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7-07 14:36:59| 人氣8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6%的勞退金幫不了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封面故事

想退休 要自救

撰文/張弘昌、李曉婷

勞退新制至今滿一周年,但因負責資金運用的監理會遲遲無法立法通過,個人退休金帳戶只能領少少的2%保證收益,一年下來的報酬率只夠上小館子吃一頓飯!長此以往,即使順利領取勞保老年給付,退休後也只能維持目前三分之一的生活水準。就算要依賴子女奉養,但隨著台灣邁入老年化社會以及少子化時代來臨,未來,孩子恐怕連自己都養不起。

而攸關醫療服務的二代健保也將在不久後立法上路,在使用者付費和給付限縮的觀念下,好的醫療品質需要更多金錢才能買到,加重的醫療支出,讓老年的生活更加灰色。

如果沒有足夠的退休準備,長壽就不是福氣,而是懲罰!因此,面對愈來愈長壽的未來,你要提早做好退休理財和醫療準備,還是一退休就去應徵當大樓管理員?

今年六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美國《時代》雜誌刊登一則廣告。廣告的內容主要是一幅跨頁的全家福照片,裡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共六十六位,每個人姿勢不一,有人坐著,也有人站立,小孩子則是趴在地上玩耍;另外還有幾個斗大的英文字:八代同堂會是夢嗎?(Can a family span 8 generations?)

乍看之下令人不解,但當你將眼光移到畫面右下方的文案,一切疑惑頓時豁然開朗。「這張照片的拍攝時間是二○三五年,在醫藥科技的協助下,人類屆時將有能力活到一四○歲。你準備幫你的七十五歲孫子過生日嗎?」

二○三五年,距離現在不過三十年光景。三十年後,人類壽命可能從現在平均八十歲,延長到一百四十歲,假設屆時還是六十五歲退休,恐怕人生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而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銀行帳戶裡的錢,足夠支撐到你嚥下最後一口氣嗎?

存不了那麼多錢就退休,該怎麼辦?一位理財專家半恐嚇半開玩笑地說:「那就退休後去應徵大樓管理員啊!」他表示,人年紀過了六十歲不論反應或體力都不如年輕人,只能當大樓管理員做些打掃、收信的簡單工作。「但台北市有那麼多大樓可以管嗎?」


警訊1:企業提撥 不足養老

「退休後最遺憾的事,就是錢都花光了卻還好端端地活在這世上。」摩根富林明投顧董事長胡德興嚴肅地說,過去台灣在勞退舊制下,勞工關心的是退休金「拿不拿得到」,但現在新制實施滿一周年,卻發現「夠不夠用」才是最頭痛的問題。

究竟要多少退休金才夠用?胡德興保守估計,如果以退休後再活二十年、每月花費三萬元計算,加上其他醫療準備支出,少說也要一二○○萬元才「勉強」夠用,這還沒有考慮通膨或長壽等因素。如果從現在起每個月存下三萬元,工作三十年就可以擁有一○八○萬元,離一二○○萬元目標不遠,「問題是,有多少人可以每個月存下三萬元?」具會計師、理財規畫顧問證照(CFP)、現任銓亞資產管理公司副總周仕明無奈地指出。

即使退休金新制從去年七月一日起正式起跑,強迫企業每個月提撥勞工薪資六%到個人退休金帳戶,但受限勞退金監理委員會組織法草案遲遲不能立法通過,新制所提撥的基金無法進行投資運用,只能由勞保局存在金融機構賺取一.五%的利息,雖然政府有二%的最低保證收益,但仔細一算,仍不能保障一般薪水族的老年生活。

以目前社會新鮮人平均起薪二.五萬元來說,假設工作期間為三十五年,薪資成長率為三%,退休後企業提撥的退休金加計二%的最低保證收益,到退休時不過才一五一萬元,更重要的是,這一五一萬元是三十五年後才領取,如果考慮通貨膨脹率,恐怕只有現在八十萬元左右的價值。

而就算未來監理會順利成立運作,以勞退基金及勞保基金近十年平均收益率四.五%計算,三十五年後也僅再增加八十一萬元,假如要維持每月三萬元的消費水準,六.四年後就會乾枯見底,對漫長的退休生活依舊是杯水車薪。


警訊2:勞保給付 瀕臨破產

企業提撥的退休金不夠自保,那麼原本的勞保退休給付能不能用呢?答案,同樣讓人失望。

首先,雖然自七月一日起,勞保因增列最高月投保薪資上限四.三九萬元,使得勞工最高可以領取近二百萬元的退休金,但由於勞保為確定給付的退休制度,也就是事先講好退休給付條件,在歐美等先進國家,這樣的制度都因為少子化而面臨破產問題,勞保自然也不例外。據估計,如果目前所有符合勞保退休給付的勞工一起退休,勞保基金將短缺二千億元,有將近三分之一的人領不到錢。

