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轉載自日本網頁 佐藤雅晴 個展「バイバイカモン」
網址來源:http://www.gallerystation.net/2010/05/14/%E4%BD%90%E8%97%A4%E9%9B%85%E6%99%B4-%E5%80%8B%E5%B1%95%E3%80%80%E3%80%8C%E3%83%90%E3%82%A4%E3%83%90%E3%82%A4%E3%82%AB%E3%83%A2%E3%83%B3%E3%80%8D/
*如有冒犯之處請見諒,並附上引用來源,欲移除請告知謝謝。
我第一次看到藝術家佐藤雅晴的作品時,不知為什麼的雞皮疙瘩。那是去年於台北關渡美術館的展覽<D調>(<Di-stances>)。那個展覽將佐藤先生的兩件作品格再一個小小的展間,並且在展間中放置一排橫向的長椅;入口處先是目前看到這張照片的背景作品<掰掰來吧 Bye Bye Come On>,分別由左邊粉紅色兔子以及右方的藍色熊不斷的向觀者招手,畫面則是用電腦繪圖的方式成現一種現實與再製的交錯感。
<掰掰來吧 Bye Bye Come On> Video Animation, loop, 2010
圖片引用來源:關渡美術館<D調>網站http://www.hsinyiho.net/d/works.html#artist11
展間的內部則是另一件作品<呼叫 calling>也是以數位繪圖的再製手法,表現一種生活中的孤寂感,分別有風景與成是的各個角落片段,非常的有畫面感,似乎能拉出平常沒到的短暫動與靜片刻。例如說有兩個景是非常吸引我的注意,其一在午後沒人的小套房中,手機被遺忘在家中餐桌上,獨自的庛~疵~疵~震動著;其二則是在深夜的電話亭,話筒的現不小心被誰忘記掛回去,夜燈亮著,公共電話嘟嘟嘟的響著。整個畫面都沒有人的存在,就如人永遠不可能存在一樣的寧靜。
<呼叫 calling> Video Animation, 7 mins, 2009
圖片引用來源:關渡美術館<D調>網站http://www.hsinyiho.net/d/works.html#artist11
或許這種寧靜般的感覺總是能吸引得了我,一些細瑣的生活物件、細節與細膩程度。混著從生活中抽取出來純粹的聲音,是敏感的、思辯的,這也是我很想介紹這個藝術家的原因,只是台灣網站比較少介紹到佐藤先生的作品。
藝術家 佐藤雅晴 Sato Masaharu (此段落引用來源:關渡美術館<D調>網站)
1973年生於日本大分市。長年居住於德國杜賽朵夫並活躍於歐洲藝術界。作品《avatar 11》曾獲日本第12回岡本太郎現代藝術獎之特別獎。佐藤長年以繪畫和動畫為創作主軸,作品與一般日本動漫風格不同,雖沒有具體故事的片段,卻能將現實世界的景象轉化為數位風景,以動畫表現隱藏在現代社會當中疏離的人際關係。
附上相關網站:
1.Gallery Jin 藝術家介紹http://www.galleryjin.com/artists/sato_masaharu/index.html
2.NHKデジスタ #363 入選作品『アバター1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1i9whTA6Ek&feature=related
3.關渡美術館D調D-stances當代影像裝置藝術展 http://www.hsinyiho.net/d/works.html#artist11
4.imura art gallery http://www.imuraart.com/ja_artist22_sato.html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