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2-13 10:39:36| 人氣1,736|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貼 成語和成語的使用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成語和成語的使用

作者:隋樹森

====================

一、什麼是成語

二、成語的四字性

三、成語可充當句子裏的各種成分

四、成語在來源淺探

五、成語的優越性

六、成語使用的廣泛性

七、怎樣學習和使用成語

八、成語出處的檢查

====================

一、什麼是成語:

什麼是成語?成語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片語或句子,絕大部分是由四個字組成的。例如空中樓閣""鼎鼎大名""青出於藍""有聲有色""歡天喜地等都是四字成語。少於四字的成語,如敲門磚""莫須有""想當然之類,多於四個字的如桃李滿天下""真金不怕火煉""心有餘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之類,在成語中都占絕對少數。

成語跟專名、科學術語、諺語、歇後語、引語和由四個字組成的普通片語,從某些方面看來,也有相似之出。譬如專名和科學術語都是固定片語;諺語、歇後語、引語不僅是固定片語或句子,而且意味也有些與成語相似;四個字組成的普通片語比較簡煉,形式跟絕大多數的成語一樣,如東西南北""春夏秋冬之類,但是這些都不是成語。把成語跟專名、科學術語等的區別搞清楚,這就有助於斷定什麼是成語,什麼不是成語。現在簡單地就這方面作些說明。

成語跟專名不同:專名和成語雖然都是由幾個字組成的固定片語,但是專名是表示特定概念的,例如李莊小學只是一個學校獨有的名稱(當然,可能有重名),廣安人民公社只是一個公社獨有的名稱。成語則是表示一般概念的,例如七零八落這個成語,既可以用來形容開敗了的花朵,又可以用來形容被打敗的軍隊,也可以用來形容稀疏零散的人群。又如津津有味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描述任何一個人對於某些事物特別感覺有興趣。

成語跟科學術語不同:科學術語是表示科學概念的,不是表示一般概念的。例如主觀能動性""革命樂觀主義""無限花序""平行四邊形這些科學術語,儘管都是由幾個字組成的固定片語,可是並不是成語。

成語跟諺語不同:諺語絕大部分是句子而不是片語。諺語經常用在人民大眾的口語裏,用在文章裏的比較少。諺語往往具有濃厚的口語色彩,不象成語那樣具有文言色彩。諺語的形式,不象成語那樣整齊。例如坐山觀虎鬥""天下烏鴉一般黑之類的諺語,都不是那麼整齊。當然,如果把這些諺語一定說是成語,也是可以勉強的。

成語跟歇後語不同:歇後語是一種固定的句子,一定要由兩部分構成,前一部分是用事物作比喻,後一部分是從正面作說明。寫文章為了收到鮮明、形象、生動、具體的表達效果,也可以象引用成語似的引用歇後語。如泥菩薩過河 自身難保。狗拿耗子 多管閒事。""泥菩薩洗臉 越洗越難看。""蜜餞黃連 先甜後苦。這些話,都是歇後語而不是成語。

成語跟引語不同:在古人的著作中有個別語句,如勾心鬥角(見杜牧《阿房宮賦》)水落石出(見蘇軾《赤壁賦》)等,因為時常被人們使用,後來就成了成語。但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是唐朝詩人劉禹錫的兩句詩。這兩句詩不是人們時常使用的,而是在文章中偶而被引用了。因此這類語句應該稱之為引語,不能看做是成語。

成語跟由四個字組成的普通片語也不一樣,因為成語由四個字組成的占絕大多數,所以有些人往往把由四個字組成的普通片語,尤其是文言色彩比較濃厚的普通片語,也看做是成語。應當指出:凡是一個片語裏的詞可以抽換的,就應該把它看做普通片語。例如根本改變""這個片語,在某種場合,也可以改為徹底改變、基本改變或大大改變。又如密切合作這個片語,可以改為緊密合作,肆意揮霍,可以改為任意揮霍或隨意揮霍。這幾個片語改了以後,並不影響內容,使人感到也很合適。象這樣可以自由改動的片語,都是普通片語。至於成語,則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組成成語的詞,一般不能用其他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詞來替換。例如虎口餘生這個成語,就不能改為狼口餘生或豹口餘生,也不能改為虎嘴餘生。又如:不管哪個殖民主義者怎樣花言巧語地侈談和平,也掩蓋不了他們的侵略本質。在這個句子裏,不但不能把花言巧語地侈談和平改為花言地侈談和平,或巧語地侈談和平,就是改為巧語花言地侈談和平也是非常勉強的。

成語跟專名、科學術語和歇後語的不同,看起來相當明顯。成語跟引語、普通片語、諺語的區別,一般說來也是清楚的,但是有的也不容易分辨。我們應該承認有些固定片語或相當固定的片語是介於成語與諺語、引語或普通片語之間的,對這類片語,不必一定去劃分它的界限。例如一文不值,我們可以認為它是普通片語,因為把它該為不值一文、不值一錢或一錢不值都毫不勉強。但是,這個片語畢竟有相對的固定性,極象成語,把它看作成語,也未嘗不可以。又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把它看做成語或諺語皆無不可。

《回到標題》 

二、成語的四字性:

前面已經說過,成語多由四字組成,少於四字或多於四字的比較少;尤其少與於四字的成語,相形之下更少。因此日本人講漢語,就有四字漢語這種說法(見一九七八年版,吉田昇等編著的《中學校現代國語》),也有的稱為四字熟語(見一九七八年版,今泉忠義等編的《中學校國語》)。不過他們列入四字漢語和四字熟語中的例語,在我們看來,有的不是我們所說的成語,因為我們沒有那種說法。如左往右往""上意下達""執行猶豫""質疑應答之類。又如他們把春夏秋冬""前後左右""東西南北也都認為是四字熟語,我們也未便苟同。春夏秋冬這是氣象學名詞,前後左右這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位名詞,東西南北是地理學上常用的方位名詞。

儘管這樣,成語之顯然有四字性是無可否認的。例如下列的成語,就它們的出處來看,都不是四個字,換句話說,也就是這些成語都是把非四字的話加以提煉、形成四字成語,試看以下成語與其出處的關係:

(1)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孟子·梁惠王》上篇)

(2)緣木求魚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孟子·梁惠王》上篇)

