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4-02 02:54:54| 人氣71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學佛憶往(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學佛憶往(一)  部分相關人物、道場有網路連結,請自行點按讀取    作者:度凡

    古德常云:「若將死字掛心頭,則道業可成。」凡夫所發的道心,大多是所謂「露水道心」,陽光一出來立刻消失無蹤;在講堂坐著聽經,在大殿念佛,好像有點道心,到街上轉一下,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一擺在面前,道心就沒有了,這怎麼能成就?所以生死凡夫常常需要無常、逆境在後面鞭策、警醒。「一切是考驗,看爾怎麼辦?對境若不識,須再從頭煉。」當我們遇到逆境、障礙時,不要沮喪、不要氣餒,不可頹唐失志,不該畏苦退縮,應把它視為逆增上緣,思惟世間的種種不可愛,以生起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之心。總之,學佛修行當從知苦入手,勇於接受一切考驗,進而解開命運的鎖鏈,打破生死的牢籠!

    打從我學佛至今,已逾「而立」之數,南來北往,參學請益,跑遍了各地有名的道場。在這上萬的日子裡,耳聞目見的人事物,在八識田中留下的影像,有許多珍貴的回憶。我會設法去找回記憶,不管是自己的,或是他人的,把那些印象深刻的事蹟嘗試去解讀,或許可以給佛門內外的大眾做為借鏡吧!

    我所認識的佛教徒何止千百人而已,其中始終堅持學佛的路子,道心不退,且能依教奉行的,固然是有;但有些人還是停留在「隨喜、結緣」的心態,不把生死放在心上,依舊沉淪苦海,追逐五欲六塵,名利心越來越重,是非人我縈繞心頭,口說學佛,其實內心與世俗人一般無二;甚至自高自負,目中無人,自認為見多識廣,我執法執堅固,不願虛心向人請益,比起一般人還狂妄無知。「一旦無常到,方知夢裡人。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這等人將來的下場可想而知(參看:閻羅四封警告信)。反之,能謙卑待人,虛心向道的人,則德慧日增,心光顯露,成就非凡。不啻是人間龍象,上上之輩還足稱為人天師表。

    不管是慈濟佛光山千佛山、靈鷲山、法鼓山靈巖山寺獅山元光寺、慈雲講寺(舊稱仙公廟)、台中蓮社普門慈幼慈善會大乘精舍、光明慈悲喜捨救濟會,我都曾或長或短的護持,參與過齋僧、佈施、放生、佛七、灌頂、佛學講座……各項活動。前前後後皈依、親近的出家師父,請益過的在家善知識不只十人。教界高僧大德,知名者如:普獻煮雲妙蓮白雲宣化星雲淨空懺雲地清……等法師,李炳南、樂崇輝、李博永、藍吉富等大德,在不同階段都曾或多或少給予我啟發、提攜,使我不再迷惘、徬徨,我始終銘感五內。由於有這麼多人在教導我、引領我,使我的學佛之路更加平穩,心中煩惱漸除,我執法執雖非一時可以斷盡,但透過研讀經典、聽經聞法,消除疑慮,解開心結,對佛法也能逐步建立正知正見,不再停留在迷信、盲信的階段。雖然周遭不少親友時生譏議,百般阻撓,我依舊堅持到底,不放棄學佛的意念;甚至原先沒學佛吃素的女友也能放下成見,成了內人之後更發心學佛吃素,經常參加相關道場的聽經、共修活動,以及助念,(近幾年她在這方面的表現比起我來說,真的是精進不已,有過之而無不及)菩提道上我不再孤單。這一切真的要感謝諸佛菩薩的加持、天龍護法的愛護。

    一般道場,旨在接引初機大眾,廣結法緣,不一定志求解脫。所以眾生來來去去,歡歡喜喜,外貌富麗堂皇,場面熱鬧非凡;信眾人數可觀,師父更是聲名遠播。問題是此生此世,究竟幾個眾生真能體認「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一失人身,萬劫難復。」,進而看破放下布施)、自在,成就了佛道?還是只想求名、求利、求婚姻求子女、求官位求發財?好不容易此生有緣學佛,卻只是結了緣,依然虛生浪死;哪天無常到來,兩腳一伸,兩眼一閉,啥都帶不走,豈不是繼續輪轉六道,漂淪生死苦海嗎?

