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8-06 17:51:42| 人氣9,0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任性的代價 -- 關於《搖滾教室》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圖片說明~School of Rock成員
前排左起:Ned(編劇麥可懷特)、吉他手Zack、鼓手Freddy、樂團經理Summer;中排左起:Mr. S(傑克布萊克)、低音吉他手Katie、鍵盤手Lawrence;後排左起:校長(瓊安庫薩克)、Ned女友。


★任性的代價~關於《搖滾教室》
一直對《愛作愛作夢》The Dreamers一開場,美國來的青年馬修的一句台詞記憶猶新……所以,當我一走進Odeon影城才十多位觀眾的小放映廳裡,我直直走向第五排(第一排真的太前面了),總之,比起其他觀眾,一定是最前面的位置。因為,我是如此貪婪地想搶在其他觀眾之前,去聽去看去聞去嗅,在最先時光裡,感受電光幻影的魔力——就在光速飛梭般穿越後方座椅,回歸投影機之前。

我必須承認,自從十多年前看了彼得威爾的《春風化雨》Dead Poet Society後,我就成了「校園師生電影」的堅實信徒。從理察德瑞佛斯的《春風化雨1996》Mr. Holland’s Opus到梅莉史翠普的《心靈真愛》Music of the Heart,我總能從容不迫地在樂團成員(當然特別是小提琴手)身上投射近似的自我認同。類似的例子還很多,例如菲佛阿姨那部《危險遊戲》Dangerous Minds及木頭帥哥基諾李維的《追夢高手》Hard Ball,相較於前三部好戲,也許會被歸類為「拍壞了的作品」(《蒙娜麗莎的微笑》更別提了),我卻仍然願意臣服於這類電影營造出的希望願景之下,死忠地相信「人類因夢想而偉大」的真諦。

這類電影往往會有一個不情願、為時勢所逼而空降的老師,往往會有一班桀傲不馴的學生,那裡頭的頑劣份子就不用說了,一定會有充滿天分卻缺乏自信的可造之才,也會有「妙麗性格」的乖乖精明牌…如果再灑狗血一點,老師的上頭會安排一個食古不化的校長或主任,班級裡頭會有專門搞破壞打小報告的「抓耙仔」,外面要嘛有黑幫虎視眈眈,要嘛就是搞不清楚狀況的家長氣急敗壞來鬧場。

李察林克萊特最為影迷熟知、最受影評厚愛的作品,應該是浪漫至極,同時也為他拿下柏林影展最佳導演獎的《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另外,他走小眾實驗藝術風格的《甜蜜的強暴我》Tape及滔滔不絕辯論哲學人生的《夢醒人生》Waking Life也頗受肯定。但李察林克萊特顯然對校園電影,更是情有獨鍾,要不然他也不會在五年間拍出三部同中求異的青春校園片了(《懶蟲一族》Slacker、《年少輕狂》Dazed and Confused及《愛在黎明前》SubUrbia)。我看過的後兩片,尤其可視作喬治盧卡斯三十年前的校園經典《美國風情畫》American Graffiti的接棒之作。

當一向對校園文化的恣意奔放情有獨鍾的林克萊特,碰上有點胡鬧卻終究會在緊要關頭回歸保守的麥可懷特,再搭上老是嘈雜三八的傑克布萊克,會成就一部怎麼樣的校園電影?絮絮叨叨了那麼多,無非是想告訴大家,千萬不要把這部片當成是林克萊特的個人作品(特別要叮嚀那群中了《愛在黎明破曉時》浪漫蠱毒的迷歌迷姐們),千萬抽空去欣賞一下傑克布萊克在《失戀排行榜》的搶戲逗趣。還有,被《搖滾教室》感動得熱血沸騰後,千萬要記住,本篇文章的附圖左邊,那個頭髮微禿,身著白衫的溫和瘦子的姓名——麥可懷特Mike White。

麥可懷特曾經編寫過《橘郡男孩》Orange County,《橘郡男孩》的兩個主要角色,其一是湯姆漢克斯的兒子柯林漢克斯,另一位就是胖胖的搞笑天王傑克布萊克。這位身兼喜劇演員、搖滾樂手、詞曲創作人,同時主持過MTV電影獎的怪ㄎㄚ,之前較讓人印象深刻的演出,應該是《失戀排行榜》超搶戲的配角演出及掛頭牌主演的《情人眼裡出西施》吧。傑克總算逮到機會,和曾是鄰居的編劇奇才麥可懷特再度合作,這回不只一個編一個演,兩人一起為《搖滾教室》譜寫的同名主題曲,甚至被賭城影評人協會選為年度最佳電影原著歌曲呢。

