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5-15 13:06:00| 人氣2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尋伺自我之五---解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相反的當我說--你的觀察很膚淺 很沒有見地

>這時 也許你的嘴角會不經意泛起一絲苦笑(為什麼).....



因為自我感會在許多狀態中被賦予價值

自我感既可以被托高 深化而肯定

就同樣會被貶低 削弱與否定

所以 當我們說>--你的觀察很膚淺 很沒有見地

>這時 也許你的嘴角會不經意泛起一絲苦笑

之所以笑的苦 便是在回應自我感及自我價值遭否定

但是 為什麼被肯定時會喜悅而自信 被否定時會懊惱而自卑

這就是一個更重要的問題了

只是 許多時候 我們以為理所當然的事 從來就不這麼理所當然



>而正確的方向是 了解這整個過程的虛妄及錯誤

>這種了解 便可徹見無我

>想了解



要了解無我 就算單純從意義上 其實也非常不容易

就佛經而言 <解深密經>說的很詳細

有三個重點

第一個:是了解意識虛妄的部分 稱為遍計所執

我們必須觀察 我們對一件事 例如杯子

我們在心識上是如何建立杯子的

1."名字" 從接受到杯子的境相 到投射名字 心的整個過程如何運作

2."事件(被你辨認的主體)"即杯子的主體 如何被辨認

3."性質"(這件事的組成結構)即杯子的性質及組成模式 如何被思擇

4."差別"這件事與他件事的差異所在"即杯子與非杯子的差別 如何被判斷



心要能觀察 心識在建立投射這四個狀態的時候 心的整個運作模式

這是唯識觀察生命的方式

這也是克里希納穆提將心識解構 以認識自己並了解世界的方式

但這件事並不容易 需要有非常大的寂靜力及觀察力

可是如果想了解生命 解構煩惱 除此以外並沒有別的路可走



第二個重點是因緣的角色

因為 了解前述"名 事 性質 差別"的虛妄 並不能支持我們否定因緣法存在的狀態

所以 無我與我不存在 或把我殺了把手砍了根本是不同的事情

無我是在了解"名 事 性質 差別"的虛妄之餘 還能不顛倒的了解整個因緣法建立的方式

否則就會成為斷滅相或頑空



第三個重點是:當我們知道有些事是虛妄的--"名 事 性質 差別"

也知道虛妄之餘 因緣法如何真確的建立

這時 就會知道 一個是虛妄 一個是緣生緣滅 這緣生緣滅所依存的本性 就叫佛性 就叫圓成實性 就是生命的本質



因為對這三個狀態都如實的了解 所以了知無我



至於

>為什麼要認同

>什麼時候需要認同 什麼時候又不需要認同

>認同是必要的嗎 還是因時 因地 因人而定



>認同在什麼(情況)下出現

>認同的出現本質有沒有問題



都是第一個層次的問題

基本上 一切的煩惱相 在第一個層次就被解決了




台長: 玄武
人氣(26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