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雜誌在三月十七號出版了一篇文章
http://www.economist.com/printedition/displayStory.cfm?story_id=8861553&fsrc=RSS
提及台灣近來的去蔣化政策是cultural revolution。此言一出,藍綠雙方譁然。藍色覺得連英國的首屈一指的經濟學人都形容台灣的政策是文化大革命,顯見其粗糙,而綠色的覺得經濟學人插言台灣內政,竟用風馬牛不相及的中國文革來類比銅像拆遷問題,惹得眾人投書抗議。
如果退一步想,為什麼要因為一部外國雜誌的言論而動怒呢?再退一步想,大家的資訊都是從新聞翻譯來的,有沒有人認真去看看原文是怎樣寫的?
說實在的,我看了用中文寫的網路新聞時,心裡也是非常生氣,生氣的是,這樣的政策問題,竟然連英國的經濟雜誌也報導,顯然有其不正常的地方。我平常有空到圖書館咖啡廳時,都會順手看一下經濟學人,因為其英文用字遣詞都比一般人嚴謹,報導也是屬於客觀的,但是心裡也不經滴咕,一個再怎麼不受歡迎的公共政策,在怎樣具有爭議性,只要沒有勞改、下放,青年人也沒有戴上紅帽子,也沒有幾千萬人的流離失所,怎麼類比得上文化大革命呢?反過來想,且不論其政策對錯,如果去蔣化等同於文革,那是又叫經歷過文革苦痛的人如何苦笑的出來呢?
心想著要到經濟學人雜誌去投書,順手去GOOGLE了一下英文原文,媽呀!原文根本就不是這樣寫的!不,根本連文化大革命也沾不上邊!原文標題是「Cultural revolution」,因為標題首字要大寫,所以Culture就大寫,但是revolution這個字為了不導致對proper noun的誤解﹝兩個字都大寫的復合名詞通常是proper noun,意指獨一無二的事件、物品,像是the French Revolution,the Round Table﹞,所以還特地在revolution一字上用小寫,意指文化上的革命。文化上的革命可以意指的東西就很多,比如說網際網路帶來了文化上的革命,比如說自由民主體現出文化上的革命,不會還特地去想到文化「大」革命。在看副標題,「the fight over a dictator’s legacy」,意指對於獨裁者遺蹟的爭執,所以說文化上的革命是指台灣文化至今依舊保留了懷念蔣中正文化的一部分,而今天去蔣化則是一種對他的歷史評價的鬥爭、革命,這又跟文化大革命何關?
再細讀文章,講的是公正評論藍綠雙方對去蔣化、正名政策的各執己見,根本也就跟文化大革命無關,若真要硬扯上去,只能說”DPP leaders may be politicking ahead of parliamentary elections in December” 還有”By casting the 228 Incident as a clash between Taiwanese and KMT ’outsiders’, the DPP has not only opened old wounds in Taiwan but also created anxiety in Beijing”這兩句話。請問politicking跟open old wounds這兩個phrases又跟真的革命如何能扯的上關係呢?
說來說去,都是翻譯記者的問題。是誰就請自己去GOOGLE一下看3月17.18號的網路新聞。這根本也就不是翻譯不會的問題,純粹是所謂見獵心喜的問題。因為如果不會翻譯,又怎麼會把其他的地方都翻的如此的精準呢?如果以後原文新聞都這樣翻,那豈不是動不動就國際大戰了起來了呢?
為什麼在如此強調新聞自由的年代,記者竟也沒有相對的負起應有的最基本的新聞良知呢?更要探討的是,為什麼大家為了一則假新聞﹝經濟學人也一定覺得很莫名奇妙去掃到風颱尾﹞而又延續了藍綠惡鬥呢?
那簡單,以後我只要把丟個紅色顏料到海裡就變紅海﹝the Red Sea﹞,在我家的閣樓上寫個Eiffle那也變成艾菲爾鐵塔,而我平常雖然都在家裡的圓桌寫作,雙手無缚雞之力,但也還是要自諭是一位圓桌武士,更不用說,全世界的每一條河都要改名叫「淡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