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8-09 16:37:55| 人氣1,99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大環境看澳門電影發展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大環境看澳門電影發展》 作者:何家政

 

對於一地區的電影發展歷程,通常都以具代表性的電影作品、導演、演員等作為基本座標再延伸討論,本文嘗試從另一個角度切入,從大環境的變化對本土電影錄像發展的影響作為切入點來作簡單介紹。

 

回歸前的情況:

  澳門在1999年正式回歸中國(被歸還給中國),葡萄牙人正式結束了對澳門的統治,當年我仍然處於中學時代,也看了一些本土的電影作品,例如:《阿明的澳門》(朱佑人導,1996)、《騎單車的人》( Ivo Ferreira導,1997)、《沉默澳門人我不是》(朱佑人導,1999)、《一把火》(許國明導,1999)等,這幾部作品在回歸前是很重要的本土電影,對當時仍是高中生的我有很大衝擊。我對於回歸前的澳門電影錄像發展情況並不十分了解,透過網路搜尋了些補充資料:90年代,澳門始有實驗電影製作,羅桂炎拍攝八毫米實驗電影,如《極樂》和《華氏一九七二》參加香港「衛影會」在大會堂舉行的放映活動。在80年代初,羅桂炎為望德堂靑年中心主持了一個有關八毫米實驗電影的短期課程,參與的年輕人劉晩雄,夥同幾位朋友,創作了《第二站》(1982)和《文武雙全》(1982)。 
 
  90年代初期,澳門文化司開設視覺藝術學院,開辦錄像課程,黃志榮任導師,《自食其膠》(馮瑞芳導,1993)、《片斷》(區德昌導,1993)和《失落的年代》(鄧志超導,1995)都是當時學員們的作品。 
 
  1993年,朱佑人在美國讀電影回來澳門籌拍畢業作品,拍成自傳式的《亞明的澳門》(1996)。《亞明的澳門》用十六毫米拍攝,標榜是「完全澳門人製作」的觀念,但實際上有香港班底幫忙,但導演、製片、資金、演員,均是土生土長的澳門人,1996年在澳門上映時被稱為第一部澳門獨立電影,並在社區中心放映。 
 
  同年,由澳門東亞大學公開學院同學會聯同香港藝術中心及澳門市政廳聯合舉辦了「電光幻影——港澳獨立錄像短片匯映」,連續三天在澳門綜藝館舉行,並有導演在放映後與觀衆進行交流,參展者包括黃肖萍、黃志榮、區德昌等,可說是首次大型的錄像放映活動。 
 
  1997年,朱佑人回澳工作,並於19991月成立「拍板視覺藝術團」,發展錄像活動。同年3月,「錄像空間」亦相繼成立。1999年底,澳門舉行「全城接觸澳門錄像節」,許國明的《一把火》(1999)及葉志勇的《Blurr》(1998)均有參展。」

 

回歸後的情況:

 

2002年澳門開放賭權,來自美國拉斯維加斯的博彩企業紛紛來到澳門開設賭場,讓澳門的產業結構產生了具大變化,由於產業結構比以往更趨向單一化,使中央政府反思到產業適度多元化的重要性,結合澳門四百多年的中葡文化融合特色,於是引入了「文化創意產業」的思潮,文創產業的興起,對本土電影錄像的發展絕對是一個很好的契機。這股思潮促使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的變化,包括增設文創專責部門、比以往更支持本土電影錄像的各項活動、促成了大量與文創、電影相關的民間團體成立、組成文化產業委員會、更進一步落實成立文化產業基金扶植文創產業邁向商業化轉型、最後更提出文化產業發展政策框架,此框架企圖定出一個明確的發展目的、方向與目標,進一步讓澳門整體的文化產業由民間團體(非營利)步向商業公司(營利)的方向發展。

 

特區政府於20103月在文化局下設「文化創意產業促進廳」,標誌著本土文化事業逐步邁向產業的一個新里程,對於何謂「文化創意產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本人認為就字面上的解釋已經很清楚,八大藝術孕育文化氛圍、文化氛圍孕育生活創意,最後才把創意進一步產業化,體現於各式產品之上。因此,藝術文化的興盛是一地區創意產業的命脈,也因此,特區政府把促進創意產業的事務設於文化部門是合情合理。當中,電影、錄像及多媒體的藝術形式更被正式納入政府支持的框架之內,其中「電影長片製作支援計劃」,為本地電影人提供預估製作費70%(上限150萬元)的起動金,對提升本地電影創作及製作的質量絕對有深遠影響。其中四項申請計劃獲得審批,分別是:徐欣羨《戀家》、Ivo M. FerreiraClich》、何飛《心之島》及陳嘉強《過雲雨》。作為首屆獲得審批的本土電影長片計劃,讓人相當期許。評審團同時對電影的宣傳推廣方向給予專業意見,這是對未來本土電影的發行有很實質性的幫助,因為電影的攝製是一項專業,而電影的推廣行銷策劃又是另一項專業,兩者需要相輔相成才能有效進行電影推廣,更期望為往後的本土電影發行系統建立基礎。