再者,勞保基金不夠用,政府理所當然負責彌補,但看到政府現在的財政狀況,卻讓人忍不住捏一把冷汗。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顯示,一九九○年政府債務不過○.六兆元,到了二○○○年,攀升到二.六一兆元,現在,則高達四兆元,平均每位國人負債達十七萬元以上,而這還不含政府各種隱藏性債務,否則金額還會更高。


警訊3:養兒防老 已非必然

至於政府長期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也同樣在創新高,一九九○年不過四.五六%,二○○○年上升到二五.六七%,今年則上看三六%,逼近舉債上限四○%。周仕明表示,政府債務近年來快速增加,只好加稅來減輕負債,像最低稅負制就是一個例子。政府既然自顧不暇,將來要繼續推動老人年金等社會福利都有困難,遑論勞保。

政府和企業的退休金不足以依靠,連過去習慣子女奉養的文化也正面臨轉變。台大財金系教授,同時也是退休金協會理事長邱顯比指出,十年前內政部曾做過調查,約有六成以上的老人是依賴子女生活,但現在卻不到一半,未來這樣的比率也會逐漸減少,主要原因在於「少子化」。

邱顯比舉例,過去一個家庭如果有四個小孩,每位子女對父母奉養只須負擔四分之一,但現在多半只生一至二個小孩,子女根本無力承受。而根據行政院經建會六月所提出的最新人口統計,台灣預估二○一九年就會進入人口零成長,預估到了二○五○年,台灣將是一.五個工作人口養一個老人,屆時年輕人難以負荷,老人也無法得到安養,就會衍生出嚴重的社會問題。

「養兒防老」觀念不再,期待父母留下什麼財產卻也是緣木求魚。周仕明指出,如將台灣家庭依所得高低分成五級,除了最高所得組的家庭可支配所得增加外,近五年來其他家庭可支配所得均萎縮一○%至三三%不等,所得最低的一組甚至淪為舉債度日,此外,勞工成本上揚,不少工廠外移大陸,許多中年父母二度就業都成問題,能留給下一代「啃老」的資產自然有限。


警訊4:二代健保 自費加重

退休金收入籌措不易,老年最常發生的醫療支出卻是節節高升。今年四月剛從美國回來任職的宏泰人壽協理嚴成均指出,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三%就引起社會關注,但有誰知道美國的醫療成本是以每年兩倍的驚人速度成長,「二、三十年後在台灣看病光是掛號費就可能超過一千元。」嚴成均做出最無奈的判斷。

醫療成本上揚,健保保費自然就必須跟著調漲,「這是一個不得不然的趨勢」,目前健保借貸金額高達七八五億元,隨時瀕臨破產,政府當前的財政失衡也不可能完全承擔。而呼之欲出的二代健保,則加重「使用者付費」的觀念。

一代健保與二代健保最大的不同處,在於二代健保對於有相同成分、藥理分類或同功能的藥物,都有給付上限設限,很多藥物或非必要性檢查項目都必須自費,如果想要吃「高級藥」、「新藥」、「使用新醫療器材」,或是「看病超過十二次」的病患,就須自費補足差額,也就是所謂的「差額自費機制」。

嚴成均認為,台灣的醫療支出是跟著美國的步伐在前進,這代表若民眾仍以現行水準規畫退休醫療保險,未來恐怕只能享有「陽春級」的醫療服務。「現在買的保險,以後統統都不夠用,」宏泰人壽精算部經理鄭中文苦笑著說。

除了前面所提到就醫成本逐年增加外,退休後原本公司提供的團保、勞保、員工醫療保險等投保資格也統統喪失,等於無形中減少許多保障。再者,收入銳減導致可動用資金減少,此時想再亡羊補牢,年齡愈大保費愈高。


對策1:及早理財 事半功倍

面對自己「養不起的未來」,要怎樣規畫退休後的人生?弘利投顧總經理,同時也是理財規畫顧問協會祕書長劉凱平劈頭先問:你要什麼樣的晚年?扣除政府與公司給的退休金,自救的缺口還有多大?

劉凱平表示,如果計畫在養生村安度餘年,首先要先準備三、四十萬元的保證金,居住期間每個月還要繳二至三萬元,這還不包括雇請看護的費用,萬一子女無力負擔,那麼從現在開始就必須著手規畫,在退休以後一年至少要有七十萬元以上的花費,才能達到入住養生村的最低門檻。

但要提醒的是,這「七十萬元」,只是現在的貨幣價值,未來退休後,金額還要更高。劉凱平說,人類生活的品質不斷往上走,過去看黑白電視,現在則升級為液晶電視,二十年前一碗牛肉麵不過三十元,但現在一碗動輒七、八十元,甚至上百元。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一九七四年時,台灣平均每人月消費支出不過一二五四元,但到了二○○四年,已成長到一.六五萬元,兩者相差十三倍之多。

對許多人而言,退休是新生活的開始,有許多夢想等待實現,因此在規畫退休生活前,除了先問自己「想過哪種生活?」外,另一個重點就是衡量自己「還有多久時間可以準備?」「萬一像CNN廣告一樣活到一四○歲,口袋裡的錢夠用嗎?」