《搖滾教室》在北美自2003年十月上映至今,已累積八千多萬美金的高票房,我想這個數字甚至還高過隨便抽選本片導演李察林克萊特幾部前作的票房總和再乘以十倍吧!老實說,《搖滾教室》的劇本還是稍嫌粗糙了些。Mr. S(傑克布萊克)在貴族小學鑼鼓喧天地「偷偷」組BAND,何以從來沒被其他教職員發現過?瓊安庫薩克這麼精彩的女演員,卻受限於戲份而落得頭重腳輕,也是可惜之處。至於麥可懷特親自下海飾演那位放棄搖滾夢,在女友脅迫下只好向現實投降的溫吞室友Ned,則是整部電影裡最缺乏發揮空間的角色,也許他不好意思幫自己寫太多場戲吧。那麼,《搖滾教室》不同於其他傳統「校園師生電影」的優點到底在哪裡?《搖滾教室》硬是催出我一滴寶貴淚珠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我想,是在於傑克布萊克在片中即使窮困潦倒、即使偷拐搶騙也要組BAND的那份天真、堅持,還有任性吧!事實上,《搖滾教室》的活潑幾乎讓我回憶起十多年前的兩集《修女也瘋狂》Sister Act。《修女也瘋狂》之所以在當年大為轟動,除了琥碧戈柏飾演的不入流三八歌手避居修道院打破僵化的種族、宗教等規範帶來的喜劇情境外,更在於她勇於挑戰、改造修女福音合唱團的一成不變的任性與熱情。這部份,讓第一集的《修女也瘋狂》有了「校園師生片」的雛形;到了第二集,就是變本加厲出櫃現出原形了。是的,我就是三八的「校園師生電影」,怎麼樣?琥碧換傑克,瑪姬史密斯改成瓊安庫薩克,修女合唱團變成School of Rock,這個奇異的小學生BAND成員包括:世故的樂團經理Summer(Miranda Cosgrove的表現真是太逗了)、華人鍵盤手Lawrence、有創作天分卻缺乏自信的吉他手Zack、頑皮的鼓手Freddy及低音吉他手Katie,還有以容易怯場的天籟美聲胖妞Tomiko為首的三名合音天使。我尤其喜歡麥可懷特不忘關照其他(大部分)沒音樂天分的孩子的那份體貼(大部分類型電影多把重點放在兩三個學生上,其餘的往往面目模糊),當那位Sissy Boy Billy為團員設計出「華麗」的絲質緊身舞台裝時,當其他幾個孩子煞有其事地各司其職,甚至連負責守門報告狀況的孩子都把這項任務看做是神聖的興趣,而非敷衍應付時,我幾乎感動得要尖叫了。

我知道Mr. S理所當然會受到學生的啟發(或感召),他開始聆聽其他團員的努力,開始懂得在適當的時刻退居幕後,讓真正有天分的人在鎂光燈下發光放熱。當台上的學生一正式演奏,台下滿腔憤怒的家長望著自己孩子臉上的執著神情,我相信他們跟《舞動人生》裡的小比利爸爸心裡想的是一樣的:萬一我的孩子是個天才怎麼辦?《心靈真愛》Music of the Heart片尾的高潮戲是一場師生合奏會,還請來帕爾曼等世界級大師共襄盛舉。但我一直相信,哪怕自己的孩子拉得荒腔走板,在台下父母親朋的耳中,那永遠會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旋律。有沒有得獎,還是重點嗎?張之亮曾經在不倫不類的《仙樂飄飄》裡做作地問過這個問題,他有空實在該看看《搖滾教室》,也許能領會出一個較好的答案。

剎那間,三年前在銀幕上親炙《成名在望》Almost Famous時翻騰的熱流,又滾燙地在我體內流動。「點支煙、放張唱片,你就會看見未來」,古典樂也好,Rock n’ Roll也罷,我們總有辦法在關於音樂或影像的隨便一個段落中,找到情感投射的出口,追憶那段屬於自己私密的、已逝的任性歲月。

台長: Ryan
人氣(9,06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寫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從《拳霸》側看泰國電影
此分類上一篇:電梯裡的《無間道》-- 關於文化想像(下)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