(3)事半功倍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證,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孟子·公孫醜》上篇)

(4)刻舟求劍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刻)其舟曰: 是吾劍之所從墜 。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呂氏春秋·察今》)

(5)黔驢技窮唐朝柳宗元有篇文章題目是《三戒》,其中有一個小題為《黔之驢》。黔驢技窮就是從這篇文章敍述的故事中提煉出來的。

(6)敝帚千金(或說敝帚自珍)裏語曰: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見之患也。(曹丕《典論·論文》)

從上文看來,成語的四字性非常明顯。或者把比四字為多的話縮減為四字,如明察秋毫""緣木求魚,或者把兩句話合併為一句 只用四字,如事半功倍""敝所千金。或者把一個用字較多的故事,編寫為四字,成為一個成語,如刻(契)舟求劍""黔驢技窮都是。

古人有些話,本來夠得上警句,可以成為成語。只是因為改變為四字,比較麻煩,也就只好把它放棄,作為引導語來用。例如宋朝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語,意思很好,但因字數較多的關係,就沒能形成成語,我們只能視為警句,有時引入文章。而如吃苦在前,享樂在後,就容易說,容易記,便可以成為成語。而同在《岳陽樓記》中的文句百廢俱興,因為是四字,就成了成語。

成語為什麼四字者為多?這大概是因為四字容易上口。如我國古代的詩歌總集《詩經》,就以四字句為多,古代歷史《尚書》,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後來初學讀的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後兩種即全為四字句。《四言雜字》《龍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這雖然是訓蒙書,也足以說明四字句之為人所喜愛、所樂誦。

不過把四字成語縮短為二字的也頗不少,如:

畫蛇添足 蛇足

東施效顰 效顰

墨守成規 墨守

杞人憂天 杞憂

囊螢映雪 螢雪

以上都是從四字成語縮寫為二字的例子。在某種場合,也許有宜於用二字者。又如矛盾""推敲之類常用的成語,都是來源於有名的故事,但都不是由四字成語精簡為二字的。這種與一般辭彙又有所不同,我們不妨認為是成語中之二字者。

《回到標題》 

三、成語可充當句子裏的各種成分:

成語也同詞一樣,可以充當句子裏的各種成分: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也就是說,成語在一個句子裏可以起一個詞的作用,它也是構造語句的材料。有些成語還可以用作句子。這也是人們所以大量地、廣泛地使用成語的原因。例如:

(1)成語作主語

這種文藝批評的清規戒律,是非常多的。(矛盾《鼓吹集》)

盛氣淩人不對,但必須盛氣淩鬼。(王任重《來一個打鬼運動》)

長歌當哭是必須在痛定之後的。(魯迅《紀念劉和珍君》)

(2)成語作謂語

三百來戶都歡天喜地,只有王老太太不樂意。(周立波《分馬》)

(3)成語作賓語

我軍只要進入蕭牆,周王在紫金城就成了甕中之鼈,無路可逃。(姚雪垠《李自成》)

至於老章對事故的分析,我認為還是很有益處的,至少可以作為你們今後工作的前車之鑒嘛!(維思峻峰《廣大的戰線》)

甕中捉鼈是動詞成了的賓語。前車之鑒是動詞作為的賓語。

(4)成語作定語

他說佛子嶺開著五顏六色的花,真是一個大花園!(靳以《到佛子嶺去》)

遊魚和五光十色的小石頭都看得清清楚楚。(峻青《蒼松志》)

但說謊是他的天稟,他立刻想到一個冠冕堂皇的回答。(矛盾《子夜》)

(5)成語作狀語

他夢到主逼死他的父親,一家人忍氣吞聲埋葬死人,不敢伸冤(巴金《新聲集》)

(6)成語作補語

只是百姓已經不看他們,連行列也擠得亂七八糟不成樣子了。(魯迅《故事新編·鑄劍》)

分析成語在句子裏所起的作用,是從語法角度來說明成語的性能以及使用範圍,瞭解這點,對學習成語是有好處的。但是,要能真正靈活,準確地運用成語,那只有大量地、充分地掌握成語,瞭解它們的正確涵義和感情色彩,才能寫在文章裏起到生動、形象、感染力強的作用。

《回到標題》 

四、成語在來源淺探:

成語的數目很多,一九五八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漢語成語小詞典》就收有成語三千多條,實際上當然還有許多成語沒有收進去,成語實有的數目,一定比這本小詞典中所收的多得多。這些成語是怎樣產生的呢?粗略地分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來源:

(1)歷史事實

有些成語是從歷史事實來的。其中有的是把某一歷史事件,概括為成語的;有的是截取或改易歷史裏的著名文句為成語的。這裏先舉幾個由歷史事實而來的成語:

(A)完璧歸趙《史記·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候,趙國的國君惠文王得到一塊璧玉,秦國的國君昭王寫信給趙王,說他願意給趙王十五座城,換取這塊璧玉,趙國比秦國弱,它明明知道秦王的話靠不住,可是又不敢公然戳穿秦王的謊言。在這種情況下,趙國的大臣藺相如到秦國去處理這件事。他臨走的時候說如果秦國把十五座城給了趙國,就把璧玉給秦國,如果拿不到城,就要使璧玉絲毫無缺地歸回趙國《(史記》的原文是 完璧歸趙 。)藺相如到了秦國,把璧玉獻給秦王,可是他看到秦王並沒有真給趙國十五座城的意思,於是很機智地編造理由,從秦王手中把璧玉要回來,偷偷地讓隨從人員送回趙國。後來人們用完璧歸趙這四個字,表示把原物完好地、原封不動地歸還物主。這四個字也就成了成語。

(B)擢發難數《史記.范睢列傳》記載:戰國時候,秦國的宰相范睢(魏人)責問他的仇人魏國的中大夫須賈說:你知道你的罪過有多少嗎?須賈說:拔我一根頭髮記載我一件罪過,頭髮還不夠用的。(《史記》的原文是擢賈之發,以續賈之罪,尚未足。)後來就用擢發難數比喻罪惡之多,數不勝數。擢發難數也就成為成語了。

以上這兩個來自歷史事實的成語完璧歸趙""擢發難數都是截用或改易史書中文句而成的。這種成語,在全部成語中所占的數量不很多。成語中的投筆從戎""退避三舍""唇亡齒寒""一鼓作氣""門庭若市等等,都是出自歷史事實的。

