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1-13 22:13:34| 人氣3,247|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試讀】催眠(拉許.克卜勒)*請別窺探隱私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11111-1.jpg     20111111-2.jpg    
(台灣版)                             (英文版)     

 催眠 HYPNOTISOREN (THE HYPNOTIST)// 

拉許.克卜勒(Lars Kepler) 著 // 顏湘如 譯 // 大塊文化(2011) // 試讀本 

100.gif

 

  催眠,這項技能備受爭議,對於效果的真假不得而知。而催眠在我的印象中是作為電視節目的素材,也因為催眠大多以娛樂面向出現於眾人的面前,在「節目效果」的猜想下,對於真實性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但其實在1843年外科醫師詹姆士.布雷德就將降低病患痛苦的治療方式稱為「催眠」(註1)。催眠的效果我認為因人而異,相信者便容易進入催眠狀態,否認者在意識中已抗拒,自然對於催眠的抵抗力較強囉。


  《催眠》一書以催眠師的催眠效應,衝擊他的家庭為主線,漸進式帶領讀者重新認識「催眠」。每個故事都是由死亡開始。慘絕人寰的滅門殺人案,案發現場僅有一名倖存者約瑟,全案由第六感極強的警探約拿偵辦,但約瑟身受重傷,而唯一逃離魔掌的姐姐愛芙琳,極有可能是遭到毒手的下一人。約拿不得不藉由各種方法,逼迫十年前發誓不再為人催眠的催眠師艾瑞克,對陷入昏迷的約瑟催眠,搶在時間下救出愛芙琳。但「幫到約拿,卻害到艾瑞克」,他家暗夜被入侵,患有血友病的兒子班雅明就在黑天暗日之下被擄走。艾瑞克和妻子西蒙娜必須跟時間競賽,好救出兒子避免他在凝血藥品失效時致死。


  作者的親人是專業催眠師,在資料齊全下創作的作品,的確讓人對「催眠」有所的認識,在故事橋段也半破解世人對於催眠產生疑惑:催眠是誘導式問答。除此之外,原來催眠師在催眠時,本身也會進入催眠狀態,雙方都沒有睡著,腦波依然活躍,卻可以吐露出內心話,或說重建所引導的場景;但這也衍伸隱私和法律的問題,而為主角招致殺機。


20111111-3.jpg  


  催眠作為一種治療的方式、一種犯罪偵查的工具,其實已程度上逼迫自由意志。就治療方面,還可以說是參與者自願加入,循序漸進利用催眠鼓勵被害人面對加害者,突破心障。但在犯罪偵查上,法律程序有個「不自證己罪」及「告知義務(犯罪嫌疑、保持緘默等)」的規定,犯罪者沒有義務為自己犯罪陳述,這是基於人性的考量,《催眠》就在這迷離的技能與刑案背離法律調查程序中開始故事的追逐賽。


  艾瑞克藉由催眠讓自願或非自願者,說出深藏的祕密,當祕密的圍籬瓦解,存在於現實中的人便開始反噬,招致危機;而他十年來不再催眠的原因也以第一人稱在頗鉅的篇幅中表述,重啟現場,兇手也在回想過去時昭然若揭。最後,回到催眠的原點,艾瑞克是對的,但也錯了,這種錯誤讓人省思催眠運用在治療方面「發現犯罪事實」的正當性,雖然犯罪偵查的速度加快,卻違反當事人的意願,那就是錯的。


  《催眠》揭開催眠術的神祕面紗,角色是豐富,故事的舖陳也滿長的,但在架構上略顯瑣碎,例如:外遇(不太懂為什麼要安排這橋段);有些想深入瞭解的內情沒有交待清楚,比如:最初看來重要的人物–約瑟、愛芙琳,卻草率的走向結局。警探約拿的敏銳度高,可惜的是僅限於故事一開始,後來幾乎都是艾瑞克的場子,如果這算是「警探約拿」系列作品,至少讓約拿在案情的存在感強一點,否則西蒙娜她老爸這老警探關鍵戲份都比他重,就怪奇了。但,故事仍然在慶祝耶穌誕生的降臨節(註2)第四主日幸福(?)平安的落幕。


  作者有一定比例不贊成催眠 ---當然,這是我的猜想,因為兇手殘忍的手段讓人觸目驚心:習慣剪掉人的鼻子。原因是:「伸長鼻子到處刺探」。窺探別人隱私鼻子,長鼻子當然要剪掉!而催眠窺探的就是隱私。



註1:維基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2%AC%E7%9C%A0

註2:降臨節基督降臨節( Advent,來自拉丁文adventus,意為"來臨")-亦稱“將臨節”。自聖誕節前的四個星期的星期日起,至聖誕節止,為迎接耶穌的誕生和他將來的複臨這段時期。西方教會年曆以降臨節開始。其中第一個週日被稱為“降臨節主日”(advent sunday, 或1. Advent ),而最後那個週日被稱為“降臨節第四主日” 或"4. Advent" 。http://bike.baidu.com/view/1258777.htm


 



*簡介*

  在漆黑的十二月深夜裡,精神科醫師艾瑞克.瑪利亞.巴克被一通來自斯德哥爾摩某醫院的電話吵醒。警探約拿.李納請求他立刻前來協助治療一名因急性創傷而陷入昏迷的病患。他希望艾瑞克能透過催眠與這個年輕男孩溝通,讓警方得以訊問他。他們必須找出是誰如此凶殘地殺害了他的雙親與妹妹,以便及時救出目前失蹤的姊姊。

  但艾瑞克已經十年未曾施行催眠術,而且他也發過誓永遠不再為人催眠。當年痛苦的記憶仍深深影響著他,也使他決定不協助警方。

  最後當艾瑞克被說服了,情況竟有如水閘門被一連串始料未及的洶湧波濤給沖開了。這一連串攻勢猛烈又不可思議的事件,就這樣毫無預警地震撼了艾瑞克的生活。他兒子失蹤,為了爭取救兒子的機會,艾瑞克必須面對過去,面對他的研究工作毀於一旦、婚姻也瀕臨破裂的那段時期。



 

*摘錄(或許有雷)*

.催眠:「只是一種經過改變的意識狀態,再搭配上暗示和冥想。純粹就神經生理學的角度來看,進入催眠狀態的大腦運作十分特殊,平常鮮少使用的部位會忽然活躍起來。受催眠者非常非常放鬆,看起來幾乎像是睡著,但如果用腦電波儀偵測大腦活動,會顯示這個人是清醒而警覺的。」

.儘管加害者早已不在,卻仍痛苦萬分的人。

.中情局手冊裡關於不留痕跡的刑求 確實提到了催眠也是。

.過去沒有死,它甚至沒有過去---福克納。

.艾瑞克團體催眠治療:為什麼在群體中遭受凌虐、強暴或目睹家人被殺害的個人,比起獨自受苦的人更能輕帽地撫平傷口。治癒我們的社群究竟是怎麼回事?是反思、引導、使創傷本身正常化?或者其實是同理心?這個催眠過程總是在小組面前,和所有成員一起進行。這麼做的用意是為了讓每個人不只是彼此經驗的見證人,還能透過催眠後的開誠布公共同分享痛苦與悲傷,就像是集體遭受的災難。


台長: 方書甄

威爾剛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
2019-12-27 17:34:4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