    專修道場,不管禪淨密律,都很講求規矩,不苟且馬虎,不講世俗人情。學佛重在悲智雙運福慧雙修,若想了生脫死,進入道場必得有萬緣放下的準備,期能圓成佛道。比如說唸佛的秘訣在「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在此一生決定要超脫六道輪迴。若是妄想紛飛,自心作不得主,如何成就功德?若非老修行,大多承受不了各種考驗,打退堂鼓;甚至反生退墮之心,從此與佛教一刀兩斷,不再進寺廟,不再與蓮友連絡,不守戒律,不持經咒,不唸佛號,參禪打坐也與他了無關係。……一切都回到原點,徒呼負負!

    以下我想談談我所認識的兩個人(姑隱其名),可能湊巧他們只是特例,更可能是佛菩薩所示現,來考驗我們的信心是否堅定?能否袪除我慢心、分別心,以平常心等視怨親?不妨做個參考吧!

    第一位是某大學佛學社社長,因忙於社務,不暇深入經藏,於佛法雖有認知,惜未建立堅固信念。踏出校門後,結褵的妻子不幸病故,原本恩愛夫妻,突然遭遇此種變故,內心打擊不小,他悲痛抑鬱終日,難以接受事實;又因平日少跑道場,身旁無蓮友適時勸慰開導,不能體認生死無常、一切是業力所感的真相(事涉三世因果,決不可僅以一世善惡論斷),錯會了因果報應之理而心懷怨懟,竟然就此對佛菩薩失望,憤而退出佛教圈。想到女兒年幼還需人照顧,他最後轉而選擇與基督徒結婚,投入上帝的懷抱,出席教會活動,覺得生活充滿歡樂,心情也好轉多了。(當年他畢業後,如果曾經想過加入佛教團體,參與各項活動,聽經聞法,付出與今日相同的時間、心力,應該也會有充實的精神生活吧!也許遭遇迥然不同呢!)當我知悉此事時已相隔多年,他不想談佛法,更不再赴任何道場,當然勸他讀佛經、佛書,也全不被接受,儼然成了門外之人。也許是他宿世因緣所致,學佛因緣不夠成熟吧!

    這是他個人的選擇,無法強求他回頭;但真正學佛人若不能客觀了解宇宙人生真相,不能深信因果,不願面對生死大事,必須早做安排的道理,(請參看:生從何來死往何處)只恐大限來時,手忙腳亂,同樣會做出怨天尤人的舉動吧!難得的人身,未能善加把握,聽經聞法,自度度人;難聞的佛法,不肯珍惜機緣,勤懇修持,精進用功;今生雖已觸及佛法,卻輕輕捨棄放下,大好時機就此蹉跎空過,寧不可惜?諸佛菩薩睹此情境,恐不免要傷心落淚啊!須知佛菩薩不是為自己哭,而是悲憫眾生不知「苦海無邊,不曉「回頭是岸」啊!

    俗話說:「佛度有緣人」,又說:「佛不度無緣之人」,世人對此多有誤會;事實是──佛有三不能,佛並非不度無緣人,此語不可曲解以為佛有分別心,是說緣尚未成熟之意,等將來法緣成熱時再來度他。佛菩薩是幫助能站得起來的人,他自己若不想站起來,佛菩薩對他也無可奈何。什麼叫緣?緣指前世與眾生所結的各種緣。前世的緣若是淺,則眾生很難接受教化,佛也度不了他。前世的緣若是深,那麼眾生自然歡喜接受教化,佛度化眾生也容易多了。眾生見到你生歡喜心,願意聽你的教導,你所說的他能信,肯接受,表示緣成熟了,就是「有緣」;如果你很樂意幫助他,而他拒絕,不能相信,這就是緣還沒有成熟。所以佛度眾生,一定是度能夠相信的這些人,緣熟眾生自然先得度;無緣者只是暫時無緣,並非永久無緣,不過如病情有輕重,痊癒時間有早晚之不同,就看他何時因緣成熟,肯接受佛法了。試舉《大智度論》所記載城東老母的故事為例:

   佛住世時,舍衛城東住著一名貧苦的老母。有一次,佛陀與阿難在城中遊化,阿難見到路邊這位老母很是可憐,便恭請佛陀去度化她。沒想到當佛陀走到老母的身旁時,她卻始終迴避。佛從東邊來,她把頭轉向西邊;佛從上方來,她就低下頭去;佛陀迎面走過去,她馬上轉彎,從別的路走了,絕對不想與佛見面。佛陀有能力化身,佛陀到那邊,她又拐彎。最後,佛從地而出,運用神通,化身四面八方把她包圍住,她竟然用手把臉遮起來,蹲在地上低頭痛哭,看也不看佛一眼。由於這位老母業障深重,與佛無緣,不願意見佛,所以即使佛陀親自出馬,也是徒勞無益。