(2)前人故事

有些成語是由前人的故事來的,這類故事也是確有其人其事,只是其人其事在歷史上不是很重要的。這類成語有的比較有風趣,有的有比較好的修辭效果,所以也被人們廣泛地使用。現在舉幾個例子,並說明它們的來源。

(A)胸有成竹宋朝有一位畫家叫文同,字與可,擅長畫竹。當時有位文學家晁補之作詩說: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後來胸有成竹就成了一個廣泛使用的成語,用它來稱讚處理事情很有定見有把握的人。

(B)滿城風雨宋朝謝無逸嘗問潘大臨近來有沒有作詩。潘大臨寫給他一封回信說:秋天以來的景物,樣樣都是好詩句。昨天清閒地躺著,聽到樹林子裏響起風雨聲,我高興地起來,在牆上寫到:滿城風雨近重陽,忽然催我繳納租賦的人來了,於是大為敗興,只有這一句寄給你。後來滿城風雨這四個字就成了廣泛使用的成語,比喻對新發生的某一件事許多人都在到處議論。

此外如威武不屈""尾大不掉""抱薪救火""門可羅雀都是由前人故事而來的成語。

(3)寓言傳說

古書裏邊也有些含議深刻的寓言,也是成語的來源。這類成語,往往有教訓或諷喻的意味。現在舉幾個例子並加以說明。

(A)杞人憂天《列子·天瑞》說:周朝時候,杞國有一個人怕天崩地墜,自身無處寄託,因此連睡覺吃飯都沒有心思了。後來就把杞人憂天用為成語,比喻毫無必要的憂慮。

(B)邯鄲學步《莊子·秋水》說:燕國壽陵地方有一個青年,到趙國的國都邯鄲去學走路(趙國人善於走路)。他沒有把本領學到手,反而把自己原來走路的步法也丟掉了,只好用兩隻手爬著回家。後來把邯鄲學步用為成語,比喻摹仿別人不到家,反而連自己原有的本領也丟掉了。

(C)掩耳盜鈴《呂氏春秋.自知》有一個故事說:晉國的大夫范氏滅亡的時候,有個老百姓得到一隻鐘,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鐘太大,沒法背。於是就用錘去把它打碎,這樣鐘又轟轟地響起來,那個老百姓怕別人聽到響聲來搶這只鐘,趕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來,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就聽不見了。《淮南子·說山訓》也有這個故事。成語掩耳盜鈴就是這樣來的,只是把鐘改為鈴了。這個成語比喻騙人的人所用的辦法非常笨拙,他自己卻以為能騙得了人。成語裏邊還有一個掩目捕雀,出於《三國志·陳琳傳》,跟掩耳盜鈴的意思差不多,但是群眾基礎較差,使用的人比較少。

由寓言故事來的成語,往往含有幽默感和深刻的教育意義。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畫蛇添足等。這類成語,在全部成語中,所占的比重不算大。

(4)古人原句

成語裏面有一些是全用古人語句而不作改動的,例如:

(A)醉翁之意不在酒見宋朝文學家歐陽修《醉翁亭記》: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意思是:醉翁的心思並不在飲酒上,而在於賞玩這裏的山水。後代把醉翁之意不在酒用為成語,表示別有用心""另有目的等意思。

(B)水落石出見宋朝文學家蘇軾的《赤壁賦》: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水落石出本來是純粹寫景的文句,後代用為成語,比喻真實的情況終於顯露出來。

(C)更上一層樓成語不僅有完全用前人文章裏的語句的,也有完全用前人詩句的更上一層樓就是處於唐朝詩人王之煥的《登鸛雀樓》詩。原詩是: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更上一層樓這個成語,比喻在某一已有的基礎上更加提高,更為擴大之類的意思。

成語裏面的一笑千金""咄咄怪事""下筆成章""一鳴驚人等,都是全用前人的語句。這類成語在全部成語中所占的比重比較大。偶然被人們引用的前人名言警句,即使它明顯地具有成語的特點,也不能把它看做成語,而只能認為那是引語。可是如果後來時常有人使用它,群眾逐漸對它熟悉,那就要把它看做成語了。

(5)截用或改易古人語句

有些成語不是直接使用古人的語句,而是截用或者把古人的語句略加改變,然後使用的。截用或改變的原因,主要是為了使其符合成語的結構形式。(參閱前文《成語的四字性》)例如:

(A)捨生取義《孟子·告子》上篇裏有兩句話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後人從這兩句話裏,取出捨生取義這四個字作為成語,表示為了維護正義不惜犧牲生命的崇高品質。

(B)一曝(pù)十寒《孟子·告子》上篇裏有幾句話是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意思是:雖然有天下容易生長的東西,但是曬它一天,冷它十天,也沒有能生長成的。)後人從這幾句話裏摘出一曝十寒四個字用為成語,比喻一個人沒有恒心,努力的時間少,荒廢的時間多。

(C)一毛不拔《孟子·盡心》上篇裏有一句話是: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意思是:楊子極端自私,即使從他身上取下一根細微的毛髮就能夠有利於天下,那他也是不肯幹的。)後人把這句話裏的拔一毛不為改成一毛不拔四個字,作為成語,形容極端自私和非常吝嗇的人。

(D)近水樓臺宋朝蘇麟有兩句詩: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後來截用近水樓臺四個字為成語,比喻在條件便利的情況下就能比一般人先得到好處。

成語裏面的知名之士""一日之長""一丘之貉""一日三秋""一字千金都屬於這一類。這類成語,在全部成語中所占的比重也比較大。

(6)人民群眾用過的精煉片語

談到成語的來源,人們總會先想到上邊所說的那些所謂有出處的成語。其實在成語裏邊占比重較大的,還是那些現在已經找不到真正原始出處的成語,這類成語,絕大部分是人民群眾創造的。其中有一些具有濃厚的口語色彩和生活氣息。例如:大海撈針""指桑駡槐""另起爐灶""三三兩兩""大刀闊斧""囫圇吞棗等等。這類成語,因為修辭手法和表達效果都比較好,所以歷來就被人們廣泛地使用著,而且不僅使用於書面上,也使用於口語中,甚至很早就使用於口語中。如果有人在古書中看到了這類成語,認為某書的作者就是這個成語的創作者,這恐怕未必可靠,譬如見於宋人語錄裏邊的一些成語,見於元人雜劇裏邊的一些成語,未必就是產生於宋朝或元朝,可能都還早。

