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0-01 13:01:51| 人氣58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好書分享~駱駝移動圖書館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書名:駱駝移動圖書館

作者:瑪夏.漢彌頓(Masha Hamilton)   

譯者:嚴立楷

出版社:木馬文化(2011               

內容簡介:

  故事描述紐約女圖書館員費歐娜在因緣際會之下,到非洲肯亞跟著駱駝移動圖書館巡迴服務。沒想到其中一個小村米迪迪瑪竟然有個傷疤男孩不肯歸還圖書,引發了軒然大波,因為只要有人沒還書或書籍損毀,駱駝移動圖書館將不再提供該村書籍借閱。費歐娜為了讓傷疤男孩還書,與當地居民有了更多的接觸,也在文化衝擊中有了新的想法。作者瑪夏.漢彌頓巧妙地運用多重視角來呈現這個故事:熱血的女圖書館員、極力倡導閱讀識字的鄉村教師、反對閱讀的教師妻子、渴望藉由知識遠離村子的少女、藏書的男孩,以及村中捍衛傳統的長老……等等,構成一幅精采的非洲人物誌。

 

心得分享與探討:

(一)全書分為六部,各部之間以「蚊子」作為引言。如第一部寫道:「蚊子的一生,也許朝生暮死,也許難逃殘酷慘烈的死亡。可是,在牠們短暫的生命中,沒有任何事物,可以阻擋牠們追求兩項強烈的渴望:吸人血、繁殖。」透過這樣的引言,緊扣第一部中的人物,那如同蚊子般強烈但各自不同的渴望。而另外幾部的引言與書中人物的角色關聯又是如何?請試著分享其中一部吧!

 

第三部的引言如下:『你不得不佩服那些小傢伙,牠們咬了最早的穴居人類的腳踝,甚至狂飲恐龍的血,這使得牠們比大部分昆蟲高一等,牠們的生命的確有些價值,直到牠們被壓扁的那一瞬間。』

我覺得作者用「蚊子」的意象,使讀者更能掌握本書的主角~米迪迪瑪人,他們是一個很小的族群,没有固定居所,遺世獨立地生活在條件極為惡劣的肯亞沙漠裡,在世人眼中,他們看起來毫不起眼,極少有人知道這個族群的存在,也許也不太有人關心他們是否存在,因為在講究效率的文明世界裡,米迪迪瑪人的存在或消失似乎是無關緊要的。認識這個族群後,又不得不佩服起他們。因為在最惡劣的環境裡,米迪迪瑪人以其強韌的生命力、憑藉最古老的求生本能,延續著族群的命脈(蚊子也是)。但是他們還能延續多久?大自然環境的變化,沙漠中的水源地逐漸消失,終有一天,這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勢必也會歸於無有,當他們即將消失時,或許世人才會開始關注到他們存在的價值。極少有人會歌頌蚊子~這類人們熟悉又鄙視的生物,作者卻精心收集了昆蟲學家的另類觀點,做為本書各章的引言,或許作者希望讀者能夠打破對非洲少數民族的刻板印象,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米迪迪瑪人。

 

(二)駱駝移動圖書館來了,產生了豹子跳躍似的變化,一個真正的學校也於焉展開。書,是一處安頓人類情感的莫名湧動的地方,從感恩活著,到挫折於生命的艱辛,這種種情緒都在這裡安頓。書,也是一種需求的表達,表達他必須脫逸狹隘的自我,融入「百足太一」,太陽的光線裡。書中人物對於書的渴望與感受還有那些?並請分享您與書的情感是如何?

 

書中不同的人物,對書有不同的需求及感受,也說明了駱駝圖書館帶給米迪迪瑪人的衝擊:

1.對米迪迪瑪部落的長老們而言,來自文明世界的書是被惡靈附身,會摧毀米迪迪瑪文化的邪惡之物,閱讀書的下場就是:男孩會去掃街賺錢,女孩會去阻街賺錢,他們會心靈空虛地被轄制在文明世界裡,再也不能自由自在地流浪。(頁124

2.對來自文明世界的費歐娜而言,書是幫助米迪迪瑪人接觸現代世界的媒介,没有書,米迪迪瑪無法受教育,更不會有未來。(頁132

3.對瞭解米迪迪瑪人的阿巴西先生而言,費歐娜帶來的書是英語或史瓦希語,不是米迪迪瑪當地的語言,這樣的書跟他們的生活無關,甚至會讓他們對自己的生活感到羞恥。(頁134

