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域》Re-Cycle
從台灣的《宅變》到香港擅於搞鬼的彭氏兄弟最新作品《鬼域》,華人「搞鬼」的技倆,絕對面臨了一個很大的瓶頸,那就是偽裝高概念的可能性。如果說好萊塢裝神弄鬼第一人奈沙馬蘭的劇本是貨真價實的高概念精品,那彭氏兄弟的劇本,毫無疑問從來就只是「假裝」高概念、對白索然無味、毫無內涵的劣質仿冒品。
要知道,高概念的故事可不是人人經營得起。智商太低的創作者,往往只會把好Idea糟蹋成一支腦殘的MV。劇本向來是彭氏兄弟的鬼片最弱的一環。基本上《鬼域》的故事又短又淺又免洗,大概跟《宅變》一樣花個30分鐘安插進《三更》拼盤,就很了不起了。這回《鬼域》花了那麼多錢做特效,也許在視覺上的確呈現出不遜於好萊塢的奇幻氣勢,也算上得了國際廳堂,問題是,都拍了那麼多片了,彭氏兄弟怎麼還是沒辦法用流暢的語氣把整部電影連貫起來,依舊充滿著他們前幾部作品那種很「卡」的橋段拼裝速成語法呢?
《鬼域》片如其名,基本上就是把彭氏兄弟過往《見鬼2》、《死亡寫真》的親情元素拿來資源回收(recycle),再順便向經典殭屍片《活死人之夜》致敬一下(致敬得毫無神采),然後也就差不多了。彭氏兄弟的劇本頂多只稱得上是「偽高概念」的膺品,他們的人文素養顯然無法這趟歡樂鬼域一日遊提供更深層次的描寫。於是,無論李心潔Vs李心潔(除了徐尋、定言,還有幾層李心潔?)的別有用心、莫名其妙故作姿態的莫測對白、缺乏骨肉濫用情感的老人與小孩、還是那些過時B級鬼片水準的因果救贖…,全都被淹沒在昂貴電腦特效所堆砌出來的歡樂奇觀中,白白放棄了讓《鬼域》成為一場在記憶、真實與虛構間多層次神遊的機會。
於是,我忽然想起了那部在遺失的片片記憶角落間遊走的《王牌冤家》,考夫曼以迷宮般繚繞方式,迂迴拼湊出一幅依稀的記憶拼圖,可不是高明又豐富動人許多?此外,《鬼域》還讓我想起了另一部同樣關於「遺棄」的英國電影《奇幻面具》(Mirror Mask)(台灣有發行DVD),人家才是貨真價實的豐富「異域」一日遊呀!無關視效好壞,無關成本大小,重點在於:該如何利用超現實異域與現實生活中的兩相對照,讓一日遊變得有深度,而且富有啟發性?《奇幻面具》也許不是《愛麗絲夢遊仙境》、《大魔域》之類的奇幻經典,但至少把少女渴望逃脫現狀的任性、苦悶與這段旅程歷經的成長、啟發緊密嵌合,於是故事尾聲的領悟,自然變得合理動人。只不過,我猜這是彭氏兄弟短期內仍無法理解的高深佛謁。
誠心建議彭氏兄弟,下回不妨找葉偉信或鄭保瑞等智商高一點的鬼才負責編寫劇本,他們兄弟倆還是專心經營畫面就好。
.《鬼鄰》Black Night
香港星皓影業推出的港日泰鬼拼盤《鬼鄰》(香港原片名為《黑夜》,三個段落分別是「鬼鄰」、「凶洞」及「亡記」),就跟一籮筐的日、韓低劣鬼片一樣,雖然技術層面的表現不差,卻缺乏更扣人心弦的一個中心主題。老實說,隨便從《三更》或《三更2》中抓出一段,都還比它們強。不過三段之中,由香港導演梁柏堅執導的《鬼鄰》這一段,仍勉強值得提一下。因為黃婉伶(中國妹)、郭品超(香港警察)、劉心悠(台灣歌手)三個角色間,愛恨糾纏以至香港警察與台灣歌手落得被看似柔弱無害的中國妹狠狠賣掉的悲慘結局,似乎隱隱夾帶著中(新介入者)、港(投機客)、台(過氣舊愛)三角關係的政治訊息,解讀起來還蠻有意思(或許真的是我想太多了)…。
.《詭絲》Silk
作品一向以故事概念取勝的蘇照彬,這回在《詭絲》裡繼續他在前幾個劇本(《愛情靈藥》、《雙瞳》、《三更之回家》)中對「愛」所帶來的能量的討論,把片中葉起東(張震)對母親的愧疚與逃避、對女友的忽略,把橋本(江口洋介)對死亡視作苦痛的解脫的態度,以及由鬼童牽引出的詭絲象徵的意義巧妙結合,也算是交出一張合格的成績單了。
雖然鬼母現身的姿勢太貞子化缺乏新意;雖然鬼童與母親互動的高潮戲缺乏了多一點情感上的衝擊力道;雖然電影開場時的拆彈戲與近收場時市區飛車追到地鐵的動作戲,調度與剪接不夠俐落不夠一氣呵成…,雖然有太多的雖然,暴露出台灣導演想走類型片還有好長一段路要努力,但多虧了黃岳泰與金培達這兩位專業人才音畫的雙向輔助,讓《詭絲》至少達到了類型片的基本要求,讓《詭絲》成為繼《雙瞳》之後,台灣唯一一部具有水準、拿得上檯面的類型電影(坦白說,自從2002年的《雙瞳》之後,台灣電影大概就只有《十七歲的天空》、《宅變》與《國士無雙》這三部,勉強能被歸類為類型片吧)。
因此《詭絲》的出現,讓我油然而生一股感動。因為《詭絲》裡兩個成年男角(葉起東、橋本)對死亡的各自看法與態度,恰好與鬼童鬼母的懸念如絲互為對照(儘管漏洞瑕疵不少),這樣多層次的豐富性,絕對比拼命堆砌花俏MV鏡頭來掩飾空洞情節的《宅變》紮實許多。雖然《詭絲》在劇情細節與合理性上仍有不少瑕疵(鬼母生前兩度掐兒子那段;徐熙媛飾演的蘇原那看似「別有深意」的恨意),故事收場時對詭絲與怨念、懸念及反重力之間的關連,在解釋也不夠精緻(幸好張震那段手機留言還不差),但蘇照彬中規中矩的努力真的看得到,總比一籮筐粗製濫造毫無邏輯的韓國鬼片(例如《鬼鈴》)有意思得多。
卡司部份,「反重力研究小組」的三位年輕成員在造型與演出上缺乏專業說服力(張鈞甯表現最差)是一大敗筆,幸好其他演員無論戲份多寡,表現都算不錯。尤其該表揚一下完全沒有對白的馬之秦,以及角色很容易被看作花瓶的林嘉欣,她們兩位恰好也負責了《詭絲》中情感最澎湃的兩場戲。當然也不該漏了和這兩位影后合演對手戲的張震,這幾年來進步神速的他,在片中的細膩詮釋,絕對是讓《詭絲》閃亮的光芒所在。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