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3-21 22:44:00| 人氣217|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教學上質與量的反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曾幾何時,我說過這樣的話:
〞既然社會人士都認為獨中華文很難,何不就此一推讓我們的課程更具水準些呢?”
當時的話,或許對〞水準〞一詞理解不一,凡事按自己的〞認為〞,按自己覺得就該讓學生在這階段懂這些東西,這是基礎的,必須的.....

近來常和學生分享:
〞我只能說,學問沒有絕對的客觀,絕對的客觀按我的理解已近乎真理。多大的客觀都有它的範圍,脫離這一範圍,它就是主觀了。無可質疑,很多時候對一事物的深入探索,都是在相反立場的刺激下進行的。學問也是在爭辯的過程中越挖越深。然而大部分人似乎都以為自己找到真理,總是厚己薄彼,說對方是錯的,說對方是不對的,說對方是胡言亂語的,不容對方質疑自己的觀點,難道他真的找到真理了嗎?似乎......〞

開始備課時,由於尚拿捏不到本地大專的程度,一心想學習效仿留台,留華教授們上課的方式,開著兩三頁紙的書單和必讀作品讓學生讀。直到自己真正踏入了這一扇門後,心里先是存在著一番掙扎,覺得有必要讓學生在這短暫的學習時間多掌握學東西,隨後又想三年課程,一學期十四週,皆兩小時,這可是多麼的不足,也坦白向自己大一的導生說:〞你們這三年所學的其實真的很少〞

原本排了一套現在看起來有點像魔鬼老師的課程,如今上了三個月的課,發覺之前的根本不可行,學生在課程緊迫下也忙得焦頭爛額,想要他們再多塞進一些東西是不可能的,即使塞進了沒消化,也是徒然的。每每被導生問起自己的大學生活,我總很陶醉地回到椰林大道,文學院,總圖與公館等地,道著自己踐下的足跡,和四年的大學生活中除了唸書以外尚有多餘時間參加社團活動,出外旅行,打工等等,學生也聽得頗為入神。

近來和學生分享著先秦諸子哲學,從周易的乾坤淺談到老莊的常變逍遙論,以及剛剛結束的名實之辯的公孫龍子,思緒涌起了海潮般的澎湃,借著自己的理解與學生研討,嘗試開拓彼此的”視界”。

名與實不定的改變,吾等常厚己薄彼總是在自己的前提下去思考他人的理解,兩者視域不同則鬧出爭辯,和氣還好,最怕是傷了和氣,這是否就稱上〞擇善固執〞呢?

若有所悟,近期來,我常向學生說到〞我們只選一篇文章好好談,慢慢談,重點是讓大家都能掌握,都能理解。〞這一番體悟,可謂是遲來的春天。

同樣地,以前在獨中任教時,總覺得獨中的華文當有些深度,當讓學生進來後更掌握更多的東西。當時似乎忽略了一點,什麼叫掌握,是剎那間得到,之後就忘了嗎?當時想著多讓學生讀些東西,至少在他腦里留下印象,以後再接觸同樣的知識,就有印象,慢慢就懂了?但多少學生心里能接受或意會到〞考試〞的範圍和我們生活接觸事物有關呢?

這幾天教著幾位以前就一直跟著我的中學生,他們囔著快考試了,注釋很多,有七十多個要背,但只出十個。我突然有感,有感於學生的無奈,有感於學生的疑惑。無奈的是七十來個生字新詞不知該如何進腦,疑惑的是為何要背?
我一一向學生解釋,更用了不少現實生活例子作了說明:

〞注釋要你們解釋,主要是除了會用也要懂得意思,假設有天外國人問你〞膾炙人口〞是什麼意思,你能單就造個句子讓他明白嗎?還是你得先解釋出該詞的意思再用例句補充呢?其實要背注釋,除了讓你們在回答過程懂得如何順暢地把表達用文字寫出來之餘,最重要是讓你們多掌握些詞匯,不管在作文還是在日常生活都可以有更多的詞匯用。〞

〞老師,哪為什麼要背七十多個這麼多,又不見得我們這七十多個詞都會用到,且這多今天背明天就忘了,哪記得起啊!〞

我能理解學生的心情,畢竟自己也曾為學生,心中總有許許多多的疑惑,我曾疑惑物理數學公式的來源,如何推算,用在什麼地方等等。結果老師給我的答案是〞記起來就是了,沒法和你解釋那麼多。〞基於這一個經驗,每次講課,我總會讓學生明白學習該課的目的。

去年有幸在母校代課,當時也向科組長反應初二的課程太多了,感覺學生都是囫圇吞棗,當中不乏有程度好的學生確掌握得很好,但大部分同學都放棄去背這幾十個(我算過有上百個)注釋,如此看來不但沒達到讓學生掌握知識,更讓他們對課程產生厭惡之心。組長曾跟我說,我們會再檢討的。今年這批學生恰好有人在初二,拿著課本哭喪著臉問我該如何讀,我也抱以同情的心,把自己經驗與方法一一告訴他,更出些簡單基本的習題讓他回答,試著建立他的自信心。自己的內心也盤旋著:

〞我們的教育,到底是要重質,還是重量呢?若果我們選出十來個較常用的詞匯,讓學生有範圍目標去掌握,會否更能達到效果呢?〞

這一點當然考慮到將養成學生有依賴心,投機取巧等問題。只是自己尚在摸索著,怎樣才達到一個真正的〞教育效果〞呢?

再說成語,老師們選出了每個月要學生掌握的數十個成語,其中的一些成語,個人覺得有真的沒有必要:初一的〞百家爭鳴〞,初二的〞福至心靈〞,高一的〞鳴呼哀哉〞......

或許我處於〞讓學生真正掌握好過于任其囫圇吞棗,模糊學習的角度〞對課程有不同的意見,當然,也有其他教學工作者持著不同的意見,反正大家總活在一切必存著相對的空間里。想要逃脫,似乎難囉!:)


心中的疑惑,我打算找組長分享分享交流交流......

台長: 閒人
人氣(217)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第二段的一席话,很有一番哲学味呢:P
课业对于学生,多是一种沉重的概念.我想,培养他们的兴趣还是在第一位,而在这一点,除了学科本身的吸引力外,老师就很重要了.所以,你就魅力与魄力并施,引领手下这班兵将,开出一片华文教学新局面吧^o^
2007-03-22 21:52:53
鹿貝子
學生要學的真的很多
近來常用逼的方式
要求學生讀
也發現
不讀的學生有了一定的量

上一篇回應很好
興趣
是關鍵

已是老生常談
何以遲遲無效

呵呵
讓自己跳出來
看看現實

還沒來得及看清楚
又被突如其來的各種新花樣
重重地扯了回來

連我自己
也人在江湖

在載浮載沉的當兒
把握機會
偷閒
2007-03-29 18:25:0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