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2-19 21:33:00| 人氣1,31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好書分享~偷影子的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imageCA32OTHF03.jpg




名:偷影子的人

作者:馬克.李維Marc Levy

譯者:段韻靈

出版社:商周出

出版日期:20110830

 

 

內容簡介:

這本書整體而言:簡單而真摯。文句翻譯流暢、筆觸用字淺顯易懂,內容描寫的是周遭事件:學校生活、交朋友與愛情等,卻頗為吸引人。

故事中的主人翁,當他的影子與其他人影子重疊時,影子得以互相交換,且他也具有與影子對話的特異能力。藉此,他發現和自己相處的人的真實面,也更知道人性,所以他利用這個能力,幫助朋友解決困難、打開他人心結。

故事中描寫一個急著長大的小孩,在長大後一直追尋著小時候的足跡,最後他才發現該擁有愛情的機會沒把握住;能陪伴她母親的機會也沒把握住。最後他成為一名醫生,但埋藏在主角心靈角落中的小陰霾,總是讓自己陷入某種困境。對於母親的死,他無能為力;對於伊凡、馬格、呂克、身邊周遭的一切,他也是難以從憂傷中脫離、療癒。但是回憶排山倒海而來時,故事中的主角竟開始彌補他曾經錯失過的遺憾。

  

研讀心得分享與探討:

(一)讀過此書後,您覺得書中的「影子」是指真實的影子,還是另有其他的表徵和意涵存在?請分享您的想法。

我覺得影子是作者的防衛機制反應,因為他在現實生活中受到同學的欺凌及面對父母離異的壓力,於是選擇進入影子的世界,好似潛意識是逃避現實壓力的另一個出口。作者說:「影子是最真實的自我,也許連我都不瞭解我自己。」當他在現實世界中受挫時,他可以在影子世界中獲得補償,也因此他擁有更敏銳的觀察力,因為懂得安靜的人,可以聽到或看到更多訊息。因為作者可以透過偷影子來瞭解別人的想法,所以他在受到欺負時,可以用更包容的角度去理解對方的行為,也因為這樣的能力,使他在備受欺壓的童年裡,人格得以保持完整健康,而不致於扭曲產生仇恨報復的心態。

(二)故事中的主角曾被同儕欺負,藉著竊取他人影子,以得知別人內心的真實情性,他漸漸改變自己和他人的關係,卻不能把自己從父親因外遇而離開的傷痛中抽拔出來;他可以想辦法幫助呂克透由修課漸漸變成醫學院的學生,卻無法抽空去探視自己的母親;他可以請假去尋找可能已經不存在的克蕾兒,卻沒有去見見自己的母親?蘇菲原是他的朋友,後成為情人,後來又變成只是朋友,變成呂克的情人……,試選擇書中一個人物與主角互動的情節安排,以探就作者想傳達的深意為何?

    作者對兩位女主角-蘇菲及克蕾兒截然不同的感情態度令人好奇。作者喜歡蘇菲,卻又無法忘情於克蕾兒,在他心中,克蕾兒就像是個無法抺去的影子,深駐在他的內心,所以對於在真實世界中陪伴他的蘇菲,作者表現出的態度是「在暴風雨時緊抓的浮標,天氣一晴就鬆手」~引自蘇菲。

面對兩位深愛他的女主角,作者的態度也顯示出他性格上的特徵:感性、浪漫及理想主義。兩位女主角的形象也有很大的差異:克蕾兒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說話,她的形象是弱勢、需要人保護的;而蘇菲獨立自主的女強人形象則是完全不同的典型。理性的蘇菲終究敵不過感性的作者心中早已存在的影子,最後蘇菲毅然選擇退出(完全符合她的形象),而作者也堅持追尋克蕾兒,最終雖然找到了,故事也畫下句點,但我好奇的是,現實生活中的克蕾兒已不再弱勢,他和作者之間,基於一次浪漫邂逅的愛情,是否真能長久維持呢?

