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11-30 09:46:21| 人氣56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佛學基本知識 99 以上四種禪定還是沒有捨離色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佛學基本知識 99  廣超法師  講述

 以上四種禪定還是沒有捨離色界。如果修行者覺得有色身很麻煩,想捨棄它,那麼就要修習更深的禪定,如: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

 

1)、空無邊處定:

 

 一個人若想把色身捨掉,他須把種種色想滅掉,既是滅掉色想與有對想色想是因眼識而生起的;有對想是由鼻、舌、身與耳識而生起的。四禪中做「空」想,既是沒有色(物質)與欲(欲望),而把一切都觀空,當他這個「空」想完成後,他就遠離色地而進入空無邊處定--出色界。

他感受到沒有色法,故空;沒有所謂的邊沿,所以稱為「空無邊處定」。進入此定,並不表示他的心沒有任何作用,反之,
他還有受、想、行、識的作用

 

2)、識無邊處定:

 

 修行者繼續修習禪定時,他會發現空無邊處定的空想也是一種苦,因為他是一種想,表示他還有心念。要減少這種想,他需要思維現前的心念,觀察現前的心識作用,保持心識的知覺,念念不離知覺的心,而一心緣識。這個心識也會產生作用,使他發現無量無邊過去和未來的心識,這就是所謂的識無邊處定了。

進入此定者拋棄了「空」想,只保持現前一念知覺的心識,實際上,
識無邊處定還是有想,只是這種想很細微,與空無邊處定的空想不同;它們之差別是:
空無邊處定中的想是
故意作「空」想
而識無邊處定中的想是
拋棄「空」想,進入另一種定--識無邊處定;因為它觀察現前的心識作用,是有細微的想,並非無想。
(註:識與想的區別:五蘊中的色、受、想、行、識中的
識是心的知覺作用想是法塵,既是心的念頭。)

 

3)、無所有處定:

 

 如果繼續修下去,修行者會發現心識還在那邊產生作用。而生起討厭之心,因此想捨棄它,想進入無所有處定。那就是他認為:如果有一個地方完全沒有心識作用,這種定才是最安穩,最快樂的。它就觀想這種定,並非作「空」想,也不是依識,而是他一心念無所有。在定中,他或認為他沒有想了,但實際上並非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細微,意識中的法塵就是無所有的法塵。

 

 在無所有處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沒有種種的心想的相,不分別所有的東西,只是分別無所有,一心定在無所有的法塵中。第六識還在產生作用,集中在觀想無所有法,所以稱為無所有處定。

 

4)、非想非非想處定:

 

 修行者繼續修下去,又會發現這個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無所有,既是有想、無想他都不要。因為空無邊處定是空想;識無邊處定有作識想;無所有處定他認為無想,實際上是有很微細的想;他以為在無所有處定之前的定都是有想而只有無所有定才是無想

他是要進入
沒有「想」,也沒有「無想」,既是非想非非想處定。在無所有處定時,他還有一個定境,但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後,連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識還有非常細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有第七、第八的心識在作用

 

 南傳佛教中,認為我們只有六個心識,當一個人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後,第六識還有很微細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識。一般上這很微細的第六識心執著第八識稱為第七識--恒行的心識。

 

 進入四禪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識,並沒把它們滅掉,而是進入那個定境時,粗重的煩惱當時不生罷了。

台長: deepmind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