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并』為字根衍生的字
※并:(一)ㄅㄧㄥˋ(動詞)1.合。通「併」。
※幷:【并】之異體字。
文選˙曹冏˙六代論:「自此之後,轉相攻伐,吳并於越,晉分為三魯,滅於楚,鄭兼於韓。」
2.兼有。
文選˙陸機˙謝平原內史表:「非臣毀宗,夷族所能上報,喜懼參并,悲慚哽結。」
文選˙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序:「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并。」
(副詞)3.一齊。通「並」。
戰國策˙燕策二:「(蚌、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
文選˙左思˙吳都賦:「蓋象琴筑并奏,笙竽俱唱。」
4.用於否定詞之前,以加強否定語氣,帶有反駁的意味。通「並」。
如:「你以為他笨,我并不認為如此。」
(連接詞)5.而且。通「並」。如:「我支持這項決定,并加以宣導。」
(二)ㄅㄧㄥ:6.見「并州」條。
○并州:ㄅㄧㄥ ㄓㄡ地名。古十二州之一。虞舜以今河北省的舊正定﹑保定及山西的舊太原、大同等府為并州,周制同虞。漢以今山西省及陝西的舊延安、榆林等府地為并州,北朝至唐則專以今山西省舊太原府為并州。
7.大陸地區山西省太原市的別稱。
※併:ㄅㄧㄥˋ找到39則。
(動詞)1.合在一起。如:「合併」、「歸併」。
史記˙卷五˙秦本紀:「周室微,諸侯力政,爭相併。」
儒林外史˙第三十三回:「杜少卿在家又住了半年多,銀子用的差不多了,思量把自己住的房子併與本家,要到南京去住。」
2.排除。通「摒」。
管子˙霸形:「於是伐鐘磬之縣,併歌舞之樂,宮中虛無人。」
荀子˙彊國:「併己之私欲必以道。」楊倞˙注:「併讀曰屏,棄也。屏棄私欲遵達公義也。」
3.拚命。
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飛曰:『你背了兄長,降了曹操,封侯賜爵。今又來賺我!我今與你併個死活!』」
西遊記˙第五十八回:「兩人比併真假,打至南海,又打到天宮。」
(副詞)4.一齊。通「並」。
漢書˙卷四十八˙賈誼傳:「天下殽亂,高皇帝與諸公併起,非有仄室之勢以豫席之也。」宋˙陳與義˙中牟道中詩二首之二:「如何得與涼風約,不共塵沙一併來。」
※庰: (一) ㄅㄧㄥˋ (二)ㄅㄧㄥˇ
(一)ㄅㄧㄥˋ
1.藏。廣雅.釋詁:「庰,藏也。」
2.薄,玉篇.19.部:「庰,薄也。」
3.覆蓋。集韻.上聲.靜韻:「庰,覆也。」
(二)ㄅㄧㄥˇ
4.隱蔽之處。說文解字:「庰,蔽也。」
5.廁。廣雅.釋宮:「庰,廁也。」
※鮩:ㄅㄧㄥˋ白魚。見玉篇.魚部。
※餅:ㄅㄧㄥˇ(名詞)找到78則。
1.用米粉或麵粉做成扁圓形的食品。如:「月餅」、「燒餅」、「蔥油餅」。
漢書˙卷八˙宣帝紀:「每買餅,所從買家輒大讎,亦以是自怪。」
2.扁圓形如餅的東西。如:「柿餅」、「鐵餅」。
※鉼:ㄅㄧㄥˇ(名詞)金鈑,餅狀的金屬板。
爾雅˙釋器:「鉼金謂之鈑」。
明˙張自烈˙正字通˙金部:「鉼,傾金銀形似餅者。」
※絣:ㄅㄥ(名詞)1.古代氐人以不同顏色絲線混織成的布匹。
