,此菩薩戒之精神乃實現」。為了徹底實現菩薩道,太虛大師更提出了「人生佛教」的主張。於是,『教產革新,建僧,持瑜珈菩薩戒而行菩薩道』,便成了太虛大師的志行。雖說,『教產革新,建僧,持瑜珈菩薩戒而行菩薩道』是太虛大師的志行,而事實上,「教產革新,建僧,持瑜珈菩薩戒而行菩薩道」所為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復興大乘佛教,住持大乘佛教,宏揚大乘佛教』。
時至今日,『教產,建僧,持瑜珈菩薩戒而行菩薩道』三者,仍不見得有太大進展;現今台灣所倡導的『人間佛教』,與太虛大師所提倡的『人生佛教』或有未合。因為,台灣現下的『人間佛教』,多見具體事業的進行,而少見菩薩道教理及精神的推廣,更鮮見菩薩戒的行持。卻不知,離開了菩薩藏的正知見,離開了菩薩戒的行持,菩薩道根本無由發揚。
撫今思昔,重探太虛大師的志行及願心情懷。故欲重建中國的佛法,欲發揚住持大乘佛道的精神,唯有依太虛大師軌則:『建僧、住僧、持菩薩戒行菩薩道而為人生佛教,並在時代性上,與世界作交流,替世界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