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3-10 21:39:00| 人氣49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翻譯雜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向來只偏好看自己喜歡的書,對於一些內容艱澀、語意未明的書籍,並沒有什麼多大的興趣。這大概是在一個升學教育裡培養出來出來的必然結果,如果看課外書來作為消遣,還得看生硬的學術性論文,不啻是一種折磨。

然而上了大學,為了課程上的需要,萬不得已必須看些重要而枯燥的學術書籍。雖然我的功力迄今只能讀翻譯版本,還不足以直接唸原文,但有時念中文翻譯,除了文字的熟悉度以外,對於書中的內容,其實並沒有比念原文了解到哪裡去。這不全然是學者的文章過分深奧,而常常是譯介的人文筆太差,致使我們對著那些文意不通的句子一籌莫展。

台灣翻譯人才缺乏,能兼有語言造詣與專業領域素養的人更是屈指可數。舉美術叢書為例,有些人精通某種外文,但對專業術語及人物一知半解,其翻譯自是與一般美術界的習慣南轅北轍,還得讀的人自己心神意會才知其所以然,對其領域全然陌生者則幾乎不可讀;另一些人則是在國外念了幾年美術相關科系,知識雖然足夠,翻譯的能力卻很糟糕,在閱讀的時候得費上好些心力才能稍稍理解文意。像我最近正在看一本李美蓉翻譯的《浪漫主義藝術》,李美蓉師大美術系畢業,又在紐約州立大學拿到藝術碩士,也算是科班出身,但厚厚一本《浪漫主義藝術》被他翻譯的慘不忍睹。盧梭的一句名言:「人生而自由,卻無處不在枷鎖之中。」被她譯成:「人,生來是自由的,在任何地方他是在桎梏中。」這充其量不過是將單詞解釋替換上去,幾乎談不上「翻譯」。我並非在質疑翻譯者的程度,但我希望出版商應該要有所體認,學術性的書籍譯介,不是找一些喝過幾年洋墨水、念過一些相關科系的人就可以應付了事的,再怎麼說,翻譯本身也是一門深奧的學問,不是看得懂外文的人都可以做的。我相信台灣大概沒有具美術素養,譯筆又很好的人,但為什麼出版商不能將原文交給精於翻譯的人去做,再請相關專業人士審訂呢?我想像遠流的出版書要譯介這批藝術專門書籍,銷售量已經不是最主要的考量範圍,既是如此,何以不能在翻譯的品質上多投注一點成本,讓書籍更易被學界、甚至是一般民眾閱讀使用?洋洋灑灑出了一大套叢書,譯文品質卻只是差強人意,倒不如縮減譯介的數量,在翻譯的水準上更加琢磨,讀者也會更樂於去支持學術書籍的中譯,讓台灣能接觸到更多的學術理論,豈非皆大歡喜?

話雖如此,台灣的出版商總是會因著種種的理由,阻礙台灣書籍內容的品質。這些品質並非外表能看得見的裝訂、排版、封面設計,我更看重的是書本的翻譯水準(如果是翻譯書的話)、圖版顏色的調校、註解和參考書目等這些普通書籍不需注意、也不會注意的地方。當然不是每本書都有彩色圖版,更不是每本書都得印註解及參考書目,若是出版商既然還有身為出版人的理想,想要去出版這些冷僻的專業書籍,就應該要更用心,別讓理想變成學術出版的失敗範例。

台長: 何必生
人氣(49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