說文解字:「絣,氐人殊縷布也。」
(動詞)2.編織。如:「絣繡」。
明˙袁宏道˙舒大家誌石銘:「朝絣暮織,為余叔督家政,甚勤苦。」
3.延續。
後漢書˙卷四十˙班彪傳下:「將絣萬嗣,煬洪暉,奮景炎,扇遺風,播芳烈。」
4.纏、綑。
水滸傳˙第二十回:「身穿一領黑綠羅襖,下面腿絣護膝。」
喻世明言˙卷十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罪人入獄,教獄子絣在廊上。」
○絣扒:ㄅㄥ ㄅㄚ剝去衣服,以繩子捆綁。亦作「繃扒」。
○絣扒吊拷:ㄅㄥ ㄅㄚ ㄉㄧㄠˋ ㄎㄠˇ剝去衣服,以繩索捆綁,吊起來拷打。=繃扒吊拷。
○吊拷絣把:ㄉㄧㄠˋ ㄎㄠˇ ㄅㄥ ㄅㄚˇ以繩索綑緊,剝去衣服,吊起來拷打。
董西廂˙卷八:「有刑罰徒流絞斬,帤拷絣把。」=繃扒吊拷。
※迸:(一)ㄅㄥˋ找到19則。(動詞)
1.散走。
後漢書˙卷三十二˙樊宏傳:「時飢荒之餘,人庶流迸,家戶且盡。」
2.向外四散。
唐˙白居易˙琵琶行:「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紅樓夢˙第四十七回:「滿眼金星亂迸,身不由己,便倒下了。」
3.裂開。如:「水桶迸了一道縫兒。」
儒林外史˙第五十一回:「只聽格喳的一聲,那來棍迸為六段。」
4.湧出。
文選˙潘岳˙寡婦賦:「口嗚咽以失聲兮,淚橫迸而霑衣。」
(二)ㄅㄧㄥˇ(動詞)5.驅逐、排除。通「屏」。
禮記˙大學:「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鄭玄˙注:「皇云:『迸,猶屏也。』」
※跰: (一)ㄅㄥˋ (二) ㄆㄧㄢˊ
(一)ㄅㄥˋ1.散走,通作「迸」。
集韻.去聲.諍韻:「迸,說文:『散走也。』或從足。」
2.跰跰:奔走貌。
漢.揚雄.太玄經.卷四.逃卦:「利逃跰跰,盜德嬰城。」范望.注:「家性為逃,九為其終,終始逃遁,故跰跰也。」
(二)ㄆㄧㄢˊ並足站立貌。
集韻.上聲.靜韻:「跰,並足立貌。」
○跰(足+鲜):行步蹣跚,走路不穩的樣子。或作「跰躚」。
集韻.平聲.仙韻:「躚,跰躚」。集韻.平聲.仙韻:「躚,跰躚,猶蹣跚也。或省,亦作(足+鲜)。」
莊子.大宗師:「俄而子輿有……跰(足+鲜)而鑑於井。」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十六.莊子音義引司馬彪云:「病不能行,故(足+鲜)跰也。」
※硑:ㄆㄥ【砰】之異體字。
1.形容重物落地或撞擊的巨大聲響。如:「他生氣的砰的一聲關上門。」
2.形容槍枝發射的聲音。如:「砰的一聲,他被射中了。
※拼:ㄆㄧㄣ找到36則。
(動詞)1.將零星的事物綴合,使相連屬。如:「拼版」、「拼圖」、「東拼西湊」。
○東拼西湊:ㄉㄨㄥ ㄆㄧㄣ ㄒㄧ ㄘㄡˋ把零零星星的東西湊在一起。比喻到處張羅。或作「東補西湊」。
紅樓夢˙第八回:「為兒子的終身大事,說不得東拼西湊的,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兩贄見禮,親身帶了秦鐘,來代儒家拜見了。」
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八回:「當他在半路上,早已東拼西湊,湊得三千銀子,專為監中打點之用。」