4.對米迪迪瑪人若喜兒而言,來自文明世界的書都太蠢了,例如食譜,根本是在教人浪費食物,對米迪迪瑪人而言,玉米加駱駝血放在火堆上烤一烤就是大餐,何必花費許多時間及材料去做一道菜。(頁64

5.對米迪迪瑪人卡妮卡而言,她想閱讀一本海洋的書,她想要閱讀那些或者依附岩石,或者從海草中浮現的生物,她想閱讀把東西帶來又帶去潮流。(頁284)一位土生土長的米迪迪瑪人不曾見過海,因此卡妮卡只能透過閱讀來滿足對海的想像。

對我而言,我所閱讀的書是我熟悉的語言,取材自我所認識的世界,因此書本對我而言是可愛的,也是我與米迪迪瑪人對書本的感受大不同之因。

 

 

(三)p.132你知道嗎?」她說:「不用說你當然知道,識字可以增加收入。」阿巴希先生的眉毛聳了起來:「在灌木叢裡?」「還有無形的好處。譬如說,提高自我的價值。」「你們美國人,」他的語調既惱怒又縱容,說:「不屈不撓,相信你們有能力、有權力,去改變別人的歷史進程。」「可是,阿先生,米迪迪瑪的人民,使我再度感覺到自己的工作有價值。他們應該得到機會。而我可以幫助他們。沒有教育,沒有接觸現代世界,他們沒有未來。」「他們當然有未來。」

另外,阿巴希先生於書中(p.304)有段話:「這些人過著艱困的生活,遵循古老的價值觀,而且以此為榮。他們已經發展出應付乾旱和死亡的哲學。當我們從外界而來,要他們學習讀書,那些書,實際上寫的是很不一樣的地方,關心很不一樣的事情,這個時候,我們使他們無所適從,甚至可能漸漸摧殘他們。他們的年輕人比誰都聰明靈敏,他們的老人更有智慧,比較起來,我們識字的定居社會,反而缺少一種靈活的應變能力,究竟是誰應當教導誰?」閱讀(教育)會帶來「改變」,我想這也是作者想要倡導的,但動機何在?這些改變對古老民族來說真的需要嗎?好嗎?應該繼續在非洲推廣閱讀嗎?或者不應該?該怎麼做才是所謂的「好」呢?請分享您閱讀此書後的想法!

 

Maslow的需求階層論來說,求知、求美及自我實現的需求必須等待生理、安全需求獲得滿足後才會衍生。對米迪迪瑪人而言,在基本需求未達滿足以前,想用推廣閱讀的方法來幫助他們提高自我的價值,其實只是一廂情願式的熱血罷了。更何況費歐娜所帶來的書不論是文字或内容皆非米迪迪瑪人熟悉的,這樣的書能夠引起他們的閱讀興趣嗎?更別說提升自我價值之類的目的。

要在非洲的米迪迪瑪部落推廣閱讀,首先應該幫助他們改善生活條件,接著發展自己的文字,從認同自身的文化出發,再去認識世界的文化;其次駱駝圖書館應該提供與米迪迪瑪人生活相關的書,至少是他們感興趣的書,要讓他們認識米迪迪瑪部落外的世界,進而嘗試改變,融入世界,這些都必須透過有目的,有方向的閱讀,才有可能達成。我想到早期許多西方基督教傳教士進入中國少數民族地區時,幾乎都選擇長期居住在當地,他們先學會當地人的語言,接著運用自身的專業改善當地的醫療、教育或衛生環境,又或者是幫助他們建立自己的文字系統,接著引進、翻譯西方經典,或是成立學校,教導當地人學習能與外面世界溝通的語言,如此循序漸進,長期下來才有可能改變一個族群的未來命運。因此我認為費歐娜單純想以駱駝圖書館來推廣閱讀,並且許了米迪迪瑪人一個未來,這樣的想法似乎太樂觀、也太自以為是了。

 

 

 

 

 

台長: 星空之下
人氣(58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好書分享 |
此分類下一篇:好書分享~風鳥皮諾查
此分類上一篇:好書分享~老師,你會不會回來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