(7)諺語俗語

有些成語,在兩三千年之前就已經被人們寫在書裏。雖然用的是文言,看起來很典雅,其實本來是群眾口頭中使用的諺語或俗語。例如,亡羊補牢""敝帚千金等等,都屬於這一類。為什麼知道這些成語本來是諺語或俗語呢?因為使用這些成語的古人,在古書裏邊已經說了。如:《戰國策·楚策》說:臣聞鄙語曰:亡羊補牢,未為遲也。(意思是:養在羊圈裏的羊跑掉了,趕快把圈修補起來,免得別的羊再跑掉,也還不算晚。)曹丕《典論·論文》說:裏語曰,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意思是:俗語說,家裏有一把破掃帚,自己以為寶貴得可以同千金相比。享就是當或當做。)《史記·白起王剪傳》說:鄙語雲,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所謂鄙語、裏語或諺語、俗諺,就是民間的諺語或俗語的意思。實則有些來自諺語或俗語的成語,在古書上,也還有並不一定標明是裏語""鄙語的。

另外還有些諺語和俗語,從文字上看,不像一般成語那樣整齊典雅,很明顯是人民大眾的口語。可是因為它們通俗易懂。具有很好的表達效果,因此廣泛地被人們所使用,也成了成語。例如牛頭不對馬嘴""坐山觀虎鬥""眾人拾柴火焰高""天下烏鴉一般黑都是屬於這一類的。

(8)外來的成語

我們使用的成語,也有來自外國的。例如魏、晉、六朝、隋、唐時候,我國翻譯了不少流行於西域和印度的佛經。佛經裏邊的語句和典故,不少從早就成了我國的成語。例如:一塵不染""現身說法""心花怒放""不可思議""不即不離""回頭是岸皆是。明、清以來,我國跟西洋各國的文化交流逐漸頻繁,西方的典故、格言以及西洋著作的漢文譯本中的精煉語句,有的也就變成了我國人使用的成語。例如:時者金也""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舊瓶裝新酒""火中取栗""新陳代謝""物競天擇""弱肉強食""拿原則來做交易""按勞取酬等等都是。

(9)改造的成語

前邊說過,成語是固定片語或固定的句子,一般不能隨便改變。但是有時候為了表達上或行文上的需要,也可以更換一兩個字,巧妙地把它加以改造使用。這種改造的成語,表達的效果往往比較強,因為把成語改了一兩個字,特別能引起讀者的注意。這種辦法,古代就有的。例如物極則反這個成語出於《鶡冠子·環流篇》。意思是事物發展到極點,一定要轉到它的反面。後代有人把它改為物極必反,就覺得更為肯定有力。南北朝時,北周有名的文學家瘐信作《哀江南賦》就把這的成語改為物極不反,表達他那無可奈何的憤慨情緒。又如事半功倍這個成語,出於《孟子·公孫醜》,意思是說用力小而效果大。後來有人把這個成語裏的半""倍兩個字的位置一換,改為事倍功半,來說明工作費勁大,收效小。但是在古代,這樣使用成語的例子比較少。現在我們進入了偉大的社會主義時代,前人某些思想意識的錯誤性和局限性,顯露得很清楚。因此把成語加以改造而表達新思想的,用得也就比較多了。例如把欲速則不達改為欲速必達;把一舉兩得改為一舉三得""一舉多得;把一箭雙雕改為一箭三雕""一箭多雕;把知難而退改為知難而進等等。

時代已經改變了。生活在新社會不同於生活在舊社會,人們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起了很大的變化。舊的清規戒律,已經不能拘束我們了,有一部分舊成語的內容,顯然不適合於今天的社會。譬如具有共產主義風格,敢於蔑視困難,敢於勝利的人們,絕不會知難而退。新成語知難而進的產生,是很自然的。這也可以算是化消極為積極,同時也收到了古為今用的效果。

(10)新生成語

我們現在使用的成語,大都是兩三千年以來流傳下來的或陸續產生的。隨著社會的發展演進,根據社會生活的實際需要,表達新思想意識的成語,就自然會不斷地陸續地產生。全國解放以來,在階級鬥爭、生產鬥爭、科學實驗的實踐中,就產生了許許多多具有積極意義的新成語,例如:

厚今薄古 推陳出新 多快好省

分秒必爭 力爭上游 百花齊放

勤儉持家 修舊利廢 上山下鄉

勤學苦練 只爭朝夕 化廢為寶

比學趕幫超 全國一盤棋

等等。同時,也產生了少量具有批評性的新成語,例如:縮手縮腳、少慢差費。這類新成語,具有鮮明的時代精神,含有積極意義。所以產生以後,立刻就不脛而走,為各階層的廣大人民群眾所喜用。

以上列舉的十項,是成語的主要來源,也是成語較大的類別。

《回到標題》 

五、成語的優越性:

成語本來是人民大眾口頭上或古人今人的著作中使用的語言材料。成語之所以能得到人們的廣泛使用,主要是因為它具有以下一些優點:

(1)言簡意賅成語一般都能把人們所要表達的豐富的思想,用十分簡練、非常概括的幾個字說出來,真正具有言簡意賅(完備)的優點。適當地運用這些成語,會使語句顯得格外精煉。例如:

(A)方枘(ruì)圓鑿意思是:方榫(sǔn)頭不能楔(xiē)進圓孔洞,比喻兩件事不相容,或者比喻事情的不可能。

(B)色厲內荏(rěn)意思是外貌看起來莊矜、威嚴,而內心裏卻很怯懦。

(C)眾口難調意思是吃飯的人多了,飯菜的味道就很難使所有的人都滿意。比喻作一件事情,不容易使各方面都沒有意見。

這類成語,如果改用一般的話來說,即使多用很多的字,也未必能表達得像用成語那樣的意思豐富和透徹。

(2)易學易記

由於成語在結構形式和組織方法上,基本上有規律可循,所以學起來都比較容易,甚至為創造新成語也提供了便利條件。比如:

翻天覆地 橫徵暴斂

醉生夢死 抱殘守缺 啼饑號寒

這些成語,從語法的角度上來分析是有它的共同之處的。翻天覆地是動賓結構,是由翻、覆、天、地四個字交錯組成的。提起翻天,可能就想起覆地。又如橫徵暴斂,是橫、征、暴、斂四個字組成的。橫征和暴斂對仗是很工整的。所以學起來、記起來都很容易,特別是由於成語具有四字性,也使成語易學易記。

(3)形象具體有許多成語,含有顯著的修辭因素,看了或聽了以後,就會在頭腦裏留下一個深刻的、具體的印象。成語中所用的修辭手法,是多種多樣的,這裏舉幾種常見的例:

(A)比喻法借某一種情況說明另一種情況。例如:

中流砥柱這個成語用現代漢語來說,就是黃河中流的砥柱山。砥柱是在黃河中流的一座山,黃河的水日日夜夜洶湧澎湃地衝擊它,可是千百年來,依然屹立在那裏。因此人們就用中流砥柱這四個字作為成語,比喻那些意志堅強,在大風大浪裏經得起考驗,毫不動搖,能起支柱作用的人。

如影隨形無論什麼物體的影子,一分一秒也離不開那個形體。因此,人們就用如影隨形這個成語,比喻兩個人或兩件事物關係的密切。

牛鬼蛇神 牛鬼和蛇神都是可憎惡的妖魔、鬼怪。因此,人們用這個成語比喻極壞的人。

水中撈月 映在水裏邊的月亮只是一個影子。到水裏去撈月亮,當然是永遠撈不到手的。因此人們用這個成語,比喻做那些白費氣力,枉費心機而得不到結果的事情。

以上這幾個成語,都不是直接用它的字面上的本意,而是用它那比喻的意思,都是屬於修辭上的比喻法。

(B)諷喻法假造一個故事,用來諷刺或者教育勸誡別的人。例如:

狐假虎威《戰國策·楚策》有這樣一個故事:一隻老虎尋找野獸吃,遇到一隻狐狸。狐狸說:你怎麼敢吃我!老天爺派我做百獸之王,現在你吃我,就是抗拒天命!你如果認為我說謊話,那麼我在你前邊走,你跟著我,看看野獸們見了我有沒有敢不立刻跑開的?老虎同意了,於是就和狐狸一塊兒走,野獸看見老虎,嚇得就跑。老虎不知道野獸是怕他,還以為真怕狐狸才跑呢,後來人們就用狐假虎威這個成語,諷喻那些憑藉別人的勢力來嚇唬人的人。

畫蛇添足《戰國策·齊策》有這樣一個故事:楚國有一個人舉行祭祀典禮。行完了禮,把一壺酒賞給他家裏的幾位客人。客人們商量道這酒幾個人喝嫌少,一個人喝,有餘。咱們在地上畫蛇,誰先畫成了誰就喝酒。有一個人先把蛇畫成了,拿過酒來將要喝,卻又左手舉著酒壺,右手又畫著蛇說:我還能給蛇添上腳。腳還沒畫成,另一個人又把蛇畫成了。這人把酒壺奪過來,說:蛇本來沒有腳,你怎麼能給它添上腳?於是他就把酒喝了。後來用畫蛇添足這個成語,諷喻那些喜做節外生枝、無補於事的人。

另外成語中的鷸蚌向爭,漁人得利""愚公移山等,都用的是諷喻法。

(C)對偶法 把兩個有某些類似之點的片語,互相對照,組織在一塊兒,形成語法上的並列結構。例如:

車水馬龍這個成語是用車水和馬龍兩個片語構成的,車水和馬龍對偶。這裏說的是車和馬:車怎樣呢?車象流水那樣接連不斷地飛馳。馬怎樣呢?馬象龍那樣活躍地奔跑。用這句成語來形容大街上人們來來往往的熱鬧景象是再恰當也沒有的了。

良師益友這個成語是用良師和益友兩個片語構成的。良師和益友對偶。這說道德學問很好的老師,于我有益的朋友都有助於自己的進步。

此外象燈紅酒綠""忍氣吞聲""橫徵暴斂""耳聞目睹等等,也都是用對偶法構成的。這類成語的前後兩個片語所表示的意思都是類似的,而不是相反的。

(D)映襯法把相反的兩件事互相對照。例如:

地曠人稀 曠是廣闊的意思,按一般情況來說,土地的面積大,那麼土地上居住的人就多。可是有些地方,儘管土地面積大,而人口並不稠密,這就是地曠人稀。地曠跟人稀兩件事是不協調的,而是相反的。這個成語就是用這兩種情況的互相映襯組織起來的。

陽奉陰違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表面聽從,暗地裏卻又另搞一套。陽是表面,陰是裏面。風是遵從,違是違背。陽奉跟陰違恰恰相反,恰恰是互相對照的。

此外,口是心非""曲高和寡等等,也都是用這種修辭法。映襯法跟對偶法的根本不同之處在於:對偶法的前後兩個片語所表示的意義彼此有類似之點,有相同之處;映襯法前後兩個片語所表示的意義彼此相反,對比鮮明。

(E)誇張法把事物加以誇張,說得遠遠超出客觀事實。例如:

體無完膚這個成語是形容人體受傷很嚴重,身上已經沒有一點完好的皮膚。實則身體即使受傷極重,總還會有局部完好的皮膚,如果連一點好皮膚也沒有,那也就活不成了。

雞犬不留這個成語是形容搶掠十分嚴重,就連一隻雞一條狗也沒給留下。

門庭若市形容交遊廣,來的人很多,住宅門口和院子,熱鬧得就象集市一樣。

此外象氣吞山河""血流漂忤""口若懸河等等也都是用這種修辭法。這類成語儘管誇張得與實際不符,但這種巧妙的修辭方法,會增強表達的效果。這種比喻手法,也就是《文心雕龍》上所說的誇飾。

(F)截短法把字數較多的文句,剪裁縮短,使他精煉簡潔。例如:

瓜田李下 這個成語是截短古樂府詩《古君子行》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兩句而成的。原詩字面的意思是:在瓜地裏,不要彎腰提鞋;在結著李子的樹下,不要舉手整地帽子。意思是讓人們要注意自己所處的地位,避免嫌疑。