「『時間』是最好的防禦武器,」胡德興舉例,假如預計在六十歲退休,以報酬率八%的商品計算,如果從二十五歲開始規畫,則每月只要投資五千元就可以達到一二○○萬元的基本目標;但如果從四十五歲出發,每月的投資金額就要暴增到三.二萬元;而萬一到了五十五歲才覺悟,則金額就變為每月十五萬元,這恐怕不是一般人可以拿得出來。無奈之下,只能要求自己在晚年克制欲望,或者再延遲十年退休,不然就要祈禱自己中樂透彩,才能養活自己了。

「延遲理財只能說是難以承受之痛,」周仕明指出,很多人以為退休理財重點在投資商品的選擇,殊不知「何時開始」才是真正關鍵之所在。

周仕明以自己的女兒為例指出,女兒出生時,周仕明為她買了份預定利率四%的保單,每年繳交保費十八萬元,並連續繳六年,六年後該保單可從保險公司每年領取十萬元,直到人生最後一刻。現在周仕明還替女兒進行另一項理財計畫,就是將十萬元轉為定時定額買基金,到女兒成年時,預計將有千萬元的資產等著她。

「前前後後六年我只出了一○八萬元,之後就以錢滾錢的方式增加資產,如果時間不夠『長』,根本做不到。」周仕明說,曾經有位五十多歲的婦女因為積蓄在股市賠光,找他規畫退休金,但周仕明卻只是愛莫能助,「因為她沒有給我足夠的時間。」


對策2:根據風險 配置資產

周仕明的女兒雖然未成年,但因為有個懂得理財的爸爸,年紀輕輕就看到退休的希望,然而面對市場琳琅滿目的金融商品,一般勞工能為自己退休生活做的努力有限,這時企業能扮演的角色,就相對重要了。像是英商台灣士瑞克保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去年三月,台灣士瑞克購併衛豐保全,成為前三大保全公司,為了給保全人員安穩的退休生活,公司提撥了六%的退休金,還找來三家保險公司替員工量身定作年金險和投資型保單,除了訂出五%的報酬率外,保費還折讓三%,員工只要每月扣款三千元,老年後將額外有一筆可觀的退休金。

如果企業沒有提供這方面的福利,個人在退休投資方面該如何自救?宏利人壽副總裁黃旗興建議,一開始最好先從保本商品開始,例如需長期累積獲利的年金險,或轉換資產配置成本較低的投資型商品,比較適合年輕人,而屆齡退休族群,選擇有最低保證利率的分紅保單比較穩健。

如果行有餘力,則可以再往全球型基金或債券、區域型、單一市場做理財布局,最後才是風險較高的股票、期貨或選擇權。

劉凱平表示,根據國外經驗,投資組合的績效,九成以上來自於適當的資產配置,其餘才是買進時點或選股能力。因此,在不同年齡,依據風險承受度,做適當的資產組合,才是確保未來退休基金的最佳理財方式。

此外,資產配置的報酬率設定不宜好高騖遠,像加州退休金股票部位六成,過去十年平均年報酬率為一○%左右,而美國共同基金過去二十年平均約一三%,這些基金或退休金,都由優秀的投資專家在操盤,才有如此績效,一般人看待退休理財,更應腳踏實地。


對策3:醫療保單 彌補健保

至於老年醫療方面,保險是最好的保障工具,面對醫療成本居高不下,惟一能解決的辦法,就是多買幾個住院日額單位跟終身醫療險,才能分攤健保不給付的風險。

部分終身醫療險受歡迎的理由,顧名思義在於保障可持續「終身」,不怕有壽命過長的問題,以往定期醫療險最多僅能保到七十五歲,但此年齡正值各項老年疾病紛至沓來,也是最需要保障的時候。

目前市面上終身醫療險又分為有給付上限的帳戶型,與無給付上限的非帳戶型兩種,前者保費約僅後者六成左右,由於終身醫療對業者來說是個無底洞,雖然目前還有八家保險公司仍有銷售,但已經有很多業者準備停賣這類保單。據了解,帳戶型終身醫療險的保額,往往在四.二年就會用罄,屆時如果沒有做好退休金規畫,就會出現生活開銷和醫療支出兩頭燒的窘境。

此外,長期看護險也是退休醫療規畫不可或缺的主角。台灣人壽商品研究發展系協理許義全以鄰國日本為例,日本長期看護制度規畫相當發達,年金屋制度也很完善;但反觀台灣卻毫無起步,臥病在床老人身旁的多是外籍看護,若以一天二千元薪資計算,一個月看護費就高達六萬元,造成子女龐大的經濟負擔,因此,投保長期看護險絕對有其必要性。

「長壽有時不是福氣,而是懲罰。」面對可能活到一四○歲的未來,你要提早做好退休金和醫療準備,還是一退休,就應徵大樓管理員?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今周刊》第498期)

台長: 亞斯蘭空軍第一狙擊手
人氣(84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全民理財通 |
此分類下一篇:存外幣被拒絕 可向央行申訴
此分類上一篇:銀行收手續費 名目越來越多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