    後來佛陀吩咐和城東老母很有緣的羅睺羅前去度化,果然事半而功倍。羅睺羅奉了佛旨再到了城外,見到城東老母就說:「阿婆你好!」城東老母見到羅睺羅,非常欣喜,因為過去羅睺羅曾為老婆婆擔柴燒水多次,老人家一向也當羅睺羅為他的兒子,一見到羅睺羅就說:「孩子呀,你怎麼把頭髮剪成這樣子啦?」羅侯羅回答說:「阿婆,為了利樂眾生、普度有緣,我已跟隨世尊釋迦牟尼出家修行,所以落髮為僧了。」二人談得起勁,城東老母很容易接受羅睺羅的說法,也就輕易達成了度化的任務。

 

    還有一位朋友,我和他相識多年,相知甚深。(若他看到此文,希望他大量包容,不是有心出他的糗,只是提供給世人作為參考。)我們初相識是在獅山元光寺。那時是66年七月,我剛踏入杏壇,任教滿一年,趁當兵前的暑假上山靜修,以便向時任住持的普獻法師學習請益。某日早課後,我走到廣場,眺望前方的雲海,視野十分遼闊:遠處隱約有幾座小山,被一層層的棉絮所包裹,小如方糖的農家零零落落地散布其間;近處則有山嵐漂浮,四周還挺立著青翠的樹木,微涼的晨風拂過臉頰,心境感到暢快無比。

    這時我突然發現欄杆旁站著一位留平頭的年輕人,我好意上前打招呼。雙方互道姓名,經過一番寒暄,我得知他剛考上成大××系,來山上純屬度假,對佛法一無所知。當下我不揣鄙陋,向他介紹了粗淺的佛法,還提了幾則感應故事,因此激起了他的好奇心。用過早餐後,我帶他去見師父,聽聞師父一番精闢的解說,他信心更加堅定,強化了學佛的心意。於是我鼓勵他到校報到後,記得報名佛學社團。下山前,彼此互留電話地址,此後我們常有書信往返。

    他在校果真加入佛學社,並進而成為主要幹部,我也為他高興。他拼命研讀佛書,知識漸廣,卻不以此為滿足;在如飢若渴的心境下,他涉獵範圍甚至擴及道教、其他外道,幾乎是來者不拒,只要有人提及各種神通感應的書,他為了滿足好奇心,想方設法也要找來一讀。(表面上已比我多聞,但不夠札實。)事隔二年後,我退伍了,專程到台南找他,他曾陪我去拜訪傳道法師、莫佩嫺居士等人,請益佛法。我也邀他同往千佛山拜見白雲禪師,可能是機緣未成熟,他聽了師父的開示,不以為然,又辯不過師父,當下默然。

    事後他說:「自己對禪宗不太能接受,但也不甘於只修淨土,想要廣學各種法門,將來才有度眾生的本錢。」我聽了,佩服他的志氣,但覺得作法似乎不妥──人生短暫,你真有能耐學遍一切嗎?又要如何適切抉擇、融會貫通呢?我勸阻不了他,只有祝福他。誰知後來他居然因閱讀太氾濫,分不清是書中世界還是現實人生,造成腦神經衰弱,因而休學住院治療。大學學業也被迫延後一年,讀到大五才畢業。

    服兵役期間,他再度拼命讀書,迷於神通感應,以致上了一位宗教騙子的當,想拜師學神通,花了上萬元,後來才被拆穿,當事人所說的全是謊言。他懊喪之際,心緒大亂,幾乎想逃兵、逃避一切,幸得長官愛護勸阻,及時救了他。

    當他退伍時,已是73年,由於他對世俗工作興趣缺缺,找不到如意的工作,我曾推介他到台北慈雲雜誌社任職,並借宿於三重的慈雲講寺(俗稱仙公廟,是我北上常落腳的道場),寺方每天都替他備妥午餐的便當,他有空時則幫忙師父整理環境,相處滿融洽的。後來因緣有所變化,他跳到文殊出版社工作,我也曾前往探視。他當時因某種心理上的不調適,出現過自殘的行為,拿香頭燒燙雙手,傷痕累累,令人看了怵目驚心。我心有不忍,勸他:「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如果不適度克制,後果不堪設想。不如循正常管道,選擇與合適的對象交往,減輕心理的壓力,千萬別再傷害自己的身體!」他聽了不置可否,我也不忍苛責。