管窺蠡測 這個成語是截短《函數·東方朔傳》以管窺天,以蠡測海而成的。原話表面的意思是:從竹管的小孔裏看天,用瓠瓢量海水。它的引申義是:目光短淺,所見者小。類似坐井觀天的意思。

此外,象李代桃僵""蚍蝣撼樹""司空見慣等等,也都是使用這種修辭法。理解這類成語,首先要知道原來的句子是怎樣說的,還要掌握它的精神實質。

(G)鑲嵌法故意用幾個無關緊要的字插在一個詞的中間,以舒緩語氣或增加力量。例如:

七拼八湊:意思是搜集一些零碎材料勉強地拼湊起來。

一干一淨:意思是乾乾淨淨,什麼也沒有了。

冤哉枉也:意思是十分冤枉。

本來主要說的是:拼湊""乾淨""冤枉,而把兩個字拆開,在每個字的前邊或後邊各鑲嵌上一個字,如七""八""一""二""哉""也,以增加修辭效果。

成語所用的修辭方法,這些是最常見的。此外當然也還有,這裏不擬多舉。許多成語都具有濃厚的修辭色彩,所以使人一看就覺得形象具體。

(4)語勢有力成語是歷史的產物,具有群眾基礎,表達的效果比用意思相同的一般說法為強。例如群起而攻之,就比大家一齊起來反對他或者批評他""斥責他更有力些。口誅筆伐就比用語言和文字對他進行嚴厲的批判這樣一句話顯得有力量。

由於成語有以上各種優點,所以在文章中適當地使用成語,是非常需要的。這不僅能增強表達效果,而且可以使文章的語彙豐富多彩。不過也不能在文章中故意地多用成語,堆砌成語,以顯自己的淵博,那樣就可能把文章寫得不文不白,不倫不類,矯揉造作,畫蛇添足。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

《回到標題》 

六、成語使用的廣泛性:

成語既然可以做句子的各種成分,它本身又有許多優越性,所以成語在文章裏也就使用得相當廣泛。在文章一個句子裏連用幾個成語,也是常見的。下邊舉一些實例,並略加解說。

這也值得你們大驚小怪、冷嘲熱諷。(《魯迅全集卷五引《奇文共賞》)

這句話裏連用了大驚小怪""冷嘲熱諷兩個成語。大驚小怪是我們口頭上常用的成語,宋朝的朱熹就已經用過,見《朱子語類》。冷嘲熱諷意思是用名言暗語譏笑諷刺。冷嘲熱諷和冷言冷語的意思很相近,但是又有區別。冷言冷語指的是譏笑諷刺的話。如果把這裏所引的句子改為這也值得你們大驚小怪,冷言冷語,就感覺著有點兒不順,這是因為這裏應該用動詞,不能用名詞。冷嘲熱諷可以作動詞用,冷言冷語適宜於作名詞。這類細微的區別,使用成語時也應該加以辨析。又如:

幹部雷厲風行,戰士就不會鬆鬆散散;幹部一絲不苟,戰士就不會馬馬虎虎。(《人民日報》社論《把三八連隊作風傳播到全國去》)

這句話裏用了雷厲風行""一絲不苟兩個成語。鬆鬆散散""馬馬虎虎還沒有取得成語的資格。雷厲風行意思是象雷響那樣猛烈,象風刮那樣迅速。往往用它形容作起事來說幹就幹,聲勢猛烈迅速的情況。這個成語出於唐朝韓愈的《潮州刺史謝上表》,原作雷厲風飛。一絲不苟是形容作事嚴肅認真,對極細微的地方也絕不馬虎過去。又如:

脫離群眾一事無成,依靠群眾百戰百勝。(《光明日報》新聞標題)

在這個新聞標題裏,連用了兩個成語:一事無成""百戰百勝。一事無成是說什麼事也辦不成。這個成語出於唐朝詩人白居易的《除夜寄元微之詩》:鬢毛不覺白毿毿, 一事無成 百不堪。""百戰百勝見《孫子·謀攻》: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打了無數次的勝仗,還算不得好中的最好的,不用動兵打仗,就能使敵人的隊伍屈服,這才是好中的最好的。在兵法家孫子看來,百戰百勝還算不得是最好的軍事家。後來這四個字用為成語,就表示每戰必勝,所向無敵的意思。這就是取這四個字的字面意思了。

文章的題目,有時也用成語,如:

鞠躬盡瘁,砥柱中流(《回憶周總理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片斷》)這是徐向前同志一篇文章的標題。題目共有八的字,而是兩個成語。這裏所用的鞠躬盡瘁這個成語,意思是恭敬謹慎、竭盡辛勞地為國家為人民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直到生命結束時為止。這是諸葛亮《後出師表》裏的名句,頗為人們所傳誦。瘁是辛勞的意思。《後出師表》盡瘁作盡力。大概人們因為《詩經·北山》有或盡瘁國事之語,所以把力換成了瘁。這仍然可以算是照用原話。砥柱是立在黃河水中的一座山,在現在河南省三門峽市。儘管黃河之水洶湧澎湃,一刻不停地向這座山衝擊,但是千百年來,它始終屹(yì)立不動。這裏用中流砥柱這個成語,形容周總理所起的堅強的柱石作用。

我們經常看報,報紙上新聞或評論的標題就往往用成語。如:

漏洞百出,欲蓋彌彰(《人們日報》)

事實勝於雄辯(《人民日報》)

我們不夜郎自大,也不卑躬屈膝(《人民日報》)

文藝作品的標題,特別是章回小說的回目,也往往用成語。如:

村老老是信口開河

情哥哥偏尋根究底

這個古典小說《紅樓夢》第三十九回的回目,裏面用了兩個成語。信口開河是口頭上常用的成語,本來作信口開合。信是任其自然不加控制的意思。開合就是張開閉上。信口開合的意思是把嘴任意開閉,捏造出許多不可靠的話來。元朝人《爭報恩》雜劇有那妮子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怎當他只留支剌信口開合。開合的合也寫作河,這是因為河與合同音,而且有一個形容說話滔滔不絕的成語是口若懸河。

《紅樓夢》的回目使用成語的,除了上邊舉的這個例子,另外還有一些。其他古典章回小說,在回目中使用成語的例子也不少。不僅古典章回小說的回目,就是當代小說的章節標題,也有大量使用成語的。