2.豁出去。如:「拼死」、「拼到底」。
(辨似詞)
此字本無「豁出去」的意思。因與「拚」(ㄆㄢˋ)形近而混,「拚命」遂亦誤作「拼命」,音也改為ㄆㄧㄣ。
今雖已誤用成俗,但為免音之誤讀,「拚命」宜音ㄆㄢˋ。見「拚」條。
※姘:ㄆㄧㄣ(動詞)
1.男女未經法定手續而私自發生性行為。如:「他最近姘上了個娼婦,整夜不歸。」
廣韻˙平聲˙耕韻:「蒼頡篇曰:『男女私合曰姘。』」
(形容詞)2.與人私合的。如:「姘夫」、「姘婦」。
○姘居:ㄆㄧㄣ ㄐㄩ 非夫妻關係而發生性關係,並共同生活,通常有鄙視的意思。如:「他們才姘居三個月,就風波不斷。」
○姘頭:ㄆㄧㄣ ㄊㄡˊ私相結合的男女任何一方。
文明小史˙第二十六回;「可巧有兩個流氓,帶了姘頭來看熱鬧。」
海上花列傳˙第三回:「善卿挨近雙珠悄問道:『阿金有幾花姘頭嘎?』」
○姘識:ㄆㄧㄣ ㄕˋ非夫妻男女發生不正常的關係。如:「男女姘識容易造成社會問題。」
○姘出去:ㄆㄧㄣ ㄔㄨ ㄑㄩˋ買賣性的婚姻,表面上是婚嫁,而私下卻先講好價錢,因此女方嫁過去之後地位並不高,甚至被當為奴僕。如:「至不濟,把個女兒姘出去,也好得幾個錢使。」
○軋姘頭:ㄍㄚˊ ㄆㄧㄣ ˙ㄊㄡ亂搞男女關係。
文明小史˙第十六回:「剛才這個女人,名字叫做廣東阿二,十三、四歲上,曾在學堂裡讀過一年的外國書,不曉得怎麼到了十七、八歲上,竟而改變了脾氣,專門軋姘頭、弔膀子。」
※腁:ㄆㄧㄢˊ【胼】之異體字。
(名詞)1.手上因勞動摩擦而形成的厚繭。如:「胼胝」。
唐.皮日休.魯望昨以五百言見貽因成一千言詩:「苟無切玉刀,難除指上胼。」
(動詞)2.手上因勞動摩擦致使皮膚形成厚繭。
唐.王建.去婦詩:「新婦去年胼手足,衣不暇縫蠶廢簇。」
宋.洪咨夔.漩口詩:「兩犍力不齊,手胼後者鞭。」
○胼胝:ㄆㄧㄢˊ ㄓ 手腳因長期勞動摩擦而生的厚繭。
荀子˙子道:「有人於此,夙興夜寐,耕耘樹藝,手足胼胝,以養其親,然而無孝之名,何也?」
列子˙楊朱:「子產不字,過門不入,身體偏枯,手足胼胝。」
○胼胚種:ㄆㄧㄢˊ ㄆㄟ ㄓㄨㄥˇ表皮因受到連續刺激,而產生局部角質肥厚的情形。最常發生在手掌和腳底,大多能自然消失,也可用電燒﹑手術切除等治療。
○手足胼胝:ㄕㄡˇ ㄗㄨˊ ㄆㄧㄢˊ ㄓ手掌和腳底長滿厚繭。形容極為辛勞勤苦。=手足重繭。亦作「手胼足胝」。
荀子˙子道:「夙興夜寐,耕耘樹藝,手足胼胝,以養其親。」
唐˙牛僧孺˙辨私論:「昔大禹之手足胼胝,是公其身于治水也。」
○手胼足胝:ㄕㄡˇ ㄆㄧㄢˊ ㄗㄨˊ ㄓ手掌和腳底長滿厚繭。形容操勞勤苦。=手足胼胝。
封神演義˙第二十三回:「我等雖肝腦塗地,手胼足胝,亦所甘心。」
醒世姻緣傳˙第二十四回:「只是太平豐盛的時候,人雖是手胼足胝,他心裡快活,外面便不覺辛苦。」
○胼手胝足:ㄆㄧㄢˊ ㄕㄡˇ ㄓ ㄗㄨˊ手掌腳底因勞動過度,皮膚久受摩擦而產生厚繭。形容極為辛勞。如:「他們胼手胝足開墾出這一大片土地。」
宋˙葉適˙謝除寶謨閣直學士提舉鳳翔府上清大平宮表:「臣力耕朽壤,勤鑿枯泉,空有胼手胝足之勞,曾無曝背食芹之獻。」
※駢:ㄆㄧㄢˊ找到26則。
(動詞)1.兩馬並駕一車。
說文解字:「駢,駕二馬也。」
2.兩匹馬並行。
