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澳門的電影發展,我認為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一是電影的生產,這可以分為「商業性的電影生產」和「非商業的電影生產」。或許澳門要發展出一般定義的「商業電影」很難,但我們仍可朝這個方向邁進,這裡的「商業性」是指貼近大眾口味的電影、90分鐘長度、以公開售票形式上映的作品。「非商業性」是指相對個人化的作品,以「微電影」為代表。
二是電影的推廣,可分為「引進外地的多元電影」及「推廣澳門電影到外地」兩個部分。引進外地的非主流、非商業、「類藝術」電影,絕對有助擴大澳門本土觀眾的經驗,讓大眾在商業院線之外,有更多元的電影選擇,這有助澳門建構成為電影城市的願景。
另一方面,澳門的電影作品亦有必要走出澳門,讓外地人有機會了解澳門的生活文化,雖然目前的澳門電影未必可在外地的商業院線上映,但至少可以在其他領域播放,增進文化上的交流。
三是電影的教育,可分為「專業的電影教育」和「通識的電影教育」。前者是指大專院校的電影教育,對電影藝術作全面的專業教育,除了導演、演員、技術方面的教育之外,在編劇、發行、行銷、影展策劃、電影理論研究等的專業教育亦很重要。雖然目前澳門未能將單一項目成為行業,例如電影編劇在澳門未必能成為一個可糊口的工作,但讓大專學生在專業領域裡有廣泛的認識亦很重要。
通識的電影教育是指在中小學推廣電影教育,以電影媒體作為工具,擴闊中小學生的視野、增加對世界不同議題的興趣和判斷能力,透過電影了解人類的生存處境、體會人類共通的情感、幫助學生建構價值觀和世界觀。
雖然澳門目前尚未發展出具規模的電影業,但我們已經踏出了第一步,在初始階段就必需要建構起一個較為健康的電影環境,這對澳門電影往後的發展至關重要,這其中就需要結合三類人:電影製作人、電影研究者、電影觀眾。把三者緊緊拉在一起,這樣才能有機會形成健全的電影生態環境。例如:當電影創作人製作了一個作品,如果本地觀眾不聞不問;電影評論或研究者都對本土電影毫無興趣,也無法從本土電影作品挖掘出文化價值,澳門的電影將無法健全地走下去。所謂「健全」是指本土電影除了擁有商業(娛樂)價值之外,還要有文化性和歷史性,能帶給人們啟發和反思。創作人、研究者和觀眾三者的有機結合就成為了有利本土電影發展的土壤,這樣才能種植出多元、創新又有內涵的電影品種。
政府對本土電影的支持比起十年前增加了許多,大眾對本土電影的關注也提高了不少,創作人不論在產量或質量都有所進步,但本澳仍然缺乏電影研究的專才,為本土作品賦予更深層的意義和價值,目前還無法為後人打開研究澳門電影歷史的大門。可知道一個全面的電影研究,能為後來的電影創作人提供參考、擴闊創作維度。後來的創作人知道了前人的創作脈絡,就會更明白未來的創作路要如何走下去,也不會一直重覆前人的錯誤。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