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就是個偏食的書蟲。
自己隨便挑隨便看,從來沒有人”指定”我要看什麼。
小學的芭比系列小書和漢聲叢書,國語週刊、國語日報。
中學的言情小說和少女漫畫,參考書的選文節錄。
高中的通俗小說和散文小品,魔戒、哈利波特。
如果真的很無聊,連號碼簿和辭海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幼稚園大班某天放學,媽媽來接我,遇上推銷《國語週刊》的叔叔。
媽媽詢問我的意願,當時因為好奇,而且有標注音符號看的懂,所以訂閱了。
那時爸爸正熱衷集郵,每次看到一包包的郵件,上面印著爸爸的名字,還加上”先生”的稱謂,就覺得很了不起。
之後每週三都興奮地跑去檢查信箱,看看有沒有我的名字的包裹。
彩色的《國語週刊》真是好看,有漫畫,有故事,有許多課本上沒有的新知識和新玩意,深深吸引一個單純小孩的眼光。
每天放學回家,就是趴在紙箱前翻著一期期週刊,坐在地板上呵呵傻笑。
爸媽心血來潮會帶我們去車站前的書店逛。
我們四處跑,四處看。
有文具有貼紙...好多好多東西,最好奇的是一本本色彩鮮豔的書。
那是大人可以看得津津有味的好物!
小孩也可以站著選本書翻看看,跟爸媽兄弟姊妹隨意討論,不怕圖書館的老
師兇著一張臉要你安靜坐好。
最重要的是,可以”買書”耶!喔耶!
老師說圖書館裡的書是大家的,不可以弄髒,不可以畫圖寫字。
爸爸說書店買來的書是自己的,可以慢慢看,但是想看才能買。
一樣是書,我的書很寶貝,是自己擁有的財產。
在爸媽的守護下,我的書是不同種類累積的。
童話、民間故事、傳記、美勞,連果汁食譜都有了。
每一本都是一看再看,如數家珍。
隨著年紀的增長,我知道書海無涯,能做的選擇更多了。
我可以像隻蝴蝶四處採蜜,也不必擔心花季的結束。
大型圖書館的儲量,足夠餵飽一整個城鎮。
我覺得偏食無妨,因為書實在太多了,同質性也高了。
再專情的書蟲偶有變心的時候,擁抱另一片天並不難。
偏食有什麼關係?就怕你不看!
畢竟閱讀是私密的經驗,不是綜合維他命,統統吞下就了事的。
當然,我不反對親子共讀。
而「適讀年齡」的標示或許影響(成人自己或對小孩的?)閱讀的選擇?
一張”閱讀全家餐”營養的確充足,但是否均衡?標準何在?
閱讀的重點不在獲取知識,而在享受人生。
它是一種很舒服的行為。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