 

20105月成立的「文化產業委員會」下設三個小組:產業推動專項小組、資源計劃專項小組、區域合作研究專項小組。主要是協助政府制定文化產業的發展政策、策略及措施。協助文創業界開拓市場;關注知識產權保護等議題。「文產委」屬於咨詢性質,當中的電影錄像發展範疇的委員亦曾針對過電影發展向政府提出建議,他們亦曾向民間收集過澳門電影發展的建言,對本土電影發展起著一定作用,「文產委」在後來的「澳門文化產業發展政策框架」內成為了三大執行部門之一,與「文化產業基金」及「文化創產業促進廳」一起共同執行澳門文化產業發展政策。另外,在201310月由政府注資二億元的「文化產業基金」正式啟動,並在20146月至7月期間接受預約申請資助,「文產基金」只接受商業公司申請資助,目標是大量扶植本土文創相關的商業公司,進一步優化文創產業鏈與結構,「文產基金」也間接促使了大量影像製作公司、多媒體設計公司及其他電影相關的公司成立;許多原本經營民間社團的責負人也考慮另外開設商業公司,實行社團(非營利)與公司(營利)兩種模式同時運作。「文產基金」促使了許多年輕的創業者投入電影行業,開設與電影、媒體、設計等相關的商業公司,對本澳未來的電影發展打下了重要基礎,讓許多到外地讀電影專業的留學生對回流澳門發展也抱有希望。

 

在「文化產業基金」實行的同時,澳門特區政府綜合業界及學術界意見、文化局的政策執行經驗,以及「文產委」的研究成果,從宏觀上制訂了《澳門文化產業發展政策框架》,對整體的文創產業發展有著重要的啟示,對本土電影邁向產業化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其中的「文化貿易」和「文化金融」兩個大方向,尤其對電影這種需要大量資本投入的產業更是大有幫助。綜合不同國家地區的商業電影政策,有以下四種典型手段:

管制:配額制度,限制外來影片入口。規定本地影院上映本土電影。

優惠:透過政府擔保,製片或發行公司可向銀行獲得低息或免息貸款。

補助:政府直接補貼製作電影。

財稅誘因:企業投資電影可以減稅,或者政府與企業共同投資電影。

由以上「管制」、「優惠」及「財稅誘因」之中可以知道商業電影的發展與「文化貿易」和「文化金融」息息相關,不但在拍攝資金上的融資問題,更是整個發行系統的基礎建構,正如許多美國商業大片,不但在製作費上能融合了大量資金,並能靠著強勁的全球性發行系統進行映演發行,再配合美國的貿易政策,為美國電影產業消除貿易壁壘,美國電影的強勢主要反映在文化、金融與產業動力機制整合的過程中。

 

近年許多外地製片組選擇來澳拍攝電影,一些國際性的電影節也選擇來澳舉行,對澳門提升國際知名度有相當大的幫助,外地片商和電影節與本澳的娛樂集團合作,獲得酒店住宿、交通配套及豪華場地的支持,名氣越大的劇組,就越能獲得博企的支持,反觀本地的小型製作要獲得博企的支持就相當困難。因此可以預見,未來澳門商業電影發展除了政府的支持外,本澳各大娛樂集團的支持亦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電影人、政府和博企集團三者之間可以建立起怎樣的合作關係?將是值得探討的議題。

 