唐˙薛濤˙送鄭眉州詩:「雙旌千騎駢東陌,獨有羅敷望上頭。」
3.兩物並列。
宋˙曹勛˙出入塞詩˙序:「聞南使過,駢肩引頸,氣哽不得語。」
○駢肩:ㄆㄧㄢˊ ㄐㄧㄢ肩膀與肩膀相互連接。形容人數眾多。
宋˙歐陽修˙相州書錦堂記:「一旦高車駟馬,旗旄導前,而騎卒擁後,夾道之人相與駢肩累跡,瞻望咨嗟。」
唐˙舒元輿˙牡丹賦:「弄彩呈妍,壓景駢肩。」
(形容詞)4.兩物相連的。如:「駢拇枝指」。
○駢拇枝指:ㄆㄧㄢˊ ㄇㄨˇ ㄑㄧˊ ㄓˇ比喻多餘而不必要的東西。駢拇,腳的拇指跟第二指連成一指。枝指,手的拇指旁多生一指成六指。
莊子˙駢拇:「駢拇枝指,出乎性哉!」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鎔裁:「駢拇枝指,由侈於性,附贅懸疣,實侈於形。」
5.有對偶的。如:「駢句」。
唐˙柳宗元˙乞巧文:「駢四儷六,錦心繡口。」
(副詞)6.齊併的。
唐˙韓愈˙雜說:「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千,駢死於槽櫪間,不以千里稱。」
7.表示並聯的性質狀態。
唐˙柳宗元˙游黃溪記:「祠之上兩山牆立,如丹碧之華葉駢植。」
(名詞)8.地名。春秋時齊邑,故地約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臨朐縣。
9.文體名。講究句式整齊、對仗工整、辭藻華麗的文體。如:「駢文」、「駢體文」。
10.姓。如春秋時齊有駢邑。
※賆:ㄆㄧㄢˊ益、增加。見玉篇.貝部。
※骿:ㄆㄧㄢˊ(名詞)1.肋骨並連成一片。
說文解字:「骿,並脅也。」
國語˙晉語四:「聞其骿脅,欲觀其狀。」
2.手掌腳底所生的繭。通「胼」。如:「骿胝」。
※聠:ㄆㄧㄥ耳閉。見玉篇.耳部。
※頩:ㄆㄧㄥ(形容詞)1.生氣變臉色的樣子。
文選˙宋玉˙神女賦:「頩薄怒以自恃兮,曾不可乎犯干。」李善˙注:「方言曰:『頩,怒色青貌。』」
宋˙蘇軾˙紅梅詩三首之三:「丹鼎奪胎那是寶,玉人頩頰更多姿。」
2.美好的樣子。
楚辭˙屈原˙遠遊:「玉色頩以晚顏兮,精醇粹而始壯。」
宋˙趙令畤˙菩薩蠻˙春風試手先梅蕊詞:「春風試手先梅蕊,頩姿冷豔明沙水。」
※艵:ㄆㄧㄥ(又音)ㄆㄧㄥˊ1.青白色。
說文解字:「艵,縹色也。」段玉裁˙注:「縹者,帛青白色也。」
2.美好的樣子。通「頩」。
說文解字˙艵字˙段玉裁˙注:「玉篇引楚辭:『玉色艵以晚顏。』今遠遊作『頩』,『頩』與『艵』同也。……遠遊:『玉色艵以晚顏。』謂光澤鮮好。」
※瓶:ㄆㄧㄥˊ找到57則。(名詞)
1.古代指比缶小的取水或裝食物的容器。
詩經˙小雅˙蓼莪:「瓶之罄矣,惟罍之恥。」
唐˙白居易˙琵琶行:「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2.泛指頸長、腹大的容器。可裝水、酒或其他液體。一般為瓷或玻璃製品。如:「花瓶」、「酒瓶」。
宋˙許棐˙泥孩兒詩:「雙罩紅紗廚,嬌立瓶花底。」
3.量詞。計算瓶裝物的單位。如:「一瓶紹興酒」、「兩瓶啤酒」。
4.姓。如漢代有瓶丘聚。
※洴:ㄆㄧㄥˊ(動詞)見「洴澼絖」條。
(狀聲詞)形容水聲或鑼鼓聲。如:「洴淜」。
明˙徐霖˙繡襦記˙第三十一齣:「洴洴澎澎,叮叮咚咚,打著鐃鈸,持齋把素念彌陀。」
