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文選:祁奚薦賢
【題解】
本文選自「左傳.卷第二十九.魯襄公三年」。祁奚(前620──前545),本姓姬,字黃羊,春秋時晉國人。因食邑於祁(今祁縣),遂為祁姓。周簡王十四年(前572),晉悼公即位,祁奚被任為中軍尉。
晉悼公時,祈奚為中軍尉,請老,公問代。初舉其仇解狐,再舉其子午。時有「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之稱。
祁奚這種以國家社稷為重、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舉賢不為諂、救人不圖報的「尚公」精神,受到世人的稱道。孔子讚美:「祁奚舉薦仇人,不為巴結;舉薦兒子,不為偏愛;舉薦輔佐,不為結夥……惟有賢能才可以舉薦賢能啊!」司馬遷在《史記》中也稱讚道:「祁奚可謂不黨矣!外舉不隱仇,內舉不隱子。」
【原文】祁奚薦賢
祁奚請老,晉侯問嗣焉。稱解狐——其讎也。將立之而卒。又問焉,對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職死矣,晉侯曰:「孰可以代之?」對曰:「赤也可。」於是使祁午為中軍尉,羊舌赤佐之。君子謂:「祁奚於是能舉善矣,稱其讎不為諂,立其子不為比,舉其偏不為黨。〈商書〉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其祁奚之謂矣。解狐得舉,祁午得位,伯華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舉善也。夫唯善,故能舉其類。《詩》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
【注釋】
○請老:告老,請求退休。老,退休。杜預˙注:「老,致仕也。」
○晉侯;指晉悼公。嗣:接續職務的人。
○稱:舉,推舉。解狐:晉國的大臣。讎:ㄔㄡˊ,仇怨。通「仇」(讎=仇,音義皆同)。左傳˙襄公二十一年:「祁大夫外舉不棄讎,內舉不失親。」。
○午;祁午,祁奚的兒子。
○於是:在這個時候。羊舌職:晉國的大臣 當時任中軍佐,姓羊舌,名職。
○孰:ㄕㄨˊ,誰。
○赤:羊舌赤,字伯華,羊舌職的兒子。
○中軍尉:中軍的軍尉。
○佐之:輔佐他,指擔當中軍佐。
○於是:在這件事情上。舉:推薦。善:有德行的人、好人。指賢能的人。
○諂:ㄔㄢˇ,奉承、巴結,諂媚,討好。
○立其子不為比,舉其偏不為黨:比:偏袒,偏愛。偏:指副職,下屬。黨:勾結。
※外不棄仇,內不避親:比喻英明的領導者,能用人唯才,可以不避嫌疑人或有親屬關係。左傳‧襄公三年‧「祁大夫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
○無偏無黨,王道蕩蕩:不偏邪,不私黨,王道的推行就坦蕩無阻礙了。見於《尚書》卷十二〈周書‧洪範〉。無偏無黨:公正不偏袒。=無黨無偏。偏:傾斜、不中正。黨:偏袒、偏私。王道:一種以仁義治天下的政治思想,理想中的政治。蕩蕩:平坦、平易。平坦廣大的樣子。這裏指公正無私。
※書經.洪範:「無偏無陂,遵王之義。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
○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因為君子有德有才能,所以祖宗事業得以繼承。似:嗣,指繼承祖宗的功業。語出《詩.小雅.裳裳者華》。
※根據《毛詩序》以為「《裳裳者華》,刺幽王也。古之仕者世祿,小人在位,則讒諂並進,棄賢者之類,絕功臣之世焉。」或以為讚美某在位者之詩,讚美君子的美德。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本詩是情詩,是女子對所見的一個貴族男子的讚美。
【翻譯】
魯襄公三年,晉國的中軍尉祁奚請求告老還鄉,晉悼公向他詢問能接替他職務的人選。祁奚舉薦解狐接替自己的位置,而解狐其實和祁奚有私仇。晉悼公正打算任命解狐時,沒想到解狐卻死了,於是悼公又去問祁奚還有誰可以勝任。祁奚回答說:「我的兒子祁午可以勝任。」剛好當時祁奚的副手羊舌職也死了,悼公問祁奚誰可以接替,祁奚回答說:「羊舌職的兒子羊舌赤可以勝任。」這樣悼公就任命祁奚的兒子祁午為中軍尉,讓羊舌赤擔任他的副職。
君子評論說:「這樣看來,祁奚確實是個能推舉人才的人,舉薦他的仇人,而不是諂媚;推薦他的兒子,而不是偏私;舉薦他的副手(下屬),而不是結黨。《尚書》〈商書〉說:「不偏私、不結黨,君王之道公正無私。」這大概說的就是祁奚吧。解狐能被舉薦,祁午能被重用,羊舌赤能得到官職;建立一個中軍尉的官位,而成全得舉、得位、得官三件美事,這正是由於他能推舉賢人啊!唯獨有德行的人,才能推舉類似他的人。因此《詩經》中說:『正因為他具有美德,因此推舉的人能嗣續他的官位。』祁奚就是具有這樣美德的人。」
【補充】
同一事例亦見於《呂氏春秋‧去私》:
晉平公問於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對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讎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讎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國人稱善焉。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國人稱善焉。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讎,內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
【翻譯】
晉平公問祁黃羊:「南陽沒有縣令,誰可以擔任呢?」
祁黃羊回答:「解狐可以擔任。」
晉平公驚訝了,疑惑地問:「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們一見面不是互相吐口水嗎?怎麼推薦他呀?」
祁黃羊回答:「您問的是誰適合擔任縣令,又沒問我要吐誰口水,不是問我的仇人是誰。」
晉平公就任用了解狐。不料解狐沒福氣,沒等上任,就樂死了,於是祁奚又推薦自己的兒子祁午。
過了不久,晉平公又問祁黃羊:「國家缺個軍事長官,誰可以擔任?誰可以擔任尉這種官職?」
祁黃羊回答:「祁午可以。」
晉平公更為驚訝,又問:「祁午不是你兒子嗎?您怎麼推薦自己兒子啊?好意思嗎?」
祁黃羊回答:「您問的是誰適合擔任軍事長官,又沒問誰是不是我的兒子。我只是覺得他勝任這職務罷了。」
晉平公聽罷連聲稱善,於是就任用了祁午。起用此二人後,舉國上下交口稱頌。
孔子聽到這件事,更是讚歎不止,說:「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祁黃羊可以說是大公無私的人了。」(《呂氏春秋》)
【感言】
根據我們自己的經驗,能做到像祁奚這樣,不管是仇人,還是自己的親人、部屬,為國舉才只以德行和才能作為推薦的標準,這樣的人古往今來都是少數,確實不多。假如世界上充滿了像祁奚這種坦坦蕩蕩、不偏不黨的君子,世界將會是另一個樣子,祁奚也就失去了光彩。正因為難能可貴,非常人所能做到,他才有資格留下典型,名垂千古,值得後人稱許、效法。
就世人的心願來說,總希望祁奚越多越好,世界也將因此變的越來越美好。但是期待和現實總是有落差的,有時甚至出人意表,難以置信。固然我們不會因為現實不如意而放棄希望;但是我們也不會看了前人的榜樣,心懷憧憬,從而停留於想像的階段,閉目不理會現實。希聖希賢終究是知識份子期望能達成的目標,能做到幾分但看個人的努力吧!
與現實比較起來,理想似乎選得虛無縹緲的多,因為我們總是腳踏實地、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周圍生活的真實模樣:人們結黨營私,相互吹捧,一方面膽子更大,另一方面手法不斷翻新,人生真的會有許多不如人意處,「人比人氣死人」有時還真的很寫實呢!我門總期待別人重視我們這塊料,適時地提拔、舉薦自己。若是生不逢時、懷才不遇,你能否坦然釋懷,「人不知而不慍」呢?反過來說:將來有一天當你身膺重任,手握大權時,你能否做到用人公正無私,而非以關係親疏為抉擇呢?
我們總是在失望和喪氣中想起一句不老不新的話: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表面上看起來這話充滿積極樂觀的氣味,但是一想到玻璃缸裏的金魚,就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晉國尚賢,統治者能夠不受宗族血緣關係的束縛,在異姓卿族和他國的逐臣逃臣中選賢任能,出現「楚材晉用」的局面;晉國大臣中也形成了舉賢薦才的良好風氣。晉悼公時,還有一個眾所周知的美談──祁黃羊不避親仇。元老重臣祁奚薦賢,退休時,在人才選聘的過程中做到唯才是舉,這就是所謂「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表現。古人稱讚祁奚,說他推薦自己的仇人,不是出於諂媚對方;推薦自己的兒子,不是為了假公濟私。唯其尚公,不念私怨,不報私仇,不爭個人名位,不計個人安危,而是忠於公事,死於公敵,表現出高尚的忠公品格。
雖《左傳》之文與《呂氏春秋》所述多所不同,例:《左傳》一事發生於晉悼公之時,而《呂氏春秋》中所記載時間則在晉平公(悼公之子)時,然此種種相異處,非本次札記所欲敘述。由以上兩段引文可見,薦賢之大前提是--「為公」。如何「為公」,則透過「去私」手段來達成。「去私」的對象所指有二:一、仇敵--己所惡;二、親友--己所愛。
劉向.《新序.祁奚舉賢》也有類似記載:祁奚「退休」前,晉悼公先後向他請教接替他當大夫和出任國尉的人選,他先後推薦了解狐和祁午,晉悼公很奇怪,因為解狐跟祁奚有仇,而祁午卻是他兒子.祁奚答他:「君王問的是誰能勝任,而不是問誰跟我有仇、誰跟我有親呀!」這就是「外舉不避仇人、內舉不避親戚」,一如《書經》上說:「不偏不黨,王道蕩蕩」。反觀現今社會,我們不是一邊呼喊「避嫌、防止利益輸送」,一邊繼續「攀關係、套人情」嗎?世風日下啊!