 

(三)頁129開始敘述一個小男孩病童和他的兔子的故事,因為主角偷了他的影子才知道他心中的秘密,只可惜最後小男孩還是沒有挺過去。若就醫學角度來看待這整個事件,您認為這個情節的鋪陳,目的何在?

 

我覺得作者在凸顯現代人崇拜「專業」的迷思,事實上,過度強調專業的結果,可能助長了另一種「專業矛盾」的文化。以醫院為例,以前的醫生没有許多科技設備可使用,講究的是「望、聞、問、切」的基本功,現在呢?大家共有的看診經驗是:醫生正眼瞧你的時間最多不會超過三分鐘,更多時間是盯著電腦螢幕看著各種儀器提供的檢查數據。醫生捨棄觀察眼前病人的機會,轉而相信機器產生的數據,這豈不是一種專業矛盾?醫病關係變得冷漠,使小男孩的心病變得無藥可治,心理醫師和精神醫師豈不專業嗎?為何小男孩最後仍舊撒手人寰,或許作者正是藉由這段情節來提醒讀者:醫學非萬能,現代醫學過度專業分工化的結果,使小男孩成了醫院「制度殺人」的犠牲品。

 

〈四〉103頁第3行,「我們過去從未如此親近過。我們的影子在碼頭上相觸,我害怕,退了一步。克蕾兒不明白我的舉動,悠悠的看著我,我從她眼中看出了憂傷,接著她就跑開了。」這一段是描寫主角不想偷走克蕾兒的影子,而造成更大的誤會。

1)假如你有能力偷走朋友的影子和影子,讀透對方的想法或是看顧他/她的心情,你會和書中主角做一樣的選擇嗎?原因理由為何?

 

不會。如果主角真的深愛克蕾兒,為什麼要害怕知道她的想法呢?如果克蕾兒是個好人,那麼她的影子又怎會急於想離開主人,或是輕易被偷走呢?如果作者因為有了克蕾兒的影子,而能更瞭解她的想法,那麼因為深愛她的緣故,他可以跨越語言的隔閡,更貼近克蕾兒的心,更包容她的一切,如果他們都是正直善良的人,知道彼此的想法並不會互相衝突,相反的,應該會更加契合吧!

 

2)頁593行寫道:「預知深愛的人的未來,其實並不一定快樂。」您對這句話的看法為何?若你有預知的能力,你最想做什麼?你會想預知自己的未來或是你最愛的人的未來或是會發生的不幸嗎?為什麼?

 

我覺得並不是如此。作者認為好友呂克雖然有自然科學方面的學習天分,但因為家庭經濟不允許,而無法成為一位醫生,只能繼承家業,成為一位麵包師傅。作者如此預測呂克的未來,並為此覺得不快樂,因為當醫生比當麵包師傅更有成就。但這只是作者的想法,是以世界的價值觀去定義職業的成就高低,「醫生=成功,麵包師傅=失敗」,然而呂克的想法是什麼呢?他的人格特質、他的興趣、他所看重的除了收入之外的重要價值是什麼呢?或許呂克更適合當一位麵包師傅也說不定。

 

如果我有預知能力,我可以預知我的學生將來會從事什麼職業,那麼我會從現在開始告訴他(她):考試的成績不代表一切,發現自己的興趣最重要。興趣和熱情才是決定未來工作價值的要件。一個人的價值不是取決於他所從事的職業收入高低,一個冷漠的醫生和一個熱情的麵包師傅帶給顧客的價值,何者較高?世界所定義的成功或許是找到一條人人稱羨的道路,但我認為真正的成功應是找到一條最適合自己的道路。我不會因為能預知他人的未來,而用自己的價值觀為他感到婉惜,相反地,我會提醒他要「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審慎做選擇後,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很多人不快樂的原因是放大了「別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事物,反過來就輕看了「自己有、而別人没有」的一切。如果我有預知能力,我會善用這個能力去幫助身邊的人做好心理調適及準備,擁抱更多真實的快樂。

台長: 星空之下
人氣(1,31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好書分享 |
此分類下一篇:好書分享~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
此分類上一篇:好書分享~潛規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