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hotox.pchome.com.tw/s13/kiwicat216/2/136550729277/)
工研院:台雲端服務產值後年達150億
【聯合晚報╱記者鍾張涵/即時報導】 2013.03.14 01:00 pm
台北國際電腦展 (Computex)將在6月開跑,工研院雲端中心主任闕志克今日指出,今年雲端產業將是Computex上一大亮點。工研院IEK預估,全球雲端服務產值將從2011年的297.5億美元,成長至2015年638.4億美元,台灣雲端服務市場也會從去年約75億台幣,預估2015年成長至150億台幣。
從國內到國外,不只全球雲端產值正在放大,行政院規畫建置的10朵雲也陸續啟動,讓資服業者營運商機蓄勢待發。闕志克認為,未來台灣雲端產業的目標應放眼日本、印度與東南亞國協等新興市場,同時加速打造搭配個人行動裝置的雲端服務商業模式,並配合國際企業級的行銷策略與完善的售後服務,創造出台灣「雲谷」商機。
在如今人手一台移動裝置的年代,闕志克說,雲端服務提供者未來將以「使用者中心」為設計考量,提供一個可跨平台、跨終端裝置的無縫隙服務。目前全球雲端服務模式分為三大類,包括「基礎架構即服務」 (Infrastructure as aService, IaaS)、「平台即服務」 (Platform as aService, PaaS)與「軟體即服務」 (Software as aService, SaaS)。
闕志克解釋,底層的「基礎架構即服務」 (IaaS)就像是「未附家具的公寓」,可提供雲端架構客製化硬體規格,包括硬碟容量、網路頻寬、記憶體大小等虛擬主機租用服務,像是亞馬遜的雲端伺服器服務,需與資料中心的硬體設備密切整合。中層的「平台即服務」 (PaaS)則是「附家具的公寓」,主要功用為打造程式開發平台與作業系統平台,開發人員可透過網路撰寫程式與提供服務。上層的「軟體即服務」(SaaS)則如同設備齊全的「五星級飯店」,與行動裝置聯結最密切、也擁有最大商機,例如美國電子商務網站Salesforce.com。
闕志克強調,「開放式」雲端技術正在興起,全球雲端產業2011年起開始走向資源共享、開放創新,三大「開放式」體系如OpenStack、Open Compute Project與Open Networking將各自主導下一代雲端軟體、硬體規格與網路架構。
【2013/03/14 聯合晚報】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