「外舉不避讎,內舉不避親」是身為領導人的座右銘,想要做到國父的「天下為公」,就得從這裡做起。提拔誰?論能力,不相上下;論品行,也不分伯仲;論身體,也是半斤八兩;論年齡,也相差無幾;論親疏,也都彼此彼此;論關係,都有點兒沾親帶故;論後臺,每位的介紹舉薦人更都得罪不得。
命運面前人人平等,古人選拔官員的時候,唯一的標準是這個人是否有能力,在其位是否能最大化為國家利益服務。如果滿足這個條件,仇人也可以舉薦,親生兒子也可以舉薦,直屬的下級也可以舉薦。舉外不避仇,因為有一顆公正的愛國之心;舉內不避親,客觀地考量國家人民的利益。只要不抱持著短視近利的想法,將眼光放得更遠、更宏觀,俯仰之間,捫心自問,自是能夠無愧於自己的良心了。
由祁奚薦舉賢人事例可見,薦舉新人原則,即《呂氏春秋》所謂的舉賢不避仇,舉能不避親,但不能結黨營私,朋比為姦。這表明春秋時已重視舉薦賢人,為統治機構補充新人。而這樣一項標準也為後來人君選材時之依據。唐太宗選拔官吏時以才幹和賢能做為衡量標準,同樣做到了「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在正確標準的衡量下,許多有才幹的人被唐太宗納入朝中做臣子,這包括許多原屬於太子李建成的手下。在李建成死後,東宮集團裏有很多人想找機會加害唐太宗,最少也是在心理上認太宗為敵人。唐太宗卻將這些人視同自己人而真誠相待,量其才之大小委任官職,從而爭取了許多人爲其效力,尤其魏徵是最好的事例。他的直諫力爭證明他感念唐太宗的識人用人的。因此建立了唐朝的盛世--「貞觀之治」。
然就人心而論,「內舉不避親」者易、多,「外者不避仇」者難、少。王安石曾說:「有賢而用之,國之福也;有賢而不用,猶無有也,可不慎歟?」縱觀歷代王朝的興亡,雖然情況不同,但是用人路線的正確與否,則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凡勵精圖治之君,無不是思賢若渴;凡昌明興盛之時,無不是人才濟濟。廣開納賢之門,實為立國之要,安邦之略。
【附錄】
李昉等-->太平廣記-->卷第一百八十五 銓選一 狄仁傑
聖歷初,狄仁傑為納言,頗以藻鑒自任,因舉桓彥範、敬暉、崔玄暐、張柬之、袁恕己等五人。後皆有大勳。複舉姚元崇等數十人悉為公相。聖歷中,則天令宰相各舉尚書郎一人。仁傑獨薦其子光嗣,由是拜地官員外,蒞事有聲。則天謂之曰:「祁奚內舉,果得人也。」(出《唐會要》)
【翻譯】聖歷(則天年號)初年,狄仁傑做納言(武周時相當宰相),以任用人才為己任。他舉薦的桓彥範、敬暉、崔玄暐、張柬之、袁恕己等人,後來都有很高的功勳。他舉薦的姚元崇等數十人,好多人封公拜相。聖歷中期,武則天讓宰相們各舉薦一位尚書郎,唯獨狄仁傑舉薦他的兒子狄光嗣,被武則天任命為地官員外郎,非常稱職。武則天說:「列國時祁奚舉賢不避親的事,現在也有人這樣做了。」
參看:漢川草廬-二十四史-舊唐書-卷八十九‧列傳第三十九
仁傑常以舉賢為意,其所引拔桓彥範、敬暉、竇懷貞、姚崇等,至公卿者數十人。初,則天嘗問仁傑曰:「朕要一好漢任使,有乎?」仁傑曰:「陛下作何任使?」則天曰:「朕欲待以將相。」對曰:「臣料陛下若求文章資歷,則今之宰臣李嶠、蘇味道亦足為文吏矣。豈非文士齷齪,思得奇才用之,以成天下之務者乎?」則天悅曰「此朕心也。」仁傑曰:「荊州長史張柬之,其人雖老,真宰相才也。且久不遇,若用之,必盡節於國家矣。」則天乃召拜洛州司馬。他日,又求賢,仁傑曰:「臣前言張柬之,猶未用也。」則天曰:「已遷之矣。」對曰:「臣薦之為相,今為洛州司馬,非用之也。」又遷為秋官侍郎,後竟召為相。柬之果能興復中宗,蓋仁傑之推薦也。