○洴澼絖:ㄆㄧㄥˊ ㄆㄧˋ ㄎㄨㄤˋ指在水中漂洗棉絮。澼,漂洗。絖,較纖細的棉絮。
莊子˙逍遙遊:「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
○洴澼藥:ㄆㄧㄥˊ ㄆㄧˋ ㄧㄠˋ利於漂洗綿絮而不使手凍傷的藥。」亦稱為「不龜手藥」、「不龜藥」。
清˙黃遵憲˙己亥續懷人詩:「龜手正需洴澼藥,語君珍重百金方。」
※郱:ㄆㄧㄥˊ1.地名。春秋時,紀國之地,後入齊。在今山東省臨朐縣東南。
2.姓。
明.陳士元.姓觿.卷四.郱引姓考云:「紀大夫食采於郱,因氏。」
※帲:ㄆㄧㄥˊ【帡】之異體字。
1.覆蓋。集韻.平聲.青韻:「帡,覆蓋也。」
清.洪昇.長生殿.第三十七齣:「更斷魂落魄蒙帡覆。」
2.帳幔、帷幕。如:「帡幪」、「帡幃」。
※鵧:ㄆㄧㄥˊ見「鵧鷑」條。
○鵧鷑:ㄆㄧㄥˊ ㄌㄧˋ小黑鳥。
爾雅˙釋鳥˙邢昺˙疏:「鷑鳩,一名鵧鷑。」
※屏:(一) ㄆㄧㄥˊ找到68則。
※屛:【屏】之異體字。
(名詞)1.當門的小牆。即照壁。
爾雅˙釋宮:「屏謂之樹。」郭璞˙注:「小牆當門中。」
淮南子˙時則:「授車以級,皆正設于屏外。」高誘˙注:「屏,樹垣也。」
2.泛指像牆的遮蔽物。
詩經˙小雅˙桑扈:「君子樂胥,萬邦之屏。」
唐˙白居易˙冷泉亭記:「山樹為蓋,巖石為屏。」
3.屏風。如:「素屏一張」。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北窗作琉璃屏,實密似疏。」
4.字畫裱成的條幅,通常以四幅或八幅為一組。如:「畫屏」、「字屏」。
老殘遊記˙第九回:「抬頭看見北牆上掛著四輻大屏,草書寫得龍飛鳳舞。」
(動詞)5.保護、做為屏障。
國語˙齊語:「君有此士也三萬人,以方行於天下,以誅無道,以屏周室,天下大國之君莫之能禦。」
唐˙元稹˙贈鄭餘慶太保制:「而今而後,誰其屏余?」
6.隱瞞、蒙蔽。
呂氏春秋˙慎行論˙慎行:「亡夫太子建,殺連尹奢,屏王之耳目。」
(二)ㄅㄧㄥˇ(動詞)7.排除。
論語˙堯曰:「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正采耀乎朱藍,間色屏於紅紫。」
8.斥退。
戰國策˙秦策三:「秦王屏左右,宮中虛無人。」
史記˙卷七十七˙魏公子傳:「侯生乃屏人閒語曰:『嬴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
9.退避、隱藏。如:「屏居」、「屏跡」。
宋˙王安石˙答孫莘老書:「丘園自屏,煩公遠屈,衰疾不獲奉迓。」
10.停止、壓制。如:「屏住呼吸」、「屏息靜觀」。
論語˙鄉黨:「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
11.放逐。
禮記˙王制:「屏之四方,唯其所之。」
宋˙蘇軾˙答王莊叔二首之一:「某罪廢遠屏,有玷知識。」
(三)ㄅㄧㄥ見「屏營」條。
○屏營:ㄅㄧㄥ ㄧㄥˊ惶恐。
國語˙吳語:「王親獨行,屏營仿偟於山林之中,三日乃見其涓人疇。」
文選˙李陵˙與蘇武詩三首之一:「屏營衢路側,執手野踟躕。」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