我們常見的對聯,也往往用成語。下面幾幅對聯,每幅裏便都有兩個常用的成語。如:

1.又讀書又勞動能文能武

學政治學技術又紅又專

2.三大革命波瀾壯闊

六億人民鬥志昂揚

3.山河錦繡

人物風流

這裏再舉一個使用成語的例子。有人在某報上發表過一篇《學習十字訣》,全文是這樣:

勤 業精於勤 問 不恥下問

恒 持之以恆 習 溫故知新

序 循序漸進 思 好求甚解

博 博覽群書 記 勤做筆記

專 專心致志 用 學以致用

這裏邊勤做筆記一條是普通片語,好求甚解一條,是由成語不求甚解改造的新成語;除此以外,其餘八條都是成語。這些成語大部分可以找到它的出處,這裏不一一說明了。

從上邊所引的這些例子看來,成語的使用範圍是相當廣泛的。因此,我們學習語文也就很有必要對成語加以注意,並且學習使用它。

《回到標題》 

七、怎樣學習和使用成語:

前面已經談到,成語的文字非常簡煉,又有固定的形式,本身具有易學易記的特點。所以無論學習、或者使用成語,都不很困難。但是如果想要很好地掌握它,也有應該注意的幾點:

(1)徹底理解學習和使用成語,跟學習和使用字、詞一樣,首先要徹底理解它的涵義,不能不求甚解。如果對某一個成語的意思還沒有理解透徹,或者對成語中某個字的音義還說不準確,就隨便拿來使用,那就難免用得不恰當,甚至鬧出笑話。

成語的來源不一,有的容易懂,有的比較難懂,可是其中以容易懂的占多數。有些成語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它的意思來,如千言萬語""心直口快""苦口婆心等等,都很容易懂。如一髮千鈞(意思是一根頭髮負擔著千鈞的重量。鈞是我國古時的重量單位,一鈞大約等於三十斤。這個成語是形容情勢非常危險。)啼饑號寒(意思是餓得哭泣,凍得叫喊。啼是哭,號是叫喊,這個成語是形容挨餓受凍的悲慘景象。)不速之客(意思是沒有邀請就突然來到的客人。速當邀請講。)等等,就比較難懂。但是只要把個別生字如鈞""啼""號""寒""速弄清楚了,整個成語的意思就不難理解。至於象瓜田李下這個成語,就應該算是難懂的。先要知道古樂府詩《古君子行》裏有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兩句話。這是告訴人們處在嫌疑的地位要注意。在古書裏,也把這個意思寫作瓜李之嫌(見《唐書·柳公權傳》)。無論是瓜田李下或瓜李之嫌,如果不知道它的出處,只從字面上作解釋,那就很難懂得它的意思。又如管窺蠡測這個成語,如果僅僅知道管是竹管,窺是從孔隙裏看,蠡是瓠瓢,測是測量,也不容易懂得整個成語的意思。如果知道這四個字是從以管窺天,以蠡測海八個字裏截取下來的,那就不難知道這個成語比喻的是:所見甚小,看不到事物的全面。至於那些由歷史事實來的成語,如八公山上,草木皆屏,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之類,從寓言傳說來的成語如葉公好龍""含沙射影之類,如果不知道它們的出處,當然也是無法理解。以上所說的這類比較難懂的和很難懂的成語,大部分見於古書中,想要理解這類成語,可以翻閱《辭源》《辭海》等有關的書籍。

有些成語,懂得了字面的意思,還要特別注意它的習慣上的用法。例如一個巴掌拍不響和孤掌難鳴這兩個成語,只從字面上看,好象一個是白話,一個是文言,意思沒有什麼兩樣。可是仔細想想,一個巴掌拍不響,是說事情的發生不是由於單方面引起來的,使用這個成語,有各打五十板的意味。孤掌難鳴是說只有一個人的力量很難成事。對如此處境的人,有同情的意味。兩個成語的意思並無共同之處。(有的人,在某一特定的環境下,也把孤掌難鳴當做一個巴掌拍不響來用,但究竟是不夠妥當的。)所謂徹底理解,也包括連這些地方都要加以辨析,徹底弄清楚。

(2)用得場合恰當使用成語,應當力求用得場合恰當,不應當濫用。郭沫若同志曾經舉過一個例子,現在不妨引在這裏。他說:

現在有些文章有個毛病,就是愛堆砌形容詞……如 六萬萬人正以排山倒海、乘風破浪之勢……’這樣的句子就有點不恰當。把山移開、海翻過來,那是多麼大的形勢,同乘風破浪 不能相比。所以既然已有 排山倒海 ,就不應再用 乘風破浪 了。(《文風問答》)

這個錯誤,就是由於不顧場合,硬把乘風破浪這個成語塞進句子裏造成的。

此外,還有一種情況,使用成語時也應該特別注意,即它的歷來的用法。如日理萬機這個成語,舊日只用于皇帝、國王,意思是每天處理的國家大事很多。現在也有人用於毛主席、周總理,說他們日理萬機,這也未嘗不可。但是如果再用之于省長、縣長等人,就不很恰當 儘管他們每天做的事情很多。

對於在某一場合看起來好象都可以使用的幾個成語,更要仔細地辨別它們的不同之處,體味文章所需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選用哪個最恰當。例如千頭萬緒和千變萬化這兩個成語,有時候在一個句子裏好象都可以用,可是如果說這本小說的情節真是千頭萬緒,我越看越覺得有味。那就不如不用千頭萬緒,而用千變萬化。

(3)分清褒義貶義成語裏面,也的除了表示本身的意義之外,還表示人們的喜愛或者憎惡的感情。表示喜愛的,通常說它含有褒義;表示憎惡的,通常說它含有貶義。這兩類成語千萬不可誤用。比如,我們不能說敵軍的先頭部隊,勇往直前地沖上來,因為勇往直前是形容勇敢地向前進,含有褒義。而這裏說的是敵人的情形,我們對他們當然是不會有什麼好感,所以應當用含有貶義的詞語,把勇往直前改為不顧死活,那就比較合適些。又如無微不至跟無所不至兩個成語的意思有些相近,但是無微不至多指關懷,含有褒義;無所不至多系斥責,含有貶義。因此帝國主義者對殖民地勞苦人民的剝削壓榨真是無微不至這個句子,就有毛病。應該把無微不至改為無所不至,那才比較妥當。又如成語擢發難數,就是含有貶義的。一般是指某人所犯的罪惡之多, 原作者採取了誇張的手法。不能單純地把它當作不勝枚舉之類的意思來講。比如今年市場繁榮,百貨品種多得真是擢發難數,把擢發難數用在這裏,就覺得可笑,把它改為不勝枚舉就行了。