    又經一段時間沒見面,他突然打電話告訴我:他跟隨學密的日常法師出家了,掛單於佛陀教育基金會樓上。我聽說後,又專程北上致意,聽聽他的心路歷程。做出如此重大的抉擇,家人難免失望,但他堅定的眼神,讓人感覺他似乎心裡踏實多了。

    誰料隔不到半年,傳來的消息是:他還俗了!出家固令人驚詫,還俗也十分費解;這中間的落差太大了,我不知原因為何,他沒說,我也不便追問。

    最近幾年,我們很少碰面,泰半用電話保持聯繫。從他的談話中得知:他已找到工作,在科學園區上班,但須輪值大夜班,有時連過年也無法正常休假。不久他結婚了,也生了女兒。有一次我湊巧到新竹找他,他很興奮的跟我閒話家常,就是不談學佛念佛的事,原來這些年他已「完全放下修行的事」、自然不再讀誦佛經,當年常持的真言也多時未出於口了。我聽了忍不住替他感到惋惜,他卻不以為意。

    由於另一半不肯煮素食給他,要求他想吃素就自己去外頭買來吃,他曾氣得罵她是「大肉食動物」。我問了經過後,告訴他:「當初跟我認識交往的女孩,我一定明白告知對方:『我信佛也吃素,不強求妳一定非吃素不可,但如果有一天有緣在一起,婚後必須煮素食給我吃。你能接受嗎?』多數人聽了都能接受我的說法,而且我的同修在婚後覺得每天要煮兩樣不同的菜餚,徒增困擾,不到半年就主動表明:她決定跟我看齊,每天都吃素了。」他面露驚訝的神色,表示自己事前不曾跟對方提出類似的請求,因為他誤以為同樣是學佛的人,理所當然會吃素。我當下告訴他:「吃素是佛教徒慈悲心的體現,但必須視個別情況而定。如果能力作得到,願意發心吃素,自然是件美事。你願意吃素,不表示你週遭的人也得跟你一樣。有人因家庭或工作環境不許可,只能隨緣,儘量吃青菜,少吃肉;有人選擇只吃肉邊菜,不夾肉吃,效法六組慧能大師的作法,也是可以認同的作法。」

    想當初我受了五戒,向家人表明要吃素時時,家中無一人贊同,舉出許多理由批駁我,試圖說服我改變心意,阻力非常之大。我也不再多說,每次坐上飯桌,舉筷只挑青菜(不含蔥蒜韭)」,避免碰觸雞鴨魚肉。不管家人怎麼勸我,始終依然故我。印象中不到一二個禮拜,母親讓步了──她怕我繼續沉默抗議,導致營養不良,瘦如乾柴,同意另外為我煮幾道素菜。對於母親,我真的很感恩,當時對我如此愛心包容。事後母親曾提及我在襁褓中就不肯吃肉,經她想盡方法才騙我吃下小塊的碎肉,長大後又選擇素食也是因緣所致啊!(如果這是事實,前世我應該也是素食者吧!母親在921當年上半年就已往生,雖曾為她老人家誦經念佛,廣作功德迴向,身為人子的我報答罔極深恩還未及萬一,實感愧疚!)

    他聽完我所說的話,這才發覺自己的處置失當。我勸他別再抱怨,因為雙方共住在一個屋簷下,必須相互體恤尊重,促進家庭的溫馨和睦。他在婚前既未曾與對方開誠布公,說清楚講明白,自己至少有一半的疏失,婚後就別再責怪對方了。拿出真誠心善待對方,或許有一天會有所改變也說不定。他說會注意改進,我便向他告別。後來就很少聽到他的抱怨了。遺憾的是:他至今仍未恢復學佛念佛的堅定信念與作法。

    老子說:「善,吾師;惡,亦吾師。」從週遭的學佛人身上,我看到了眾生相,我當謹記在心,擇善而從,取長補短,幫助自己與所有有緣的眾生,同發善願,同修善行,舉凡日常種種功德,普皆回向,願一切眾生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回頭是岸,共建淨土,同登佛道。

台長: 度凡
人氣(71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浮生偶記 |
此分類下一篇:聆歌有感──彌陀在家鄉
此分類上一篇:牽手──給另一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