2007年開始,澳門文化中心舉辦的「國際電影及錄像展」其中的「澳門製造單元」,每年均吸引大量澳門本土電影人參與,成為本地電影愛好者的年度盛事,更是每年本地電影作品發表的重要平台。「澳門製造單元」可說是澳門回歸以後,推動本土電影發展最大的動力之一,而且兼具廣泛性,包括紀錄片、劇情片、動畫等不同片種,在數量和質量上均逐年進步,尤其對本澳紀錄片發展影響深遠。在2007年首次舉辦「澳門紀錄新勢力」活動開始,至今已資助過約50部紀錄片的拍攝,參加者不但獲得製作資金,還可獲得技術協助和專業意見,使本澳湧現出大批紀錄片人才,包括:何穎賢、劉善恆、張健銘、陳雅莉、林鍵均、何飛、何濠暉、António Caetano Faria、徐欣羨、何威、周仲然、陳子揚等。也產生了一批優秀的紀錄片,包括:《舞•價值》、《女移工》、《豬排包搭咖啡》、《時間遊》、《櫃女孩》、《二度空間》、《美人魚》及《荒蕪中裁花》等。並由2012年起,重新定位名為「澳門影像新勢力」,將資助範圍擴大至「劇情短片」及「動畫」,開放更大的空間予電影人作更多的嘗試。此外,國際電影單元每年也為本土觀眾引入世界各國的精彩電影,擴大了觀眾的視界。另外文化中心每定期還有「亞洲電影觀景窗」及「動畫大放送」等電影節目,提供觀眾一般商業電影以外的選擇,推動了本澳電影多元發展。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開創「城市電影」先河的「堂口故事系列」,亦是本土電影發展的新里程,由長期推動澳門電影錄像發展的民間社團「拍板視覺藝術團」策劃及出品。於2008年,五位澳門土生土長的導演:朱佑人、許國明、陳嘉強、何家政及Sèrgio Perez有感社會急速發展所產生的變遷,開拍了以澳門五個堂區為背景的錄像電影,取名為《堂口故事》,反映了變遷中的澳門。其後於2011年進行「堂口故事2《愛情在城》」的拍攝計劃,備受歡迎,獲得社會各界一致好評,而在2015年將要推出「堂口故事3」。其中「堂口故事2《愛情在城》」更成功於本澳商業院線上映,以公開售票形式上映了共14場,開創了先河,進一步建立了本土電影與商業院線之間的合作關係,該片於台北影業進行後期影像處理,亦加入了歌手小肥、Soler及台灣藝人朱蕾安,以本土題材,結合海外專業製作團隊,寫下了澳門電影發展新一頁。該片獲得了葡萄牙AVANCA國際電影節的獎項、入選日本京都和東京的影展。

 

2009年,為慶祝澳門回歸十週年,一批電影人拍攝了「澳門題材電影」,也可以稱為「澳門主旋律電影」或「慶回歸獻禮電影」,例如:《奧戈》、《還有一星期》、《澳門往事》、《澳門1949》等片,這些電影部分由澳門政府出資拍攝,普遍被視為「澳門題材電影」,與「澳門電影」在概念上不盡相同,在當時也引起過關於身份認同的討論,或許在往後的回歸203040周年之際,將會有更多類似的「澳門題材電影」生產。

 

另外,一些重要本土電影創作人的努力亦不可忽視,例如:許國明的《夜了又破曉》,開創了澳門獨立長片的先河;何飛的《痕跡》也是近年澳門難得的劇情長片;陳雅莉的商業片《沙漏愛情》更是難得,該片由北京馨香沐喜文化策劃有限責任公司出品、香港李力持所屬公司及澳門飛夢映畫聯合攝製。《痕跡》及《沙漏愛情》同時入選了第23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並於電影節的「港澳影展」中放映,其中《痕跡》被電影節組委會選為該展映單元的開幕影片。

 

總結:

 

以上的介紹就是本人對澳門近年電影發展的總體印象,其中有兩個較遠的因素未被提及,就是澳門的「微電影」發展,以及《著作權及有關權利之制度》第43/99/M號法令(經四月十日第5/2012號法律修改)。

 

「微電影」通常是指與廣告商高度合作的劇情短片,也可以說是網路或通路媒體創製內容,用以行銷的一種手法。而在澳門很多社團或機構,都會利用「微電影」作為媒介,推銷自身的理念,一時間,利用劇情短片來推銷理念成為了澳門社會的常態,此情況將有利更多創作人催生創意,讓大眾更親近本土創製的影像作品。

 

經濟局下設的知識產權廳主要是辦理與知識產權有關的事務;至於知識產權的執法部門就是澳門海關,澳門海關同樣下設有知識產權廳,再下設有「監檢處」及「技術及訴訟處」。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知識產權的保護對電影行業的發展有著密切關係,除了保護創作人的權利之外,電影作品的版權及播放權等交易,亦是推動全球電影貿易的一大支柱,也是澳門電影將來需要發展的方向。

 

 

台長: hokacheng
人氣(1,994)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