(4)注意成語的規範化前邊說過,成語是固定的片語或句子,一般不能隨便換字或改變它的結構。不過有少數成語,也有從早就有兩三種不同的說法的。如的一髮千鈞也作千鈞一髮,含沙射影也作含沙射人、鷸蚌相持,漁人得利,持也作爭,人也作翁,等等。這是多年來形成的差異,我們只能根據約定俗成的原則,承認幾種說法都可以。又如捕風捉影這個成語,原是系風捕影,見《漢書·郊祀志》。成語每況愈下,原作每下愈況,見《莊子·知北遊》。可是由於誤用已久,現在我們也不必恢復它的原來面目。還有一種情況,有時為了增強語勢、加強表達效果,也可以適當的在成語中插入幾個字,例如:

天下何曾太平

魚目豈能混珠

理直而後氣壯

這樣借用原有的成語略加改動,也完全可以。但是我們自己使用成語,除非為了取得修辭的效果,對某一成語確有改變的必要時,都應該注意成語的規範化,也就是儘量地照原來的文字使用,保持語文的純潔和健康。有人把變本加厲寫成變本加利,把奮不顧身寫成憤不顧生,把煥然一新寫成換然一新,把至理名言寫成真理名言等,都是不妥當的。因為這樣改變起來,就容易造成語文中的混亂現象,甚至使人誤解。

前邊說過,在必要的情況下,也可以改造成語,使它更好地為我們的語言服務。除此以外,作詩的時候為了押韻,也可以把成語的結構略加改動。例如郭沫若同志有一首《向地球開戰》的詩,最後幾句是:

別的星球或許也有人類更加進步,

我們要交流經驗,爭取宇宙大同。

同志們,這是不是幻想呢?

不,這正是馬克思主義的造極登峰。

但我並不想多用力來歌頌明天,

我只想多用力來在今天把你們歌頌。

趕快向地球開戰吧,同志們,

無論在天涯海角,讓我們陷陣衝鋒。

這裏為了押韻,把成語登峰造極改為造極登峰,報衝鋒陷陣改為陷陣衝鋒,這完全是可以的。

又如《紅樓夢》第八十六回的回目是:

人亡物在公子填詞

蛇影杯弓顰卿絕粒

成語原來是杯弓蛇影,出於《晉書·樂廣傳》。故事是這樣:樂廣有位親近的客人,很久沒有到他那裏,樂廣問他原因,客人說,前次你請我喝酒,我正要喝,看進酒杯裏有條蛇,心裏很厭惡,喝酒以後就病了。這時候樂廣辦公廳的牆壁上掛著一張弓,弓背上畫著蛇,塗著明亮的油漆。樂廣心想,杯中的蛇就是弓上的影子。於是又在原地方擺上酒,問那位客人:酒裏邊是否還見什麼東西?客人說:跟前次一樣。樂廣把原因告訴了客人,客人忽然醒悟,很久沒有治好的心病,立刻消失了。《紅樓夢》的回目把的杯弓蛇影改為舌影杯弓,這是為了要使回目的平仄協調。回目的上聯人亡物在,公子填詞,用的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格式(公雖然是平聲字,但是它放在後半句的第一個字上,這樣也可以)。下聯應作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作者想要在這裏用杯弓蛇影跟人亡物在對仗,可是杯弓蛇影是平平平仄,於是就把它改為蛇影杯弓,使它合於仄仄平平的格式(蛇雖然是平聲字,但是它放在第一個字上是無妨的)。為了這類原因,改動成語也是可以的。

(5)成語的靈活運用一般說來,成語是固定片語,有一定的固定性。可是,我們不能就認為它是一成不變的。在實際運用方面,是有它的極大的靈活性的。前面有些例子,已足以說明這個問題。現在我們再舉幾個例子來看:

杞憂心事知多少,願把興亡責匹夫。

這兩句詩裏,就包含著兩個成語:①杞人憂天,②匹夫有責。可是詩的句子裏,並沒有完整地把這兩個成語寫出來,而是把成語融化在詩句之中。又如清代新安處士劉四新答吳三桂詩:

李陵心事久風塵,三十年來詎臥薪?

臥薪就是成語臥薪嚐膽的縮寫 當然,臥薪二字也可以看做是用典。又如,有句格言似的話:

苟有恆,何必五更起三更眠?最無益,莫如一日曝十日寒。

這就又把成語一曝十寒的一、十後面,各加上了一個日字。

要想能夠把成語用得靈活,必須把成語的精神實質真正地吸收、消化,才能融會貫通,左右逢源。

《回到標題》 

八、成語出處的檢查:

為了透徹地理解成語,遇到自己不懂或者用不準確的成語,可以從詞書或類書中把那個成語查出來,仔細研究,深入理解。大概古書中比較常見的成語,《佩文韻府》《辭源》《辭海》這些書裏差不多都收羅了。現在常用的成語,從《漢語成語小詞典》裏也基本上可以查得到。不過《佩文韻府》一般不收整個的成語,只收成語中的詞語。例如不收含沙射影,只收含沙""含沙射""射影這些片語。而且只有出處,不作解釋。《辭海》《辭源》既有出處,又有解釋。以上三部書都是用文言寫的。《漢語成言小詞典》是用現代語解釋成語的,缺點是只對一部分成語注了出處,另外有些成語本來也可以查到出處,但是沒有注出來。當然,也是不少的成語,確實查不到它的出處。這本書通俗易懂,為了學習和使用成語,也可以不把它作為工具書而作為一般讀物來閱讀。

《回到標題》

轉至http://www.eduonline.com.sg/wz_chengyu/lunwen.htm簡體

http://w3.ynes.tp.edu.tw/sunyang/word_use.htm

台長: 度凡
人氣(1,736) | 回應(1)|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喜歡的文章 |
此分類下一篇:轉貼 中文被誤用、濫用

威爾剛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
2019-12-25 17:13:5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