仁傑嘗為魏州刺史,人吏為立生祠。及去職,其子景暉為魏州司功參軍,頗貪暴,為人所惡,乃毀仁傑之祠。長子光嗣,聖曆初為司府丞,則天令宰相各舉尚書郎一人,仁傑乃薦光嗣。拜地官員外郎,蒞事稱職,則天喜而言曰:「祁奚內舉,果得其人。」開元七年,自汴州刺史轉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坐贓貶歙州別駕卒。
歷史故事:狄仁傑薦才 為國利民不徇私情
狄仁傑字懷英,并州太原人。少時聰穎好學,經過唐朝科舉大考,高中明經科,封官汴州判佐(司法官職)。他為官清正,忠誠正直,不諂媚逢迎,勇於直言進諫。所以仕途順利,屢次受到高宗的提拔封賞。到武則天時,他精通政務軍情,辦事頗有效率,由大臣婁師德舉薦被提升為宰相。
狄仁傑為相不居功自傲,不斷從各地選拔能人奇士,入朝為官。當時武則天命令宰相各推舉員外郎一人。狄仁傑認為自己的兒子狄光嗣果敢正直,精明強幹,又有學問,便向武后推薦了他。武後拜他為地官員外郎,掌管天下戶口。狄光嗣掛印上任後不久,就表現出非凡的才能,制定申核戶口帳簿,申報戶口準確,處理相關事務條理分明,從未出過甚麼差錯,很有成績。武后知道後,高興地對狄仁傑說︰「你簡直可以和春秋時以薦人而著稱的晉國大夫祁奚相比了。」狄仁傑卻很謙虛。
通事舍人(掌管太子賓客接待)元行沖,學識淵博,狄仁傑十分器重他。元行沖常常勸狄仁傑說:「持家者要準備好肉、鹽等用以維持生命,準備好藥物用來治病。我認為您家中的山珍海味是很多的,就讓我盡點藥末之力吧。」狄仁傑很感動,說︰「我藥櫃中的藥,是一天也不能缺少的。」後來他向武后舉薦了他。
當時,納言(諫官)婁師德去世。婁師德忠厚寬容,亦擅推舉人才,狄仁傑出任宰相,就是他舉薦的。 可狄仁傑並不知此事,平時還有點兒瞧不起他。有一次,武后問他︰「你看婁師德這人判斷別人的能力怎樣?」狄仁傑回答說︰「我們在一起共過事,並沒發現他有甚麼過人之處。」武后說︰「我知道你的才能,但正是他推薦你做宰相的,這證明他很會看人。」狄仁傑聽了極震驚︰「婁公的賢德,被我長期埋沒了,可惜再沒有機會讓他發揮出來。」從此他更加廣泛地審慎察人,大膽用人,不讓能人賢士埋沒。
有一次,武則天問他︰「我想任用一個賢能之士,輔佐我處理公務,你認為誰合適呢?」當時襄陽人張柬之極有政績,但年齡已高,在家休養,狄仁傑早聞其名,說︰「有個叫張柬之的人,雖然年事已高,卻具有擔任宰相的才能。」武后便任命張柬之為洛州(洛陽)司馬。過了一些日子,武后又問狄仁傑同樣的話,狄仁傑說︰「上次我向您推薦了張柬之,還沒有用呢!」武后說︰「我已命他為洛州司馬了。」狄仁傑說︰「那真是大才小用了。我推薦的人可以擔任宰相,而不是司馬。」夏官侍郎(掌管軍隊官員任免)姚崇也說︰「張柬之沉厚有謀,能決斷大事,他年齡已大,您應該儘早任用。」武后調張柬之為秋官侍郎(掌管刑法典獄)。張柬之不負眾望,政績斐然,被人們所誇讚。武后最終升他為宰相。她對狄仁傑判斷人的能力極為讚賞。
狄仁傑後來又推薦夏官侍郎姚崇、監察御史恆範彥,太州刺史敬暉、袁恕己、崔玄唪等數十人在朝任職。姚崇後來是唐玄宗時極有才幹的宰相;桓範彥慷慨豪爽,狄仁傑很看重他,曾說︰「足下才智過人,一定能有前途。」果然不久就升為御史。狄仁傑在推薦了張、恆、崔等五人後就退休了,他對這五人說︰「令人遺憾的是我老了,看不到你們施展雄才大略的氣概了。希望諸位各自保重,盡心為國。」他們很受感動,後來對中宗復位、驅除佞臣張易之,立下了汗馬功勞。
狄仁傑一生推薦數十人為相,任卿,聲名遠播,有人曾對他說︰「天下的門生,都在您的門下了。」狄仁傑說︰「舉賢是為國利民,不是徇私情啊!」
(《舊唐書.狄仁傑傳》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