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1-18 09:43:19| 人氣7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行為改變技術 矯正不適當舉止(95年10月16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孟瑛如(新竹教育大學特教系教授)

行為改變技術的理論與應用,已是相當具有歷史與實證研究結果證實的領域。繼上篇(九月十七日)討論在多層次班級經營中,如何運用行為改變技術中的「代幣法」與「忽視法」,矯正身心障礙兒童的特殊行為後,今天我們將繼續探討其他可運用的策略:

一、隔離法

  隔離法是藉由取消某人獲得注意與獎賞的機會,以減少其不適當行為發生次數的一種方法,通常循1.明確界定目標;2.測量行為;3.訂定終點行為;4.決定隔離地點與時間長短;5.與被施行對象解釋施行原因與討論施行方式;6.實施隔離等步驟來進行。在實施過程中宜注意下列要點:

  (一)安全原則:實施隔離地點以教師或家長能監視安全的範圍為主。若在家中,可能廚房、廁所都有安全上的顧慮,可於餐廳或客廳中放置一呼拉圈,命孩子隔離於其中且面對牆壁,若遵守規則便稱讚,並告知違反規則就延長時間或採其他懲罰方式。

  (二)參與原則:一方面須與學生討論欲實施隔離的原因及施行方式,學生可以明確了解老師的要求,同時明白若在隔離時再度違反規則可能發生的後果。一方面以不妨礙該生之受教權,仍可參與班級活動為原則。例如:教室中的四個角落或是講桌旁黑板前的位置會是較好的教室隔離地點,應避免在教室外的走廊上。
  (三)時間短但次數不限原則:每次隔離可以時間短但不限次數,避免長時間的隔離會有教師所無法預期的狀況發生,或是學生已忘記當時為何被隔離的原因。若在隔離後,行為有改善,令其回到原來位置,反使學生較有反省及改善行為的可能。

二、過度矯正法

  指塑造一個比錯誤發生前更好情境的一種方式,也是讓學生學會自我負責的方式。例如:學生若打破教室玻璃,除了得賠玻璃錢外,還必須從此負責玻璃的清潔工作。因此所有矯正行為必須和錯誤行為產生關聯,學生才能藉此反省,而非因懲罰而惱羞成怒。但矯正之前的討論與示範,與矯正之後的稱讚是非常重要的,其目的是讓孩子由懲罰中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就過度矯正法而言,例如:老師在學校中記錄孩子走動或做其他事(如故意於上課中不斷要求上廁所或喝水)的時間,要求孩子在上課中占用了多少時間就要在下課時還給老師,讓孩子不能達到故意做其他事而不用上課之目的。所有的處罰必須與孩子本身的過失行為有關,而不是因孩子不專心上課罰他寫作業或做其他事,因這與孩子的過失行為無關,孩子容易因此惱羞成怒或無法體會懲罰的意義。

  對於說謊或偷竊行為,如果孩子的謊話與課業有關,採用過度矯正法的方式是要孩子去補寫作業,或與老師討論作業內容,向孩子強調這是「我們」要去解決的問題,而不要貶低孩子。

三、軼事記錄法

  藉由記錄其不適當行為的每日發生時間、方式、次數等細節,幫助學生自我觀察與自我反省,以減低其不適當行為的出現次數。記錄其每日不適當行為的過程,只要掌握不適當行為忠實描述,適當行為則詳細描述的原則即可,如此可導引學生往目標行為接近。例如:甲生很喜歡罵髒話,只要記錄其每日罵髒話的時間、地點、對象、內容,中間若有說好話或是友愛同學行為則詳細描述,並加正面評語;每日放學前請學生看完自己當日記錄並簽名,此法雖然頗耗教師時間,但實施起來頗具效果(可參考所附「軼事記錄表」格式記錄)。

四、自我控制法

  即藉由訓練學生自我觀察、自我增強、自我懲罰、替代反應、刺激控制、自我指導等方法以達改善其行為的目的。

  (一)自我觀察:應請學生觀察其正向行為出現的次數,藉由正向行為次數的增加以減少其負向行為,同時因其觀察的行為符合目標的正向行為,學生除可藉此了解目標行為的真義外,也會因其觀察的正向行為,較不易產生類似記錄負向行為時自我防衛式的說謊行為。例如:常以粗暴態度面對同學的行為,可讓其觀察每天做了多少友愛同學的行為,同時具體明訂「友愛同學」的定義以利其遵循。

  (二)自我增強:須掌握任何增強物或制度均需與目標行為有關的原則,常忘了帶作業本的同學,在其記得帶作業本後,應獎勵有教師簽名的作業本,使其更樂於帶作業本上學。

  (三)自我懲罰:須符合前述過度矯正法的原則,即所有懲罰皆須與過失行為有關,同時在學生無法確實執行原定的懲罰行為時,教師及家長可扮演監督的角色。

  (四)替代反應:訓練學生先模擬欲出現不適當行為時可能有的替代反應。我們可以讓學生設定自己想罵髒話時,改為在心裡罵或寫下來,想動手打人時,先在心裡數「一、二、三」,或是改為撕紙、寫下生氣的感覺等來發泄憤怒。

  (五)刺激控制:協助學生控制會引發不適當行為的人、事、物出現,例如班上兩個同學常起衝突,將他們的坐位隔遠些,同時要一個同學儘量走教室前門出入,一個儘量走教室後門出入,會是可行的方法之一。

  (六)自我指導:良好自我指導語的設計,可激發學生向上潛能,同時內化為其人格特質的一部分。例如對滿口髒話的孩子,其自我指導語可以是:「我是好孩子,我只說好話。」對暴力行為的孩子,自我指導語可以是:「我是好學生,我會友愛同學。」設定自我指導語應同時將孩子的個性與背景納入考量。當教師及學生每次都能在不當行為出現時提示指導語,久而久之便易成為其行為的一部分,進而達到行為改善的目的。

台長: 鵝爸爸_大衛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